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如何进行权力较量?史书记载内容真实吗?(二)

2022-03-03 21:25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这是一种说法在旧唐书当中完全没有这样的记载压根儿就没提太平公主。韦安石讲完这番话之后睿宗李旦是非常气愤当时就恼了,直接让人把韦安石给拖出去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后世大多数采用资治通鉴的说法,认同司马光对这件事情下的结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更相信旧唐书记载的事情,这件事情其实跟太平公主没有太大的关系。韦安石跟李旦讲的话有两层意思,第一点,说这个话是亡国之言为什么?因为你被蒙蔽了,这明显是太平公主说的谣言被你相信了?

第二层意思可就有点儿太伤人了,直截了当的讲,太子对江山社稷有大功,你的皇位是人家给你争取来的,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李旦最忌讳的就是无功受禄,无缘无故我就当了皇上特别怕别人说。所以韦安石这句话完全有可能戳了李旦的肺管子,你是太子少保,韦安石你本来就应该帮着太子往好了做,我已经明确提醒你了,你要帮着太子更好的注意言行,不要整天盯着我这个皇位,反过来你还讽刺我,所以李旦发怒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完全能感觉到司马光老先生写到历史书当中说太平公主隔着帘子偷听,这一段有点儿像故事,不太像正史这太不正史了。其实我们这个之前就表达过这种观点,即使是堂而皇之地写道历史上的文字,我们要把它掰开了揉碎了,站在当时的立场当中仔细分析分析这段史实,是不是可信,我们得出的结论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至少我们经过思考它相对来说符合逻辑的,资治通鉴为什么要加这一段?如果加了之后太平公主这个形象几乎就是完全颠覆了,我们原来印象当中的太平公主就是比较强悍,愿意掌权的一个女性形象,加了这段文字之后,就会觉得他更加阴柔,更加歹毒。

这可能就是史书作者想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女性就不应该接触权利,一旦让他们接触权利,他们多狠?这种情况反映的是什么?是唐朝、五代和宋朝人之间历史观点的不同。为什么说我们不太相信太平公主能干出偷听这种事情?因为接下来太平公主干这个事儿完全和这些行为不相关。你看看太平公主采取什么策略?他安排人发动一圈儿舆论攻势之后,感觉有点隔靴搔痒没起到它预期的作用,怎么办?我干脆直接上阵,专门有一天等到众位宰相下朝的时候,他就堵到光范门门口,专门等大家出来,等众位宰相走到门口之后,他坐在车上把大家叫住了,我要跟大家讲几句话,大家一看太平公主亲自在这儿堵着,有什么事儿,太平公主是一点儿没有遮拦的,明确的跟大家讲我觉得李隆基不适合当太子,他本身他不是嫡长子,他就是个排行老三还是个庶出的,而且他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我觉得你们就应该集体跟皇上说,让他别当太子了,否则的话对江山社稷没有什么好处。

他这番话说完了之后,给众位大臣吓一跳,为什么,太平公主是什么身份,他是皇室成员的重要代表,他手下有众多党羽权倾一时,他现在当着大家的面,没有任何遮掩的把这话说出来,谁敢接,怎么接?大家都蒙了。就在大家面面相觑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站出来了,厉声反驳,明确的跟太平公主讲说太子对江山社稷时有大功,您可以想一想没有太子的配合和努力,您也没有今天的地位和权势,李隆基当这个太子是当之无愧的,这些话您就不该讲。说这番话的谁?

是吏部尚书宋景,宋景这个人别说是太平公主了就是他亲妈武则天我都敢怼,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所以宋景一站出来,太平公主也不好说什么了,知道这是个狠角色,只好冷笑一声转身走了。大家可以再想一想,以太平公主这个性格,如果隔着帘子听到韦安石跟睿宗皇帝讲这番话,他能等到让别人弹劾?早就从帘子后面跳出来,直接当面斥责了,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当然了李隆基这边面对太平公主咄咄逼人的攻击怎么办?他也不可能不反击。李隆基的反击也是够狠的,他怎么办?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如何进行权力较量?史书记载内容真实吗?(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