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的变迁
感受家乡变迁,宣扬奋斗故事
——我和我的家乡
我来自浙江金华,但是,金华这个范围太大了,我对整个金华也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这次社会实践的内容,将会集中在金华的一个小县城——兰溪,这也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近些年,兰溪陆陆续续发生了不少变化,目前依旧处于城市改造当中,这次社会实践,我将会从这些变化中选取一部分进行展示与分析。
一、地理环境

二、特产美食

三、风景名胜
兰溪山清水秀,风光秀丽, 人文荟萃,名胜众多,堪称历史文化名城,且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兰溪地下长河:全国洞府航游之冠。地下长河以山美、水秀、洞奇、寺幽为特色,全长2500米,洞内星罗棋布散布着 各种惟妙惟肖的大自然杰作。洞内一条长逾千米的地下长河常年流水不断,清澈见底,游人既可乘舟揽胜又可步 行游览。地下长河所在地还有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赵四小姐的祖居地。人称此处有两绝“景为江南一绝,情为千古绝唱”。

诸葛八卦村:中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兰溪城城西18公里的诸葛八卦村,古称高隆,村中有3000余诸葛亮 嫡传后裔,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村落格局按九宫八卦图式而建,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全村房屋呈 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村内弄堂似通非通, 似连非连,曲折玄妙。诸葛村现有保存完好,建于明代的大公堂、丞相祠堂等景点。诸葛村中的民居,均建于明清,构成了一座颇具 规模的建筑群,雕梁画柜,古朴典雅,已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古今名人


2019年,新冠疫情肆虐,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痛苦中逝去。危难关头,一位位逆行者挺身而出,奋斗在抗疫第一线。其中,陈薇少将和她的团队在新冠疫苗的研发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是我们兰溪人的骄傲。
五、历史兴衰

三江交汇的地理条件为兰溪带来了便利的水运,也让有兰溪一个繁华的过去。百年之前,江上的货船日夜川流不息,还随处可见运载木材的木排。发达的商业甚至让兰溪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小上海”的美称。
然而,兰溪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80年代国家确立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沿海地区首先崛起。内陆地区随之相对衰落,浙西与浙东地区的差距日益扩大。在浙西地区内部,1982年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建立,经过几年的发展与整合,义乌开始在金华地区形成物流、人流与资金流的汇聚效应。尽管兰溪1985年得到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的荣誉,但虚名之下,其实不符。交通要冲地位既失,工商业窳败凋敝,加之地方政府为外向型经济提供的政策配套落后,在与首府金华和义乌、永康等邻县的招商引资、项目开发的地缘竞争中,兰溪不断落败。

兰江大桥建于1975年,整座大桥式样美观,结构新颖,是全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第一大公路桥,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被评为当年的中国十大建筑之一。桥头刻有“兰江大桥”四个字,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的题字。

六、城市改造
1、航道再兴
前面提到过兰溪曾经因为便利的水运而繁华,但是,后来由于铁路、公路交通的迅速兴起,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了富春江大坝,船闸每天只开两次,一天只能放行16到20条船,如果两条300吨级的船通过,一次就只能通过3艘,使得兰溪水运日渐萧条。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浙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物流大进大出日趋增多,陆路运输不堪重负,“瓶颈”问题开始显现。因而,兰溪水运再次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兰溪港被列为省7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兰江航道也被列入浙江省“十线”的干线航道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钱塘江中上游水运复兴工程的实施,使水路“西进”的四级航道延伸浙西的衢州市。2017年3月,改造提升后的富春江船闸正式通航,意味着一个被卡了近60年的航运瓶颈就此打通,兰溪迎来了一次水运复兴的重大机遇。

航道的重新使用也给兰溪带来了不少变化

江中小岛——中洲公园,和兰溪老城之间原本有一座悦济浮桥,供行人通行。现在为让货船通行,浮桥已经拆除,改为半小时一班的渡轮。


2、水利建设

三江交汇,有利有弊,在带来便利的水运的同时,也带来了洪水。几乎每年夏天,兰溪人民的江景房,总有那么几天,会“升级”为“海景房”。

SO,每年夏季,身在兰溪的朋友,尽量不要把车停在江边,否则... ...

