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校成绩、学历的看法
我对于学校成绩、学历的看法。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在学校读书,最适合看。
我的在校学历不高,我对学校的看法是看自己或孩子适不适合这种考试(制式),适不适合的标准是学起来费的力和收益比,如果花很大的力气,成绩还是不好,就是不适合。花小力气,成绩就好或有大提升,就是适合。就像龟兔赛跑(乌龟和兔子比赛跑步)。
以我为例子,我初中时发现学校教的知识难以记住,即使我在线下书店买专门帮助提升记忆力的书,用里面的方法记忆(一般是用容易记忆的情景代替原来难以记住的内容),依然难以提升记忆力,很容易忘记,考试时记不起来,我就发现我不适合这类记忆力。我估计很多人也是这样因为这类记忆力弱而成绩低。
我曾经化学和物理努力到很高的成绩,成绩从不及格,到普通考试平均约94分。但是感觉还是容易记不住。初中到高中的考试,考试难度增大,我记得两个科目都降低到85分以下,我认为以后即使从事这两个行业,这个记忆力还是会很影响我。
其它科目就很差,以100分定点的话,大约是55分。我记得那时候英语全省的人还是什么范围,平均分是合格分数边缘,证明英语分数高低差别大。
在公司工作,最重要的是公司对员工的需求,员工尽力适应,在此基础上调整。学校考试的那些设计人员和老师,不是在企业长大的人,设计、教学未必合理。我认为应聘时把自己多年来的认识写好(平时就应该写),比那些学历有用,除非是做公务员。
国学大师陈寅恪是复旦公学毕业,该校准当时是中学,他认为该校相当于高中程度。他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被称为“中国当代最后的大儒”的钱穆中学没毕业。

被称为“江阴才子”“文坛魁首”的刘半农中学没毕业。
梁漱溟是中学毕业生。
近代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是小学毕业。
数学家华罗庚是初中毕业。

文学家、翻译家金克木先生中学没毕业。
书画家、教育家启功是中学生。
毛是大专毕业。[2]
画家齐白石没有上过一天学。

文学家鲁迅是中专毕业,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文学巨匠巴金是中学毕业。[1]
蒋介石的最高学历是振武学校毕业。[3]

来源:
《那些学历低得吓死人的大师们》 ↩
刘明钢《……来学历趣谈》,人民网-读书频道,转 《作家文摘》/1645期。 ↩
《地位最高的学历造□者 非士官学校毕业》,中国新闻网,2013年8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