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之罗马帝国(第三期)
193年内乱期
一、佩蒂纳克斯

(一)佩蒂纳克斯的父亲是利古里亚的被释放奴隶。160年佩蒂纳克斯不仅晋升为骑士,还被任命为叙利亚第七高卢辅助军大队长,同时参加帕提亚战争。165年佩蒂纳克斯担任不列颠第六军团的保民官,169年佩蒂纳克斯担任莱茵河水军的指挥官,不久在马科曼尼人战争中立功。171年佩蒂纳克斯成为元老院议员,175年佩蒂纳克斯担任潘诺尼亚第一军团的指挥官,不久再次在马科曼尼人战争中立功。康茂德在位时近卫军长官佩伦尼斯成为康茂德的代理人,可以全权处理事务,佩伦尼斯滥用职权逼迫佩蒂纳克斯辞职,这段时间佩蒂纳克斯在利古里亚隐居。185年克里安德取代佩瑞尼斯成为康茂德的决策者,克里安德随意出售公职,佩蒂纳克斯靠买官成为不列颠行省总督。190年克里安德随意扣押粮食导致罗马城粮食紧缺,致使罗马城爆发动乱,康茂德为了稳定人心处死克里安德。192年近卫军长官莱图斯因康茂德残害官员而弑杀康茂德,并推举佩蒂纳克斯为新皇帝。
(二)佩蒂纳克斯因缺乏自己的势力基础而无法管控士兵,导致军队纪律涣散。193年罗马城的士兵发生骚乱,佩蒂纳克斯尝试管制他们,但被叛乱的士兵杀死。
二、尤利安努斯

(一)193年叛乱的近卫军杀了佩蒂纳克斯后没有想好让谁来当皇位,为了更好的解决此事近卫军决定拍卖皇位。56岁的元老尤利安努斯在自己妻子和女儿的怂恿下参与竞拍,尤利安努斯以6500第纳的价钱成功拿下皇位,尤利安努斯的即位方式使得各行省军队不愿意服从这位皇帝,致使各地纷纷起事。



叙利亚总督尼格尔、潘诺尼亚总督塞维鲁和不列颠总督阿尔比努斯自立为帝,离罗马城最近的塞维鲁得到莱茵河和多瑙河地区的16个军团支持后南下亚平宁半岛,意大利各地的人民因痛恨尤利安努斯而向塞维鲁投降,塞维鲁未经抵抗就到达罗马城。相比之下尤利安努斯只有11500名近卫军士兵抵御塞维鲁叛军,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足以浇灭尤利安努斯的希望。


尤利安努斯督促元老院宣布塞维鲁为人民公敌,随后发表敕令称能拿下主犯的叛乱士兵可以获得赦免,派多名刺客去刺杀塞维鲁。塞维鲁的士兵对尤利安努斯的敕令并不在意,刺客们也纷纷被塞维鲁的手下逮捕,尤利安努斯只能招募大量新兵进行备战。虽然罗马城的防御措施完备,但懒惰成性的近卫军士兵到位率非常慢,导致新兵在战乱中因没有老兵带队而不知所措,有点招架不住塞维鲁的进攻。塞维鲁向近卫军和元老院承诺只要交出尤利安努斯和谋害佩蒂纳克斯的罪犯就可获得生路,近卫军马上接受塞维鲁的条件,抓捕尤利安努斯和参与谋害佩蒂纳克斯的人员献给塞维鲁后投降,塞维鲁对尤利安努斯和那帮人处以死刑。塞维鲁在罗马城正式成为元首后还要解决尼格尔和阿尔比努斯的叛乱,直到197年才正式结束193年内乱期。


塞维鲁王朝
一、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

伊苏斯之战
(一)塞维鲁全名为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173年塞维鲁成为元老院议员,192年担任潘诺尼亚总督和多瑙河军团的司令官。193年塞维鲁以替佩蒂纳克斯复仇为名起兵叛乱,两个月后攻陷罗马城,被众人拥立为帝。此时不列颠总督阿尔比努斯和叙利亚总督尼格尔也自立为帝,开始割据一方。这三位皇帝中塞维鲁实力最强,其麾下拥有北方的潘诺尼亚、诺里库姆、默西亚、日耳曼等战力强悍的军团,此外还获得西班牙军团和努米底军团的支持。尼格尔拥有东方的10个军团,阿尔比努斯拥有不列颠的3个军团,实力都不如塞维鲁。


为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塞维鲁许诺阿尔比努斯为自己的继承人,随后讨伐实力稍强的尼格尔。尼格尔虽然手握10个东方军团 ,但战力非常低下,这是由于长期享受东方的富裕生活而造成的。193年塞维鲁率军前往巴尔干,经色雷斯南下围攻尼格尔的重镇——拜占庭。


