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英雄传:林丹本纪 沙发大帝著 第五部分(授权转载

第二十七回 马有失蹄林李双爆冷 天道酬勤陈金首封王 (2010年)
从2010年汤姆斯杯结束到世锦赛这段时间,林丹没有此间举行的新加坡超级赛和印尼超级赛,索尼和李宗伟分别拿下了新加坡赛和印尼赛的冠军。在这段时间,停办了几年的羽超联赛重新启动。羽球联赛对于保持中国的羽球运动长盛不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除了国家队以外,绝大多数的羽球后备力量都在省市队,他们一年只有两个比赛: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赛程也不过一个月,这两个比赛如果国家队队员参加,省市级运动员打两轮也就基本被淘汰了。省市级运动员又不像国家队员那样有出国比赛的机会,他们的所有时间,除了训练就是无所事事,月收入也只有一两千人民币。因此很多不错的年轻队员都不想打了,选择去俱乐部教球或者陪打。
很显然,如果长此以往,中国羽球的优秀苗子会大量流失,羽球运动的基础也会被严重削弱,因此北京奥运会之后重振职业联赛就成了必然,职业联赛让年轻球员有更多的比赛锻炼机会,也让年轻球员增加一些收入。但国内联赛也给国家队一线队员带来了困扰:和省市级运动员一年打不了几场比赛不同,国家队主力每年赛程非常频繁和饱和,已经接近了承受极限,而新增的国内联赛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在国际赛的发挥。
但假如国家队员不参加联赛,那么整个联赛也就得不到市场应有的关注,最可能的结局是惨淡经营几年后因为拉不到足够的赞助再度关门大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羽超联赛虽然会消耗国家队员的体能,但也有助于战术经验、实战经验的积累和竞技状态的保持,并非毫无益处。从中国羽毛球的长远利益出发,林丹、鲍春来、风云组合(在联赛中风云组合拆对另组)等国家队核心队员都参加了2010年的羽超联赛。
在羽超联赛循环赛阶段的14场比赛中,林丹代表八一队出战了13场,并取得13连胜,八一队以循环赛第一的身份晋级4强,和拥有鲍春来的湖南队争夺决赛权。半决赛采取3轮2胜制,每一轮又是5场3胜制。半决赛第一轮前三场,八一队以2:1领先湖南队。第三场林丹迎战鲍春来,首局林丹以21:13拿下,次局鲍春来以21:17扳回,决胜局林丹以21:10轻松拿下,八一队以3:1取得半决赛第一轮的胜利。林丹也以14连胜成为联赛唯一取得全胜的男单选手。此后,林丹、鲍春来等国家队员全部回归国家队备战世锦赛,失去了林丹的八一队连续两轮以1:3不敌湖南队,以大比分1:2无缘决赛。
2010年的世锦赛即将开始了,林丹和李宗伟的签运都不理想,林丹、李宗伟、陶菲克、鲍春来四大高手分在一个半区,而陈金的签运相对好些,和盖德分在另一个半区。从抽签上看,林丹如果要夺冠,很可能需要在第三轮战胜鲍春来、1/4决赛战胜朴成焕、半决赛战胜李宗伟、决赛战胜陈金。赛前,林丹也格外的低调:“我没有想过要拿四连冠,这次世锦赛跟以往不同,打联赛让我少了很多备战时间,所以状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既然参加比赛,就要尽可能打出最好的水平,这是我对自己唯一的要求。
比赛不是每一次都会有很理想的结果,尽自己最大努力就行了。”第一轮对手是伊朗选手沙霍塞尼,林丹仅用26分钟,便以21∶4、21∶10横扫晋级。次轮对手是瑞典人赫尔斯凯宁,比赛本也没什么悬念。林丹首局以21:13轻松拿下,次局却一度以1:7落后,好在林丹随后积极调整,还是以21:15拿下对手。赛后,林丹也承认自己发挥不佳:“第2局开始,自己发挥得不太理想,自己没什么耐性,比分也有点被拉开。”
第三轮对手是鲍春来,由于鲍春来在2010年全英赛上战胜过林丹,外界对他还是抱有希望。但这一次林丹依然稳稳地压制了小鲍,首局以21:16拿下。第二局开局林丹甚至打出8:0的攻击波,鲍春来也最终以13:21轻易落败。赛后,鲍春来认为自己算正常发挥,“第一局一开始落后一点,比分没咬紧。他确实实力比我强,如果我能超水平发挥,比赛会更激烈一点。”1/4决赛对手是朴成焕,此前林丹对朴成焕已经实现八连胜,但这一次林丹并没有打出先前的霸气。
林丹本想在控制住节奏后再发力,但没想到朴成焕一上来就发力,令林丹不太适应,丢分后比较着急,战术也被打乱了,首局轻易以13:21丢掉。次局林丹以5:2领先,但朴成焕积极求变,依靠林丹的失误追到了6平。此后,林丹心态愈加着急,网前也失去了手感,再加上裁判几次不利判罚,被对手迅速将比分拉开,朴成焕以20:9拿到赛点。此后,林丹虽然连扳四分,但最终以13:21落败,无缘卫冕世锦赛。在另一场1/4决赛中,李宗伟也爆出大冷门,以1:2不敌陶菲克。世锦赛失利后,林丹转向教练汤仙虎,两人交谈了一个小时。
在赛前,即使最大胆的评论家也不敢预测林丹和李宗伟竟然双双无缘决赛,但这确确实实发生了,赛前上一切皆有可能。陶菲克战胜李宗伟之后,有淘汰了战胜林丹的朴成焕,和陈金相遇决赛。这虽然是陈金第一次打进男单世界大赛的决赛,但陈金的心态出奇的稳健,表面上看不出紧张拘谨的迹象。昔日羽坛至尊陶菲克面对这位新对手,也束手无策,一开局竟被陈金打了个0:7。
陈金越战越勇,以21比13、21比15直落两局战胜陶菲克,首夺世锦赛冠军。一直笼罩在超一流选手阴影下的陈金,终于从林丹、李宗伟的夹缝中破茧而出,夺得首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冠军。陈金的胜利是在林丹失手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也体现了中国队的顽强作风,在主将失手的紧要关头,常常能有队员能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尤其是团体赛体现得更明显,这样的精神是中国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另外的男双、混双、女单、女双四个单项,中国队都取得最后胜利,继1987年之后第二次包揽世锦赛五块金牌。
林丹在这次世锦赛的失利,总结起来大约有几个原因:第一,羽超联赛影响了他的状态,消耗了体能,减少了备战时间。应该说这个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林丹失利的主要原因。因为其他的国家队成员也同样参加了羽超联赛,蔡赟、付海峰甚至比林丹还多打了一场联赛,但他们依然卫冕了世锦赛冠军。要论体力,已经年届30的蔡赟体力显然不如林丹。而且林丹对阵朴成焕不是因为体力不足而惜败,而是因为完全没有状态而完败,因此国内联赛不是林丹失利的主因。
第二,朴成焕的准备工作做得好,汤仙虎就称赞朴成焕“他打法有针对性,把握住了场上的主动。”朴成焕一上来就全速抢分,打乱了林丹的战术部署,朴成焕打得既大胆,又耐心。朴成焕能这么有针对性的备战,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教练李矛。李矛原先在中国的时候就是一流的男单教练,后来到了海外先后培养出李宗伟、李炫一这样的顶尖球员,现在朴成焕在他的指导下也进步斐然。李矛对世界羽毛球运动的提高和推广是有很大贡献的。第三,林丹自己心态原因,这是其脆败的主要原因。也许是在世界大赛中顺风球打久了,林丹在大比分落后的时候突然不知道该如何调整了,“感觉总有点急躁,心态不稳,沉不住气。在处理球上不是很专注,总感觉差那么一点,打着打着,就会失误。”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世锦赛的失利也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尤其是对2010年底的亚运会备战有好处。虽然亚运会的分量不如世锦赛,但林丹唯一欠缺的就是亚运会男单金牌,而亚运会又是四年一度,如果林丹输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下一届他不一定有机会填补这个空白了,所以广州亚运会对林丹的意义还是很重要的。之所以说世锦赛的失利对亚运会备战反而有好处,首先,林丹的压力释放掉了。
