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作家》作者:多萝西娅·布兰德(Dorothea Brande)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章、(针对)四种困难
1.【被宣判根本不适合写作】
2.【一本书作者】
3.【间歇性作家】
4.【烂尾作家】
第二章、作家是什么样的人
1.【培养作家气质】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
对新事物好奇敏感、对旧事物记忆犹新、对事物间的联系足够敏锐、
2.【作家性格的两方面】一方面:成熟、没有偏见、温和、公正、
一方面:敏感、童真、(分别“锤炼”两种性格侧面、并维持它们之间的平衡、)
在训练这两种性格特质时、你必须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调节性格的过程就是内化性格的过程、
3.【天才与疯子】多重人格对作家来说很正常、意识和无意识的通力协作会引发奇迹、
4.【习惯性的磨砺自己】并重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的经验、
5.【完整的写下去】这样才能把握写作的全貌、才能做出整体的评价、
6.【打破任何阻止你写下去的障碍】不自信、怠惰、没灵感、完美主义...
7.【灵感与坚持】灵感时刻并非常驻、写作更多时候靠的是坚持、
第三章、表里不一的好处
1.任由无意识流动、意识在不妨碍无意识的情况下对无意识内容进行辨别、联系和处理、
2.不用怕文学陷入单一性、只要将新奇元素引入故事中去、
3.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来回切换、将故事变的自然而清晰、
4.要将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状态当成两个独立的人格特质、要区别它们、
5.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的思维必然始于发散而终于收束。
6.不要过早的宣称自己在进行写作、表达欲可能会宣泄持续写下去的冲动、
(不要让多巴胺取代了内啡肽、多巴胺产生想要的冲动、内啡肽是完成后的满足、)
7.批评和侮辱让理性的人格去承担、别用感性的艺术家人格去面对它们、
8.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和最严厉的批评家、情绪上接受自己的现状、行动上不要让
感性人格安排你的工作和生活、研究自己、审视自己、对自己各种行为做出取舍、
9.找到有益的消遣方式、凡是能给你带来精神力量的、带来新思想的消遣都行、
10.不要一开始就进入批评家人格、批评放在故事完成时、
11.运用“小说视角”看待和描述自身、

第四章、一些建议
1.任何建议都要在你愿意的情况下采纳和实施、
2.节省精力、欲速则不达、
3.让想象力飞扬,意志力要用在关键的地方、
4.旧习惯像极具韧性的橡胶球、用极端的方式进攻它、就会引起严重的反弹、
5.潜意识听不懂 “否” 的语言,比如你强调不要吸烟、它只会在心灵小本本上
增加一项【吸烟】的印记、所以在发现自己的毛病以后、要让正向的、有
积极意义的信息充斥你的环境、占满你的脑海、这样才能挤占掉毛病、
6.列出难题清单、不要埋头蛮干、
7.凡是阻碍你在写作上持续产生进步的因素、都要一 一排除、
第五、第六章、约束无意识 / 培养写作本能
1.约束你的【无意识】、让它为你的写作服务、这是成为作家的第一步、
2.那些自发的、天真的、美好的“白日梦”正是最好的小说素材来源之一、
3.白日梦是美好的、快乐的、而将它们化作文学形式必然是不轻松的、
4.练习新闻写作是不错的开始(支持你从相对轻松的领域开始接触文字工作、
容易达到“第二次高峰”、开启无穷精力的源泉。)
5.写作方式的选择是自由的、不论是手写、打字还是语音输入、选择你喜欢的、
也可以轮换着来、
6.【“重启”状态写作练习】当你刚睡醒时、尽可能的不要做任何其他事、请立刻
开始写作、内容可以是虚构的或真实的、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重启”状态
里写下任何文字、
7.逐步增加“重启”写作练习内容的数量、一方面让你习惯于用文字去表达想法、一方面
这些练习的内容可以成为日后写作的参考素材、
8.有时灵感是靠给自己一些压力从而榨取出来的、
9.虽然本能的自己很抗拒、但还是要将写作变成例行公事、形成习惯、培养新的本能、
10.一个严肃的建议:若做不到第9点、建议放弃写作、第七章、第一次检查
1.当你正在培养日常写作习惯和训练写作技巧时、忍住重读自己习作的诱惑、
2.在一项写作任务完成之前最好不要被别的事打扰、甚至不要说话、
3.不要陷入模仿名家的陷阱、写出自己的格调、发现自己的品味和优点、
4.摆脱先入为主、像拿到陌生作品那样去阅读自己的习作、
5.写作并非某种狭隘的技能、不同的人根据其能力、可朝不同方向的写作发展、
如现实主义写作、浪漫主义写作、意识流写作、短篇写作、长篇写作等。。

