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酒,以及中药里解酒的方药
过年了,大家都多少会饮点酒,今天咱们来聊聊酒。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无酒不成席。
在《本草纲目》里提到了好多种类的酒,其中一个烧酒,我想可能跟我们现在的那个白酒可能有点相像,它里面说到:
烧酒,味辛甘,性大热,有大毒。
能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泻,治霍乱疟疾,噎嗝,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避障,利小便,坚大便。
与我们现在的白酒性味功效类似。
北方天冷,人们喝点白酒暖暖身子,就因为它升阳发散,性热,消冷积寒气。
很多人喝了酒后高兴,精神振奋,也是与它开郁结的作用还有关。
餐桌上喝两杯,有利于增进感情活跃气氛,这些都算是酒好的方面。
但是大家都知道喝酒不宜过量,古代中医怎么认识酒的呢?
第一:酒生热生毒。在《诸病源侯论》里面说“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脏腑,而生诸病”.
第二:酒伤气血损精神。
第三:酒助湿生热。
总的来说,酒在性为热,在体属湿,多喝就容易在体内滋生湿热,就耗损气血。
而酒所生的湿热呢,又很容易进入到血脉,容易形成血中秽浊。
什么意思呢?
就是痰湿,淤血,湿热这些邪气就进到血中,然后就形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什么血糖,血脂,血尿酸这些污浊的东西。
大家发现嗜酒如命的人肝确实不好,然后老的快,寿命比较短,这是普遍现象。
过饮也容易伤害肾脏。
正常情况下,少量饮酒,酒精就能被很快被胃肠道吸收,大部分酒精就能在体内氧化,只有少部分酒精不经过氧化,由肾脏排出体外。
但是大量饮酒的时候,不经过氧化而排出的酒精就更多了,这对肾脏来说是很大的一个麻烦事,所以过量饮酒也容易加重肾脏的负担。
另外,过量饮酒对男性的健康非常有害,容易诱发前列腺问题,诱发性功能障碍,而且对于精子也是有损害的。
现代医学也发现,酒精是一种性腺毒素,长期过量饮用烈性酒除了引起神经系统慢性中毒以外,还可导致性腺中毒,在男子主要表现为血液中睾酮水平下降,损害睾丸的间隙细胞和破坏精子的膜结构,使雄性激素水平下降,精子发生畸变或活力减弱。
所以,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当然,酒也分了好多种,黄酒啊,红酒啊,啤酒啊,还有白酒就是烧酒烈性度比较高的,现在还有一些洋酒等等。
脾酒度数不高,但是偏寒凉,喝多了也会有酒精代谢,以及伤脾胃寒邪过重的问题。
不管哪种吧,都需要适量。
那如果喝多了,怎么办呢?
中医里确实有些解酒以及缓解饮酒后不适的方子。
比如,很有名的葛花解酲汤:
葛花、白蔻仁、砂仁各15g,干姜、神曲、泽泻、白术各6g,猪苓、茯苓、人参、陈皮各4.5g、木香1.5g、青皮1g
葛花未必能找到,可以代之以葛根。
葛根这个药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很多时候治这个感冒,用它解表,或者治糖尿病,口渴,也有时候用到葛根。
它还有一个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解诸毒。
《开宝本草》里面说:葛根,作粉,止渴,利大小便,
解酒
,去烦热。
甄权说:葛根,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
解酒毒
。
《本草纲目》附方:酒醉不醒,生葛根汁二升,服下。
从上面这些论述我们发现,葛根这个药本身它就可以解酒毒了,所以这个方子里面用到了葛花,找不到葛花,用葛根也可以。
上面那个方子呢,还有五苓散的意思,就是利小便,通过通利小便使得酒毒可以快速的排出,所以它是一个解酒毒的好方子。
如果醉酒之后,呕吐痰逆,饮食减少,那葛花解酲汤就更合适了。
如果头痛头胀口渴,还有个小方子:
薄荷5,菊花10,葛根10,山楂15,白茅根15
清头目,醒神,生津止渴,利小便,解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