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造化弄人:米格鲁最后在玻利瓦尔见到的是谁

2021-02-06 13:10 作者:Giraffowl_隔热服  | 我要投稿


“我……猜到会是你。对不起,我不会让路,绝对不会。”


当初斗争血脉出皮肤的时候,“最后的考验”的“最后”,已经在暗示这悲剧气氛,但还是留有一线希望,或者,米格鲁最后通过了考验,从此过上平静的生活呢?虽然这并不太合理,但还是一种可能。而米格鲁对面的“你”又是谁呢?如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熟人,就算是米格鲁战死,也只是为理想殉道,倒不至于让人那么难受。

但这次《画中人》的剧情,以及(炎狱)炎熔的新档案几乎明确告诉我们,米格鲁的旅途是已经到了终点,而且似乎是让人不那么舒服的终点。


炎狱炎熔档案资料 4(来源:萌娘百科)


米格鲁在断后的时候,她究竟见到了谁?为什么她的表情是这么悲伤而有种坦然,为什么命运让人无可奈何得又那么无法挣脱?

本文将结合《画中人》中克洛丝得黄粱一梦、《午间逸话》的《向前走》,说明我对这个结局,以及是发展成这个结局的原因进行猜测,我的猜想是——


米格鲁最终和站在了战场的两边;

克洛丝,则无法像最开始带她们去罗德岛那样,

再一次拯救她们两个


克洛丝档案资料3(来源萌娘百科)


夕的画,凡人的神意

首先我们要明确夕给众人带来的黄粱一梦是什么原理,原理很简单,就是“雕琢出人类的神意”(对于他们这些“神的部分”而言很简单....)。

并不难。。。。

说人话就是,夕创造了一个个虚拟世界,让凡人在里面经历——或者说推演(自问自答)——自己的一生。

推演是指自己不断问自己

  • “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做?”

  • “根据我的认识,其他人会怎么做?”

  • “如果我们这么做,根据我的理解,事情会怎么发展?”

以乌有的为例,他在“画”里按照原计划前往龙门找鱼蛋大爷和鼠王,然后根据他从师傅那里听说的鼠王的形象,想像鼠王会保他5年,之后他回去勾吴城报仇,最终还是被随便一个路人砍死。

这个结局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剩下的只有给师傅报仇这一件事了,而报仇之后,随便一个路人都可能是仇家,日常变得危机四伏,自己想来是必死无疑吧。虽然是死路,但也就决定这么走了。

在死后,如果没有年的介入,他将再一次从“现在”开始,从逃离勾吴城开始重新来一遍,或者(我猜测)期间选择不同的话,也会走到不同的结局。但总体上就是一次次地沙盘推演自己的人生,但由于是自己根据经验的推演、没有新的信息加入,多半是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结果就是永远被困在夕的画中。

最后,乌有在经历了这段虚构的未来推演,听到了得道小僧嵯峨的禅语,又听到了年对夕说的关于罗德岛的事,看到了罗德岛的人,炎熔和克洛丝,对正义的坚持——一如他师傅的坚持;决定不去龙门,而去罗德岛了。这才是乌有叫炎熔为“恩人”的原因。

信赖提升后交谈1(来源:萌娘百科)


所以,克洛丝经历的“画”或者可以理解成,她对米格鲁的结局的悲观推演。接下来的内容将会包括,

  • 克洛丝推演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 为什么会推演出这个结果?

  • 这个结果是确实发生的吗?

  • 克洛丝是在推演未来还是复盘过去?


克洛丝的“自问自答”

克洛丝的“画”给我们展示的片段是:在玻利瓦尔的任务行动中,克洛丝从梦中醒来,然后发现米格鲁所在的波斯米亚本军大败,米格鲁陷入必死之局。


克洛丝的“画”我们是从一场梦开始看的,内容大概就是从预备队毕业后,几年过去了,米格鲁和芬离开了罗德岛,到了自己心中的目的地,也就是玻利瓦尔和哥伦比亚。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午间逸话》《向前走》的内容,米格鲁在还是预备队队员的时候,并不熟悉玻利瓦尔,只是从父母那里听说过,所以去玻利瓦尔没有“病情稳定后回家的意思”;芬则没有回自己的故乡,只是回去了哥伦比亚——她们三人来罗德岛前生活的地方。为什么米格鲁不是和芬一起回哥伦比亚?

