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通论—孙正聿(第八章)

2022-07-04 09:15 作者:哲心社  | 我要投稿

第八章 哲学理念

我们今天首先从对哲学理念的分析入手,我们去体会我们学习整个这一学期对于哲学的追问,我们对哲学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解。因此围绕哲学理念,我想和同学们谈两个大的方面。第一,哲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怎样从最一般的意义上去理解这个哲学理念,但这种讨论还是一般性的或者说是抽象的。因此我们还要讨论第二个大问题,即哲学理念的当代形态,也就是要回归为我们原来在书里边给大家提供的当代哲学观概览,从当代各种各样的哲学观的解释和反思当中,深化我们对哲学理念的当代把握。

@讲解框架思路

关于哲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我想主要和大家讨论三个小的方面。

第一哲学体系的统一原理。哲学理念是哲学体系的统一原理。

第二理论形态的自我意识。因为哲学是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的理论。

第三,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黑格尔说“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表征什么呢?它是对于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所以关于哲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我们诉诸于哲学体系的统一原理、理论形态的自我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这样三个方面。

在讨论它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大方面,就是说在当代的水平(层面)上,我们再重新思考哲学理念,也可以说把哲学理念具体化为当代的各种各样的哲学观。

从当代哲学的哲学理念出发再深化我们对哲学理念的具体理解,或者说在当代的水平上深化我们对哲学本身的理解。

第一节 哲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哲学理念是哲学体系的统一原理

所谓的哲学,它必然是通过哲学家思维着的头脑所构成的体系化的、逻辑化的概念体系。或者说,任何一种哲学都是对于人生的一种有系统的反思(冯友兰语)。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哲学家来说,无论他给我们提供的哲学理论形式是什么样的(即使是名言警句),就其理论内容来说,它都是一个有体系的思想,即它所形成的哲学思想是具有自洽性的(是能自圆其说的),对于他自己来说,是有一个能够自洽的论证的体系在里边的。

所以哲学理念就是任何一个哲学家他所构建的哲学体系的统一原理。黑格尔说,哲学理念就是这样一种共相,他能够去解释他自己的全部的哲学理论。实际上,把它扩展开来,我们就可以看到,不仅仅是黑格尔,所有的哲学家在他所构建的哲学体系当中都蕴含着一个双向的东西,所以给大家画了这样一个符号,这边上面写个结晶,下边写个范式,就是说作为任何一个哲学体系当中的这个统一性原理,它都具有双向性

作为哲学体系的统一性原理的哲学理念,要从一个双向的角度去看

一方面,它是每个哲学家的全部哲学思想(全部哲学观念、全部哲学观点、全部哲学方法)的一种积淀和结晶。这种积淀和结晶构成了这个哲学家的一种独特的哲学命题或者独特的哲学范畴,它构成了特定的哲学体系当中的统一性原理。因此,哲学理念对于特定的哲学家来说总具有某种程度的简洁性。【爱因斯坦说任何一个科学公式,只有当它是简洁的,它是美的,因而它是真的。同样哲学也是如此。】

【写论文要能一句话说清楚,你要能把自己研究的结果提炼出一个思想,这就需要你形成这个统一性原理,形成一个独到的哲学理念。百万字论文好有,五个字的思想不好提啊。你要能做出这样一种高度的概括。】

所以历史上能够留下名字的哲学家都有我们大家能够耳熟能详的最基本的哲学命题或者哲学范畴。而这个哲学命题或哲学范畴就是构成它的特定的哲学体系的统一性原理。而这个统一性原理是它的全部的哲学思想的积淀、结晶和升华。比如说我的“从两极到中介”,“从体系到问题”,“从成绩到顺序”,“不是表述和表达,而是表征”,如此等等。【命题越是简洁,

思想也就越成熟,而如果需要我做了很多的解释的,可能是我不太成熟的哲学想法。

我想对大家来说也是如此,这么说是不是大家亲切一点呐?

