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请好好佩戴你的“宫廷用品”
空气的味道,大家一定都很熟知:浓郁香气的面包房味儿、满街飘香的板栗味儿、清甜凉爽的冰激凌味儿、当然还有不可名状的味道……
不管是受鼻子欢迎的,还是被“嫌弃”的,在那个时候都是自由的,随时可以刺激你的神经。
但,直到一个东西的出现,让我们全部被困,鼻子被包裹、耳朵被勒紧、口红被粘掉……
自此,我们戴上口罩,进入口鼻的空气缺少了很多“生气”。
口罩,一个出现在古时候的宫廷用品。(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
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自己的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
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
20世纪初,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活的必备品。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大约五千万人的性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御病毒;
20世纪中后期,口罩的大规模使用次数明显频繁。载入史册的历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数次扮演着重要角色;
21世纪的今天,所有人的计划都变成了“等摘下口罩”。疫情的开始,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口罩,一个“历史悠久”的存在,一次又一次地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1910年的中国哈尔滨爆发的东北鼠疫;2003年的“非典”爆发;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20年的新冠肺炎感染;如今2021年的德尔塔病毒侵袭……它都在。
我们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们需要“以眼辨人”,眼睛以下的部位都被口罩遮住。在这些灾难发生之前,我们的普遍认知就是,它是医院医生和护士的专属工具之一。
直到灾难降临到我们身上,才真正地了解了它的存在价值。
因为它的存在,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疫情),好像都有一个“保护屏障”,就算是全球疫情的大爆发,我们也可以毫不慌乱地带起口罩,这就是它给我们的安全感。
所以,在如此特殊的今天,希望我们可以好好地利用我们“元老级别”的口罩,好好地保护自己,我们安心地戴好口罩就是对伟大祖国的最强烈的热爱,因为保护好我们自己,才会有人才济济、繁荣昌盛的祖国。
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1. 佩戴口罩前和脱除后应立即洗手清洁,防止病毒在拿起和脱掉口罩的时候被沾染到皮肤上;
2. 佩戴口罩时注意正反和上下,不要带反,口罩应该遮住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
3. 佩戴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侧,应通过摘取两端线绳脱去口罩;
4. 佩戴多个口罩并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密合性;
5. 各种对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无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6.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复使用;
7.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换口罩:口罩有破损或损坏;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与病患接触;口罩受潮;口罩内有异味;呼吸阻力明显增加;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
8. 不要把口罩拉到下巴、挂在胳膊上,这样不仅使口、鼻失去了保护,还会污染口罩内层,将口罩重新戴好时,会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认真戴口罩就是为摘下口罩的那一天可以来得更快一点!
相信我们的鼻子很快就可以闻到空气中“丰富多彩”的味道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