而克洛丝还留在罗德岛,有时方便的话,她还会搭信使的便车去拜访米格鲁和芬两位旧友。

在不能依赖两位挚友的日子里,克洛丝必须拿出自己的实力和意志,所以一段时间不见,米格鲁对克洛丝可以说是刮目相看,俨然是一副罗德岛精英的样子。

“——为什么?我们就可以解决他们呀”

行事干练,动作敏捷而隐蔽。也就只有在好朋友面前才恢复到平时的懒懒散散的样子。而在敌人看来,Ko-Ko-Da-Yo已经变成了耳边的死神低语。

这次活动大量出现“ko-ko-da-yo”(在这里哦),可见这时已经和主线相隔很远了,克洛丝也已经独当一面了。这或许意味着,这段“画中梦”描述的至少是《画中人》剧情中克洛丝现在的状态,米格鲁和芬已经确实(在夕的画之外的现实中)离开罗德岛了。


在玻利瓦尔大行军的事件中,克洛丝作为罗德岛干员深入现场了解事情动向,其中,她个人最担心的自然是加入了玻利瓦尔军的米格鲁。在这次行动的一次休息中,克洛丝梦到了过去拜访好友的幸福日子,并且那次分别一直在脑海中萦绕,久久不能散去。


没有标明说话人的独白,也应该就是克洛丝对回忆的旁白

这里的意思有两种可能,一是梦里的是真实的回忆,克洛丝想要说,“米格鲁你是知道的,事情没有这么美好,(因为玻利瓦尔的复杂政局)我不可能再带着从芬那边拿来的、哥伦比亚特产再来拜访你了。”这是克洛丝对那次分别的理解。

二是这段梦境只是克洛丝的幻想,而她也知道这是幻想,所以这是她对自己说的,“克洛丝,面对现实吧,你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美好”。

最后一段米格鲁的话,就很关键了,这句话怎么会被画进画里?有几种可能,先按下不表。不过在戏外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提醒玩家,鹰角这是在填米格鲁皮肤的坑。


然后回到“画中的现实”,玻利瓦尔本军应该是大败,无法按照既定路线行动、营地被摧毁,克洛丝和某近卫干员小哥发现了米格鲁的行踪(或者说是任务安排之类的),意识到米格鲁虽然还没死,但已经陷入必死之局。所以克洛丝很想再一次救出米格鲁,但罗德岛的实力和立场都不允许她介入。

慌张地寻找着玻利瓦尔本军行踪的克洛丝甚至放弃了隐蔽,毫无效率地在荒野上大喊了起来
克洛丝找到了关于米格鲁的信息,并发现她陷入绝境,但自己却无能为力


悲剧,发生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句话,之后我们还会再细看一次。

“我……猜到会是你。对不起,我不会让路,绝对不会。”

那既然克洛丝是代表中立的罗德岛,那米格鲁的那句话就不是对克洛丝说的了,因为克洛丝想要的是拦住米格鲁,而不是让米格鲁让路,而剩下能让米格鲁以这个语气说出这句话的人,就只有芬了。

这句话发生的情景有很多种可能,有的没那么痛苦,有些则很让人难受。而最让人难受的发展,莫过于克洛丝把罗德岛的任务抛诸脑后,独自渗透进战场,然后看到米格鲁和芬对峙/战死的一幕。当然,这是我怀着最大的恶意编出的结局,鹰角的版本可能没那么狗血。


为什么会是芬?芬在文本的背面经历了什么?马上就尝试展开分析,但首先要说的是,克洛丝有像乌有那样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吗?应该是没有。

米格鲁换上了新皮肤的装备并说出了那句话,炎熔的档案里也记录了xxxx事件的发生让原A1预备小队的人悲痛欲绝的事情。用《海猫鸣泣之时》的设定来说,这两点就是红字真相,是不容反驳的真实。而其中,炎熔心理状态稳定,那不稳定的会是谁呢?似乎不言而喻了。



玻利瓦尔的动荡政局

要分析米格鲁和芬(暂定那是芬)的对立,就需要理清玻利瓦尔在发生什么,那段故事/设定主要是由《午间逸话》中《向前走》里的杜宾教官讲述:

玻利瓦尔主要有三个势力:

- 曾主导对抗哥伦比亚战争的莱塔尼亚控制的傀儡政府,

- 由议会分化出来、拥有大量资金的的自治政府,以及

- 由民众组成的反抗军。

从鹰角公开的地图来看,玻利瓦尔也和哥伦比亚接壤,再加上傀儡政府的由来,可见在玻利瓦尔的政局中,哥伦比亚也不是可以忽略的存在,比如它可以资助反抗军。

再过了很多年后,国际政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但应该还是平头百姓、有钱有权的人、莱塔尼亚、哥伦比亚这几方的博弈和斗争。这时,芬回去了哥伦比亚,米格鲁回到了玻利瓦尔。


