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侯君集

2022-09-25 21:44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侯君集



侯君集(?-643年4月29日),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人。北周骠骑大将军肥城节公侯植之孙,侯定第五子,母窦娘子,外祖父为京兆郡丞隋州长史窦璨。侯君集自少年时代就勇武为人称颂,隋末被李世民引入幕府,因作战有功,累迁左虞侯、车骑将军。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间,他曾为李世民出谋划策。
唐太宗即位后,任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630年),改任兵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实际有宰相之职。贞观九年(635年),任积石道行军总管,跟随李靖平吐谷浑,有很大功劳。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封陈国公。贞观十二年(638年),迁吏部尚书。侯君集武士出身,学术上没有造就,迁吏部尚书后方始读书。同年,吐蕃围松州(今四川松潘),唐授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击之,成功击退吐蕃军。
贞观十三年(639年)冬,以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出击高昌王曲文泰。十四年(640年)八月,进围高昌时,曲文泰已卒,其子曲智盛投降,得22城,8046户,17700口。太宗以高昌故地置西州。侯君集入高昌时,因为自身私占钱财,不敢禁制将士竞相盗窃,班师后被人揭发而下狱。虽被免罪,却由于钦羡长官李靖武功卓越而晋尚书右仆射。此次不得拜相,对仕途心怀不满。贞观十七年(643年),洛州都督张亮密告侯君集煽动自己谋反,但太宗以缺乏旁证,未予追究。
后太子李承乾同魏王李泰争嫡日烈,各有党羽。侯君集亲善太子,策划兵变,事发被捕。定罪后,唐太宗召见侯君集说:“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验耳。”侯君集起初不认罪。唐太宗便召见贺兰楚石详细陈述始末原委,又拿出与李承乾来往的书信启给他看,侯君集理屈词穷,只得服罪。侯君集依律当满门抄斩,但侯君集在战争年代战功卓著,一直是唐太宗的心腹大臣,所以唐太宗不想杀侯君集,便对文武百官求情道:“往者家国未安,君集实展其力,不忍置之于法。我将乞其性命,公卿其许我乎?”但大臣们都认为:“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唐太宗只好对侯君集说:“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说罢,潸然泪下。侯君集也磕头表示服罪。四月初六,侯君集因谋反被杀,并没收了他所有的家产。临刑前,侯君集从容不迫,对监斩官说:“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唐太宗闻之,特意开恩,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将他们迁到岭南。








统帅 A
(侯君集从李靖讨吐谷浑,与李道宗趣南路,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经途二千余里,行空虚之地。盛夏降霜,山多积雪,转战过星宿川,至于柏海,频与虏遇,皆大克获。北望积玉山,观河源之所出焉。乃旋师,与李靖会于大非川,平吐谷浑而还。后吐蕃围松州,君集督步骑五万击之,斩首千余级。及讨高昌,麹文泰谓其国人曰:“唐去我七千里,碛卤二千里无水草,冬风裂肌,夏风如焚,行贾至者百之一,安能致大兵乎?使能顿吾城下一再旬,食尽当溃,吾且系而虏之。”会君集至,所向无敢当。分兵略地,遂平其国。)
武力 B
(侯君集出自行伍,以武勇自称。)
军谋 B+
(侯君集数从征伐,累有战功。时将讨吐谷浑伏允,命李靖为元帅,以君集及道宗并为之副。师次鄯州,君集言于靖曰:“大军已至,贼虏尚未走险,宜简精锐,长驱疾进,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此策不行,潜遁必远,山障为阻,讨之实难。”靖然其计,乃简精锐,轻赍深入,大破之,平吐谷浑而还。后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讨高昌,鼓行而前,攻其田地。敌婴城自守,君集刊木填隍,推撞车撞其睥睨,数丈颓穴,抛车石击其城中,其所当者无不糜碎,或张毡被,用障抛石,城上守陴者不复得立。遂拔之,乃进兵围其都城。初,麹文泰与西突厥欲谷设约,有兵至,共为表里。及闻君集至,欲谷设惧而西走千余里,麹智盛失援,计无所出,遂开门出降。)
智略 C+
(侯君集本以行伍奋,素无学术,及被任遇,方始读书。初,侯君集为太宗引入幕府,渐蒙恩遇,参预谋议。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后君集立功于高昌,自负其才,潜有异志。李道宗言曰:“君集智小言大,举止不伦,以臣观之,必为戎首。”太宗曰:“何以知之?”对曰:“见其恃有微功,深怀矜伐,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虽为吏部尚书,未满其志,非毁时贤,常有不平之语。”太宗寝其事,待君集如初。后君集以太子承乾劣弱,意欲乘衅以图之,遂赞承乾阴图不轨。及承乾事发,遂斩于四达之衢,籍没其家。)
内政 B-
(侯君集拜吏部尚书,典选举,定考课,出为将领,入参朝政,并有时誉。)
魅力 C-
(侯君集摧凶克敌,效用居多;而性矫饰,好矜夸,粗率无检。及破高昌,君集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后有司请推其罪,帝以其勋高,释不问。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志殊怏怏,遂与太子通谋。事发,太宗谓君集曰:“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因歔欷下泣。君集临刑,容色不改,谓监刑将军曰:“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


全史人物评鉴-侯君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