作为哲学体系的统一原理的哲学理念,它是每个哲学家的全部的哲学思想的一种积淀、结晶和升华。你光积淀和结晶还不够,它需要有一种理论的飞跃、跃迁、升华,他才有可能概括出来一个独到的哲学思想。比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贝克莱的“存在即是被感知”,黑格尔的“全体的自由性”,马克思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列宁“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恩格斯的“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作为哲学体系的统一原理的哲学理念,它积淀了、结晶了、升华了哲学家的全部的思想,回过头来,它构成了哲学家的一种独特的解释原则和研究范式

【你的论文只有在解释原则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才带有一种拉卡·托斯的意义上的理论硬核的变革,或者库恩所说的研究范式的变革。】

就是说如果你能够积淀、结晶和升华出你的特定的一个哲学命题或者哲学范畴,那么实际上你所升华出来的这个哲学命题或哲学范畴,它是一种你自己的独特的哲学的解释原则,而这种哲学的解释原则所具有的这样一种解释力,它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

【你要想真正理解一个作为统一性原理的哲学理念的一个哲学命题或哲学范畴,它都要求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你必须理解任何一个基本的命题、基本的范畴,它都是整个人类思想的一种积淀、结晶和升华,他要求你必须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所以海森堡说“物理学绝不是一连串的观察和试验,再加以一种数学的描述,它是一个概念范畴更新的历史。在这种概念和范畴当中,它积淀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历史。】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你应该接受的一个最基本的哲学理念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就是说对于哲学的理解绝不是一种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而是一种鲜活的历史。所以我们说“哲学史是一种伟大心灵的更迭和思想英雄的较量”,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和深邃睿智的思想。你不能理解这一点,那这哲学永远是一些个抽象的概念,如果一旦理解了,这就伟大心灵的更迭是一种思想英雄的较量,活了。你也就能够理解这种哲学理念了。

所以作为哲学理念的这个统一原理,它既是一种积淀、结晶和升华,反过来它又构成了一种哲学家的独特的解释原则,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哲学具有巨大理论意义的背景知识。所以我说要寻找理论资源,你没有相应的理论资源,你没有办法去进行哲学学习和哲学研究。

 【总结】哲学理念,它直接地表现为每个哲学体系当中的那个统一性原理。而这个统一性原理它具有双向的意义,一方面它是思想的结晶,另一方面它是用这种结晶去解释其他的、全部的哲学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就是一种哲学观。哲学观就是各宜其事的哲学的统一性原理,也就是各宜其是的哲学理念。

为什么从80年代以来,人们不满足于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要把它称做实践唯物主义呢?我在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中说了,我说,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定位就是说以它作为解释性原则作为统一性原理,阐释马克思的全部的哲学理论内容所以在今天呐,能不能够研究马克思的哲学不是说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们发生什么变化了,而是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这个统一性原理。】

所谓克思的哲学是马克思的哲学理念,是马克思哲学学说当中的统一性原理就是马克思所构建的哲学范式,也就是马克思给我们提供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的那个解释原则。理解这一点,你才能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啊。

二、哲学理念是一种理论形态的自我意识

哲学是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理论 /// 哲学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

我们首先理解这里边所说的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存在”。人是一种生活的存在,是一种生活活动。在哲学的反思中,它首先是把人自身的生活活动作为了其反思的对象。它通过反思人自身的生活活动,他要获取的是一种人的生活的意义。按照这样来理解。

或者你按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统一,或者我们通常所说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去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说人既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又按照人自己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进行他自己的生命活动,这两个尺度的统一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所以在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当中,它不仅仅意识到了人自己作为一个感性的、理性的乃至社会性的存在,而且意识到了它整个生命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存在。所以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是对于自身存在的意义的自我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是一种理论形态的自我意识。

这种意义的自我意识以两种方式存在,第一,它直接的表现为每个人的个体的自我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于生活的理解,都有对于人和世界的相互关系所具有的意义的理解。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再进一步想就出现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个体的自我意识关于生活意义的觉解有三个特点:第一点,它总有不可避免的社会内容第二点,它总有不可逃避的社会性质。第三个,它总有不可脱离的社会形式。【这逐渐就过渡到哲学了】

1.不可避免的社会内容从内容上看,我们的个体的自我意识----关于生活意义的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政治理想、道德观念、法治观念,人类未来怎么样,制度否合理等,这些内容表明个体的关于意义的自我意识都具有社会内容,没有离开社会内容的纯粹的个体的自我意识。【你的个体性、任意性的,随机性的、随意性的,就内容上说,它逃避不开社会内容。】

2.不可逃避的社会性质从性质上看,它总具有社会性质。真理的问题、价值的问题、审美的问题等都具有社会性质。

3.不可脱离的社会形式这些东西(如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真理、价值、审美问题等)之所以能构成你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因为它总是作为某种文化样式而存在的,它总是作为一种宗教的观念、伦理的观念、艺术的观念、科学的观念而构成你的自我意识,所以他逃避不开特定的社会形式。所以哲学究竟是个体的自我意识还是社会的自我意识呢?