接下来的内容就没有证据了,就是我瞎猜了,(用《海猫鸣泣之时》的设定来说,就是蓝字猜想,不保证真实性,只是猜测而已芬和米格鲁分别因为各自的信念加入了不同的阵营(比如自治政府和反抗军,两股势力合力驱逐了莱塔尼亚傀儡政府后发生决战,之类的)。然后最终走到了大行军中那造化弄人的瞬间


这样猜其实也合理,芬在《向前走》中,表现出似乎很在意玻利瓦尔。教官提到杜宾来自玻利瓦尔军队的时候,最先给出反应的是芬;杜宾说起玻利瓦尔状况的时候,芬也比来自那里的米格鲁了解的更多。

这句话让米格鲁来说也是顺的。为什么要让芬来说?

但是,这或者是芬是队长所以更靠谱、主动引起话题的原因吧,应该是我捕风捉影了。

总之,我之所以认为是芬,并不是这些细节(只是在凑字数、搞气氛而已),主要还是因为这最能合理化米格鲁的那句“不会让路”。更多的信息需要等鹰角放出新的线索,主要应该还是异格干员的档案(比如克洛丝)


还有一些让我唏嘘的小细节。一方面,在《向前走》中,克洛丝因为不想见到杜宾,所以只有芬和米格鲁去了听杜宾讲故事,最后克洛丝成为了无法插手的局外人。

二是杜宾因为对玻利瓦尔的三个势力的失望而从泥沼中走了出来,而她的学生又因为内心的信念走了回去,这也是一种传承。留在罗德岛是一种追随理想的选择,回去改变点什么也是一种追随理想的选择。

“你们可能要很久以后才能体会到这一点”。不过杜宾最后应该还是回去了吧...

好了,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夕困住克洛丝的“画”是过去还是未来?


假如,夕的画是从克洛丝的神意推演出来的,仅仅用到了克洛丝所知道所有信息,而不涉及玄而又玄的命运的丝线之类的东西,那么,克洛丝至少是知道

  • 米格鲁和芬不愿意留在罗德岛;

  • 米格鲁有强烈的意愿没回去哥伦比亚,而去了她只听过没见过的故乡、杜宾教官的故乡。

  • 米格鲁会说出,如果不是已经说过,那句“我……猜到会是你”的话。

再加上这句话是再画中梦里、没头没尾地出现的,而不是逻辑清晰地推演出来的,所以,克洛丝可能是在懊悔过去,克洛丝就算不知道米格鲁具体说了什么,也知道米格鲁遇到了比战死更让人痛苦的事情。玻利瓦尔大行军,已经发生了,那两段红字真相,是过去。


又假如,占卜和命数是存在的,夕作为“神明”的分灵,塑造的神意并不只是当下这个人的全部信息,还包括这个人过去和未来、不同可能性之下的信息,那就有可能这段故事还没有发生。

目前没有肯定的红字证据可以否决掉任意一个猜想,但考虑到“神明”在泰拉世界也并不是特别厉害,夕是主画画的,而不是占卜,所以其实我现在倾向于第一种。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理解。




总的来说,之所以想写下这些,还是因为好喜欢克洛丝这个形象——并非没有能力(甚至应该说很有能力/潜力),而只是很享受和朋友一起时那种无忧无虑,甚至有点懒懒散散的生活。突出一个游刃有余而不张扬。就很喜欢。

总有一天,罗德岛的旅途会结束的。要是能和大家一起,在温暖的天气里香甜地睡一觉,做一场醒不来的梦,该有多好啊~这是我最大的梦想哦~(克洛丝信赖3)

另外,她的梦想是基于身边的朋友上的,她的努力、她的能力、她的爆发都是因为朋友。克洛丝因为她为朋友的付出而闪耀。然而,一个小小的梦想,却因为朋友所追求的是更大的梦想,而被命运放大成大大的挑战、成就、和痛苦折磨。这种意象就很动人。

克洛丝的故事,必须通过米格鲁和芬来讲述——甚至应该说,虽然芬和米格鲁有自己的故事,但她们三个人共同的故事,就是克洛丝的故事。


若说她们三人的展开是不是太狗血,就要看文案的功力了。为什么米格鲁要走上这条路,她拦住的究竟是谁,对面又是因为什么才走到这一步,为什么不能避免这悲剧……剧情大框架很重要,但具体的演绎也很重要。

说到底,作为画外的人,只想看一个精彩的故事罢了。

故事精彩了,俗套的剧情框架也就不狗血了。


最后,放上克洛丝的成长作为结尾:

克洛丝,捉迷藏的神



造化弄人:米格鲁最后在玻利瓦尔见到的是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