甜心刀

(全文约3600字,阅读约需9分钟)
我这题目,是我身为一名pcr玩家,从一个比较娱乐性的术语里面选出的比较适合这部番的主题和节奏把控而选出来的。
这部番身为芳文社的作品,讲述的故事也是偏于日常化,无非就是三位女主角之间围绕“钓鱼”这件事的日常生活,期间有三人之间的相互吐槽,也有互相“贴贴”的情节,我也相信很多观众都是冲着后面这一点而来看这部番的,毕竟现在这年头谁会不喜欢女孩子之间的故事呢,正如琴吹紬大小姐说过的“女孩子之间实在是太好了”一样。当然也不是完全的日常,因为也有时间线的推移,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小春的钓鱼技术的长进(这不是正常套路吗,笑)。
当然,说这部番一点缺点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经费是肉眼可见的穷,但是与此同时,动画中用了Q版来掩盖这一缺陷,这样在掩盖缺陷的同时,也展现出了萌点,紧扣了这部番“萌系”的主题。有了这样的操作,经费上的短板就不再那么明显了。另一个就是分镜,镜头的转向没有那么自然,然而对于一部日常番而言,分镜的要素却没有那么重要,比起连续剧可以稍显随意一些,无伤大雅。

说到钓鱼番,观众朋友们或许会想起另外一部钓鱼番——《放学后的海堤日记》。同样也是钓鱼番,《海堤》侧重友谊的发展,而这部《钓鱼慢活》,却侧重讲述“橘里橘气”。毕竟这是芳文社的作品嘛,有这一点挺正常的不是吗。

不过如果只是单纯讲述女孩子之间的温馨故事的话,那么就会容易落入俗套,也无法靠人设以外的因素来吸引观众的注意或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在主要讲述女孩子们之间的平常事情的同时,还穿插着一些刀子。但是又不同于生离死别之类的刀子,这部番的刀子讲述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哀而不伤,因为痛苦的过去都在因为现今家庭的重新建立逐渐消散。
小春和日和是姐妹,但是不是亲生的,而是重新组建了家庭,她们俩一个失去了生母,一个失去了生父。这样的家庭组建,颇有当年《家有儿女》中夏东海家的味道。而重新组建的家庭,也让日和和小春感到新奇而又陌生。在动画的前两集,主要描写的是两人融入新家庭之后的日常,但是接下来的第三集结尾部分,冷不丁给我吃了一记刀子。
日和和小春出外进行钓鱼露营,晚上两人去看星星。在城市里面看不见北斗七星的她们,在野营处却能一眼看出。尽管城里因为光线的原因看不到,但是,无论人是否看得到,星星总是在那里的。在小春发出这样的感叹后,日和也附和道:
就算看不见,也依然在那里。爸爸能认出我吗?……爸爸死后,我长高了很多,但是他看到我之后能认出我吗?
原本是非常轻松快乐的旅程,但是就在此时,日和却把话题一转,想起了自己的事情,也不禁令不少观众心疼,尽管现在重新组建了家庭,但是家人的离去却是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痛,如同致命伤一般,即使后面治愈了,但是却会留下伤疤一般。不过就在此时,小春说道:
无论是你爸爸,还是我妈妈,都会认出我们的,只要我们保持微笑就好。
逝者不可回生,所以,日和的这番话的意义在于,与其一直纠结于过去的伤痛无法脱身,不如珍惜当下,快快乐乐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因为无论现在的我们是哭还是笑,爸爸妈妈都不会回来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要尝试着乐观地生活呢?这对于我也是非常好的启示,我有时候也会纠结于过去的失败,总是在懊悔如果过去的过去,我能小心谨慎一些,再努力一点,或许能比现在更好等等。但是懊悔过去,过去就会改变吗?现在我也可以提醒自己,与其后悔过去的失败,不如现在就脚踏实地做好,想象一下将来会发生什么,为了避免不好的事件,得到好的结果,我现在应该怎么做;或者为了避免令过去的失败重蹈覆辙,我又该怎么做。

而身为一名看过《灰姑娘女孩》动画的观众,小春的“只要星星在哪里,不管人们看不看得到都是不会改变的”这一句话,也不禁令我想到了这一幕:

美城常务和武内P因为是否要留下岛村卯月的问题产生了分歧。而原本New Generations的凛和未央,也都分别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只有卯月找不到可利用的价值,如同鸡肋一般。当然这是美城常务的主张,所以她认为卯月就像是“不会绽放光芒的星星”。但是武内P坚定地表示:就算是星星不会绽放光芒,星星也还是一直在那里。卯月有自己的价值,只是你美城常务没有发现罢了。放在这部番中也是一样,虽然小春的妈妈和日和的爸爸都不在了,但是他们也都见证过小春和日和的成长,这种事实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这番道理就像高中的课文《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阐述的道理一样,如果以事物容易改变的态度看待,再长久的事物都只有一瞬;但若能以不变的角度看待,则万物都是永恒的。后者所展现的,正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倘若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或许能够让我们奋勇拼搏,因为我们的生活都是十有八九不如意的。

