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張縉教授講針刺手法

2021-10-08 13:51 作者:好龙的澄  | 我要投稿

因片源没有字幕,本文很多处都是空耳听的,只做参考,存在错误。


【第一集】


忘记记了


【第二集】


1.腧穴不是一个点,是一个区域,根据解剖位置大小有区别。比如合谷都有拇指头那么大,足三里就更大了,我们一般取得气最好的点。要找得气最好的点,就是用揣法。


揣法可以宣散气血,标定穴位。穴位不是个解剖位置,而是个功能位置。




2.穴有多种叫法,叫经穴的,叫穴位的,叫腧穴的,建国初期叫解剖刺激点。


《内经》中有多种叫法,俞,节(节之会,三百六十五会),


俞,任督二脉上,背腧上,比如说膀胱经上的


输,专门指经荥输经合


腧,泛称所有穴位




【第三集】


3.揣摄是点穴,而循是循经。摄和循的区别,摄是用指甲,循是用指肚。有循摄并用。




4.做针刺手法一定要从末梢向心而行。腹部也是向心而行,先下后上头。在配血上,要按照经络的整体循行,有从心出的,但是针刺手法一定都是向心的。




5.穴位有应激的作用。


一度激发,揣


二度激发,找


三度激发,扎


四度激发,循摄


五度激发,用(长?)针捅挑


这五度激发都是联动的手法,临床上常用的。




【第四集】


这一集讲针刺手法中的进针。




《针灸大成》记载古代的进针手法是,找切舒刺(空耳,可能有误)


今天和古代不一样,今天都指甲掐个指痕,消个毒,一扎。


临床实践中,有几个(扎的)方法比较好的。


第一个,投针。主要用腕力,扎进去就得气,扎之前就要心里有数扎多深。像枪打进去一样,不疼。速度很重要。


一般有经验护士给人打针都用这个进针手法,主要是快。


第二个,弹针柄。来源日本,管针,一弹,针柄就进去了。如果熟练了,不用管针,可以用指甲一弹针尾,也能进去。要点是力量要均匀。


第三个,推针。把针基本上放在皮肤上,拇指食指用力,把针推进去。要点是力贯针中。




【第五集】


练基本功。


基本功的理论可能没有,各家都有各家的说法。任何一门竞技学科,都有基本功。


张缙教授以前扎抽屉,松木的,都扎成眼眼,有空就扎。


针刺手法主要是学技巧,但是没有基本功,技巧都是没用的。针下有经气,差一点都不行。


有这么一些建议。


第一,练太极拳。学习动静结合,学习力怎么使用,怎么调动全身力量。还要注意,静是一切动的根源,医生的心态一定要静。


《内经》中规定,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针灸医生呢?


《灵枢·灵官》: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


说话做事一定不能急不拉几的,心思不能乱,心里只有一心考虑病人。


第二,静坐,观想经络循行。学会武侠小说中的人剑合一,学针灸要人针合一。


第三,扎纸版,扎毛球,搓牙签。无论文化低还是高,只要练了,就能成。




【第六集】


主要是第五集的一些闲聊吧。




【第七集】


针刺手法主要练什么:


第一练气。调整医者自家的气,调整丹田之力。


第二练指。指力,指感。


第三练意。心先内守,神随针入,以意领气。


第四练巧。有一句话说得好,“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后汉书》




用巧?在做烧山火透天凉的时候。“酸胀就热,痒麻就凉。”能酸胀才能热,能痒麻才能凉。不到主观条件,才能随气用巧,先气到,才能用巧。



【第八集】


讲三合。


首先,力与气合。医生的力要力贯针中。在推的时候,要力在针前。用力引着患者经气走。


之后,气与意合。患者经气和医生意念相合。


最后,意与指合。随意領气。


怎么样算是练好了呢?医生文静,但扎针很敏捷,很轻巧。这就很好了。




总结:练好指感,体察经气,形成反馈系统。




反馈系统?通过针,获得指感,反馈给大夫的头脑里,进而用手法调控。调控反馈系统。




【第九集】


得气


《针灸大成》:用针之法,候气为先。


所以必须得气。


如果病人经气充足,你扎的不得气,那就换个方向再扎


如果病人经气不足,你就用揣找循摄的方法。如果始终不得气,那么这个病,就不应用针治疗




如果再不得气,催气


以催为主,本身还是侯气


震颤捻转的催气法《神应经》,主要是颤


也可以有刮,摇,循,摄,只要刺激腧穴,经络,那么就很容易得气




守气


守气是最重要的。


守气与搓针。搓针这个在临床上最常用,守气的针刺手法。穴位在经上,要做守气,最好在经的侧边。


《灵枢·小针解》:上守机者,知守气也。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还有,针勿离经,力勿离针,指勿离穴。