塞维鲁为防止对手从侧翼包抄自己的后路派阿努利努斯率潘诺尼亚军团渡海前往小亚细亚半岛,试图分散对手的注意力。潘诺尼亚军团因尼格尔军队束手束脚而在一路上攻克加拉提亚堡垒和卡帕多西亚堡垒,东方门户洞开。随后潘诺尼亚军团攻入叙利亚准备直捣尼格尔的首府,尼格尔率叙利亚军团前往叙利亚门户伊苏斯抵御塞维鲁,双方在伊苏斯展开决战。


(二)伊苏斯位于奇里乞亚门的狭长冲积平原内,一侧是高耸入云的险峻山峰和无法通行的茂密丛林,另一侧是直落大海的陡峭悬崖,如此的极端环境只能让战败者掉头撤退,胜利者可以利用这时机给予致命一击。

阿努利努斯的潘诺尼亚军团拥有3万人,而尼格尔的叙利亚军团拥有5万人。尼格尔将军阵列在高地上以获得对阿努利努斯的地势差,将罗马军团布置在最前线,将标枪兵和投石兵布置在第二线,将弓箭手布置在第三线。尼格尔因伊苏斯两侧的悬崖和密林能够掩护大军侧翼而没有布置骑兵,这一决策最终致使他败亡。


阿努利努斯没有因伊苏斯战场狭窄的地形而放弃骑兵的部署,他派瓦勒利安努斯带领骑兵绕开森林,迂回尼格尔军阵的后方袭击毫无防备的弓箭手。叙利亚军团首先向潘诺尼亚军团投射密集箭矢、石块,潘诺尼亚军团立即组成龟甲阵抵挡,并依靠自身的强硬素质逐步接近敌人。叙利亚投射手在坚硬厚实的龟甲阵面前没有起多大效果,只能与潘诺尼亚军团进行肉搏战。


潘诺尼亚军团虽然能依靠强硬的素质逐步击退素质较差的叙利亚军团,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潘诺尼亚军团开始体力不支,叙利亚军团的数量优势开始显现出来,阿努利努斯除了指望自己的骑兵能否成功迂回外其它事情都做不了。

关键的暴雨拯救潘诺尼亚军团的命运,伊苏斯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处于季节更替之间的春秋两季经常暴雨雷鸣,双方交战恰好是雷暴的高发时候,因而发生暴风雨不足为奇。恰巧的是雨点直接击打叙利亚军团的正面,加上在狂风的裹挟导致叙利亚士兵无法睁开眼睛,极大影响战术动作的发挥。相比之下雨水是从潘诺尼亚军团后落下,除了头盔滴落的水珠和淋湿的头发滴落的水珠外不会对视野造成严重的妨碍。叙利亚军团因无法应对迎面的风雨和敌人的打击而被迫后撤,尼格尔准备让全军撤回山上依托工事抵挡敌人,计划风停雨歇后反击当敌人。

此时瓦勒利安努斯的骑兵终于绕过丛林从叙利亚军团背后杀来,殿后的叙利亚弓箭手因缺乏盔甲护身而无力抵挡仿对方的骑兵,尼格尔被迫调转军团支援叙利亚弓箭手。潘诺尼亚军团故意等待对方的军团完成调转时发动进攻,叙利亚军团在前后的夹击下溃败,因左右都有山川、悬崖阻隔而无法逃跑,尼格尔精挑细选的战场成为全军的坟墓。尼格尔眼看大势已去后率领数侍卫逃向安条克城,阿努利努斯追击尼格尔。

(三)尼格尔因在伊苏斯之战中损失大量的士兵而无力守卫安条克城,阿努利努斯因此能快速的攻克安条克城,尼格尔被阿努利努斯的几个士兵斩杀。在小亚细亚半岛的塞维鲁终于攻克拜占庭城,如果塞维鲁等待攻克拜占庭后安排主力东征,那么他统一帝国的时间必将大大延迟,在此期间难保尼格尔会不断派兵增援拜占庭城,即使获胜塞维鲁的兵力也会大大损耗。

卢顿努姆战役
(一)197年塞维鲁整顿完东方事务后返回罗马城,将自己的儿子卡拉卡拉立为继承人,先前被塞维鲁立为继承人的阿尔比努斯因此与塞维鲁断绝关系,准备从高卢地区直逼亚平宁半岛,塞维鲁也顺理成章地对其宣战。在伊苏斯之战中阿尔比努斯趁塞维鲁无暇旁顾占据高卢和西班牙地区,虽然阿尔比努斯只有不列颠行省的3个军团,但因那里的蛮族抵抗者甚多而训练出高超的战斗力。此外还有同等数目的辅助部队和许多的当地力量,因而能占据那些武力退化的高卢和西班牙地区。

