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比极大多数人都更希望它成功 —聊聊我自己38年的“伪游龄”和《黑神话:悟空》
2020年8月20日上午10点,
Bilibili一个名为“黑神话之悟空”的账号
上传了一段名为
“游戏科学新作《黑神话:悟空》13分钟实机演示”的视频
谁是“游戏科学”?
《黑神话:悟空》又是啥?
从来没听说过怎么就直接上实机演示了?
“你们一定都听说过他的故事”
“有人说,他帮唐僧取了西经,被封了斗战胜佛”
一名老者的声音
随烛火荡漾
照亮断壁残垣掩映下的木雕彩绘
然后
是风雪中岿然自立的观音石像
是竹林间的牌楼石舫
是一只鸣蝉缓缓飞过几个巡山小妖
忽而化作一只顽猴
挥舞着铁棒
与小妖大怪们
斗将起来
……
而行至视频的10:47秒处
击溃了白毛怪的顽猴
由耳中幻化出铁棒
正要处决敌首时

刹那间
另一根精雕细琢的棒子拦在了棍前
随金光缓缓泛起
是刻在棍端的几个烫金大字
“如意金箍棒”
而面露难色的持棒者
则是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出自《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他,回来了
随即响起的《云宫迅音》remix
则昭示着
这款游戏的“血缘正统”

这段13分钟的视频
时至今日,播放量已达到4908万
31万b友在视频下留言
而点赞数量最高的那个
我也非常喜欢
“我曾在埃及当刺客,
在异世界当猎魔人,当猎龙者,当骑士,什么都当了。
现在我终于看到一丝希望,
我能回自己国家当猴哥”
时至今日,我已不记得我看过多少次这段视频
只记得刚开始的几天里
每每点开
都泪流满面
我们,太需要它了
我,太需要它了
记得和群里的小伙伴聊起过
“(我们)大多数人的游戏年龄都不太能超过我的实际年龄”
正是因为
1983年任天堂Family Computer红白机发售后
在1985年先后迎来了
《超级马里奥兄弟》《坦克大战》《马戏团》等
至今仍被人所津津乐道的经典游戏
作为错过了雅达利游戏时期(1977-1983)的我们来说
任天堂FC时期(1983-1990)才是我们游戏生涯的开始
我自己的第一款启蒙游戏
就是4、5岁时玩到的、
红白机上的《坦克大战》

