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起源与汉字构造
2023-02-13 21:51 作者:TimesLucky | 我要投稿
笔墨(用笔、结字、章法、墨法)
书写(韵律感(近似于音乐、舞蹈)、不可逆、偶然与必然)
性情(书写者的个人性格、情绪流露在书法中)
观念(个体的审美、时代的潮流、民族的思想)
生活(人生经历的融入(包括交游)、有故事的“书法”)
再造(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后人的解读)
书法起源与汉字构造
文字起源
殷商甲骨文,是成熟的甲骨文体系。之前,结绳说,仓颉造字说,卦画说
在文字发生的原始阶段,“文字和图画大概是长期混用的。” --裘锡归《文字学概要》
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不是借源文字。
六书说:创字(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三书说:象形、象意、形声。足以范围一切中国汉字。不归于形,必归于意,不归于意,必归于声。 --唐兰《中国文字学》
中国汉字起于象形而一直保留象形的特色。
汉字的形体特点:时间与空间,自然与生命
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 --宗白华《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

象形与象意。汉字虽然象形,但是与绘画不同,与摄影不同,与古埃及文字也不同。它的象形是高度凝结的概括,带着很多联想的成分,给观者以很多想象的空间。


书法是视觉的符号,未脱离视觉的经验。直观形象感。

与“自然”密切相关。来源自然,创造自然。阴阳协调,和谐之美。

对称感(中轴对称,“空间对称”),文字与建筑。


方块空间(长方形、正方形)

“立着”的形体(苏轼:楷如立、形如走,草如跑),有生命力。
立的定义?隶书?(写在竹简上,得挤更多的字,受制于物质条件)刻意用技术压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