阿尔比努斯从高卢抵达阿尔卑斯山脉以西的卢顿努姆城,作为进攻亚平宁半岛的行动基地。塞维鲁抢在对手接近前就派兵堵住卢顿努姆城附近的隘口,阿尔比努斯只能从南北两头绕道。随后塞维鲁迅速集结自己的嫡系军团前往卢顿努姆城吗,阿尔比努斯立即出城列阵迎战。



由于多年奉行的辅助军异地服役的政策双方便拥有不同的兵种,阿尔比努斯的军队中拥有巴利阿里投石手、高卢和西班牙的骑兵,塞维鲁军队中拥有发射重型箭矢的克里特弓箭手和使用复合弓、佩戴尖顶头盔的叙利亚重装弓箭手、日耳曼骑兵。


塞维鲁先派两翼的骑兵袭击对方侧翼,阿尔比努斯派两翼的骑兵回应,由于阿尔比努斯的骑兵数量较少,且高卢和西班牙的骑兵武力退化,无法与长期同东欧游牧民族交战的日耳曼骑兵相抗衡,阿尔比努斯两翼的骑兵就这样溃败。

塞维鲁的骑兵从侧翼袭击阿尔比努斯的辅助步兵,塞维鲁的辅助步兵向阿尔比努斯的辅助步兵发生密集箭矢,阿尔比努斯的辅助步兵因无法还击而溃败。阿尔比努斯的军团士兵在塞维鲁的军团士兵和其两翼的辅助步骑兵包围下溃败,阿尔比努斯因自己的退路都遭对手封锁而自杀。卢顿努姆战役的结束宣告塞维鲁成为唯一的皇帝,战后塞维鲁为防止不列颠行省再次叛乱削弱当地的守卫力量,结果导致当地的苏格兰人愈发嚣张。
病逝不列颠
(一)199年塞维鲁趁帕提亚帝国衰落再次并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疆域恢复到图拉真时代的范围。208年苏格兰人入侵不列颠行省,因当地的守卫力量薄弱而处于危机形势,塞维鲁亲率4万人击退苏格兰人。此后为解决后患征讨苏格兰人,但因那里寒冷多山而没有取得多大进展,211年塞维鲁在约克城病逝,临终前让卡拉卡拉和盖塔共治罗马帝国。

二、塞普提米乌斯·盖塔

(一)盖塔全名为塞普提米乌斯·盖塔,是塞维鲁之子、卡拉卡拉之弟。当盖塔还是小孩时塞维鲁问他如何处决敌对派系的人,卡拉卡拉说把敌人连同其子嗣全都除掉,盖塔却说他们的孩子是无辜的而为什么要下如此毒手,塞维鲁却因盖塔不知斩草除根的道理而立马愣住了。盖塔批评卡拉卡拉说说他因没有宽恕别人的美德会在以后连自己的弟弟也要处死,卡拉卡拉因盖塔血口喷人而开始不待见他,最终塞维鲁还是听从卡拉卡拉的建议处死敌人和其子嗣。
(二)盖塔成年之后因自己在文学上有天赋而受到父母的恩爱,卡拉卡拉开始嫉妒盖塔。211年塞维鲁去世后盖塔和卡拉卡拉遵奉遗命共治罗马帝国。不久卡拉卡拉为独掌大权密谋暗杀盖塔,卡拉卡拉收买一位近卫军队长,并约定自己将盖塔吸引到自己的房间后动手。盖塔与卡拉卡拉独处一屋时近卫军队长率军击杀盖塔,事后卡拉卡拉将盖塔的妻子和岳父全都处死,卡拉卡拉的母亲哭泣盖塔时卡拉卡拉抱有杀意,但因顾于风评而没有下手。
三、卡拉卡拉

(一)卡拉卡拉是塞维鲁的长子、盖塔的兄长,211年塞维鲁病逝于不列颠的约克城,临终前让卡拉卡拉和盖塔共治罗马帝国,不久卡拉卡拉杀死盖塔成为独裁皇帝。212年卡拉卡拉授予所有被征服地区的民众罗马公民权,213年卡拉卡拉巡视莱茵河防线时让工兵将只有壕沟和栅栏的地方改成由石头与砖瓦组成的防线。215年亚历山大港居民听到卡拉卡拉宣称是出于自卫而杀死盖塔时写了一个讽刺的剧本来嘲笑这个事件,卡拉卡拉以巡游为名率军杀死嘲讽自己剧本的参与人,作为惩罚让军队烧杀掠夺军队烧杀掠夺。216年卡拉卡拉建造华丽的卡拉卡拉浴场,并对外开放,其中包括私人包房。
(二)217年卡拉卡拉组织盗墓队伍深入帕提亚帝国挖掘帕提亚王陵,不仅偷走墓中的珍宝,还焚尸帕提亚诸王的遗骸。尽管帕提亚帝国濒临灭亡,但出于自己的祖宗受人侮辱而讨伐罗马人,卡拉卡拉也从埃德萨出发准备与帕提亚帝国开战。卡拉卡拉路经哈兰附近上的林地里小便时被自己的卫士茹利乌斯·马尔提亚利斯暗杀,史学家认为有两种原因,一种是马尔提亚利斯的哥哥被卡拉卡拉无故处死而进行复仇,一种是玛尔提亚利斯没有被提升为百夫长而怨恨卡拉卡拉。卫队队长马克里努斯被众人拥立为帝,他也是卡拉卡拉的反对者之一。
四、马尔库斯·欧佩里乌斯·马克里努斯