穴?人身处处皆是穴,半开筋骨莫狐疑。




《灵枢·小针解》: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




守气是为了得气,让气别从针下遗失掉。




调气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凡刺之道,在于调气”


金针赋也有,捻转,或上或下等。




南怀瑾说,枢机是机关,是关键。扎针以后,是启动气机,是一种自我调整的过程。




【第十集】




得气得的不是邪气,得的是谷气。徐而和的,让人不痛的。


最理想的针感是不松不紧,不急不涩。扎针的时候,猛的扎不行,一定稳着扎。


往里戏针,一般是寒邪。往外顶针,这是热邪。


扎针的时候一点顶要辨识谷气。




气感


配穴要远道配穴。


头疼,脚上找穴。胃疼足三里。眼睛,扎光明。牙疼,内庭。


这是在气感理论指导下。


《五常政》: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


《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缪,应该读成ㄐㄧㄡ。


缪刺,左刺右,右刺左,刺络脉。


巨刺,左刺右,右刺左,刺经脉。


【第十一集】

透天凉,烧山火。

《标幽赋》:动退空歇,迎夺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泉石心《金针赋》:一日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一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3候气-3-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1 - 03:46


要强调的是《金针赋》不是徐凤的。


3候气-3-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1 - 07:10


说说泉石心。有一种说法是泉石老人,这个说法也是错的。


此集后接第二十四集。本页笔记后翻第二十四集可以直接跳转。


【第十二集】

这一集的次序,应该在第十集之前。

先讲气的概念。

在我们针灸里面,说的气是针气,也叫作经气。这是内经里面说的。

内经对于针灸医生的要求是,下工必须具备得气,上工必须是气至病所。


4针刺得气-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2 - 12:38


在这一集,张缙教授说了个经络敏感人的科研故事。一个19岁的解放军战士。

以前都说经络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这一次是真的经络看的见也摸得着了。


【第十三集】

继续叙述循经感传科研故事。


讲完了,下面说气至病所。

原意出处:

"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要毕已。"《灵枢·九针十二原》

当时字写在竹简上,惜墨如金,比如说左传。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

《九针十二原》: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九针十二原》: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一发。


【第十四集】


不知机道,叩之不发。


粗工周平,妙哉功独有之。


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4针刺得气-3-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4 - 08:36


经气到底是啥呀?

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 ,伏如横弩,起如发机。《素问·宝命全形论》



4针刺得气-3-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4 - 13:51


到底得气是什么样的?


4针刺得气-3-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4 - 17:53


小儿停止发育,癌症,不要害怕,好好的治。

“宁失其实,勿失其气。宁失气穴,勿失其经。”


【第十五集】

本来应该接第十一集。


5针刺补泻-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5 - 01:33


为什么针刺手法教材上都说七种补泻手法,这个不从理论上弄明白为什么是七种针刺手法,这个是个大问题!



5针刺补泻-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5 - 05:09


补泻有七种补泻。


徐疾,迎随,呼吸,开阖。这四种出在内经上。都没有补泻两个字,xx补泻是我们现在专家加上的。

提插,出在难经上。

捻转,出在针经指南上。

九六,出在元明时代。


内经上有三个补泻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



5针刺补泻-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5 - 10:42


针刺手法具体流派是什么。


5针刺补泻-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5 - 11:10


补泻本身的解释。


5针刺补泻-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5 - 14:06


徐疾补泻

《灵枢》中的《小针解》《针解篇》都是解释《九针十二原》的。


5针刺补泻-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5 - 28:12


老先生做烧山火。

徐疾补泻,是寒热大法,用的是力度。


5针刺补泻-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5 - 31:50


烧山火。

透天凉。


【第十六集】


5针刺补泻-2-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6 - 01:03


迎随补泻(前面有几秒,标记点偏后了一点)