第八章、批评自己的作品
1.不要过早的唤醒没有想象力的那个自我来打击自身、
2.不要对内容患得患失、削减那些看似有价值的内容、
3.针对自己作品存在的问题去阅读优秀的作品以寻求改善、
4.反思自己在不同状态下写作的手感、合理的安排除写作以外的活动、
5.调节你的日常习惯和生活内容、从你的饮食、睡眠、锻炼、娱乐等的具体细节入手、
使你长期稳定的保持在最佳的创作状态上、
6.阅读他人作品时产生嫉妒是正常的、嫉妒是将他人的成功解释成自身的失败、而非
可以学习的对象、嫉妒是人的本能、但它是短视的、静态的、狭隘的、要承认嫉妒、
然后用智慧带自己走出嫉妒、认清自己的长处和弱点、
第九章、像作家一样读书
1.批评式阅读、
2.读两遍、(很快的不加评论的读第一遍、)
(读第二遍时拿出记事本分析细节、以及研究写的好与不好的地方、写一个简短的大纲、做
一个总结评价)
3.一定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如读之前已有的问题、读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列出它们、
读完后看看哪些已经被解决、哪些还没有解决、
4.做好索引工程、将重要的内容标签化、并在日后进一步参考学习、
5.在阅读之前、最好对写作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第十章、模仿
1.只要你觉得他人有比你做的好的地方就要去仔细研究和模仿、
2.不是去模仿某一部经典、而是去模仿任何人做的好的地方、
3.你研读的故事应该与你想写的故事长度相当、
4.从字数安排看佳作的端倪、(如一个5000字的短篇中、用了多少字写环境、)
5.挑选一位对你写作风格有帮助的作家、彻底的模仿、在词数、词性、语法结构、
甚至语气不变的情况词下、仿写别人优秀的内容、
6.找一部词典、收集新鲜的、感兴趣的、符合语境的、有用的词汇、提升表达的效果、

第十一章、学会重新看世界
1.盎然的兴趣和生动的记忆、
2.看待事物的新鲜感、
3.作家是要回到生活的素材中去描写其中鲜活的感受的、
4.不要总是重复调用那些记忆中有限的东西、可能会乏味、要在生活中体悟新的东西、
5.“尽量不要错过任何事”每天用一些时间进入“五岁孩子”的状态、体会用“纯真的眼神”打量
陌生的世界、也可像第一次来到陌生国度的旅客一样、
6.耐心的等待无意识将打量得来的素材消化吸收、
7.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去仔细描述五感所获的信息、(观察力训练)
8.天才做家能让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为他所用、
第十二章、原创性的源泉
1.只会套用别人模式的模仿者,注定会失败(写作是门艺术而非手艺)、
2.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为人类提供从我们自身角度看待世界的种种独特体会、
3.不要习惯于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
4.要符合自身经验、符合角色性格、符合剧情逻辑、而非生硬的制造剧情、
5.对自己诚实是原创性的源泉、不要吝于挖掘自己信念的根基、
6.不要在模仿别人的过程中忽视了自己真正宝贵的特殊经验、
7.想象力+生动的回忆+表达能力、
8.小说家应该只处理他力所能及之事、
9.一个主题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作者能够从中发现什么、以及他发现的深度、
10.如果一件事对你的吸引力极大、说明它对你是有意义的、如果你能发现其中的意义
是什么、你就有了创作故事的基础、
11.所有小说都是说服性的、写作的过程就是说服读者用你的眼睛看世界的过程、
12.一些启发你走向原创的问题:
①你相信上帝(或神)吗?②你相信自由意志吗?③你认为最大的灾难是什么?
③你认为的最大的幸福是什么?④你对婚姻的看法?⑤你喜欢孩子吗?⑥你的性取向?...
第十三章、作家的休闲
1.不要花过多的时间与同行交流以及阅读、
2.文字会自然的出现在无聊者的心中(隔绝一切主动与被动的外部信息输入)
3.监狱的犯人在自由的日子里可能从不写一个字、但在牢里抓到一张纸就迫不及待的
写出内容、
4.一旦我们学会了运用文字、我们就应该一直不停的使用它、包括休闲娱乐时、
5.长时间独自漫步、或坐在大巴的角落、有意识的拒绝说话或看书、
6.表达会破坏写出来的冲动、请带着目的明确而又神秘的沉默、找个地方静静的观察世界、
带着笔记本去写、不要说话、一旦将正在构思的作品表达出来、那种想要写下的迫切冲动
就消失了、
7.要把那种无形的创作欲望只用文字宣泄出来、
8.写作先要进入一种【艺术状态】、去寻找适合你的场景或仪式走进它、
9.找个不占用太多心智的活动当作消遣、让自己处于半放松状态、这些活动的特点:
有节奏的、单调的、无字的、