尼西比斯之战
(一)马克里努斯全名为马尔库斯·欧佩里乌斯·马克里努斯,出生于努米底亚行省,他父亲是毛利塔尼亚的解放奴隶。马克里努斯起初为奴隶,后为角斗士,因受敕令而获得自由。马克里努斯自学法律成为罗马公民,后来成为军人,再后来成为罗马皇帝卡拉卡拉身边的卫队队长。卡拉卡拉出征帕提亚帝国之前被卫士茹利乌斯·马尔提亚利斯暗杀,马克里努斯被军队拥立为帝。
(二) 217年卡拉卡拉为了缓解国内的财政危机东征帕提亚帝国,罗马人趁帕提亚帝国内乱时占领帕提亚帝国的阿狄亚贝尼、阿特洛帕特尼米底和阿贝拉。卡拉卡拉组织盗墓团队挖掘阿贝拉附近的帕提亚王陵,偷走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导致帕提亚人愤懑不已。尽管帕提亚国王阿尔达班五世和其兄弟沃洛加西斯六世六世进行内战,但他尽可能地征召士兵去反击罗马人的侵略,阿尔达班五世暂时击退沃洛加西斯六世后亲率大军挺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讨伐罗马人,马克里努斯手下的卫士马提亚里斯刺杀卡拉卡拉后接替卡拉卡拉成为全军统帅。马克里努斯不是特别受军队的欢迎,仅仅因卡拉卡拉无子嗣让军队无他人可供选择,从而幸运地登上大位。

马克里努斯为了站稳脚跟准备终止东征计划,派使者前往阿尔达班五世那里归还此前抓获的帕提亚俘虏,希望两国能重新和平共处。阿尔达班五世并不满足马克里努斯的心意,他让罗马使者转告马克里努斯必须割让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才能罢战。马克里努斯因怕丧失土地会让士兵对自己不满而只能与帕提亚人战斗,并煽动士兵说帕提亚人登鼻上脸而必须一战,罗马人纷纷愿意参与战斗。阿尔达班五世认为爱好征服的罗马人不会割让土地的,主动率军寻找罗马人的位置,罗马人也主动寻找帕提亚人,两军碰巧在尼西比斯附近的平原上相遇,爆发了两国历史上最后的战役。


在河边取水的双方士兵之间爆发冲突,丝毫没有防备的罗马人被帕提亚骑兵击溃,罗马人慌忙跑向大营,如果没有大营中的辅助士兵和辎重部队抵抗马克里努斯的大营可能被帕提亚骑兵攻破。

(二)阿尔达班五世试验性增添铁甲骆驼兵单元,这些兵种由善于驾驭骆驼阿拉伯人组成,很显然阿尔达班五世希望依靠骆驼更快的速度提升正面突破和侧翼包抄的效果,但事实证明阿尔达班五世的实验性新战术只有在敌人的秩序混乱时才有成效。马克里努斯重整军队后与帕提亚人决战,将步兵军团置于中央,军团的纵列之间安插大量的轻步兵,并让骑兵和标枪兵保护步兵军团的两翼。


帕提亚铁甲骑兵和铁甲骆驼的长矛和帕提亚轻骑兵的箭矢虽然能给罗马人造成定的伤亡,但他们也遭受罗马人的弓箭手和投石兵的远程火力压制,当帕提亚人距罗马人越来越近时罗马人假装撤退,并在帕提亚人前进的道路上撒上蒺藜和铁钉等尖锐物体,阿尔达班五世因自信自己的骑兵和骆驼而让全军追击罗马人。帕提亚人因蒺藜和铁钉在地面上不显眼而纷纷踩上去,帕提亚战马和骆驼的踩到这些锐器后纷纷掀翻背上的骑士,脚趾更柔软的骆驼因无法忍受锐器的戳刺而陷入混乱之中,落下马背的帕提亚骑士深知罗马人近战的能力而选择逃跑。虽然帕提亚人溃退,但因自己的数量优势仍能与罗马人相持下去。