5针刺补泻-2-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6 - 07:51


呼吸补泻,开阖补泻

《离合真邪论》


5针刺补泻-2-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6 - 21:03


捻转补泻


5针刺补泻-2-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6 - 22:39


九六补泻

用九阳,用六阴,不是指的九六数字。


5针刺补泻-2-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6 - 26:34



【第十七集】


5针刺补泻-3-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7 - 00:31


从头总结一下手法


【第十八集】

理论课结束了,下面都是实训课



6.24式单式手法-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8 - 01:22


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介绍


(下面是手法演示)


6.24式单式手法-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8 - 03:39



6.24式单式手法-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8 - 05:28



6.24式单式手法-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8 - 05:41


循摄


【第十九集】


6.24式单式手法-2-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9 - 00:48


摇法演示

轻了,苍龙摆尾慢慢拨

深了,白虎摇头,一震然后拖



6.24式单式手法-2-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9 - 05:30


盘法



6.24式单式手法-2-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9 - 06:30


捻法



6.24式单式手法-2-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19 - 09:08


搓法


【第二十集】


6.24式单式手法-3-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0 - 01:00


进法 退法 提法 插法


【第二十一集】

刮法

水波样的针感,失眠的患者给一个微弱温和的针法,就是这个

刮法还可以做烧山火的变法


弹法

缓解扎针的疼痛感


飞法

飞法首先是搓,搓麻了,然后手指从上恰到针根,食指拇指一左一右,形成飞旋



6.24式单式手法-4-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1 - 09:21


摩法

一点一点的摩针柄,要和飞针相区别。


【第二十二集】


6.24式单式手法-5-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2 - 00:14


动法 推法



6.24式单式手法-5-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2 - 05:05


颤法



6.24式单式手法-5-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2 - 05:59


弩法


【第二十三集】


6.24式单式手法-6-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3 - 07:57


拨(背腧上拨筋膜,金针拨障)

搜和拨都是在针尖上的功夫


下面开始讲复试手法


6.24式单式手法-6-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3 - 12:08


烧山火演示


6.24式单式手法-6-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3 - 17:12


透天凉演示

搓后,引导患者出现麻的针感,然后持续飞针,有水波样凉感


6.24式单式手法-6-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3 - 23:23


投针竖刺


【第二十四集】

这集以后就又是理论啦。


7复式手法-1-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4 - 00:03


本集接着第十一集。

【第二十五集】


烧山火透天凉,只有用飞针才容易做出来


仿生学四法:

青龙摆尾 白虎摇头 苍龟探穴 赤凤迎源


青龙摆尾行关节,回拨桨针慢慢拖


白虎摇头,手似摇铃,摇而震之


这两种手法,特别别忘了循摄走气。


【第二十六集】

苍龟探穴,苍,老的意思。

四面进行转体。一进三退。


7复式手法-3-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6 - 04:17


苍龟探穴是搜寻针感的一种手法。



7复式手法-3-张缙名老中医传承_0_标清 P26 - 05:02


赤凤迎源,也叫凤凰展翅,也叫飞法。

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起源,上下左右,四围飞旋。


这一集应该是大结局,最后一集了。


【第二十七集】

这一集应该在第十八集以前。之后几集都同时顺序提前。



8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1-张缙名老中... P27 - 06:22


《十一脉灸经》齿脉 胃脉

上个世纪一直都没办法确定先有经还是先有脉,但是直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献,也叫明白了先有经后有脉。

经逐渐和脉合在一起,要从王唯一《针灸图经》开始。


【第二十八集】

经络指导临床的理论基础:五腧,四根三结,四关俞



8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2-张缙名老中... P28 - 04:50


台湾黄维三教授

四关俞是什么?不是合谷太冲,而是手上脚上的俞穴。

四根三结是什么?四根就是手脚末端,三节就是腹部,胸部,头上七窍。



8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2-张缙名老中... P28 - 11:29


针刺手法的方法运用:

烧山火,全国各地有很多名家都在用


【第二十九集】


8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3-张缙名老中... P29 - 02:26


针灸治疟疾。


(完)


張縉教授講針刺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