原本林丹已经几年在世界大赛不败,外界对他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他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但现在世锦赛输了,他突然发现,输了就输了,不过如此而已。连世锦赛这么重要的比赛都输了,年底就算再输个亚运会也没什么大不了,这么一想,林丹的心态就放轻松了;第二,这次世锦赛暴露了一些问题,虽然在公开赛上也输过不少球,但林丹在世界大赛上的顺风球已经打了很久,一般都是他压制对方打,很少有被对方压制的情况,所以被朴成焕占据主动后,他应变不足,甚至已经忘记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该如何调适。但这样的问题暴露后,林丹和汤仙虎回去有针对性的训练,亚运会上碰到类似问题就能够胸有成竹的应对了。
第二十八回 江山一统揽空前满贯 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 (2010年)
世锦赛失利之后,林丹稍作休整,再战中国大师赛。李宗伟、陶菲克、盖德等强手世锦赛后十分疲惫,都都没来参赛。林丹首轮再遇世锦赛淘汰自己的朴成焕,第一局林丹以21:11轻松拿下。第二局朴成焕以7:1领先。林丹稳住阵脚,追到9平。此后,两人争夺激烈,一直打到15平,朴成焕力压林丹底线再取两分,以17:15取得领先,形势又严峻起来。但林丹此时突然爆发,加速进攻强行得分,并趁朴成焕心态波动之时,连取6分,以21:17战胜对手,晋级次轮。
此后,林丹在晋级路上再无强手,先后以21-14、21-16战胜法国选手布赖斯、以22-20、21-15淘汰香港名将胡赟、以21-12、21-17战胜队友王睁茗,和谌龙决赛。此时的林丹状态并不是很好,但状态不在最佳的林丹也足以战胜尚显稚嫩的谌龙。经过三局激战,林丹以21:15、13:21、21:14取得胜利,第四度加冕中国大师赛冠军。赛后,谌龙也对自己能和林丹打满三局表示满意。
随后举行的是日本超级赛,林丹首轮以21-12、21-13战胜泰国选手坦农萨克、以21:17、21:14战胜香港名将胡赟。1/4决赛再战朴成焕,首局打得非常艰苦,朴成焕以20:19先拿到局点,林丹却连取三分反以22:20取胜。第二局林丹开局以6:0领先,朴成焕却追成6平。10平之后,林丹打出5:0攻击波,以15:10和18:13连续压制朴成焕,最终以21:16获胜,晋级4强。半决赛林丹又以21:11、21:19战胜老对手盖德。决赛再次越战李宗伟,此前李宗伟对林丹已经3连败了。
首局一开始两人比分胶着,一直鏖战到20平,李宗伟连取两分以22:20先下一局。次局林丹以9:4领先,但李宗伟追成13平。此后林丹攻击提速,冲破李宗伟防守,以21:16扳回一局。第三局林丹除了一度追至6平、7平以外,几乎从始至终处于落后,最后以17:21不敌李宗伟。李宗伟在2010年首次战胜林丹,结束对林丹了长达18个月的不胜史,同时也收获本年度第五座超级赛冠军。赛后,李宗伟长舒一口气:“在这么长时间后,我终于击败了他,这真是一次大的释放。自从在(五月的)汤杯半决赛中惨败给他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去阅读分析他的比赛。今天我改变了打法,最终奏效了。我可能还会在亚运会中遇到林丹,这场胜利给了我很大自信,我希望更加努力去面对挑战。”
随后的丹麦赛和法国赛,林丹和李宗伟都没有参加。丹麦赛中约根森击败陶菲克夺冠,陶菲克自2006年后第N次屈居顶级公开赛的冠军,不过在法国赛上,陶菲克终于夺冠,这是他的第一个超级赛冠军。此后的日子,林丹专心备战亚运会。亚运会和其他世界大赛的一个显著不同点,就是单项赛和团体赛先后进行,对世界名将们的体能是严峻考验。其他的世界强队的选手当团体赛处于下风的时候,可能会选择保存体力打好单项赛;
而中国队有重视团体赛的传统,当体能不够分配时,中国队员总是优先以集体利益为重,力保团体金牌。所以中国队常常在团体赛上有超水平发挥,但这也意味着夺取单项赛冠军的难度就更大。林丹在亚运之前也表示,首先全力打好团体赛,然后再去考虑单项的事。他说:“我没有把亚运会单项看得这么重,团体对队伍更加重要,现在的我更加成熟,更能成熟面对失败和成功。”
林丹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已经拿下了奥运会、世锦赛、全英赛、汤姆斯杯、苏迪曼杯、亚运会男团的冠军,所有有影响力的赛事中独缺一个亚运会男单的冠军。由于林丹已经27岁,赛前的媒体把广州亚运会看作是林丹实现全满贯的最佳和最后的机会。亚运会毕竟是四年一度的大赛,亚洲又汇聚了世界羽毛球主要强手,因此分量颇为重要,参赛运动员的心理压力也相当的大。世界名将们作为直面压力的老手,他们也各自选择不同的方式为自己减压。最鬼灵精怪的当属陶菲克,他在为自己减压的同时还把压力抛向对手,他说:“林丹和李宗伟都还没有获得过亚运会冠军,所以他们会全力以赴。
而我已经赢过两次,胜负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但我还是会努力争取”。但是林丹也很聪明,当记者问到大满贯的时候,林丹回应道:“我已经是大满贯了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言下之意亚运会只能算个洲际赛事而不足以位列大满贯之列,林丹通过尽量看低亚运会分量的方式,也为自己减了压。李宗伟的情况和林丹、陶菲克有所不同,李宗伟的职业成就要逊色于林、陶,他既不能像陶菲克那样宣称胜负不重要,也不能像林丹那样宣称自己已经是大满贯,所以李宗伟只能选择迎战压力、直面压力,表示将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争取胜利。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团体赛制也进行了改革。往届亚运会团体比赛,采用的是先分组循环后淘汰的比赛办法。广州亚运会上则不再进行小组循环赛,各队直接进入淘汰赛。这一改革,对于强大的中国队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中国队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马来西亚队却受到了影响:团体赛首轮,李宗伟带病上阵意外不敌泰国名将波萨那,马来西亚队2:3爆冷不敌泰国队。正是由于小组循环赛被改成了淘汰赛,因此慢热的大马队首轮出局。不过这对于李宗伟的单项赛并不是坏事,他可以少打两场比赛,同时也多休息两天。中国队的团体赛也在同一天开始,林丹以21-15、21-17轻取香港名将胡赟,陈金和谌龙也完胜对手,中国队以3:0横扫香港晋级。
男团半决赛中国对阵印尼队,林丹率先迎战陶菲克。首局双方打得都比较稳健,实力更胜一筹的林丹水到渠成地以12:7领先五分。此后林丹连得5分,比分变成17:8,第一局已无悬念,林丹以21:13轻松拿下。第二局陶菲克展现了实力,双方陷入势均力敌的拉锯战,从4平一直打到10平。林丹虽然一度以13:11领先,但陶菲克随后打出5:0的高潮,以16:13反超,并以20:18拿到局点。关键时刻林丹连得三分,以21:20反超,并最终以23:21拿下比赛,为中国队先得一分。陶菲克虽然输了比赛,能和林丹打得如此接近,也足以令人满意。风云组合和陈金也随即摧枯拉朽般战胜对手,中国3:0击败印尼晋级决赛。