(三)阿尔达班五世意识到无法从正面冲散罗马人后开始转变战术,尝试从侧翼包围罗马人,正是阿尔达班五世的战术转变让帕提亚人取得最终的胜利。马克里努斯为防止帕提亚骑兵包抄自己用减少战列纵深的方法延伸横向战线。虽然罗马人避免帕提亚骑兵包抄,但对帕提亚骑兵的抗击力度下降了,帕提亚人集中力量攻击某一薄弱点时罗马人不得不奔命于薄弱处防御。一般的统帅或许能在关键的时刻做出相应的战术调整,但胆小怯弱的马克里努斯察觉到危机后反而逃离战场,罗马人因主帅的抛弃而溃逃,帕提亚骑兵四处追杀罗马人,尼西比斯之战一罗马人溃逃告终。


(四)罗马人战败后马克里努斯派使者告诉阿尔达班五世说卡拉卡拉已死,并给帕提亚人大笔的赔偿,阿尔达班五世因自己的国家面临危难之际而无力再战,答应罗马人的和谈要求后撤兵回国。尼西比斯之战不仅没有让帕提亚帝国在西亚的地缘政治上产生有利的改变,反而进一步损耗帕提亚帝国的国力,罗马帝国的庞大人口基数和无数训练有素的职业士兵能轻松弥补损失,人口经济远逊于后者的帕提亚帝国很难承大的伤亡。大战之后帕提亚帝国无力再对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攻城拔寨,曾经让罗马人恐惧一世的帕提亚人开始逐步的告别历史舞台,奥尔米兹达甘平原战役后帕提亚帝国被波斯帝国的后裔萨珊王朝灭亡。

卡拉卡拉发动战争时其规模军队远远没有达到东方驻军的最大兵力规模,这也意味着罗马人可以从后方抽调更多的军队进行反攻,倘若不是马克里努斯因根基不稳而急于向对手求和,那么阿尔达班五世很有可能重蹈2世纪的祖辈覆辙。


安条克战役
(一)217年马克里努斯战败于尼西比斯后暂时驻扎在物资充沛的叙利亚行省,此时新的危机悄然到来。马克里努斯因是摩尔人出身,且又是直接从骑士阶层跨过元老荣升为帝王,这样的结果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让元老贵族满意。加上马克里努斯提拔身世低微的亲信,直接触怒了家世显赫的达官贵胄。马克里努斯为减轻政府的财政开支开始削减军费,并取消历任皇帝颁发的额外补贴,甚至通过严刑苛律来管制将士们的衣食住行,导致军队对此怨声载道。


218年卡拉卡拉的表侄埃拉伽巴路斯被元老院和军队拥立为皇帝,许多罗马军团纷纷承认埃拉伽巴路斯的新皇帝地位,马克里努斯连忙派近卫军军长官朱利安努斯前往罗马城平息事端,朱利安努斯在途中被叛军击杀。近卫军因马克里努斯曾是自己的长官而享受诸军团之上的高级待遇,在叛乱爆后近卫军仍依旧奉行忠君之事。

埃拉伽巴路斯因拥有足够实力后向叙利亚首府安条克进军,除近卫军外马克里努斯身边士兵都叛逃至埃拉伽巴路斯,叛军一下子增至2万人,而近卫军只有8000人。虽然埃拉伽巴路斯只有15岁,但他委任的指挥官甘尼斯却是个有经验的统帅,自己则带领预备队观战。尽管叛军人数众多、部署周密,但近卫军的勇猛程度却给叛军带来不小的打击,由于双方都没有动员辅助部队,自然也没有远射火力威胁,因而近卫军可以利用凭娴熟的搏斗技巧抵消敌方的人数优势。马克里努斯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士兵的斗志让全军解除胸甲和大盾,这种置之死地的做法的确将近卫军的血勇完全发挥出来,导致人数众多的叛军先出大乱子。叛军被凶猛的对手击破军阵,被迫向着两翼急速延伸,随后纷纷逃跑,能力有限的甘尼斯无力改变溃退的局面。

(二)一直在旁观战的埃拉伽巴路斯为改变手下四散奔逃的局面故意痛哭哀求以吸引全军的注意力,然后骑上马、抽出剑做出向敌军冲锋的样子,叛军看到埃拉伽巴路斯的举动后纷纷返回战场与近卫军作战,由于近卫军搏战能力强没能让叛军挽回局面。怯懦的马克里努斯看到叛军的士气大涨后以为自己会战败,随后抛弃部下逃离战场,近卫军看到主帅又一次逃跑后丧失拼争的动力,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埃拉伽巴路斯。埃拉伽巴路斯胜利后迅速地得到东方各军团的支持,并帮助埃拉伽巴路斯搜寻马克里努斯。马克里努斯为避免被别人认出剪掉头发和胡须,并换上一套平民服装,身边的儿子迪亚杜门尼安建议马克里努斯逃往帕提亚帝国以寻求庇护,马克里努斯听从迪亚杜门尼安的建议后二人立即东逃。但行至查尔西顿时还是被熟人认出来,随后被当地的士兵逮捕,埃拉伽巴路斯让卡帕多西亚的法庭处决,马克里努斯和迪亚杜门尼安一同遇害。
五、埃拉伽巴路斯

