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来自门捷列夫的自我介绍(2)

2019-08-09 10:28 作者:LV6中二大爷门捷列夫  | 我要投稿

上一次我说到我就是一个活生生海军上岸的故事,所以这次我接下去讲。

以下图片文字均来自度娘

先来看看本坦的模型,虽然外表很方,但内心自信不已!

这就是我

很多人叫沙皇的小兵门捷列夫,但他们只能算是我的亲戚,门捷列夫坦克最醒目的特点在于它头上的机枪塔。里面有一台马克沁,装配7.62㎜子弹,威力大,射速比较高。

谈到这些设计就又不得不说说瓦西里·门捷列夫了,他自幼就对军事有浓厚的兴趣。1903年,17岁的他进入尼古拉斯一世海军工程学院读书。5年后在沙俄涅夫斯基造船厂担任设计师,此时的他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海军工程师。都说大舰巨炮是男人的浪漫,但身在沙俄的门捷列夫与浪漫是无缘的,他只能参与些潜艇、拖船、布雷舰的设计。在那之后他就动起了“登陆”的心思。

‍‍所以这位同志就在1911-1915年(和辛亥革命同一年——1911年)发明了我,可见我的岁数之大。

献上一副我的图

这里有准确数据:

重达173吨的超重型巨兽(充分借鉴了舰艇设计)。全长11米、宽4.4米、高2.8米。所以Gerand明显把我画的太大了,不过也好,这样我就可以杀掉暗黑KV6。

说完身体了,来说说武器吧。我与后来的M3“李”有相似之处,都是车体扛大炮+头顶小炮塔的设计。主要火炮就是海军的120mm凯恩加农炮(弹幕里竟然有人说我1520㎜,可把我高兴坏了,古斯塔夫才800㎜呢),炮管♂从车体前部伸出,可以在左右16度的范围内瞄准,小到我自己都吓一跳。如果超越这一角度,就只能与后来的TD一样,转动车身了。转动车身的亚子大家自行脑补。

看看这大炮♂


就算在车上,火炮的配置方式也与在舰上一模一样

我猜可能是由于海军工程师深受“大舰巨炮”思维的影响,所以我的设计师十分重视防御。车身外侧敷设有很厚的舰用装甲钢,仅侧面装甲就有100mm厚,正面更达到了150mm厚(当时可能还没有等效装甲的概念)达到了比肩二战坦克防御的水平。

怎么样,厉不厉害!








来自门捷列夫的自我介绍(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