哲学是哲学家以其个体的自我意识而表现的社会的自我意识。无论后现代主义怎么说消解传统哲学的问题,但他并没有消解掉哲学家是作为社会的良知而存在的,而哲学是作为社会的自我意识而存在的。(三者统一起来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于生活意义的自我意识,但你的这种自我意识逃脱不开社会内容、社会性质和社会形式,由此就决定了它有一种既内在于个体的自我意识当中,又超越于个体的意识之外的社会的自我意识。这种内在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又超越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外的社会的自我意识就是哲学

我之所以说哲学也是哲学家个人的故事,是因为哲学是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的问题;哲学家是以个体性的形式和社会的名义表达的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哲学家是以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形式/方式和社会的自我意识的名义而表达的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由此构成一种理论形态的哲学

所以,哲学理念就是这种关于人类自存在的自我意识统一性原理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深化我们对于“哲学是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形态)”的理解,当我们这样来界说哲学时,我们凸显了哲学的人类性。

然而,没有超越于自己时代的哲学理念,哲学总是自己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总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所以我们又需要去讨论第三个方面----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三、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我分解为三点:

第一,人类性与时代性

哲学总是要寻求人自身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自身的存在提供一种最高的逻辑的支撑点,或者说安身立命之本。但是哲学所表达的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理解,总逃脱不开自己的时代的水平。所以我们理解哲学理念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要从人类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当中去理解时代精神。关于时代精神,什么叫做时代,什么叫做时代精神,什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在哲学通论中做了详尽的讨论,这里不再重复。对于这三个概念我层层深入地进行了阐释,这里不再多谈。我只是想说明一下,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你需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

所以在“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这篇文章中,我一开始就说,马克思这两句话的统一,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因为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所以它才能够积淀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反过来正因为他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他才能够构成文明的活的灵魂。

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我觉得原来我们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的理解中,扩而大之,对于哲学的理解中,仅仅提到前半句话----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没有凸现后半句话----文明的活的灵魂。我认为只有在这两句话的统一当中,还能够表明哲学的人类性和时代性的冲突,这点非常重要。

我们原来对哲学的理解的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以时代性去取代了的人类性。我们讲哲学派别时,我也曾经说过,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以派别性取代了它的人类性。所以我在这里边凸现了他是文明的活着灵魂个体性,你才能够理解他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所以在这里边跟大家需要突出的第一小点,就是哲学理念的人类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我想只要你能把马克思的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去理解,而不要孤立地说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你就能理解何为人类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了。【建议读上述那篇文章】你不理解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无以理解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多样性和统一性

哲学理念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矛盾的统一。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也有两种倾向,或者用多样性代替统一性,或者用统一性淹没了多样性。在哲学通论的第一章-----哲学的自我理解的一开始,哲学观与哲学理论,我首先论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大一的同学回去读一读。从表面上看,一种哲学理念,它总是千差万别的(哲学家个人的故事嘛),但是任何一种哲学理念的提出又绝不仅仅是哲学家个人的故事,它是哲学家敏锐捕捉到的时代的精神,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表面上看千差万别的哲学家的特定的哲学理念总具有广泛深刻的一致性。所以这就是哲学理念在其多样性当中所体现出来的统一性。

现在,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以偶然性、差异性和个体性来取代或弱化原有的必然性、整体性和同一性。但是,即使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依然显示出了一种惊人的统一性。 

即使它都要消解哲学、终结哲学、治疗哲学、拒斥形而上学,但它仍在其多样性中显示了一种时代的统一性。虽然你治疗的方式、目的和手段不一样,但他们都是想治疗,所以同样显示了一种多样性当中的统一性。因为他们都是以哲学的方式体现了时代精神。

第三、时代性和历史性

最后一点就是提出了,从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当中去理解哲学理念。那就是一个我经常跟大家使用的词组相对之绝对,最后想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样的。