另外,第五集的这一幕,也是稍微发了一点刀子。只是这回的人物不是主角,而是一位次主角——福原二叶。说到二叶,这个人物的CV选取也是相当讲究,因为其是一名资深的钓鱼爱好者。不过今天不谈这个设定,而是下面这个镜头。
二叶是一花的妹妹,两人的家庭是经营船具的。所以,一花和二叶从小开始就酷爱钓鱼。原本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家庭熏陶,如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一样,但是这就带来一种问题,因为在常人的眼中,钓鱼是一种男性的爱好,和女性是挂不上关联的,于是从小二叶就被班里的女同学孤立,认为和男同学好上了,所以二叶不得不远离班里的男同学。不同于姐姐的“少数派”,即使是有了男性的爱好,也能靠自己外向、开朗、乐观的性格深受周围男性的喜爱,二叶则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感觉自己被讨厌了。

不过最后二叶也没有被任何人直接安慰,而是被酒后的姐姐吐露真言“最喜欢你了”,遂看开而绽笑。不过这样的一幕却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二叶的形象,能让我想到的第一个动画角色就是内恰。我之前的《优秀素质的人物鉴赏》当中就有说过内恰为什么总是拿了第三还强颜欢笑的原因——因为受到了老家的群众的期待而不想令他们失望。所以即使自己输给了帝皇,没有如自己所愿取得第一,连续多次取得第三名, 在没有收到全体家乡人民的祝贺之前也没有情绪爆发。

不过这还不是引起我思考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和我之间的联系。
我从小就是一个不合群的人,这一点在我《西木野真姬的人物鉴赏》也有说过,不过和二叶是被动孤立的不同,我是主动孤立的,一直崇尚“一个人的世界是最美好的”,认为“友谊什么的都不重要,能够读好书就可以了。而由于我对外界的接触比较少,朋友也很少,再加上我从小成绩优秀,听惯了赞扬和褒奖,所以我对别人对我的评价显得十分在意,一旦被批评了就觉得自己是被孤立了。

直到后来上大学,周围没有了父母的关怀,我需要寻找友谊了,所以此时我开始放下“角落里读书”的别人眼中自恃清高的爱好,开始和同学们玩一样的游戏。这样到了大学毕业后,我有了不少朋友,不仅是我周围的同学,而且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还结识了素未谋面的玩家们,朋友圈渐渐壮大了起来。后来我成为了一名LLer,认识了许多同好们,也加入了其中一个LLer诺惜酱创建的群里。
但是我发现,在那个群里90%以上的话题都是和音游相关的,和LL沾边很少,而我当时没有接触过任何音游,就像把一只鸡放进一群鸭一般,集体下水的时候就显得十分尴尬。但是诺惜酱和我关系又很好,我又不忍心退群,所以为了能够和群里的成员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决定入坑一款音游——Arcaea。刚开始肯定技术非常迷,但是群友从来没有因此嘲笑我,而是不停地鼓励我,所以我才会有前不久Arcaea的ptt达到了10.0的成就。我的确融入了群体,但是最开始的时候我肯定是非常难熬的,所以诺惜酱也问过我“为何会入坑音游”,我当时的回答是“为了和群友们更好地相处”。当时诺惜酱就说,群里并没有规定这个群必须聊音游。

现在联系一下二叶的遭遇,不难发现我和二叶有着共同之处,就是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就像是诺惜酱所说的那样,就算我不入坑音游,我也能够在其他话题上和群友有共同语言,不必因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强求自己。二叶最后也还是没有放弃钓鱼,而我则和二叶不同,有点成功被别人“带跑”的感觉。当然我绝对不会后悔当初入坑音游的决定,毕竟我现在的技艺也比以前大有长进,也学会了另一种技能,何乐而不为呢?但是生活中还有不少的事情,是被别人“拖下水”的——是不能做的事情,届时的我能不能排除别人的看法而坚持本心呢?归根到底,你就是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只要是没有违背准则的事情,就大胆做下去,而不必担心会让周遭的人们如何指点。

尽管大多数剧情都在讲述温馨和谐而又美好的故事,但是深处却有发人深省的剧情和设定,就像是一把甜心刀,虽然锋利,但不致命。可以说,这部番是芳文社的日常番中的一次典范转移。不能说十全十美,可能在一些小方面——作画,分镜等有所欠缺,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令我舒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