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刷题儿题儿】高二-助力期中考,考出新高度~ | 全国名校真题精选

2022-10-30 10:59 作者:此云无幻亦有幻  | 我要投稿

高二-全国名校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15 小题)


00:38


1.(2021秋·庐阳区校级期末)如图一为人体局部组织及其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相关液体成分、图中数字代表过程);图二为体液各组分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a、b、c、d、e共同构成内环境

B.图二中的甲相当于图一中的b,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部分

C.图二中的乙相当于图一中的a,内含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D.图一中组织细胞代谢过旺时可能导致过程3强于4引发组织水肿

答案:C


02:33



02:37


2.(2022·定远县校级模拟)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明显降低

C.PM2.5可能成为致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答案:B


03:37



03:44


3.(2021秋·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 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 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答案:C


05:09



05:11


4.(2021秋·宁江区校级期中)某学校组织学生体检,有位同学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中多项指标不正常,感到非常紧张,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此时为了平复心跳和呼吸,该同学体内发生的生理调节过程为( )

A.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扩张

B.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收缩

C.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

D.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收缩

答案:D


05:39



05:40


5.(2021 秋·广州期末)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自主神经系统只包括传出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减慢、血管舒张

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答案:B


06:48



06:51


6.(2022·祁东县校级模拟)某同学走路不小心,脚底扎了一个钉子,并且感觉到疼痛,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射反应.关于该反射,以下叙述合理的是( )

A.仅有效应器即可发生反射

B.感觉疼痛,说明兴奋已经传递到脊髓

C.反射发生时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反射发生时,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发生识别和结合

答案:C


07:42



07:43


7.(2022春·天山区校级期末)图1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在其上连接了甲、乙两个灵敏电流计(cd>de),经过该反射弧中某一突触传递兴奋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分别是图2的①②两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刺激d点时,骨骼肌收缩,此过程不属于反射

B.由图2分析推理出兴奋经过该突触传递时有突触延搁

C.由图2可知该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为抑制性递质

D.和CD、DE段一样,EF 时间段的 Na+、K+跨膜运输也不消耗 ATP

答案:D


09:53



09:53


8.(2022春·西市区校级期末)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一种常用抗抑郁药。如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是突触前膜

B.MAOID 能增加突触间隙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

C.图中所示的递质释放方式,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答案:D


11:25



11:27


9,(2021秋·鼓楼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细胞甲为B细胞

B.激素乙通过体液定向运到垂体发挥调节作用

C.细胞甲的分泌活动越旺盛,激素乙的分泌就越多

D.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二者具有竞争性

答案:D


12:49



12:53


10.(2022春·台州期中)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①可诱导靶细胞调亡,图乙表示接种不同剂量的基因疫苗小鼠的抗体效价(一种衡量免疫效果的单位)的实验结果。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细胞①和③均是T细胞,细胞①是效应T细胞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细胞①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图乙对照组是用50μg空基因载体处理,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

答案:C


14:57



14:59


11.(2022 春·天山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⑥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⑦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人体的免疫缺陷病

⑧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⑨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5项 D.4项 B.3项 C.2项

答案:B


16:26



16:27


12.(2021 秋·巫山县校级期末)当异体组织器官被移植到体内某些特定部位(如眼、睾丸、脑)该区域免疫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启动细胞自杀程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器官移植需要供者和受者主要HLA完全相同

B.T细胞中免疫赦免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可能是导致“免疫赦免”产生的原因

C.“免疫赦免”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进化缺陷,不利于人类适应环境

D.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

答案:B


17:42



17:42


13.(2021秋-青铜峡市校级期末)在如图所示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

A.a→b B.b→d C.c→a D.a→c

答案:C


18:23



18:23


14.(2021秋·昌吉州期末)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生长素的含量是a=b、c=d,植物水平生长

B.图②中生长素的含量是a<b、c<d,a、c、d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

C.图②中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均能体现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

D.综合分析图①②可知,重力能够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答案:C


19:48




19:49


15.(2022春贵港期末)赤霉素GA)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科学家对GA促进茎伸长的信号转导途径已有深入了解,他们通过分析研究水稻矮化突变体获得了第一个GA受体,叫作GIDI蛋白。它定位于胞核中,GA一旦与GID1蛋白结合,就会启动GID1蛋白与蛋白降解复合体SCF的相互作用而活化SCF,后者降解信号转导网络中的重要枢纽DELLA蛋白,使GA能够完成促进茎伸长的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A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GID1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

C.GA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所以GA的生物合成不受基因组控制

D.GA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等部位合成

答案:C


21:46



21:52


16.(2021秋、永善县校级期中)如图为某种反射弧示意图如图所示,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1)图示表明E是________,电激B,E无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电激B,A反应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活动,原因是__________。