任何一种哲学理念都具有它时代的合理性,也具有它历史的暂时性。它真实地体现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在肯定的理解当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这样一种理解的结果既不是绝对主义的,也不是相对主义或虚拟主义的,而是一种历史的相对时代的绝对因此它是一种作为相对之绝对的哲学理念。就是说任何一种哲学理念都具有一种相对之绝对的意义,

这才是辩证法的态度。

这就是,我从这样三个方面呐去阐释了哲学理念的基本内涵,这里边的理论内容实在是太丰厚了,他要求我们以全部的收获物来理解这个问题,这对大家的要求显而易见是偏高了。那么只有大家慢慢去消化和理解这个问题,而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具体化去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哲学理念的当代形态。

第二节 哲学理念的当代形态

关于哲学理念的当代形态,我在哲学通论里边也做了具体的展示,即当代哲学观的概览我为大家提供了八种基本的哲学观或者说哲学理念,书里边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我这里边只是从它们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去向大家做一个展现和阐释。

我们已经一起在哲学的海洋当中游弋了一个学期了,那么回头我们观察一下当代人们对于哲学的理解,我把它概括为八种基本的哲学观或者说哲学理念。

1.普遍哲学观

我认为作为当代中国,特别是哲学讲坛上占有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我们所说的普遍规律说的哲学理念或者说哲学观。这是当代的中国学子去理解哲学的不可逃避的切入点,就是说你只要在中国去哲学,我想你的切入点只能是这种普遍规律说的哲学理念。因此我向大家多次做了一种提示,特别是同学们学过一学期之后,你能否从正负两个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

 

1首先我们要从历史的合理性去理解普遍规律说它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第一,它具有深厚的、久远的哲学史背景。它不是偶然的,从古代哲学亚里士多德做的概括----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一直到黑格尔“要提供全部科学的逻辑和一切知识的基础”,它要寻求的都是“普遍规律”。虽然近代哲学实现了认识论转向,但从它的哲学旨趣上、哲学使命上、哲学的性质上看,它仍然是普遍规律说或者叫做形而上学。

现代哲学之所以叫拒斥形而上学,就在于它要拒斥这样一种哲学理念。它把哲学当成是一个具有最广泛解释性的最高的普遍原理,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个普遍原理,就可以解释全部的现象以及关于全部现象的知识。

所以不要轻易地去批评教科书,我们现在有些人或者扼守它,或者把它当成一无是处,实际上它具有非常深刻而广泛的哲学史背景。【那么为什么它具有这种哲学史背景呢?→第二】

第二,它具有非常深刻的人类思维的根基。【即人类思维的无限的指向性】恩格斯说,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使命、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具有至上性和无限性。人类的思维总是指向着以某种统一性的原理去解释全部的存在物。人们之所以最容易接受普遍规律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人类思维的本性,人类的思维永远是指向终极的存在、终极的解释和终极的价值。

但是,这三终极永远是一种思维的意向性或指向性,是思维的一种承诺。传统哲学的毛病把这种承诺当做了现实

第三,这种人类思维的无限的指向性源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所以我们说改革教科书很难,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说我们要诉诸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好,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正好指向普遍规律。】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目的性的、对象性的活动,这个目的性是一个无限的指向性。正是由于实践的无限的指向性,才有思维的无限的指向性。正因为有这种思维的无限的指向性,它才有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的苦苦的追求嘛。所以你想批判这个普遍规律说并不容易。

(2)然而,这种普遍规律说的哲学理念,它隐含着两个深层的矛盾

第一,离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直接去断言那个存在普遍规律,因此他没有达到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所实现的哲学理念的变革,这就提出来“本体论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必须从思存关系出发去思考存在我们只有有了认识论的哲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本体论的哲学理念,就是说你必须从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出发,才能够合理地理解普遍规律的追求。

第二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它不仅仅和科学有二元的双向关系,它与常识、宗教、艺术、伦理和科学有多向关系。因此哲学不仅仅是为人类提供一种关于普遍规律的真理的学说而是要一种自己时代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哲学理念