决赛对手是韩国队,林丹首场迎战朴成焕。在世锦赛上朴成焕曾利用一开赛就全速突击的策略打乱了林丹的战术,从而战胜了林丹。这一次朴成焕也想如法炮制,并且效果也不错,刚开局就以5:1和7:3领先。但林丹在世锦赛失利后显然回去再心理上下了功夫,这次面对同样的不利境地没有慌乱,连得四分追成7平,并以11:9进入技术暂停。交换场地后,林丹前后场大角度调动朴成焕,并适当的利用后场突击机会,以14:10领先。但此后,林丹失误增多,朴成焕却打得积极主动,双方打到18平。此后,朴成焕依靠林丹的球不过网和回球质量不高,以21:19拿下第一局。次局林丹调整战术,加快进攻速度,以8:5领先,并一直将优势保持到16:12、17:13,最终林丹以21:18扳回一局。
第三局林丹开局以5:0领先,当比分达到6:2的时候,裁判一记争议判罚令中国队主教练李永波跑出去和裁判理论。不过林丹此后的表现并未受此插曲影响,而朴成焕则体能明显下降,跑动中失误明显增多,林丹以15:8和17:11的大比分领先。就在大家以为胜负一定的时候,比赛再次峰回路转,朴成焕的体能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恢复了过来,连追5分到16:17。关键时候林丹打得非常耐心,始终压制朴成焕一两分,并最终以21:18拿下比赛。中国队大比分1:0领先。第二场风云组合激战三局以两分微弱劣势惜败于郑在成/李龙大,大比分1:1。陈金随即轻取孙完虎,中国队以2:1继续领先。
第四个出场的是郭振东/徐晨。如果郭振东/徐晨输了,那么最后出机场的将是谌龙和李炫一。虽然谌龙已经有相当强的实力,但毕竟大赛经验和火候还不足,在如此重要的决赛中遇到经验丰富的一度排名世界第一的李炫一,输的几率相当不小,所以大家对中国队的胜负还是很有些担忧。郭振东/徐晨的实力要弱于韩国的柳延星/高成炫,因此又不敢对他们抱以太大希望。然而,正是最不被看好的郭振东/徐晨关键时刻爆发了,以23:21、21:17力克对手,中国队以3:1蝉联亚运会男团冠军。中国队连续两届亚运会拿到了男团冠军,这是当年杨阳、赵剑华、李永波/田秉毅也不曾完成的业绩,广州亚运会男团金牌也是林丹第十七次大赛冠军。
团体赛夺冠后,中国队没有来得及搞任何庆祝活动,就匆匆投入到单项赛的征战中去。由于在团体赛中体力消耗很大,林丹对单项赛的金牌并没有太大把握,他说:“团体赛打完之后,我觉得这次亚运会对我来讲至少已经‘够本’了,后面单项就是全力去拼就好了。”林丹在团体赛的状态并不是很好,不过到了单项赛之后却渐入佳境。首轮再遇香港选手胡赟,林丹以21:6、21:13大胜对手,进入八强。1/4决赛遭遇越南选手阮天明,这也是一场没什么悬念的比赛。首局林丹以21:9的巨大优势获胜,次局林丹以20:12率先拿到赛点,此后阮天明顽强扳回四分,林丹最终以21:16晋级4强。在另一场1/4决赛中,陶菲克0:2不敌朴成焕,无缘卫冕。
半决赛林丹再次和老对手朴成焕交手。林丹首局进入状态很快,以5:0和8:2领先,林丹的正手的劈杀、吊对手对角给朴成焕增加了很大难度。11:7技术暂停后,林丹继续牢牢控制局势,以16:12、18:12保持压制,并最终以21:14先下一局。第二局林丹依然占据主动地位,以11:8领先,此后林丹越战越勇,打出7:1的攻击波,以18:9大比分领先,并最终以21:10锁定胜局,挺进决赛。在另一场半决赛中,李宗伟2:1逆转陈金,决胜局李宗伟更是展现了超一流选手的恐怖攻击力,以21:7狂胜世锦赛冠军陈金。
第二十九回 引争议林丹三番退赛 倒热灶宗伟二度失利(2011年)
2010年底,全满贯得主林丹和女友谢杏芳领了结婚证,七年的爱情长跑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归宿。广州亚运会夺冠后,林丹的商业活动也一下子增多了起来,有媒体估计林丹2010年赞助费在两千万以上。而林丹的眼界则更加开阔,他更关注扩大羽毛球运动的影响力:“羽毛球运动员的收入很难和篮球、足球、网球相比,但是成绩上,我们却比他们好太多,所以我现在看重的不是自己还能拿多少冠军,而是怎么通过自己和大家的努力来推广羽毛球这项运动,让大家的价值能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和林丹的诸事顺遂相比,李宗伟陷入了新的麻烦:李宗伟的教练米斯本·西德克因为不满大马羽总新的训练制度而提出辞呈,而李宗伟则宣称如果教练离开,自己也会选择退出国家队。大马羽总驳回了米斯本·西德克的辞呈,米斯本最终也改变心意留任。虽然经历了这场风波,李宗伟的战绩和状态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2010年度的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在台北举行,中国男单只有谌龙参加,并在半决赛被盖德零封。李宗伟决赛完胜盖德,实现了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的三连霸。继2010香港赛之后,李宗伟实现了亚运会后的两连冠,已经完全从亚运失利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2011年马来西亚超级赛于1月19日开幕,林丹时隔四年首次参加马来西亚举办的公开赛,和李宗伟同被分在上半区,在林丹主场失利的李宗伟非常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主场击败林丹。林丹首轮21-18、21-16轻取队友王睁茗,次轮以21:15、21:8大胜退役后又复出的韩国名将李炫一。1/4决赛的对手是谌龙,林丹只要赢了就将和李宗伟会师半决赛。然而严阵以待的李宗伟落空了,林丹退赛,对此,裁判长的解释是,“林丹早上热身时拉到腹肌的旧伤,所以听取医生的建议,放弃比赛。”
本来运动员因伤退赛并不足怪,但由于这是林丹两个月来的连续第三次退赛,不仅林丹的球迷失望和担心,社会上质疑的声音也一下子大了起来,自2008年和李矛与吉新鹏的风波后,林丹时隔三年再次陷入舆论的漩涡。我们试着连贯地看待这三次退赛:2010年中国超级赛和香港超级赛退赛,当时男单主教练夏煊泽是这么解释的:“连续征战后,腰伤作祟。”由于是年底,尤其是在亚运会之后,林丹一年征战下来疲惫不堪,老伤有加剧的风险,再加上亚运后商业活动影响了状态,于是选择了退赛,因此可以认为夏煊泽关于中国赛与香港赛退赛原因的解释基本合乎情理。
但是林丹出战2011年大马赛时已经休息了一个月,而且头两轮的状态并不差,尤其是次轮大比分击败韩国名将李炫一,看不出有严重的伤病。虽说伤病得到了主办方医生的确诊,但是“腹肌拉伤”这样的问题,既无法靠肉眼和仪器分辨的,医生的诊断只能主要依赖于运动员自己对症状的描述,因此也不能作为绝对的依据。如果结合不久以后林丹在韩国赛上的表现,更可以确定大马赛上他没有严重伤病。
我推测大马赛退赛应该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林丹虽然状态不差,但是也不在最佳,而李宗伟此时状态非常好,又有主场之利,林丹半决赛和宗伟交手失利的可能性很大,于是战术性的选择退赛,让宗伟摸不到自己的底。这应该是退赛的主因。但从林丹的性格来说,未必是林丹本人的意思,更可能是教练组的安排;其二,也是给年轻球员谌龙更多锻炼的机会,也让谌龙增加一些积分,更有利于囯羽队世锦赛的布局。
林丹退赛后,主要对手李宗伟表示了无奈:“所有球迷都期待着看到林丹和我进行半决赛,但是这一幕不会发生了,我相信所有球迷都将感到很遗憾,但我对此却无能为力。或许国际羽联需要介入,但是现在,如果一位运动员不想参加一场比赛时,国际羽联能做什么呢?他说他受伤了,但这可能只是一个战术上的策略。”如果要对退赛的行为进行评价,我们一方面应该意识到,无论是真伤退赛还是战术退赛、让球,都是运动员所固有的权利,也是战术较量和团队协作的一部分,只要不违反规则,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从一方面,高频率地退赛尤其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巨星级选手的退赛,确实会产生不良的舆论影响,而且对花钱买票的观众也不公平,因此这种方式要慎用。除非像奥运会或世锦赛这样的至关重要的比赛,其他的比赛应当尽可能地少地采用这种方式。