有时候,水里不光有车,还有... ...二师兄。
这张图是真的哦。之前兰江上游有一个养猪场,有年一头猪借着洪水成功越狱,并且幸运地漂到了岸边。后来,为了响应五水共治,改善兰江水质,养猪场被拆除了。

洪水给兰溪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降低洪水的危害,兰溪市政府在江边装了不少防洪闸门。
3、城墙修复

兰溪古城墙位于兰江边上沿江路,始建于北宋,明代正德七年(1512年)重筑,设南、西、北三座城楼。
1939年为防日军空袭,将东、南两侧的城墙及南、北门城楼一同拆除,西侧沿江城墙及西门城楼因有防洪作用得以保留。
1985年西门城楼倒塌,1995年重修,现存城墙中有约600余米为明代遗迹,被列入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城楼和老城墙可以说是兰溪的一大标志。以前的西门城楼旁边开着四五家煲庄,热闹是挺热闹的,但环境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2014年5月,经受多年洪水冲刷的城墙发生坍塌。不幸中的万幸,这次事故仅造成1人受伤。

城墙倒塌后的8个月,兰溪市政府耗费巨资,将西门城楼两旁的太阳宫、九福楼进行动迁、拆除,改建为观景平台,同时对近200米的城墙进行拆除重修、加固,煲庄也全部搬迁。
4、棚户区改造

2018年,兰溪启动实施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棚改工作,征迁范围涉及兰江、云山、灵洞等三个乡镇,包括下金、张村、荸荠塘角、何村、后王、枣树、后地、费龙口等8个城中村和桃花坞社区,涉及住户5000余户,面积70余万平方米。
目前,改造仍在进行。


5、文创建设

兰溪棉纺织厂,建于1957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兰溪重要产业之一,许多老一辈的兰溪人,都和它有着不少缘分。2000年企业改制组建后,兰棉改制为浙江云山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并因老园区面积太小而搬迁。2019年,闲置多年的老厂房终于迎来了新的开始——“兰棉·1957文创园”于11月13日开始动工,计划将园区打造成集传统文化交流展示、非遗展示、现当代艺术展览、文化消费、创意办公、教育培训、体育休闲、美食餐饮配套服务等业态于一体的文创综合体,做到“景中有店,店中有景”。



为了展现老兰棉的风采,文创园还举办了摄影擂台赛,涌现出不少精彩的作品。

6、兰溪东站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注意到兰棉这片闲置多年的老厂房,并决定投资将其开发为文创园呢?原因很简单,在老兰棉的不远处,即将开始一个真正的大工程——兰溪人期盼了好久的高铁站——兰溪东站。
兰溪东站将设在云山街道,站房面积约6000平方米,拟建“3台7线”,也就是3个站台、7条铁路线。同时,拟建存车线5条和一个维修工区,这样的建设规模在全省县级市中是绝无仅有的。
六、影视中的兰溪
近几年,在不一些影视作品中,也渐渐出现了兰溪的身影。

《银河补习班》是由天津橙子映像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邓超、俞白眉联合执导,邓超领衔主演,白宇、任素汐、王西、孙浠伦、李建义、梁超等主演。
该片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讲述了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
《银河补习班》相信不少人都看过,而这部电影有许多镜头都是在兰溪拍摄的。下面我简单举几个例子。





而之后父子两个深情交流的片段,是在兰溪的一条老巷子里拍的。兰溪有一条步行街,叫古商城,它和隔壁马路之间有许多老巷子。(因为实在太多我真的不知道是哪条巷子了啊QAQ)


动画电影《昨日青空》改编自口袋巧克力创作的同名漫画作品。讲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个平凡、宁静的南方小县城的故事。几位小城的高三学生,在面对如山的学业压力间隙中,萌芽的梦想、友谊和初恋,以及他们和大人世界的那道鸿沟。 他们在成长中,幸福和痛苦同时蜕变、升华。
《昨日青空》这部作品的背景就是兰溪。里面许多场景,都可以在兰溪找到原型,海报中他们背后的那座城市,就是另一个时空中的兰溪。






口袋巧克力,本名龚毅坚,知名漫画家。其作品人物亲和,色彩清丽,故事细腻,情感丰富,作品内容多以表现人性中的真与善,生活中的美与希望为主。口袋巧克力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画笔,向世界展示着自己发现的美,一份份过往的、身边的、瞬间的、心中的美,一份份会被人们遗忘、忽略、错过的美。
顺便说一句,《昨日青空》的作者——口袋巧克力也是兰溪人,还是我高中老师的同学,据说《昨日青空》里还有以我那个老师为原型的角色哦。
六、总结
随着这些影视作品的上映,也有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兰溪这个曾经有过辉煌的小县城,开始了解这个城市。
航道重兴,棚户区改造,文创园动工,高铁站建设加入日程,兰溪的身影走上荧幕... ...从这些生活的点滴中可以看到,兰溪正在稳步发展。希望兰溪能够抓住种种契机,重振往日雄风。
目前兰溪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洪水,目前已有措施只能减少损失,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棚户区改造和高铁站修建都需要大量资金,对目前的兰溪这将是较大的负担。
洪水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根除,但可以从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入手,减少排水不畅导致内涝的可能。而资金的问题需要从产业结构和引进资金等方面入手。兰溪高铁站的建设将会带来较大的客流量,这也意味着较大的消费力,也正因为如此,附近的兰棉旧址才被人看中,投资为文创园。同时兰溪还可以凭借山清水秀,风光秀丽, 人文荟萃,名胜众多的优势,发展旅游业,而正在进行的棚户区改造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兰溪的发展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