正是因为哲学理念是真善美的统一,所以现代哲学讲究存在论、真理论、价值论的统一,因为真理不是一个纯粹之

我们怎么建立一个新的哲学理念呢?我们的出发点是去理解这个普遍规律说的哲学理念。这个哲学理念有它的巨大的合理性,但是它隐含着两个巨大的矛盾,第一,它没有达到真正的哲学的方式;第二,它没有形成作为真善美相统一的哲学理念。

【总结】为什么有普遍规律说?为什么我们很容易接受普遍规律说?为什么我们又要超越普遍规律说?前边三个根据,超越两个原因。那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过渡到近代以来的哲学理念----认识论说了。

2.认识论说

认识论的出现在于它意识到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所以你要理解哲学的理念的变化,必须理解哲学和科学的分化。原来人们用科学的方式理解哲学,当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之后,人们要求在和科学相区别的意义上去理解哲学。这种理解结果是它凸显了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且,在近代哲学,这个基本问题被十分明确地提了出来,而且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认识论的哲学理念就是自觉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作为你的起点是形成一个认识论的哲学理念,也就是自觉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而构建起来反思的哲学的思维方式。我给大家讲了这一学期的课,其实最基本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你能够自觉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存在本身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而你形成认识论的哲学理念,构成了一种反思的哲学的思维方式。这三者是连在一起的。那么你只有有了这种近代的认识论的哲学理念,你才能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进展到现代的多种多样的哲学理念。

那么现代的哲学理念比较多,我给大家做了一个概括,叫做3语言分析说的哲学理念4存在意义说的哲学理念、5精神境界说的哲学理念6文化批判说的哲学理念、7文化样式说的哲学理念,8特别是马克思的实践论说的哲学理念

 

全部的现代哲学的哲学理念是以近代哲学理念作为出发点的。你没有近代哲学作为背景,特别是没有黑格尔哲学作为背景,现代哲学无从理解。那就像默尔顿·怀特在《分析的时代》中的第一句话所说的,“几乎20世纪的各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讨伐那个思想庞杂而又声名赫赫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我心里指的是黑格尔,而这就是对他的特别的颂扬”。

20世纪的哲学都是以批判、讨伐黑格尔开始的,你不理解黑格尔,20世纪哲学对于你来说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你不理解黑格尔,就无法现代哲学,就无法理解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尤其是你无法理解马克思。因此这一学期的课,我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够以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为基础,而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论说的哲学理念,当然中间包括着我们对于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分析、存在意义、文化批判、文化样式的理解。那么这个需要我们大家回去去阅读众多的著作,你只有通对于具体的哲学家,具体的哲学思想的这样一种了解、探索、研究、阐释,你才能切实地、深入地去把握它的特定的哲学理念。而在对这样一种多样性的哲学理念的把握当中,你才能够体会到它的统一性,才能够深切地去理解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并且把这种时代精神理解为是一种文明的活的灵魂。

通过这样一种训练,我想我们才有可能形成一种我非常倡导的一种高举远目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真切的情感、执着专注的意志和洒脱通达的境界,也就是我们真正能够获得一种哲学智慧。那么我说过哲学智慧不是教的,就像黑格尔说”逻辑学不是教人思维的,而是使人能够自觉到思维本性的”,或者像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哲学不是教你怎样生活的,而是使你达到对生活的一种觉解”。

 

那我想通过这样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从探讨哲学的问题入手,经过去形成反思的哲学思维方式,再运用这种反思的哲学思维方式去理解我们通常的常识的理解方式、科学的理解方式,从而达到对于哲学的一种本体论的求索。那么进一步我们去理解这种本体论求索当中的哲学派别的冲突,以及通过这种哲学派别冲突的形式而实现的哲学的历史的演进,那么特别是一种哲学自身的历史性的转向。带着这个全部的收获物,我们走到了最后一章哲学理念,

虽然我们这种收获可能是因人而异的,在这个短短的一个学期时间内,很难说我们有了多么浓厚的收获物,但是毕竟我们是用花朵否定了花蕾,我们又用果实否定了花朵。

我们总是要带着不同的果实,还是要结束我们今天这个课程了。感谢大家的听讲,感谢你们能够如此认真地进入哲学思考。最后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弘扬哲学的爱智之忱,使我们能够进入到那个哲学所要求的天人合一的、万物皆备于我的那样一种洒脱的境界。

谢谢大家!


哲学通论—孙正聿(第八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