林丹退赛后,失去对手的李宗伟将气发泄在不战而晋级的谌龙身上,两个21:9将中国队希望之星谌龙砍得七零八落,宗伟决赛中继续神勇表现,以2:0轻取陶菲克,不仅在亚运会后实现了三连冠,也缔造了大马赛八年七冠的纪录。李宗伟虽然没能和林丹交上手,但是他在香港赛、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大马赛上的神勇状态、稳定发挥,和林丹的持续不在状态和屡次退赛形成鲜明对比,这足以令宗伟在气势上先声夺人。因此,在一月底的韩国超级赛,尽管林丹再次出战,大家却普遍比较看好李宗伟。
国际羽联在2010年的时候对超级赛进行了改制,韩国赛、中国赛、全英赛、印尼赛、丹麦赛从普通超级赛中分离出来成为“首要超级赛”,积分提高了20%,奖金也有相应的提高。2011年的韩国赛是改制以来举办的第一项首要超级赛,具有特别的意义。林丹首轮对手是印尼的苏吉亚托,其父亲是80年代和杨阳、赵剑华、弗罗斯特共同位列四大天王的老苏吉亚托。林丹以两个21:15轻松淘汰对手,晋级次轮。次轮林丹仅耗时27分钟,便以21:9、21:12横扫德国选手茨维布勒,晋级8强。1/4决赛对手是陶菲克,林丹首局以21:13拿下,次局却出人意料的以8:21大败,但决胜局林丹牢牢控制了局势,以21:15拿下,挺进四强。
半决赛对阵印尼名将西蒙,首局林丹破解了对手四个局点,以23:21惊险拿下,次局却被西蒙以22:20扳回。第三局林丹掌握了主动权,以21:15拿下。决赛又将面对李宗伟,李宗伟在1/8决赛后状态一直很好,不仅把韩国名将朴成焕砍了个21:9,半决赛更是让中国队小将杜鹏宇两局只拿了20分,相比于林丹半决赛与决赛的如履薄冰,宗伟的状态显然更好一些,也更被大家看好。
决赛第一局,双方从4平打到18平,最后林丹把握机会以21:19拿下第一局。次局宗伟放开手脚,林丹以1:5落后,并且到中局交换场地仍以7:11落后。在林丹14:17之后,宗伟突然发力连得四分拿下第二局。决胜局争夺白热化,从1平打到5平,之后又打成7平、9平、10平。好不容易林丹以13:11领先,却又被宗伟连得三分以14:13反超。直到15:16.林丹仍然落后一分。但此后林丹展现出超一流选手把握关键分的能力,连得5分以20:16拿到赛点。而最后一球李宗伟在相持中回球稍高,林丹在网前从右向左急冲,一拍将球扣到了李宗伟身上,然后借着惯性足不停步跑到了观众席前,庆祝胜利。
拿了许多次大赛冠军的林丹,已经很久没在公开赛这么激动了。但这一次,他是在状态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战胜了状态更好的宗伟,不仅时隔四年取得了韩国赛的冠军,也证明了一颗冠军的心所蕴藏的能量。而对宗伟来说,这场失利显然有些意外,在状态神勇的时候倒了热灶,负于状态平平的对手,这对宗伟的信心也有一定的打击,直到半个月后,宗伟说:“我仍无法放下对林丹比赛的失败,我也担心球迷对我的落败再次感到失望;我希望能够忘却对林丹的失利,并全力备战全英赛。”不过,失利后的宗伟却依然强势,以后几个月的比赛将会证明。
第三十回 宗伟大赛首胜林丹 囯羽苏杯蝉联四冠(2011年)
2011年2月初,羽毛球全国超级联赛就拉开了帷幕。2011年的羽超联赛邀请了数位国际巨星加盟,如印尼的奥运会男双冠军基多/亨德拉,男单天王陶菲克、李宗伟。在头五轮中,林丹出战两场并以2:1逆转了王睁茗,2:0战胜湖南选手张圣。春节过完后,林丹于3月初参加德国赛。首轮两个21:17轻取加拿大选手沃吉斯科维茨,次轮21-19、21-11横扫了丹麦选手维廷古斯,1/4决赛21:14、21:15完胜韩国小将孙完虎,半决赛状态更佳21:11、21:11横扫泰国名将波萨那。决赛对阵世锦赛冠军陈金,首局林丹在2/3的时间内都很被动,直到14:16后开始把握关键分,以21:19先下一城;次局林丹开局6:1领先,并以21:11锁定冠军。这是林丹在2011年的连续第二个公开赛冠军。
德国赛之后很快就是全英赛。首轮林丹2:0轻取马来西亚骨灰级老将黄综翰,次轮以21:17、21:11横扫印尼小将卢姆巴卡。就在这一轮,鲍春来被李宗伟横扫,陈金被爆冷,王睁茗、杜鹏宇苦战落败,中国男单仅剩下林丹和谌龙。1/4决赛林丹以21:17、21:11再次轻取自己从未输过的越南名将阮天明,挺进半决赛。半决赛对手是德国选手茨维布勒,茨维布勒此前在第二轮对阵陈金,自认为必输,于是提前安排好了度假旅游,谁知1/8决赛竟然淘汰了陈金,并一路杀进了四强,他笑称全英赛的胜利虽然令人高兴,但是打乱了他的度假计划。
不过茨维布勒的神奇表现到了林丹这里也就到此为止了,首局茨维布勒以9:21大败,次局在16平之后茨维布勒连取五分扳回一城,第三局林丹开局8:2锁定了优势,最后以21:11取得胜利。虽然半决赛不敌林丹,但是能够赢下一局的表现也足以满意,茨维布勒可以心满意足地去度假了。
这是林丹在八年内第七次打进全英赛的决赛,对手是李宗伟。决赛中李宗伟几乎整场都占据着主动。首局李宗伟在11:10领先后,连得6分以17:10似乎牢牢控制局面,谁知林丹顽强地将比分追成17:18,关键时刻宗伟没有再给机会,连取三分拿下第一局;第二局宗伟开局8:2领先,林丹追成7:8.此后双方不断交替打出小高潮,宗伟虽然一度以11:8、14:10、16:13拉开分差,林丹却屡次顽强追赶成13:14、17:17。但是17平后李宗伟再次连取四分,连续第二年拿下全英赛冠军。夺冠之后,李宗伟跪地用手捂住脸,然后起身和表情平静的林丹拥抱,绕场答谢激动的大马球迷。
刚刚在韩国赛决赛莫名其妙地输给林丹的宗伟,终于在更重要的全英赛决赛赢了回来。这场胜利是李宗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胜利。宗伟早在2010年就拿下全英赛冠军,结束了长期贵为积分世界第一但是大赛无冕的历史。但在2011年全英赛之前,李宗伟尽管在团体赛上对林丹有过胜绩,却从未在男单大赛上战胜过林丹,2006年全英赛半决赛、2008年奥运会决赛、2009年全英赛决赛、2010年亚运会男单决赛,李宗伟对林丹四战皆负。
所以这场胜利,是李宗伟继2010年结束了大赛无冠的宿命后,再次自我突破改写了男单大赛逢林丹不胜的历史。赛后,林丹表示自己发挥正常,“但李宗伟打得更好。自己主要是比分相持的时候无谓失误太多。”而当记者问李宗伟击败林丹卫冕全英赛的感受时,已经平静下来的李宗伟回答说自己更渴望在8月份的世锦赛上夺冠,因为他还没有拿过世界冠军。
全英赛后,羽超联赛开始第二阶段的比赛。第八轮李宗伟所加盟的广州队和林丹所在的八一队相遇,然而林丹高挂免战牌,失去对手的宗伟率领广州队5:0狂扫八一。林丹在2011年整个超级联赛共出战9次,并取得全胜,其中最重要的比赛是胜王睁茗一次,胜谌龙两次。八一队最终位列联赛第三,冠军是青岛队,亚军是鲍春来所在的湖南队。
4月中旬,林丹出战亚锦赛,主要是为这是苏迪曼杯前中国队最后的热身赛。首轮林丹2:0轻取马尔代夫选手拉希德,次轮2:0横扫叙利亚选手阿瓦德,第三轮2:1艰难逆转队友文凯,1/4决赛以21:16、16:21、21:17苦战三局淘汰日本名将佐佐木翔,林丹还因为多次和裁判争议判罚吃了张黄牌,赛后林丹说这场比赛有些投入不进去;半决赛以21:13、21:16轻取队友杜鹏宇,决赛遇到鲍春来,两个打得都很放松,最终以21:19、21:13击败鲍春来,这是林丹第二次获得亚锦赛冠军,也是2011年的第三个冠军。虽然亚锦赛夺冠,但从过程中可以看出林丹的状态并不是很好。