(一)埃拉伽巴路斯本名为瓦瑞乌斯·阿维图斯·巴西安努斯,他的外祖母玛伊莎是塞维鲁之妻尤利亚·多姆娜的妹妹。埃拉伽巴路斯出生于叙利亚的艾梅沙,从小时候开始在太阳神庙当祭司,他本人在即位后改名为埃拉伽巴路斯,意为太阳神的虔诚事奉者。当时的罗马皇帝马克里努斯不得人心,甘尼斯拉拢元老院和其他军团扶持埃拉伽巴路斯为新皇帝,这个甘尼斯因长相英俊而让埃垃伽巴路斯愿意与他同性恋,同时也是一名能干且有经验的将军。埃拉伽巴路斯在同龄人中美貌和身材都超群,士兵和军官们因被他的美貌身材迷倒而愿意对他宣誓效忠,埃拉伽巴路斯一下子拥有上万人的兵力,整顿完后兵锋指向马克里努斯。

马克里努斯手下的近卫军司令尤利安奋死抵抗埃拉伽巴路斯的叛军,甘尼斯在敌方军营外展示埃拉伽巴路斯和卡拉卡拉年轻时的几副画像,以展示埃拉伽巴路斯与长得卡拉卡拉长得非常像,并谎称是卡拉卡拉的儿子。尤利安手下的将士们看到此景后立马动摇起来,甘尼斯在敌方军营外高呼战友们为什么要与他们恩主的儿子为敌,还说任何士兵只要杀死自己的指挥官就可以获取埃拉伽巴路斯的大量奖赏和他本人赐予的高官。尤利安手下的许多士兵因马克里努斯的待遇不如历代皇帝而纷纷杀死自己的指挥官投降,尤利安被迫逃走,不幸的是被埃拉伽巴路斯的部下斩杀。埃拉伽巴路斯一路扫清障碍后进军马克里努斯所在的叙利亚首府安条克,埃拉伽巴路斯的将领甘尼斯在安条克战役中击败马克里努斯,马克里努斯和自己的儿子迪亚杜门尼安准备逃往东方的帕提亚帝国,但被埃拉伽巴路斯的眼线捕获,最终被埃拉伽巴路斯处死。
(二)218年埃拉伽巴路斯被元老院承认为罗马帝国的合法皇帝,这个十五岁的小孩在执政的陆上表现得漫不经心,而且把自己扮成女性展示给众人看以展示自己的美貌和身材优秀。埃拉伽巴路斯穿着一身金光闪闪的丝绸、头上戴着一顶三重冕、脖子上戴着多个镶嵌着金银珠宝的颈圈、胳膊上戴着许多镶嵌着金银珠宝的手镯、脸上涂满白粉与胭脂,元老们不禁的感叹说这就是一个相貌美丽、身材动人的女王。埃拉伽巴路斯非常爱好美色,并借助春药的力量在一天与十几个女进行淫亵的生活。埃拉伽巴路斯也与相貌英俊的男孩进行淫亵的生活,还经常扮成美女的模样勾引男孩或与男孩交欢。埃拉伽巴路斯亲自去妓院卖淫,如果赚得的越多他就会为自己的魅力感到高兴。埃拉伽巴路斯经常去公共浴场搜罗生殖器官较大的男人,并与他在公共浴场交欢。埃拉伽巴路斯与许多相貌美丽的男女举办婚礼,并在婚礼现场上当众人面与自己的对象交欢。

(三)220年埃拉伽巴路斯允许贵族、自由民、奴隶之间自由结婚,也可未经父母同意自愿婚姻,还规定近亲不可结婚的婚姻制度。埃拉伽巴路斯从整个亚平宁半岛寻找俊俏的男孩,然后把他们的内脏取出来进行祭祀,并把他们的生殖器官割下来抛入祭火中,自己带领一大群美少女围着祭坛跳舞,向上天恳求自己永保美丽。埃拉伽巴路斯经常在宴会上让一群相貌俊美的娈童在自己身边就座,并让他们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官,在一场宴会中埃拉伽巴路斯发泄多少次都无法数清。