(3)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实验方案,以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递特点(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提示:利用图示①、②、③说明刺激或测量部位,A、B、C、D、E说明观察部位)实验目的: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方法步骤:____________。

结果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双向传导。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单向传导。

答案:(1)感受器;兴奋在C处单向传递(或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2)不是;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3)电激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A有反应而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


24:54



24:56


17.(2022·荔城区校级模拟)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损伤人们的身体健康。失眠者白天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易激怒、困倦和抑郁等表现。褪黑素作为由松果体产生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其分泌昼少夜多,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它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

如图为褪黑素的分泌调节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光周期可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这是一个反射过程,其结构基础为________。请完成褪黑素分泌的反射路径:

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_____→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

(2)松果体细胞产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兴奋,从而使褪黑素的分泌量维持稳定,此机制属于_____调节。褪黑素需经体液运输才能与SCN上相应_______结合发挥作用。控制松果体细胞分泌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不需要经血液运输即可实现调节松果体的活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光对褪黑素的分泌量也有影响。H蛋白是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小鼠,得到以下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长期熬夜的人褪黑素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一些辅助睡眠的药物中含有褪黑素,但是褪黑素增多有可能引起季节性抑郁症,请综合上述分析,提出利用褪黑素调节睡眠的两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射弧;兴奋

(2)负反馈;受体;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可直接通过突触结构控制松果体

(3)绿光严重抑制酶H的活性(蓝光其次,紫外光再次),从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红光对酶H活性几乎无影响,从而对褪黑素分泌无明显影响(或略微促进)

(4)远离手机,合理作息;闭灯睡觉;必要时可以服用含有褪黑色素的药物,但是切勿长时间服用,服用剂量一定要谨遵医嘱


26:57




28:19



28:20


18.(2020秋·莒县期中)动物的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主要是睾酮),进入靶细胞后与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在细胞核中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生理调节效应。针对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背中所起的生理学效应,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假说:

假说1:发育成为雌性器官需要来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号,当这一信号缺失时,胚胎发育成为雄性器官;

假说2:发育成为雄性器官需要来自睾丸提供的激素信号,当这一信号缺失时,胚胎发育成为雌性器官。

为验证上述哪种假设成立,研究人员在家免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及外生殖器的表现。实验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1)性激素的化学组成主要是研究发现,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性激素,原因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填“假说1”或“假说2”)成立。

(3)为进一步证实该假说成立,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完善补充相关的实验组。(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类固醇;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立即失活

(2)是否做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组织的手术、性染色体组成;假说2

(3)实验思路: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同时给与一定量的雄激素睾酮)刺激,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及外生殖器的表现

实验结果:两者都发育出雄性外生殖器


30:58




31:04


19.(2021秋·信阳期中)为验证T淋巴细胞对同种抗原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现利用不带特定抗原的A、B、C三组小鼠开展免疫学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要求与说明:脾脏中含有大量的B细胞和T细胞,抗体含量测定的具体方法及脾脏细胞分离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与处理:

A组:注射绵羊细胞R,10天后抽血测定抗体含量,测定完成后将其均分为A、A.两组。

B组:正常饲养10天后,抽血测定抗体含量。

C组:正常饲养10天后,转入从去除T细胞作用的A2组小鼠中分离出的脾脏细胞,并对其注射绵T羊细胞R,10天后,抽血测定抗体含量。

②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充完善B组的实验思路

(2)预测实验结果,并在坐标系中以柱形图形式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绵羊细胞R在上述实验中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注射的绵羊细胞R应取自(填“同一”或“不同”)个体,目的是_______

②预计C组达到A组同等抗体水平的时间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天,其原因是_________且去除T细胞作用有利于体液免疫过程的完成。

答案:(1)转入从A1组小鼠中分离出的脾脏细胞,并对其注射绵羊细胞R

(2)

(3)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抗原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小于;注射的脾脏细胞中含有对应抗原(绵羊细胞R)的记忆细胞


33:22



34:05




34:11


20.(2021秋·密山市校级期中)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人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图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产生其原因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填激素名称)使其进入休眠期,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发芽,可用与________(填激素名称)作用效果类似的化学物质处理。

(2)据图分析,_______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_______,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

(3)水稻插秧前用“移栽灵”处理,可提高成活率,移栽灵的有效成分应该是______________(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

(4)研究发现A基因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继续进行实验。

①请补充上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____b_____

②实验的检测结果为_______,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

(5)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为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根据上图分析是否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并简述理由_____

答案:(1)脱落酸;赤霉素;

(2)生长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负)反馈

(3)生长素类调节剂

(4)水稻突变体;根的平均长度

(5)不需要,因为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水稻根系的生长













【刷题儿题儿】高二-助力期中考,考出新高度~ | 全国名校真题精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