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宏回应李靓蕾的博文,把作文不该犯的错,几乎都犯了一遍!
19日23点,王力宏在微博发了一篇约一千五百字的博文,回应前妻李靓蕾对他的指控。然而,博文发出后,非但没有挽回声誉,反而引来了更大的质疑和嘲讽。
究其原因,除了王力宏本身“作死”之外,这篇回应博文也确实写的太差了。可以说,语文老师讲过的写作文不能犯的错,它几乎都犯了一遍。
接下来,说说它具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没有鲜明的主题(立场)。
王力宏的博文,篇幅不短,也有一千多字,可是,始终没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主题(立场)。王力宏对于自己在这件事中,到底有没有错,有多大错,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说法。相比于李靓蕾坚定决然认为他有错,王力宏的立场似乎是个谜,他的回应更像是慌乱之下的草草行文,而不是坚定有力的自我辩护。
其次,没有完整的论证思路(逻辑)。
王力宏的博文没有完整的论证逻辑,思路比较混乱,甚至不乏思路跳跃、自相矛盾之处。比如,他说要把第一个重点说清楚,“他没有对婚姻不忠”。但也就说了这一句,至于他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没有!那这里到底说清楚了什么?又比如,他一开始着重表示不想伤害李靓蕾,因为对方是“孩子的妈妈”。可是,文中替自己辩护时,暗示结婚是被李靓蕾逼迫的,还特意指出李靓蕾并非“一毛钱都不要”其实分走了1.5亿,等等,几乎都是对李靓蕾“捅刀”。总之,这样写,会让人觉得王力宏思路混乱,整个人虚伪透顶。
第三,抓不住关键,没有重点絮絮叨叨。
李靓蕾写了五千字,控诉王力宏,关键方面是三个:出轨(有第三者)、嫖娼(约性工作者上门)、家庭冷暴力(不顾自己,不管孩子)。对此,王力宏的博文基本上一个都没有回应。当然,不是他不知道,他一开始也提到一句“我没有对婚姻不忠”,然后,他不写了,转而去说其他方面。总之,全文一直在避重就轻。因为抓不住关键,没有重点,显得絮絮叨叨。
第四,没有注重细节,错别字连篇。
开头第一句话让人读起来很别扭,“今天是我人生最难过的一天,是一场巨烈、巨痛的噩梦”,一开篇出现了两个错别字!“巨烈、巨痛”应该写作“剧烈、剧痛”。另外,行文中时间的表述,“11月27日2013年”“8月5日2019年”,属于典型的英文表述,跟汉语大不一致。一开始读,我还以为王力宏先写的英文,再机翻成了汉语。即便这样,也修改一下更好,要不然微博读者读起来太别扭了。更离谱的是,在文中王力宏一再强调要爱孩子,要维护孩子,却写成了“三个宝贝孩字”!!!作为一个知名艺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回应,会万众瞩目,还不注意这些细节,写一篇千余字的回应错别字连篇,确实太让人失望了。
综上,因为王力宏犯了这么多“应试”错误,其“考试”的“成绩”,自然也就惨不忍睹:
“这写的啥,郑爽教你的?”
“憋一天就憋出个这,你歌词是自己写的吗?”
……
不断增长的负面评论,可以看出网友对王力宏的不满,也可以看这篇博文的失败。
总之,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题为《本网评论 | 立艺先要立德》的文章
近期,“人设崩塌”再成舆论场热议关键词。明星艺人“翻车”的例子一再说明,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受到大众关注,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肆意妄为、不知自重,就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最终只能自食苦果。
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这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应有的态度和做法。
文艺工作者受到舆论关注,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存在于文艺作品中,也体现在文艺工作者的日常言行中。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德艺双修,既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又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如此方能对得起观众的期待和社会的关注,树立起文艺界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艺行业和市场也得到长足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丰硕成果,推动我国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生机勃勃。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有极少部分明星艺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品行不端、触犯道德底线甚至违法犯罪的情况。此类乱象令人痛心,更亟待整治。
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会接受,时代也不会接受。从中宣部此前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再到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对违法失德明星艺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全网统一标准,严防违法失德明星艺人转移阵地、“曲线复出”……这些举措无疑释放出一种信号:严把明星艺人内容导向,加强正面引导,建立负面清单,违法失德必究、没有任何例外。整治行业乱象,既是对文艺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驾护航,也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切实引导。
古语有云: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这句话在各行各业都适用,在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文艺行业更是如此。所谓“人品决定艺品,立艺先要立德”,明星艺人不管颜值如何、粉丝多少,其根本仍是道德水平、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修养道德品质、承担社会责任。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把握好艺术与德行的共同提升,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以更高的道德水准律己、以优良的社会形象示人、以纯粹的职业操守从艺,真正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