羽超联赛于4月底结束后,中国队全面投入备战苏迪曼杯。中国队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五个单项都是世界级的选手,而主要对手无论是韩国、印尼还是马来西亚、丹麦都只能在两三个项目上挑战中国队,却难以撼动整体的优势。小组赛第一轮中国队4:1大胜德国,林丹无悬念地以21:10、21:16战胜茨维布勒。此轮中国队5:0再胜日本,而林丹对阵佐佐木翔赢得相当惊险,22:20、21:19每局仅赢了两分。1/4决赛对阵印度,首场风云组合速胜,第二场女单选手汪鑫0:2不敌印度名将内维尔,第三场林丹以21:14、21:14战胜卡什亚普,第四场女双于洋/王晓理2-0古塔/蓬纳帕,中国队3:1印度挺进半决赛。
在另一场半决赛中,李宗伟虽然横扫朴成焕,马来西亚队却以2:3不敌韩国队,无缘四强。半决赛对阵韩国,首场混双组合徐晨/马晋2:1力克韩国组合。第二场林丹迎战朴成焕,第一局朴成焕一度以15:10领先,林丹开始发威打出11:1的得分高潮,以21:16先下一局;次局林丹6:0完美开局,并牢牢掌控了场面,最终以21:10战胜对手。中国队大比分2:0领先后,数月来状态不是很好的风云组合1:2不敌郑在成/李龙大,大比分变成1:2。第四场女单王适娴2-0轻取裴延姝,中国队3:1力克韩国挺进决赛。
决赛对手是半决赛中出人意料地淘汰了印尼的丹麦队。决赛第一场混双徐晨/马晋轻取丹麦组合。第二场林丹对阵盖德,首局林丹即以11:5占据明显优势,盖德虽然一度追赶到14:16,但林丹还是顺利以21:16拿下。次局林丹又以11:5确立领先,并在盖德体能下滑后将优势扩大为17:9,最终林丹以21:11再胜盖德,中国队2:0领先。第三场男双蔡赟/傅海峰2-0横扫拉斯姆森/摩根森,中国队在决赛中3:0完胜丹麦,加冕冠军。赛后林丹说:“盖德今天已经尽了全力,他第二局明显体力不支,但还在坚持,我觉得,对于一个老将来说,我们不能要求太多,他站在场上就已经证明了自己,他还是丹麦的头号男单,我也要向他学*,希望自己能够打到35岁。”
2011年苏迪曼杯冠军是林丹的第十二次世界冠军和第十九次大赛冠军,中国队追平了1995—2001创下的苏杯四连冠的纪录。林丹在这次苏杯的发挥总体上比较正常,没有出什么意外,但也没有格外出彩。林丹5次出场获得全胜,更令人注意的是他的球风的转变,也就是从以前突击变速为主的打法,向节奏掌控为主的打法转型,如果说以前是硬碰硬的少林功夫,现在则转变为绵中藏针的太极绵掌,当然林丹拥有的变速突击的武器并没有丢掉,依然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发挥出强大的威慑力。这转变从北京奥运会之后就开始了,经过两三年的磨合新打法渐渐地成熟。马来西亚的过早出局没有对李宗伟产生太大影响,苏杯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李宗伟的状态持续高涨,对林丹构成了强大的压力,也令羽坛格局的悬念陡生。2011年最重要的赛事世锦赛将见证林李争霸的又一个高潮。
第三十一回 人心浮动热议新王旧王 江山谁主只看一分两分(2011年)
林丹征战多年,大多数时间身体状况保持良好,既罕有重大伤情传出,也极少因为伤病弃赛退赛。但到了27岁,伤情一下子变得突出,退赛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2010年12月的中国赛、香港赛,2011年1月的大马赛,6月的新加坡赛,以及9月、10月的日本赛、法国赛,短短十个月时间,11站超级赛竟然退赛六次,占其参赛站数的54.3%。这样高的退赛率不仅在林丹是前所未有,放眼整个羽坛乃至历史也是极为罕见。由于退赛次数过于频繁,又恰逢2011年5月份以后正是奥运会积分赛开打的关键时期,所以质疑之声四起也不足为奇。
质疑主要有几种类型:第一种认为中国队是战术让球,他们的依据是中国队曾经在大赛上战术让球,所以只要是囯羽内战他们都会投下怀疑的眼光,更何况还有退赛;第二种是猜测林丹故意躲避李宗伟,他们认为林丹实力已经明显下降或者至少是不在状态,而李宗伟的实力蒸蒸日上,所以林丹尽量选择在状态不好的时候避开宗伟,以保持心理优势。第三种认为林丹的确有伤病,他们担忧林丹的实力是否也随着伤病迅速地滑落。质疑人士中,一开始持第一种、第二种意见的占据相当的数量,但随着林丹对阵外国选手时也出现了退赛,持第三种意见的人数迅速增加,并热烈争论林丹的频繁退赛是否预示李宗伟将成为改朝换代的新王。
苏迪曼杯后,争议的引爆点首先是在6月份的新加坡赛。到达新加坡的第一天,林丹就患了肠胃炎并出现了较重的腹泻,还因此缺席了新加坡赛前的新闻发布会。林丹为此在首轮2:0横扫孙完虎后做了道歉,他说:“我真诚地为我的缺席而道歉。今天我的胃痛好一些了,我再次为缺席道歉。”第二轮,又以21:17、21:11轻取约根森,尽管状态不是很好,1/4决赛仍然以14:21、21:13、22:20逆转印尼名将西蒙,半决赛又以20:22、21:17、21:15逆转盖德。
林丹曾经拿过许多不同的冠军头衔,但惟独不曾拿过东南亚三站的顶级公开赛冠军(印尼赛、新加坡赛、大马赛),这次在李宗伟没有参赛的情况下挺进新加坡赛决赛,无疑是一次改写纪录的良机。然而,满怀希望前去助阵的球迷这次失望了,林丹在半决赛战胜盖德之后,喝了太多的冰水,半夜开始腹泻,第二天早上感觉不适,向教练提出“最好不打”的申请,教练组商议后同意了他的提议,于是陈金不战而胜夺冠。考虑到可想而知的不满情绪和误解,有朋友好意劝林丹不要在赛场露面,但林丹坚持要上场给观众一个交代。
当林丹上场解释的时候,观众发出了很大的叹息声和嘘声,有人生气地大声说:“你以后不要再来了。”许多人认为林丹的肠胃炎是无中生有,他们推测这是战术让球,意在为陈金增加奥运积分,但他们没有考虑到林丹刚到新加坡时就因为肠胃炎缺席了新闻发布会;也没有考虑到奥运积分赛才刚刚开始,还没到需要让球的时候;同样没有考虑到实力位居世界第三的陈金只要正常发挥进奥运会没有太大问题(此时谌龙尚未爆发,如果谌龙一直不爆发,陈金将会以中国队二单的身份轻松晋级奥运)。
媒体也借势炒作。虽然林丹表示理解观众的反应,但此事造成的后续影响仍然以意想不到的强度持续发酵。猜测弥漫之时,国际羽联终于表态:“现在并没有证据证明‘超级丹’伪造了肠胃炎疾病的状况。本次公开赛的医生确认了林丹的疾病。。。也希望林丹不必再面对更多的质疑和指责。”
如果说许多人不相信新加坡赛的退赛是因为伤病,那么印尼赛的结果则让他们开始认真思考林丹是不是真的伤病缠身了。林丹在印尼赛首轮21-12、21-15轻取印尼选手尤纳斯,次轮却以12:21、18:21完败于此前从未输过的日本选手佐佐木翔,此役林丹的扣杀、网前、高远球等技术统计全面落了下风。林丹赛后说:“胃病依旧困扰着我,现在需要的是回国后赶紧去看医生,检查一下自己的胃到底出了什么毛病,然后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许多球迷在惊讶之余,开始担忧林丹是不是遇到了棘手的健康困扰,担心林丹是不是已经悄然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宗伟在印尼赛甫一复出就夺得冠军,这也是宗伟在2011年上半年的第四个超级赛冠军。2010年亚运会后到2011年6月份,宗伟累计出站6站超级赛,连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算在内就是七站顶级公开赛,宗伟夺得其中的六站冠军,气势之强、状态之稳定便是全盛期的林丹也有所不及。
印尼赛后到世锦赛之前,林丹没有再参加正式的比赛。紧张备战之余,囯羽也参加了一些商业活动,旨在推广羽毛球运动。7月份林丹来到由上海市羽毛球协会主办的业余羽毛球赛事“羽林争霸”的现场,饶有兴趣地和11岁的小球手过招。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像盖德一样,打到35岁,面对争议,他也表示:“我不在意外界怎么说,希望我怎样。别人对你希望很高,你自己必须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知道自己在一个什么位置,或者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现在做的每件事情,都希望将来退役以后回过头来看,感到骄傲和满足。”
