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材料材料作文“人生有两条路要走”审题指导与佳作导写
【原题再现】
(2021·云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审题
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考生需要仔细观察和思考画面特征与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从特征中找画面“主题”,在关系中找“内在关联”,从而准确画面的显性主题或内在寓意。
2022年高考 | 语文想上130分,就看这3本语文书!
画面的主体是一座大山的两个侧面,一面有人奋力向山顶攀登,一面有人从山顶自由滑行。画面配有文字:人生有两段路要走,一段是必须走的路,一段是想走的路。必须走的路先走好,才有机会走想走的路。
材料的关键词是“路”。围绕人生的两条“路”怎么走,材料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必须要走的路”应该是“现实之路”,“想要走的路”应该是“理想之路”。必须走的路,是看得见的,在现实里;想走的路,是看不见的,在心灵里。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往往是平行的,也许偶尔相交一次或几次。有的人,走到生命尽头时,依然还朝着想走的那条路张望。只有少数的人,把两条路并成了一条路,要么是必走的,要么是想走的。当然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走在了想走的路上,过上了想过的生活,做成了想做的事,成为了想成为的人,实现了自己想实现的人生价值。唯独这条路上的风景最美、身心最自由,但恰恰最艰辛,不会轻易得到。
所以,这道作文题其实是让考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只不过是用“路”这个载体来谈的。具体写作可选取一个角度,也可辩证来谈。
写作时可以先亮出自己的观点:走好必须走的路,才有机会走想要走的路。然后论述哪些路是我们必须走的,如学习之路,实践之路等;论述在走这些路的时候必须具备哪些品质,如不怕困难,拼搏进取等。接着论述想要走的路有哪些,可以具体写不同的梦想,然后论述这些梦想之路的是在现实之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具体可以写毛泽东、樊锦诗、袁隆平、钟芳蓉等等。最后强调作为青年,应当有自己心中的理想之路,然后脚踏实地在必须走的路上努力攀登,最后走上理想之路。
立意
1.理想需要依托于现实。
2.立足当下才能把握未来。
3.人生之路丰富多彩。
【佳作示例】
走自己想走的路
从一出生,我们就踏踏实实走上了各种各样的路,无可避免,正如曹文轩在《前方》中所说:“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这路,或坦坦荡荡,或充满荆棘,或四处泥泞,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必须走的路和自己想走的路。
所谓必须走的路,其实是社会为你规定的路,这是大众之路;所谓自己想走的路,就是你根据你自己的个性选择的路,这是罕迹之路。有人曾说,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了,才可以走自己想走的路。诚然,有些道路我们无法避免,应该尽全力将它走好,但之后,你是否会依据初心,向着心中的那个方向,像朝圣者一样虔诚地走下去呢?
芸芸众生的平凡之路,按部就班,确实好走,但这也就意味着你要做一辈子的木偶,每天重复生活,天天做着与别人一样的事情,没有新的体验,没有新的成长。长此以往,你便会对生活产生厌倦,失去活力和希望。
罕迹之路更通幽,所以,我更愿意选择一条自己想走的路,抬头挺胸,充满激情,迈开大步向前走。
选择大众之路可能会一帆风顺,但是我们活在世上,并不是为了贪图安逸,我们要有自己的梦,要有自己的执着与坚持,经营自己不一样的人生,这样人生才足够精彩。也许这样的选择只是搭在悬崖两边的一根独木,当我们走上去时,它会摇摇晃晃,险象环生;甚至当我们走到中间时,它会一下折断,我们可能因此跌入山崖。但那又如何?人生本来就是用来经历的,与其安逸地死,不如轰轰烈烈地生。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咬紧牙关,朝着我们心中既定的方向前行,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梦想,那时,我们的微笑一定是最甜、最美的。
行走在自己的路上,我们决不因困难而停下步伐。当你80岁时,你还有勇气做什么?在台湾省,曾有17位平均年龄81岁的老人,他们患有各种疾病,但他们却历经13天,像小伙子一般疯狂追梦,完成了骑摩托车环岛旅行。路途中,他们曾遇到险峻的悬崖、危险的塌方,也有人意外摔伤,但他们没有人退出,没有人喊累,更没有人走进前导车,他们用强大的意志克服了身上的病痛和路途的艰辛,他们选择了这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特别的道路。他们证明了自己还可以有梦想,并且能够实现,能够创造不一般的人生。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每一次突破,不仅是对他人的赶超,更是对自我的超越,是为将来做更好的自己积蓄力量。
纵观古今千年,有多少青年才俊折戟半途?他们被昨天不可重现的荣宠熏得昏昏欲睡,最终走偏了道路,迷失了自我。曾记否,那个过目成诵,才华横溢的神童仲永?曾记否,那个扬鞭策马,意气风发的吴王夫差?早年成名却迷失路途的仲永已成尘迹;骄傲自满,沉醉于暂时胜利的夫差已化为烟云。他们被罕迹之途上的寂寞磨去了耐性,终成了历史的过眼云烟。
今天,我们正行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这个道路是前所未有的,是全新的,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决不动摇。因为只有这条道路才能让我们中华腾飞,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走自己的路,请不要在意旁人的不解甚至嘲讽,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让全世界都认可你;不要畏惧夏日的骄阳,也不要畏惧冬日的寒霜,往前走,坚持住,蓦然回首,你会发现你已站在山巅之上!
