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句读经验分享003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句读经验分享。
上次我们读完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I中工资【I】的部分,了解到了为什么工人在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中总是处于依附资本家的劣势地位,今天我们接着往下读。
由于编者本人水平有限,如果出现错误,还望各位同志批评指出;另文本选用: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本期阅读的文稿如下:
【II】市场价格的偶然的和突然的波动,对地租的影响少于对分解为利润和工资的价格部分的影响;而对利润的影响又少于对工资的影响。大多数情况是这样:当某个地方工资提高时,别的地方工资保持不变,有的地方工资在降低。
当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有利可得,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例如当资本家由于制造业秘密或商业秘密,由于垄断或自己拥有的地段的位置有利而使市场价格保持在自然价格以上的时候,工人也无利可得。
其次,劳动价格要比生活资料的价格远为稳定。二者往往成反比。在物价腾贵的年代,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下降而下降,因生活资料价格提高而提高。这样就相互抵消。无论如何,总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没有饭吃。在物价便宜的年代,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提高而提高,因生活资料价格下降而下降。这样也就相互抵消。
下面我们逐句分析。
【II】市场价格的偶然的和突然的波动,对地租的影响少于对分解为利润和工资的价格部分的影响;而对利润的影响又少于对工资的影响。
简单概括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即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于地租、利润以及工人工资的影响是不同的,对地租的影响最小、次之为对利润的影响、对工资的影响最大。如我们上期所说,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在劳资关系中处于依附资本家的不利地位。当市场波动时,资本家无法改变地租的价格(例如厂房用地租期为十年,那么在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将一次性支付十年的租金,而不会一年一付,可以理解为固定资本。)同时,资本家不愿意在利润上做出牺牲,那就只好苦一苦工人兄弟了。
大多数情况是这样:当某个地方工资提高时,别的地方工资保持不变,有的地方工资在降低。
这里,马克思总结了市场价格波动对于工人工资的影响大体有三种情况。需要强调的是,某个地方工资的提高,不意味着资本家良心发现。虽然工人的工资提高了,但和工人所创造的价值相比还是九牛一毛。
当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有利可得,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
揭露真相的一句话,马克思在此句话之前论述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这句话。下面我们来看看马克思举的例子。
例如当资本家由于制造业秘密或商业秘密,由于垄断或自己拥有的地段的位置有利而使市场价格保持在自然价格以上的时候,工人也无利可得。
当资本家拥有一些秘密,取得一些垄断时,他会抬高价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因为当资本家取得这些有利条件后,他的商品只此一家,没有竞品,自然可以将价格定得高于自然价格。虽然资本家通过抬高价格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但这和你工人没有什么关系,资本家不会因为多赚了一块钱而分给工人五毛钱。原因我们在之前已经说明了,工人处于依附资本家的不利地位。
其次,劳动价格要比生活资料的价格远为稳定
劳动价格之所以更为稳定,还是因为劳资关系中工人处于依附资本家的不利地位,资本家可以掌控工人的工资,同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劳动价格和生活资料的价格往往成反比,我们看马克思下面的分析。
在物价腾贵的年代,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下降而下降,因生活资料价格提高而提高。这样就相互抵消。
当市场上供小于求时,物价会升高,这时,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会扩大生产,生产更多的商品;但是同时,因为物价飞涨,一大部分人买不起此种商品了,这时供求关系由供小于求变为供大于求;此时资本家会缩小生产规模,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下降,这就导致部分工人失业和工资下降。但同时,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必须足以维持工人的日常生活,由于此时物价升高,资本家就要支付给工人更多的工资来维持工人的日常生活。这样一来二者便相乎抵消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劳动价格要比生活资料的价格远为稳定。
无论如何,总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没有饭吃。
这又回到了我们之前谈过的问题,资本家需要社会上总是保持相当部分的失业人口,来保证其在劳资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
在物价便宜的年代,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提高而提高,因生活资料价格下降而下降。这样也就相互抵消。
同理,当市场上供大于求时,物价会降低,这时,资本家为了不亏本,会缩小生产;但是同时,因为物价降低,购买此商品的人会增多,这时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变为供小于求;此时资本家会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对劳动力的需求会提高,这就导致了工人工资的提高。但同时,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只要能够维持工人的日常生活即可,由于此时物价降低,资本家只需支付给工人比原来更少的工资便足以维持工人的日常生活。这样一来二者便相乎抵消了。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