印尼赛后林丹不再参加比赛,李宗伟暂时还不能完全休息,7月份还要参加大马的吉打公开赛,宗伟原本计划弃战吉打公开赛,以全力备战世锦赛,但如果弃战他将失去在马来西亚全国总决赛争取十连冠的资格。从2010年亚运会以后,李宗伟的男单成绩在现役球员中一枝独秀,大马媒体纷纷预测李宗伟会不会在8月份的世锦赛打破大马历史上世锦赛无冠的宿命。马来西亚队老将黄综翰很看好宗伟,他说:“过去两次,宗伟也是夺冠大热,结果还是未能打破冠军荒。
我认为这一次会不一样了,他的夺冠机会要比以前更大。自从宗伟赢了今年的全英赛后,他在心态上有了转变,冲破了心理障碍。这次在大赛击败林丹后,对自我认可的态度不一样了。他站上球场心里不会虚,站得住场了。在这方面,的确有很大的不一样。而且,林丹长期处在高峰,这样一直走下去有点累,宗伟给予他的挑战会更大。”李宗伟本身也自信地表示,这次的备战非常充分、专注和没有受伤,“近6个月来我夺得了6个冠军,这感觉很不错,现在我需要做的就是保持现有的状态,这让我更有信心冲击世锦赛冠军。以我现在的状赛,我认为今年的世锦赛我有不错的夺冠形势。”
2011年世锦赛的在8月份如期开打了。世界级名将鲍春来因为此前一系列公开赛表现不尽如人意,自2003年以来首次无缘世锦赛。小将谌龙则第一次登上世锦赛的舞台,李永波对谌龙给了很多鼓励,并认为谌龙这次已经具备了冲击冠军的实力,而彩票公司的赔率也将谌龙列为仅次于林丹、李宗伟、陈金的第四大夺冠热门。但第一天的比赛结果就给了囯羽一记闷棍,谌龙首轮不敌危地马拉选手科尔登。“对手打得太好了”,谌龙赛后还可以笑着接受采访,“我还年轻,就当买个教训”。谌龙像林丹当年一样为年轻支付学费,也同样因为年轻而拥有希望。
世锦赛首轮林丹仅耗时33分钟21-11、21-10轻取世界排名第40位的立陶宛选手纳威卡斯,“昨天师弟(谌龙)意外输球,让我不敢大意,况且对手的资料比较少,所以第一轮我就充分发挥。”次轮又以2-0(21-15、21-16)横扫爱尔兰选手艾瓦斯。16强战面对退役后又复出的韩国名将李炫一。第一局前半局李炫一略微占优,以11:10领先进入中场休息,14平后林丹开始发力,以21:15先下一城。次局林丹一直主动,前半局便以11:5大比分领先,最终以21:13结束比赛。
在另一场十六强战中,李宗伟以21:10、21:5将一流高手朴成焕打的溃不成军,比分的悬殊令大马球迷欣喜之余也令林丹的球迷捏了把汗。林丹1/4决赛对手是不久前在印尼赛战胜过自己的佐佐木翔,但这一次林丹从一开始就打得很认真,没有给对手太多机会,以21:14、21:16无惊无险地晋级四强。李宗伟在1/4决赛则延续了超级表现,令淘汰谌龙的危地马拉选手科尔登两局仅拿了20分。
自世锦赛开赛以来,李宗伟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无论是对阵世界级名将还是不太出名的选手,都是以巨大优势获胜。随着宗伟的节节胜利,大马媒体也越来越认为宗伟这次最有冠军相。中国球迷希望经验丰富的陈金即使无法在半决赛阻止李宗伟,也要最大限度的消耗他的体能,为决赛可能上演的林李大战营造有利形势。
在谌龙崛起之前,陈金是除林丹之外唯一有实力和李宗伟正面抗衡的选手,他不仅从2008年以来就没在奥运会、世锦赛上输过外国选手,同时也是世锦赛卫冕冠军。但是上半区半决赛的结果让中国球迷倒吸了一口凉气,李宗伟不仅以2:0完胜,而且让陈金第二局只拿到9分。这样李宗伟在进决赛之前的五场比赛中,不仅一局未失,而且从1/8决赛开始连续三场都将对手打至单局个位数,这样的状态、这样的气势,让球迷很容易联想起08年奥运会的林丹。
而林丹在半决赛的表现则让中国球迷更加感到担忧。面对已经34岁的盖德,林丹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压倒性优势,反而让盖德在大部分的时间内占据主动。首局盖德以6:1先声夺人,林丹连追7分以8:6反超,此后分差一直没有拉开,林丹失误颇多,双方从8平、10平一直打到19:18林丹领先。但盖德连得两分以20:19先拿到局点,林丹顽强拿下两分以21:20反超。关键时候盖德把握住了机会,以24:22出人意料地拿下第一局。
次局林丹开局就加速,分别以5:2、8:4、11:5大比分领先。技术暂停后,盖德体能明显下降,林丹掀起7:0的得分潮,并最终以21:7扳回一局。决胜局双方开局相持不下打成5平,此后盖德失误增多,林丹以11:7率先到中场暂停。但交换场地后盖德顽强将比分反超为15:14,紧急时刻林丹连得七分以21:15锁定胜局,职业生涯第五次挺进世锦赛决赛。
林丹和宗伟已经在大赛交手过数次,但在世锦赛还是第一次相遇。赛前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认为林丹对冠军的渴望可能不如李宗伟,但现在增加了稳定和成熟,双方的机会是五十对五十。而事实上,这也是迄今为止双方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场决战。开赛之后,林丹手感不佳连续失误,以0:3落后。3:6之后,林丹加强进攻将比分追至8:9,但宗伟还是带着3分的优势率先到达技术暂停。交换场地后,林丹状态回升,反而以16:15反超。宗伟连得两分再次以17:16占优。此时林丹一个扑网球被宗伟以胯下回球救起,展现了宗伟良好的状态,宗伟士气大振连取数分以20:16拿到局点。
就在大家以为第一局大势已去之时,林丹却神奇的连扳四个局点打成20平。宗伟最终以22:20拿下了第一局,但林丹在落后时表现的顽强让自己输分不输势,也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第二局林丹又开局打成0:3,虽然连扳五分以5:3反超,但此后比分一直胶着。9:10之后林丹终于找到了状态,而李宗伟则因为体能下降而失误频频,林丹打出8:0的高潮,以17:10领先。大比分落后的宗伟战术性放弃第二局,林丹以21:14扳回一城,双方将希望寄托于决胜局的火拼。
决胜局一开始林丹以6:3领先,而李宗伟则已7:6反超,打到技术暂停时,林丹以10:11落后一分。交换场后宗伟以13:12、14:13持续压制林丹一两分。此后宗伟凭借杀球和林丹失误,将优势扩大到16:13.这是林丹全场比赛非常危险的时刻,大马男单教练郑瑞睦略微轻松了点,大声鼓掌为宗伟加油。但此时宗伟有些着急,连续出界下网让林丹追到16平。两人展开了令人窒息的最后争夺,毕生功力全部凝聚在这最后几分,16平、17平、18平、18平。林丹19:18领先,李宗伟的滚网球打乱了林丹的节奏,最后林丹回球下网,比分变成19平。
19平之后,李宗伟回球稍高,林丹出现机会球却扑网失误,林丹自己也懊恼的嘀咕了一句。李宗伟20:19率先拿到赛点,马来西亚距离打破33年世锦赛无冠的宿命只差最后一分,大马教练郑瑞睦和拉西德克不约而同地握紧拳头挥动,示意宗伟赶快拿下。场内的记者纷纷带着摄像器材跑向宗伟一边,准备抓拍宗伟夺冠的特写。但李宗伟的脸上没有任何的兴奋,反而显得很沉重。重压之下宗伟在相持过程中回球不到位,半高球被调整好情绪的林丹一拍扣死,比分变成20平,跑向宗伟的记者又跑了回来。宗伟失了赛点后,短促地嘘了一口气,平复情绪,继续开打。这一次,在相持过程中,林丹在节奏上占了主动,但对回球质量要求过高造成出界,宗伟21:20第二次拿到赛点。
支持大马的观众又沸腾起来,郑瑞睦和拉西德克鼓了几下掌,身体前倾眼睛死死盯住赛场。这一次宗伟又和第一个赛点一样,相持数合后回球过高,林丹毫不手软将球轻易扣死,比分变成21平。气氛已经紧张到极点,郑瑞睦双手合十似乎在默祷。两人又开始多回合的相持,李宗伟在非受迫状态下回球下网,林丹22:21第一次拿到赛点。林丹兴奋地握了握拳头为自己鼓劲,中国队男单主教练夏煊泽面无表情地喝了口矿泉水,旁边的助理教练则在不停地点头。林丹到场边擦汗调整了一下情绪,回来两人又开始一轮多拍相持,李宗伟回球下网,林丹以23:21拿下决赛,第四次加冕世锦赛冠军。拿下比赛后,林丹立即脱去上衣庆祝,这场比赛的确赢得太不容易。