埃拉伽巴路斯把狮子和豹子作为自己的宠物,以此吓人取乐。埃拉伽巴路斯将很多蛇撒到庆典上,很多人被蛇咬伤。埃拉伽巴路斯常把喝醉的朋友和狮子、豹子、熊关在一块,很多人因此丢失性命。埃拉伽巴路斯经常扮成女生的模样并光着身体站在大街上以柔软而诱人的声音勾引路人,许多好色的男女跟随埃拉伽巴路斯一同入秘密的小屋里进行性行为。埃拉伽巴路斯经常举办文艺演出,并在舞台上与妓女表演交欢的行为。埃拉伽巴路斯经常打扮成女生的模样进行演讲,在演讲时故意全裸。埃拉伽巴路斯出行时用六百辆马车陪同,马车上载满妓女和男宠,让陪同的妓女和男宠与自己裸露于众人。叙利亚的祭司预言他早晚会因淫乱的生活暴毙,埃拉伽巴路斯没有在乎祭司的警告,继续过着淫乱的生活。

(四)埃拉伽巴路斯的表弟亚历山大·塞维鲁因不满埃拉伽巴路斯怠慢政务而勾结元老院和近卫军推翻埃拉伽巴路斯,亚历山大·塞维鲁与表兄性格不同,他经常与政客和军官们谈论心得,从而许多官员都投奔到亚历山大·塞维鲁的门下,埃拉伽巴路斯因此嫉妒亚历山大·塞维鲁。埃拉伽巴路斯暗中悬赏亚历山大·塞维鲁的人头,并派许多刺客刺杀亚历山大·塞维鲁,近卫军得到有人密谋杀害亚历山大·塞维鲁后片刻不离亚历山大·塞维鲁身边,埃拉伽巴路斯的刺杀行动宣告失败。埃拉伽巴路斯迫于情势只能放弃刺杀亚历山大·塞维鲁的计划,并给予亚历山大·塞维鲁高官和利禄。222年埃拉伽巴路斯打算试验军队的忠诚就谎称刺客趁近卫军松懈杀了亚历山大·塞维鲁,军队喜爱亚历山大·塞维鲁的情绪远远超过埃拉伽巴路斯的预期,他们以为是埃拉伽巴路斯下的毒手而打算为亚历山大·塞维鲁报仇,直到亚历山大·塞维鲁本人前来调解才得以平静下来。埃拉伽巴路斯对此事怒气大发,下令严厉惩罚那些起事的军官,并让元老院迁离罗马城。亚历山大·塞维鲁觉得机会来了鼓动元老和近卫军不听埃拉伽巴路斯的号令,将准备处死起事军官的法庭全部拿下,所有人知道埃拉伽巴路斯气数已尽时拥立亚历山大·塞维鲁为新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首先杀死陪同埃拉伽巴路斯的男宠和妓女,埃拉伽巴路斯准备穿女装逃跑,结果被近卫军逮捕,亚历山大·塞维鲁将埃拉伽巴路斯杀死后丢入台伯河。
六、亚历山大·塞维鲁

听顺母亲
(一)亚历山大·塞维鲁全名为马库斯·奥勒里乌斯·塞维鲁斯·亚历山大,母亲莫米娅是塞维鲁的皇后尤利亚·多姆娜的妹妹玛伊莎的小女儿。亚历山大·塞维鲁因埃拉伽巴路斯为所欲为而准备勾结军队和元老院推翻他,后来埃拉伽巴路斯因肆意残害军官和元老而让亚历山大·塞维鲁得势,最终亚历山大·塞维鲁推翻埃拉伽巴路斯成为罗马帝国新皇帝,埃拉伽巴路斯也被亚历山大·塞维鲁杀死。亚历山大·塞维鲁的母亲莫米娅因自己的儿子还年幼不让他擅自处理朝政,并让亚历山大·塞维鲁与自己商量才能决定,孝顺的亚历山大·塞维鲁谨遵莫米娅的教诲。亚历山大和莫米娅政权最大的弱点是没有自己的权力基础,必须依靠近卫军支持才能保住地位,从而导致近卫军嚣张跋扈。225年莫米娅为亚历山大·塞维鲁挑选女贵族欧比安娜为妻,两人不仅没有生下孩子,婚姻也没有持续多久,原因是莫米娅与欧比安娜的父亲发生冲突。227年莫米娅强迫两人离婚,欧比安娜被流放到北非,她父亲因不满莫米娅而唆使禁卫军叛乱,结果被莫米娅处死。从此以后莫米娅不敢为亚历山大·塞维鲁提婚,导致亚历山大·塞维鲁没有后嗣,加剧了王朝的动荡。
远征萨珊王朝
(一)亚历山大·塞维鲁因出于自己的名字而想效仿亚历山大大帝,在叙利亚行省的埃美萨集结军队准备远征萨珊王朝。226年帕提亚帝国被波斯帝国的后裔萨珊王朝推翻。萨珊皇帝阿尔达希尔一世为弘扬波斯文化极力排斥希腊文明,并准备恢复昔日祖先的荣耀,集结军队准备讨伐在东方的罗马人。


