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她”的旅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片段
随着太阳在地平线上收走最后一片光辉,这片大地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又一个夜晚。
森林中,感受着光照的消失,或高大,或矮小的植物伴随着一阵抖动,合拢了自己的叶片。其实,如果是在正常的光照下,这些植物的叶片呈现出的是紫绿色。这是为了尽可能地吸收波段更高的紫外线。而夜间骤降的气温则迫使它们合拢叶片来减少散热。这些都是在漫长的时间中进化出来的。
当然,也有过不这么做的家伙。然而它们很快便被自然选择的锐利刀锋从进化之树上剔除。它们短暂的一生,在漫长的进化史上连个小小的涟漪也算不上,更别提更加漫长的地质纪元了。
总之,这应当是这片大地上又一个平平无奇的夜晚。生命在黑暗和寒冷的面前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它们收起了自己挥舞的爪牙,蜷成一团,等待着下一个白天。于是,夜晚只剩下了踱步的风和沉默的群星。
星空是永恒的象征。至少在这个星球上,还不存在能说清它到底存在了多久的智慧生命。那些星星,它们就像嵌在时间长河的河床上的宝石,任凭万物流逝,依然熠熠生辉。不要说那些植物,就是它们脚下那古老而坚固的山脉,对群星而言也只是转瞬间出现又消失的存在罢了。这些宇宙中亘古不变的眼睛已经注视了这颗星球许久,今后它们也将继续注视下去,直至灭亡。
只是,这注视的目光在今晚有些不同。
在极短的时间内,群星都略微偏离了自己的位置,星空被套上了一层哈哈镜般抖动起来,那是星光在扭曲变形。紧接着,时空湖面上因跃迁结束泛起的微波被抚平,一切恢复了正常。
“她”到达了这个小小的恒星系。
这个遥远的来访者一到达这里,就开始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星系。
这颗星星有点暗淡呢。她想。这颗恒星自然也和其他的星星一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但现在,随着时间河水的冲刷,这颗宝石已不再闪亮如初。在核火焰无度的挥霍之下,即使恒星中存储的质量如此庞大,也逐渐开始见底了。氦沉积在它老迈的心脏中,这使得它的光谱偏向暗淡的红色。 她在旅行中见过很多这样的恒星,它们就像被遗弃在旷野上的篝火,燃烧不了多久了。
这个星系有……嗯,三颗行星,还有一个小行星带!真是来对了!她回想起之前因为这个恒星太过暗淡,而差点漏过它跳到下一颗恒星的经历,感到一阵庆幸。记录下这个恒星的坐标后,她开始仔细观察那几颗行星,那颗气态行星有那么多的卫星!这一定是它从小行星带捕获的。它表面那一条一条的云纹真漂亮。看,它还有一条细细的星环。我觉得它和你有点像,你认为呢?她对漂浮的自己身边的那个生物说话。
那是一个圆球状的生物。它有一个近似球体的身体和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像一个气球。它此时正高兴地在她身旁转来转去,并没有注意到她说的话。
嗨,别闹!她抓住“气球”,把它抱在怀里。好好看着。那边,那颗蓝色的行星,看见了吗?嗯,它的大部分都是液体构成的,只有核心在巨大的压力下被压缩成了固体。还有那颗……呀!
她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低叫。气球被她吓了一跳,从她的怀中挣脱出来。一个有生命的星球,天哪!它有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还有这么多复杂的高等生命!来,咱们靠近些看看。她的声音饱含惊喜,毕竟,在旷无边际的宇宙荒漠中,这样一方小小的绿洲实在不多见。
她抓住气球的尾巴,小心翼翼地移动到那行星的外层空间。小家伙很不安分,动来动去,还差点从w轴上飘出去。在这个距离上,她已经可以将这个星球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从核心到表面,从微观到宏观,从过去到现在,一切在她的视野中都显得一览无余。
它们是碳基生命呢,和我们之前看到过的很多生命一样。说实话,碳基生物的生命渺小又短暂,但只要一点点时间,它们就能撒遍整个星球。你不觉得这是个奇迹吗?她轻声说,现在,文明都已经开始在它们之中萌芽了。她注视着几只藏在洞穴中的全身被毛的生物,此刻它们正围在一堆篝火旁取暖。这些毛茸茸的家伙并未意识到这小小的火焰对历史和世界有多重大的意义,但它们知道这团在木头上摇晃的东西给他们带来光亮、温暖和烤熟的食物。火光和阴影在洞壁上跳着古老而神秘的舞蹈,不时显现出其上那幅拙劣的涂鸦:那是这群生物中一个年轻的成员涂上去的,它试图记录下今天一整天发生的事。这是这个星球上第一幅可以被称为书面记载的画。