这是林丹第十三次世界冠军和第二十次大赛冠军。这场比赛对于林丹来说,除了继续刷新自己获得世界冠军次数的纪录以外,还在于他是在宗伟状态很好、而自己状态不是特别好的时候取得了胜利,虽然赢的非常惊险。宗伟尽管失利,双方的实力已经非常接近,宗伟未来依然有很大的机会,伦敦世锦赛的争夺已经结束了,而伦敦奥运会的争夺才刚开始。
第三十二回 谌龙崛起初现三足鼎立 王者归来豪取四赛连冠(2011年)
2011年世锦赛结束以后的几个月内,男单羽坛有两个重大变化。第一个是鲍春来在9月22号宣布退出国家队。鲍春来曾长期是囯羽人气最高的球员,他和林丹在国家一队并肩作战了11年之久,是囯羽实现汤杯四连冠霸业的核心球员之一。团体赛上小鲍两度在林丹失手之后力挽危局,一次是06年亚运会男团决赛,另一次是08年汤姆斯杯半决赛。小鲍长期被认为是顶尖的选手和冠军的热门,尽管其职业生涯始终不曾拿过男单世界冠军。08年奥运会之后,小鲍由于伤病状态渐渐下滑,2009年世锦赛首轮出局和2011年无缘世锦赛,分别标志着小鲍在队内地位被陈金和谌龙超越。2011年以来他离伦敦奥运的梦想渐行渐远,最终选择了离开。李永波试图挽留鲍春来留下来当教练,但小鲍表示更希望到其他的领域尝试和发展。
对于这位队友、对手兼兄弟的离开,林丹也颇不好受,“看着每天朝夕相处的队友突然因为伤病或者队内调整离开国家队,心里非常失落。”网上一些球迷也忍不住感叹:“还是忍不住有点伤感,国羽男队的黄金一代,已经开始有人离开了。”影响更为深远的是谌龙的强势崛起。自从2007年以来,羽坛的主旋律就是林丹和李宗伟两大“超一流”的对抗,到了2011年世锦赛的时候,两极格局看上去还是根深蒂固坚不可摧。“准超一流”选手陈金,即使在拿到世锦赛冠军后,大赛中面对李宗伟还是明显下风,而除陈金之外,再也没有选手能和林李正面抗衡,但谌龙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9月份的中国大师赛开战,李宗伟、陶菲克均未出战。林丹似乎还没有从世锦赛后调整过来,首轮2:0战胜台北选手许仁豪后,次轮面对早过巅峰期的马来西亚国手哈菲兹,出人意料的以14:21先失一局,第二局又以14:18几乎大势已去。但他凭借丰富的经验,终以21:18、21:9成功翻盘晋级8强。赛后,林丹认为自己过于轻敌,并承认这是一场本该输掉的比赛,能赢回来很是幸运。1/4决赛林丹再以21:15、21:6轻取佐佐木翔,半决赛面对陈金,林丹以23:25、15:21落败,无缘决赛。
赛后有许多球迷认为林丹的落败是队内的安排,但如果真是这样,不太可能在第一局打出那么高的比分;并且积分赛的赛程到这时为止只进行了不到1/4,远没到需要让球的时候;而且以陈金的实力,偶尔战胜林丹相当正常。中国大师赛的决赛,谌龙以2:0出人意料的战胜陈金,夺取职业生涯第二座顶级公开赛冠军。谌龙这个冠军是通过连续战胜李炫一、盖德、陈金三大一流高手后获得的,有相当的含金量,这也标志着谌龙以惊人的速度从世锦赛的折戟中恢复了过来。
日本赛于9月22号进行,林丹依旧状态不佳,前两轮和韩国老将李炫一、香港选手胡赟均打满了三局才胜出,1/4遇到刚刚战胜自己的陈金。如果林丹再次落败双方可能就会在心理上起些微妙的变化,这次林丹鼓足了精神,拼满三局总算以20:22、21:14、22:20勉强拿下了比赛。虽然获胜,一个多小时的苦战也让林丹消耗巨大,左脚更是磨出了一个很大的血泡,队医为了让林丹能够继续比赛,没有把血放掉,但林丹总感觉很别扭,眼见半决赛又是对阵队友谌龙,林丹因而向队里提出了弃权的想法。林丹的退赛再次令羽坛震惊,李永波为此和林丹做了一次交流,告诉林丹要珍惜现在各方面对于他的喜爱和关心,只要在不影响身体的情况下,要在每场比赛中全力以赴,将自己最好的水平展现给公众。
李宗伟的遗憾不亚于林丹:“我想在决赛遇到林丹,而不是谌龙,我想战胜林丹。”对于谌龙,宗伟此时还没有太在意,两人本年度已经交手三次,宗伟均是横扫。但这一次,谌龙首局便先声夺人将宗伟打至单局个位数,宗伟虽然扳回一局,决胜局谌龙又以21:19惊险胜出。谌龙双手握拳仰天长啸,激情的庆祝让人想起早年的林丹。虽然少数中国媒体已将谌龙视作宗伟的新劲敌,但尚未得到普遍的认同,许多人认为宗伟的失利只是因为疲劳以及谌龙在半决赛保存了体力,羽坛名宿韩健也表示尽管宗伟在日本失利,但他个人“并不担心中国其它男单也威胁宗伟”。
而丹麦赛则让人们开始改变看法。林丹首轮以21-14、21-13战胜英格兰的欧瑟夫,次轮却以10-21、21-17、19-21不敌香港小将黄永棋,爆出最大冷门。李宗伟虽然半决赛战胜了陈金,但决赛以0:2再次不敌谌龙,这是一周以来宗伟对谌龙的第二次失利,也是谌龙连续第三座超级赛冠军。宗伟的教练郑瑞睦认为,宗伟连续失利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备战不足,第二是疲劳,第三是谌龙采用了和林丹一样的打法,而“宗伟目前还无法适应这样的打法”。宗伟也表示:“我不得不承认,谌龙已经成为一个很难缠的对手。他是如此充满了信心,想要击败他变得越来越难了。现在,谌龙已经成为我备战伦敦奥运征途上一个真正的挑战者,我的对手不再只有林丹。”大马名将黄综翰也形象地认为,谌龙进步的速度犹如冲刺,“而且他身上可以感觉到有光芒,接下来他的进步速度是很难再估计的”。
法国赛开战的时候,林丹的坏运还没有结束。他在首轮以21比17、23比21艰难战胜李炫一,次轮21比9、21比11横扫丹麦选手佩尔森,1/4决赛林丹和陈金苦战了1小时25分钟,11:21丢掉首局后,以21:19、21:16艰难逆转。结果日本赛的一幕重演了,林丹两次都是上一场艰苦战胜陈金诱发伤情的加重,导致下一场无法坚持完比赛,这次是因为甲沟炎。半决赛面对日本新一代领军人物田儿贤一,林丹首局25:23获胜,次局又以18:15领先,离胜利只有三分之遥的时候,林丹却弃权了,田儿贤一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运。林丹表示,原本自己就有甲沟炎,上一场跟陈金的内战打了80多分钟,晚上回到酒店后,就出现了炎症。“本来今天一开场就有点儿想放弃,因为实在坚持不了了!但还是想撑一下,结果第一局打得也很困难。而且打到25分很辛苦,炎症的反应就更大了。”另一场半决赛是李宗伟对阵谌龙,这一次宗伟拼了全力,终于2:1险胜,并在决赛战胜田儿贤一夺冠。谌龙虽然失利,但表现也可圈可点。
在世锦赛的胜利使得林丹成为显而易见的史上最佳球员后的三个月内,对林丹来说,没有一件事是顺利的,连续四站无缘超级赛决赛,自己也被退赛和爆冷所激起的质疑团团包围。李永波不得不出来澄清,这几次退赛都是由林丹自行决定,并非队内的事先安排,同时李永波也认为,林丹已经是老将,身体出了状况,不会像年轻选手那样选择继续往上“顶”,而是会在拿到一定积分的情况下,从自我保护的角度结合身体伤病情况选择放弃比赛。负责林丹训练的名帅汤仙虎也说:“我支持他的做法,林丹需要调节自己的竞技状态,不可能一直维持在巅峰期,不可能一直高强度作战。”但无论如何解释,在谌龙以崭新的姿态大步流星地迈入超一流高手的行列时,林丹的光芒正在变得黯淡。
到了11月中旬,林丹终于时来运转,最初的征兆是11月12日的“四大天王争霸赛”。“四大天王赛”是为了配合国家队训练基地落成以及李永波羽毛球学校的揭幕而举办的庆典活动的一部分,邀请了林丹、陶菲克、李宗伟、盖德这十年来羽坛最具影响力的四位男单高手参加,比赛采用淘汰赛制,林丹和陶菲克、李宗伟和盖德分别进行半决赛,然后胜者进行决赛。虽然只是个商业赛,但还是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不仅因为参赛选手都是顶尖球员,也是因为高额的奖金,冠军奖金为100万人民币,亚军为40万,四强为20万,即使是四强的奖金也高于不少超级赛的冠军奖金。