第十四章、练习故事
1.在固定时间坚持写作几周、
2.写作之前使大脑“清空缓存”,不要阅读、说话、做无关的活动、这也是为什么推荐
刚睡醒时写作的原因、要直接的利用无意识中的内容、
3.写作前阅读别人的作品会在无意中被代入他们的风格、失去自己的风格、
4.刚睡醒时写下的任何内容对你都有真正的价值、请认真的从这些素材中提炼你的思想、
5.当你决定了写什么、用哪些素材、如何运用这些素材写作时、就要认真考虑细节了、
6.准备工作:此时需要运用你的理性人格、分析素材中的细节、如果有必要的话去读
些参考材料以补充你需要的事实、对你故事的每个人物分别进行思考、
7.为了将人物写的栩栩如生、你要尽可能的去收集细节、想写好其他内容也是如此、
8.自然的忘掉那些细节、等个两三天、使它们沉淀到无意识中、(之后你会发现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替你写作、)
9.在决定写作的那天刚睡醒时立刻开始写作、写下你知道如何写的部分、减少重读、
尽量快速而轻松的工作、那些疑难问题在写作的准备阶段就该解决、
10.把故事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敲定、这是一种绝妙的写作指引、
11.每一部练习作品必须写完整、
12.写完后忘掉你的故事,直到你觉得有把握客观评价自己的故事时、
13.在你重新阅读自己的作品时像阅读其他作家的作品一样做好笔记、批判式阅读、
第十五章、伟大的发现
1.理想状态是作家的双重人格能够和谐相处、各司其职、分工配合、
2.学会轮流的切换以利用这两种人格(艺术家/批评家)、
3.去使用文字、去练习、去积累素材、直到故事出现在你的脑海或梦中、就立刻开始写作、
4.天才的根源是无意识而不是意识、
5.记忆储备与情感储备是无意识内容的基础、
6.无意识中孕育着伟大的艺术形式、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开发、
7.写作技巧和表现方式都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掌握、但无意识才是写作的主导因素、
8.很多天才作家一辈子都没认识到自己是如何写作的、他只知道自己有时需要独处、有时
需要在那发呆或浮想联翩、有时会陷入毫无灵感的绝望、有时会突然做出无意义的举动、
然而他们总会在某一时刻急切的进入创作状态、这种种状态也被称为“艺术的迷醉”、
9.沉于孤独、遁于休闲、沉默寡言、行为古怪、这些在外人看来疯癫的表象正是天才的表现
10.天才作家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利用自身天性的人、

第十六章、第三个人、天才
1.天才正是那些比普通人释放更多的天赋的人、
2.每个人都有天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自己的天赋、
3.天才是教不出来的、这是一种神秘的、直觉的知识、
4.并非需要无穷无尽的训练、经年累月的实践才能萌生天才的特质、
5.即使还不习惯运用自己的天赋也要释放它、运用它、你会被自己的天赋裹挟着前进、
6.大多数作家在成功释放天赋的探索中都历经坎坷、他们也无法回过头来确切的描述
那条迷雾重重、荆棘丛生的探索之路、因那种“创作状态”本身就有一丝迷幻的成分、
7.直觉能力越强的艺术家越不会去分析别人的工作方式、
8.通常的创作状态:灵感乍现→紧张的思考斟酌→安静的沉淀与“无所事事”→开始写作、
9.“无所事事”阶段作家通常意识不到一切活动仍在进行中、就像记忆在睡眠中被整理那样、
故事在逐渐形成、
10.换句话说、每个作家都会找到某种方式让自己处于一种轻度催眠的状态、(私货:建议
寻求健康的方法)
第十七章、作家的魔力
1.为了让天才出来活动、你要保持头脑的安静、
2.每日进行冥想、训练集中力、(私货:我发明的故事冥想也许与此有关)
3.先让头脑安静、再去写作、此时你会发现一切事物鲜活了起来、有了生命的气息、
就像你所带的蒙尘眼镜被清理干净后再看世界那样、(看清心中的世界)
4.(私货:我觉得“中二病状态”、“白日梦状态”、“意淫状态”就是每个人最自然的、
自发的艺术状态、虽然这些内涵被被迫直面现实的世人赋予了很多负面评判、
但如果是为了艺术创作、它们就成了宝贵的经验、)
第十八章、几点实用总结(私货)
1.有条件的话、将工作区域和娱乐区域分开、一旦开始写作就到工作区去、工作区
不进行娱乐活动、土豪可以考虑单租一个离家近又安静的地方专门用来写作、
2.准备一个带锁的箱子、工作时将无关的电子设备放进去锁上(手机、平板、鼠标)、
实在无法自律就将钥匙托人保管(比如楼下保安)或买一个定时开锁的箱子(淘宝
有但价格比 较贵400~500可能、但投资自己绝对值)
3.原则上讲、就是要提高自己被动接受信息或进行太刺激的娱乐活动的成本、设置各种客观
阻碍、不要去依靠自律、因为自律是一种极其消耗心智的心理活动、要把心智留给创作、
(比如刷某音、某博、某乎、玩某农药、某蒸汽平台、让接触它们的成本变高、)
4.如果你对自己足够了解的话、可以无视以上规定性建议、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习惯、说
不定你在浴室、在外散步、在贤者模式时都能创作出优秀内容、
5.关于如何进入艺术状态、我总结就是两个核心:①清空大脑缓存、比如刚睡醒写作、
比如冥想后写作。②想想自己小时候是如何做白日梦的、是如何犯中二病的、
用各种方法找到那种感觉就对了(笑)、当然在那之前要准备充足以及明确目标、
PS:应该叫“可控中二病”、
6.当你习惯于创作、这种“上帝的活动”、你会发现一切被动的、别人提供的信息和娱乐
都索然无味、(但我觉得瑟瑟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