230年阿尔达希尔一世入侵罗马帝国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卡帕多西亚这两个行省,还派400名使者让罗马人退出曾经波斯帝国占据的领土,此举彻底激化罗马帝国与萨珊王朝的矛盾。231年亚历山大·塞维鲁向萨珊王朝宣战,亚历山大·塞维鲁效仿马其顿人组建自己的金盾兵和银盾兵,将士兵的重型标枪改为长矛,并效仿马其顿方阵组成密集阵。

亚历山大·塞维鲁制定出征计划,计划让卡帕多西亚军团从亚美尼亚山区入侵伊朗高原西北部的阿特洛帕特尼米底,叙利亚军团沿幼发拉底河南下攻击萨珊王朝的巴比伦行省,自己准备率主力部队占据美索不达米亚中部的辛加拉,企图从该城经哈特拉直抵泰西封的商贸要道,尝试围攻萨珊王朝的首都。如果罗马人执行这个计划既可以让萨珊军队顾此失彼,又能够避免主力云集所带来的后勤压力,新崛起的萨珊王朝将陷入腹背受敌的险恶局面。


遗憾的是亚历山大·塞维鲁却因孝顺母亲而与莫米娅商量后决定,莫米娅认为等到其他两路大军占尽优势后再让自己的儿子围攻萨珊王朝的首都,年轻的皇帝同意了这位如此浅薄的妇人安排,导致罗马人错过了最佳战机。与受母亲管控的亚历山大·塞维鲁相比阿尔达希尔一世却早已掌控他们国家的大权,作为萨珊王朝的开创者无不受人尊敬。阿尔达希尔一世先吞并克尔曼和埃兰,接着攻灭帕提亚帝国,后来掠夺贵霜帝国的土地,因此阿尔达希尔一世不仅在军中牢牢地树立起自己的威望,也获得了宝贵的战争经验。

(二)阿尔达希尔一世因萨珊王朝北方的山地利于罗马人作战而让主力部队抵御西面的罗马人,只派一部分军队坚守那里的重镇。萨珊王朝与帕提亚帝国一样擅长使用骑兵作战,不擅长步兵近战,骑兵只能在开阔的地带才能发挥机动穿插和冲锋陷阵的战术,在崎岖的山地中骑兵只能罗马步兵进行肉搏战,最终会被近战能力更强的罗马人击败。一望无际且地势平坦的巴比伦地区却正是萨珊骑兵的天堂,罗马人即使有蛮族骑兵也无法与萨珊王朝相比,阿尔达希尔一世希望用在巴比伦地区取得胜利以震慑北方进犯的罗马人。


如同当年的尼西比斯之战一样罗马人被萨珊骑射手射出的密集箭矢袭击,罗马人不得不摆出龟甲阵抵挡箭矢,由于萨珊人数量众多导致罗马人的反击火力收效甚微,甚至被压制的投射不了箭矢和标枪。当罗马人筋疲力尽时萨珊铁甲骑兵向龟甲阵冲锋,龟甲阵瞬间被萨珊铁甲骑兵撞开,罗马人开始溃逃,就这样萨珊人成功击退西面的罗马人。亚历山大·塞维鲁听闻西路大军失败的消息后便意志消沉,让北路大军撤回叙利亚,萨珊人笑到最后。


命丧日耳曼
(一)233年东日耳曼人借罗马人远征萨珊王朝时侵犯罗马帝国北部边疆,摧毁了大部分防御设施,亚历山大·塞维鲁不得不亲率大军亲征东日耳曼人。亚历山大·塞维鲁因一直受陪同在他身边的母亲管教而让军队看不起他,莫米娅因缺乏政治手段让一些有野心的军官萌生夺位的思想,再加上亚历山大·塞维鲁没有子嗣让这些野心家们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皇帝的机会。此前埃拉伽巴路斯肆意赏赐军队导致罗马帝国国库空虚,莫米娅为增加国库金额将军队的任何费用全都免掉,从而引起军队的不满。再加上亚历山大·塞维鲁没有在战争中获得胜利,本人又缺乏男子的气概,导致军队发生哗变。


莫米娅试图收买东日耳曼人来换得和平,这让没有获得军饷的士兵更加不满,于是这帮军队纷纷叛乱,并拥立来自色雷斯的长官马克西米努斯为帝。因马克西米努斯的赏罚分明让军队非常喜欢这个长官,马克西米努斯答应军队事成后归还属于他们的军饷,并加倍支付,以及赦免所有被纪律处分的士兵。士兵纷纷响应马克西米努斯发动叛乱,冲入亚历山大·塞维鲁的军帐后杀了莫米娅和亚历山大·塞维鲁,亚历山大·塞维鲁年仅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