林丹率先以21:13、21:18战胜陶菲克,李宗伟也2:0轻取盖德。决赛中,林丹先以21:19险胜第一局,李宗伟以21:12扳回一局,决胜局林丹以17:10大幅领先,但被宗伟连续追分,20:17又连丢三个赛点,比分成了20平。关键时刻林丹把握住机会连得2分,22-20拿下决赛,获得争霸赛冠军。
夺冠后林丹马不停蹄转战香港,参加三天后开战的香港超级赛。香港赛首轮,林丹用了一个多小时,以16:21、21:17、21:14逆转印度选手卡什亚普。次轮遭遇丹麦赛刚刚淘汰自己的香港小将黄永棋,林丹没有再给对手太多机会,两个21:16拿下比赛。1/4决赛又以21-15、21-18淘汰韩国选手孙完虎,半决赛终于时隔三月再次和李宗伟交手。低迷之后,林丹的状态开始回升,而宗伟在保持了大半个赛季的良好状态后则不可避免地开始落潮。虽然首局宗伟以9:3、11:7大比分领先,但随林丹凭借突击能力打出的一波8:1,反而以15:12反超。15平后,随着林丹加速,宗伟此后只得到一分,林丹以21:16先下一城。
次局林丹以7:2领先,但被宗伟追成11平。13:12后,林丹打出7:1的得分潮,以20:13拿到赛点,并最终21:14取得胜利,这是林丹三个月来首次打进正式比赛的决赛,也是宗伟本赛季首次无缘单项赛的决赛。赛后宗伟认为自己这场比赛失误太多。决赛的对手是陈金,陈金在半决赛终于证明了自己作为世锦赛冠军的实力,2:0拼掉了谌龙。决赛面对林丹,许多人认为因为囯羽可能会安排陈金夺冠,因为陈金的奥运积分并不乐观。但是林丹仅耗时31分钟便以21:12、21:19直落两局取胜,第五次夺得香港赛冠军。香港赛的胜利标志着林丹已经从低迷中复苏。
香港赛结束后仅仅2天,中国赛便于11月22号在上海开打。前三轮林丹分别以21:10、21:18轻取香港选手陈仁杰,以21:16、21:15战胜黄永棋,以21-17、21-14战胜丹麦选手约根森,连续第二次半决赛遭遇李宗伟,对林丹来说,半决赛和宗伟的对阵要比决赛的意义更大。首局宗伟进入状态较快,以7:4领先,11:8后林丹连续突击得手追成12平。16平后,林丹分别以18:16和19:17领先。但此时观众席上大声为宗伟加油的声音让林丹略为分神,结果连丢四分以19:21先负一局。次局林丹打出6:0的完美开局,并以11:5进入局间休息。
交换场地后林丹频频扣杀以15:6扩大比分,并以21:12轻松扳回一局。决胜局林丹在4平之后打出10:1的得分潮,以14:5遥遥领先。此后林丹体能略有下降,于是选择比较省力的打法放手让宗伟追些分,在这过程中消耗宗伟的体能,同时为自己争取恢复的时间。宗伟将比分追到11:15后,林丹的体能已经调整过来,开始加速攻击,而宗伟在刚才一波追分潮中消耗甚大,已经跟不上提速后的林丹的节奏。林丹连取六分,以21:11拿下比赛,一周内第二次在正式比赛战胜宗伟。
关于林丹和李宗伟的实力对比,一直是被热议的话题。普遍的看法是:尽管林丹的胜率较高,2010年以来两人实力差距已经微乎其微,交手的悬念也越来越大。而李永波则从专业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李宗伟虽然是杰出的选手,但综合实力的确和林丹存在差距,差距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战术灵活运用能力,第二是技术全面性,第三是步伐分配合理性,第四是心理层面。心理层面又分两个因素:第一是林丹有十几个世界冠军,而宗伟一个没有,所以越到比赛后半程林丹越放得开,则宗伟则会有得失顾虑;第二是团队支持,林丹输了还有谌龙,而宗伟输了大马队就没人了,这也让宗伟背负更多的压力。
决赛对阵新科超一流高手谌龙,两人打得都很放松。首局林丹以9:4和11:8领先,谌龙追成10:12后,林丹保持并扩大了分差,以21:17拿下一局。次局分差一直没有太拉开,3平、7平、11平、14平,关键时刻林丹连得5分以19:14几乎锁定胜利。但谌龙此后非常顽强,追到18:19。虽然林丹以20:18率先拿到赛点,却被谌龙追成20平。此后林丹连续四次拿到赛点,但都被谌龙顽强扳平,但让谌龙郁闷的是他虽然不断挽救赛点,但自己却始终无法获得赛点。在连续浪费了6个赛点后,林丹终于把握了机会,以26:24惊险的第五次夺取中国赛冠军,这也是林丹征战国际赛场十余年打出的最高比分。赛后林丹认为自己在第二局大幅领先后过于急躁。
2011年最后一个赛事是国际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这个赛事的前身是1983-2000年的国际羽联大奖赛总决赛,原本也是羽坛年度大赛之一。2000年后一度停办,于2008年恢复,年末超级赛积分前八的选手可以参加。但总决赛恢复之初只有奖金没有积分,而且举办时间又和囯羽冬训时间冲突,所以最初的几届中国队都没有派最强的阵容出战,这个赛事在大陆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但到了2011年,总决赛被赋予了和首要超级赛同样的积分,具备成为大赛的资质,同时也成为奥运积分赛的一站,该赛事又在这年首次在大陆举办,囯羽便一反以往的态度,派出了全部高手参加,林丹也是首次参赛。由于林丹此前已拿遍所有大赛的冠军,媒体便把“年轻”的总决赛视作林丹最后未曾攻克的大赛堡垒。
总决赛的8名男单选手分为两组,先是在小组内进行单循环,每组前两名进入淘汰赛阶段。林丹首场便遭遇谌龙,前两局林丹以21:15、19:21和谌龙打平,第三局以18:10遥遥领先,并以21:17取得胜利。第二场对阵陶菲克,这是林丹在2006年亚运会后首次和陶菲克在男单大赛交手,陶菲克在赛前的目标仅仅是拿下一局。首局林丹21:12轻松获胜,第二局陶菲克开局以5:0领先,并在此后很长时间保持优势。9:14落后时,林丹对自己状态不满,将球拍往空中一抛,借此调整情绪。陶菲克一度以18:14领先,但林丹连取6分以20:18拿到赛点,并以21:19获得小组赛第二场胜利。第三场对阵田儿贤一,林丹只要能赢一局就可以以小组第一身份晋级半决赛,而最终以21:11、21:13轻松获胜。
半决赛对阵盖德,林丹首局7:2领先,并以21:12拿下;次局在9:10落后之后,也以21:15无惊无险地获胜。另一场半决赛,谌龙则再次以2:1战胜李宗伟,使得宗伟争取总决赛四连冠的目标无法如愿以偿。决赛第一局谌龙一度以10:7领先,但林丹加快了节奏连得8分以15:10反超,此后谌龙越发急躁失误也增多,林丹以21:12轻取第一局。次局前半段双方相持不下,林丹仅以11:10领先,但交换场地后分差拉大到17:11,谌龙虽然顽强抵抗,但已无关大局,林丹以21:16夺得超级系列赛总决赛首冠,这也是林丹职业生涯第21座大赛冠军。
综观林丹在2011年的战绩,可谓先抑后扬。前十个月除了韩国赛和世锦赛之外,亮点不多,似乎2010年的表现又要在2011年重演。但是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这一个月内,却连续拿下了2座顶级公开赛冠军,以及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冠军,并在正式比赛中两胜宗伟,三胜谌龙,短时间内连续五次战胜超一流高手,俨然恢复了全盛期的表现。2011年林丹共拿下世锦赛冠军,苏迪曼杯冠军,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冠军及三站顶级公开赛冠军,统治力比2010年有很大回升,在林丹个人战史上则仅次于2009年和2007年。囯羽的另一个收获是谌龙的崛起,谌龙在世锦赛爆冷后迅速蜕变,五个顶级赛取得了三冠一亚一季的成绩,3个月内和宗伟交手三胜一负,无可争议地迈入了超一流高手的行列,也深刻改变了2007年以来的男单格局。不过谌龙自己也承认,他的实力和火候离宗伟与林丹还有些许差距,他还需要时间继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