文明是生命表现出的一种形态,我是这么认为的。她笑了笑,一开始,不论是生命还是文明,都无比脆弱。那幅画,那团火,还有那几个小小的生物,不过都是在夹缝中求得了一小块足够容纳自己的栖身之地罢了。一次小小的山洪和塌方,就足够把这一切一点不剩地抹去。但只要数万年左右的时间,它们就会撒遍星球的每一寸表面,在一切可以生存地方恣意生长。一切生命和文明的本能,说到底就只有一个:生存。为了生存下去,凡俗的生命有时也能做出令神明也惊叹不已的壮举来。她抬头看向遥远的深空,似是回忆起了什么。
气球根本没听懂她在说什么。它只是兴奋的转来转去,长尾巴躁动不安地摆动着。她看懂了它的意思,无奈又带着宠溺地笑了笑,去吧,不要吓到人家了。气球高兴地在真空中打了个滚,飘向它眼中刚刚发现的公园。
她待在原地,思绪渐渐发散开来。其实这个星球的生命已经很幸运了,和372号文明比起来,它们至少一出生就能看见星星。她发现的第372个文明诞生在一个星球的深海之中。在他们看到真正的天空的路途中,有浅海区致命的减压、升温,有有毒的大气成分,还有各种社会问题带来的阻力。经过数万年的曲折发展后,他们才第一次看到星空。但无论是哪个文明,最终都要向星空走去。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迫于生存,文明总有一天会走出自己的摇篮,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她想着——也可能是在自言自语,谁知道呢。
随着她逐渐陷入回忆,她的身边不断浮现出形态各异的幻影,这是她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整理自己的游记是一个旅行者的优秀品质,不过其他旅行者有各种各样的记录工具,她就只有自己的记忆了。幻影中出现了摇曳着的火焰形体,那是第1036号文明,是令她都惊讶不已的生命形式组成的集群。它们的身体由等离子和辐射构成。这种生活在恒星表面的生命体,即使在广袤无边的宇宙中也极为罕见。
幻影中浮现出了一群飞船。这是一个在迁徙中的文明。他们才刚刚拥有可以行星际航行的飞船,就遭到了无法抗衡的天灾——他们的太阳的寿命走到了终点,一次猛烈的超新星爆发将席卷周围数光年的空间。即使倾注了整个种族的资源和智慧,最终打造出的飞船也只能运走一部分人。最后,全民公决中被选的那部分人登上飞船,像落入了大海的种子一样开始漂流,而大部分人留在了母星上,平静地等待着毁灭降临。她也曾犹豫过要不要出手相助,但最终还是作罢。她很清楚她的帮助行为很可能对那个文明发展历程的干扰要远胜过一次超新星爆发。更何况她现在只是一个旅行者。而且再怎么说,至少他们活下来了。她眺望着深空中的某一处,那是另一个恒星系,是那群离乡者的新家。但也许我可以体验一下他们那样的生活。她在脑海中构思着:不用时空跃迁,用上几百年,慢慢走到另一个恒星系,在恒星边上烤烤火,舒展舒展身体,驱一驱在广漠的真空长途跋涉所带来的寒意——朴素,甚至有点艰苦,但有一种田园式的美。
突然,她猛地抬头,看向某个方向。然而那里的星星依旧静静排列在黑天鹅绒软垫般的太空中,毫无变化——至少看上去如此。她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小小的生态星球,放心地看到气球还在一片大陆上饶有兴致地游荡着。不管怎样,它们还不知道这一切。
在一个基准时间内,她就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这里是存在的边缘,是有序和无序的交界处,是碎片,白噪音。有形的物质在这里找不到存在的依托,只会被虚无吞噬——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分解,倒不如说是删除。此刻,这片虚无的区域正在缓缓扩大——实际上,“虚无”中不存在“大小”的概念,所以并不是虚无在扩大,而是周围的区域逐渐跌入其中,好像从桌上的孔中将桌布抽出一样。她神色凝重,却慢慢闭上眼睛。
下一瞬间,“她”变回了“祂”。
大得无法形容的形体在宇宙中浮现,那是祂的身躯。这具身体有时空构成的血肉填充,由基本作用化成的骨骼支撑,其中有无尽的物质和能量激荡回旋。微波背景辐射是祂的皮肤,祂的呼吸则是类星体最灼热的物质射流。祂身着繁星织就的长裙,用超越光锥的视线注视着那片混沌。顷刻间,不可名状的力量开始涌动,虚无如退潮般收缩,周边原本被侵吞的时空结构被重塑,一切恢复成原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祂的形体消散,而她的身影重新出现。她随即也消失在原地,只留下一声叹息,越来越频繁了……
(新人发文,不喜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