而接下来,我想慢慢的,
将那段“内容接受”的故事和感受
讲给您们听

我相信,最开始我的父母、亲戚
必然不会意识到
这个“小屏幕上会动的玩意”
会对我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也在最初的一段时光中
怕是没少给他们创造“割裂感”
一方面我好像是个“逢人都夸”的好孩子
有着还算不错的学习成绩、
广泛甚至都略带点儿天赋属性的爱好范围
画画、写作、民乐演奏动辄拿一摞奖状
并
疯狂的汲取着可视范围内的所有“内容产品”
从几岁时候的《米老鼠》《童话大王》《故事会》,
到十来岁的《奥秘》《飞碟探索》《大众软件》《大众电影》
……
而这一阶段整体的关键词是,听话
可一旦触及到“游戏”“漫画”“动画片”
在他们眼中
我仿佛瞬间,就不“听话”了
“玩物丧志”
是即便我已经充分做到了上述所有的前提下
在触碰到这些内容时
仍然自始至终背负着的沉重包袱
彼时的“电子游戏”正承担着每一辈成长过程里
定然会出现的“洪水猛兽”形象
它们可以是武侠小说、可以是小人书
可以是偶像剧、可以是追星、可以是非主流
更可以是现而今的“短视频”
而游戏,更曾被叫做“电子海洛因”啊
而更不要提“游戏”一直以来
在我们周遭的“获取场所”所带来的刻板印象
游戏厅/台球厅、包机房小黑屋、电脑房、网吧
就像是童漠男脱口秀里说起去玩“飞盘”
不加人家姑娘微信、
被教练说“你是纯粹喜欢这项运动是么?”
极大多数人
也很难相信或是接受
我们前往上述场所
是纯粹喜欢游戏
更何况,这些“内容产品”都是“舶来品”
“崇洋媚外”则是另外一顶,沉重的帽子
但,如同那句《黑神话悟空》的高亮评价
我们确实在一个个奇绝诡异的场景里,
操作着赤膊勇士、荒野枪手、
红白拳师、变异王八
但真正能够共情的
必然是基于我们历史文化底蕴当中
所提纯出的故事
真正能让我们抬起头来的
必然是自我的
彼时,《金庸群侠传》掀起国产游戏的滔天巨浪
《仙剑奇侠传》《轩辕剑》《剑侠情缘》三剑合璧
《幻想三国志》《新绝代双骄》
《阿猫阿狗》《大富翁》等等等等
国内游戏人的才情肆意挥洒
更何况还有在国际上曾得到高度关注的
《傲世三国》《秦殇》
那时的我们
也曾站立在行业的顶端
十几岁时最为叛逆阶段的我
似乎都觉得
这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这份喜爱
必将换回一份“肯定”与“值得”
而前路波折
可能当时的从业者们都未曾预料过
二十余年起起落落
彼时手握的黄金,似已化作砂砾
自指缝之间
撒没在了漫漫大漠之下
我们终究还是落下了
2023年8月23日
德国科隆游戏展
《黑神话:悟空》发布了一段2:24的宣传片
以“秦腔”弹唱开始,以中文念白收尾
屏幕中间,仍是大大的“悟空”二字
没有英文翻译,没有其他注释
一众老外,满堂喝彩
45台机器的现场试玩
排队需要排5个小时仍人满为患
最终
这段宣传片拿到了科隆游戏展最多播放
力压《刺客信条:幻景》《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
贝塞斯达的《星空》等一众外国巨制
并得到了科隆2023“最佳视觉效果”大奖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账号以一段
“《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一次集齐”
的视频剪辑
佐证着官方的关注与肯定
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微博up“祝佳音”有这样一段话
“我从小就是吸收着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长大的,
所以在娱乐作品全球化这方面,
我想我们这一代比任何之前和之后的人都更得益于此,
也更对此秉持开放的态度——
别管是谁出的,好看就行”
而这段的收尾
归于“对于自己文化的共振”
这种文化的对外更优质的传播
“可以了解我的童年梦想,我的英雄,
我成长过程中那些影响和塑造了我的东西”
如同去年我所推崇的那部
《创作的基因:我所爱着的MEME们》
这本书一样
这些来自全球各个角落的内容作品
只是足够精彩
无论文化高低贵贱之分
而当然
来自骨血中的
必然更为动容
必将昂起头颅
我在公号《85大叔的“童年债”玩具TOP10》这期里
其实也浅浅的聊过
80后为什么总拿自己的回忆说事儿
那恰恰是因为
在那个“混沌初开”的时期里
版权意识尚未成型
外有引进、甚至白送的全世界动画作品
内有各方来路不明的盗版录像、光碟、卡带
明有一刀未剪的《泰坦尼克》
暗有翻译转印的《画书大王》
我们无缝对接着世界几十年来所积累的文化内容产品
那种“吃过见过”的冲击
历久弥新
而那时的内容产出
我们的先辈们也从未曾停下脚步
《大闹天宫》
《葫芦兄弟》
《黑猫警长》
《小蝌蚪找妈妈》
《阿凡提的故事》
等等等等
水墨、写意、剪纸、逐帧木偶
海内交织,纵情声马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数十年过去
我不想提起“我们的内容创造”的时候
还是需要翻到这本书的前言部分
而近年来
驱散“消失的三年”的影响
《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等
制作精良、细节苛责的优秀剧集
《万里归途》《独行月球》《隐入尘烟》等
兼具国际范和国产内核要素的电影
以及
《雾山五行》《中国奇谭》《镖人》等
在国际范围内屡受好评的动漫作品
我们与它们一同,见证着
开放包容之下的文化崛起
自信一定不是关起门来自己信自己
而是走在现而今世界范围内最宽广的路径上
用最顶峰的质量
讲述我们最引以为傲的内核
那么,游戏呢?
自然会有新生代玩家
拿出IOS下载/充值排行榜
意图来佐证些什么
但我还是想问
那么游戏呢?
而《黑神话:悟空》,来了
2024年夏,我们等你
请你一定要
用最细腻的故事去感染他们
用最精致的考究去震撼他们
用源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温柔刚毅、
兼容并包的内核
炙烤他们、融化他们
不要去顾及那些阶段性的“饭圈”“打拳”的影响
也请不要沾染上“假谦虚”的陋习
请义无反顾的
站在该品类艺术造诣与技术实力的巅峰
傲视群雄
念出那句台词
“既见未来,为何不拜!”


而,毫无疑问
那些现而今仍走在这条内容创造道路上的从业者们
那些,正在缔造着这一切的朋友们
才真正值得尊敬
而能与他们一起经历过这个时代并坚持的“爱过”
则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爱好者
最为荣耀的勋章
感谢你们
你们这一路,所背负的、所克服的
必将化作滚滚洪流下
不可忽视的追寻与求索
被后人所铭刻
而我们
只求一份,轻轻的“尊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