【素材积累】
1.哈姆雷特的理想与遭遇
莎士比亚作品中哈姆雷特的身份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
2022年高考 | 语文想上130分,就看这3本语文书!
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轻而乐观,单纯又善良。不过,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破灭。他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最终踏上复仇之路。
适用主题:①理想与现实;②环境与命运
素材解读:高贵的出身与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哈姆雷特具有很多的优秀品质,良好的教育又使他有了平等、博爱的人文主义观点和理想。而残酷的现实却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正是在这种冲突之中,他开始了充满矛盾和犹豫的复仇之路。
2.让梦想植根于心
纪录片《不老骑士》记录了17位台湾省老人骑车环游台湾的故事。他们平均年龄81岁,心里却装着18岁的梦—实行人生中也许是最后一次的环岛骑行。他们面对家人反对、高龄考照、身体老化,以及1178公里漫漫征途中的风雨、塌方等各种严峻考验,用6个月的时间准备,13天的环岛,1178公里的骑行,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为我们体现了一个简单而伟大的梦想。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让梦想植根于心中,并付诸行动。
素材解读:①想着要骑车环游台湾而没有去做的话,他们的想法就仅仅梦想。而他们最终付诸行动并顺利完成夙愿,梦想就变成了现实;②有志者,事竟成。老人们坚持骑车环游台湾,努力克服身体和环境的种种考验,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实现了梦想。
3.汤姆·克鲁斯的成名经历
汤姆·克鲁斯早年的愿望是做一名牧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校内音乐剧的表演,从此对演出十分着迷,最终,他选择了演员这个职业。一开始,他寻找每一个试镜的机会,但每一次试镜均以失败告终。在洛杉矶,他遇到了伯乐,在经纪人保拉·瓦格纳的推荐下,克鲁斯终于在《无尽的爱》中获得了一个在银幕上一闪而过的小角色。之后,他担任主演的影片《熄灯号》《冒险事业》《局外人》等都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克鲁斯在沉默与静寂之中持续磨炼自己的演技,他坚信有耕耘就必定有收获。果然,1986年《壮志凌云》一炮打响,克鲁斯立刻成为千百万美国青年心目中的银幕偶像。真正令克鲁斯成为影坛明星的则是《雨人》和《生于七月四日》,之后他在《甜心先生》《碟中谍》《花木兰》等多部影片中均有出色表演,多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提名。
发散思维:①理想不一定能实现,现实有可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②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
4.国产科幻电影的严峻现实
随着第73届雨果奖长篇小说奖的宣布,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中国突然 "爆红”起来。其实刘慈欣在圈内早己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因科幻小说《三体》《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作品而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但获奖之前的他对于大众来说,仍是默默无闻的。有着游戏背景的游族影业宣布准备将《三体》改编成同名电影。同时,他的《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三部作品也摇身一变成为电影项目,加上导演宁浩正在酝酿的《乡村教师》,五部刘慈欣作品都被安在了电影改编的弓弩上,成了待发之箭。
刘慈欣对这种热闹保持着冷静。他说:“假设《星际穿越》是中国人拍的,水平和美国人拍的一样,但明确说这是中国人拍的,里面的演员全是中国人,那么这个影片会很失败。美国人的《星际穿越》很晦涩,舆论会美其名曰’烧脑片’,是’高大上’。但中国人拍岀来这种片子就要挨骂,别人会认为你在胡扯。这是国产科幻电影而临的严峻现实。”
适合主题:①个人定位;②价值观;③理想与现实
素材解读:刘慈欣不愧是一位优秀的科幻作家,他善于天马行空地幻想,但同时对自己的作品有准确的定位。他清醒地理解到自己的水平、价值与定位。这种清醒是个人持续取得进步、获得更大成就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