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修罗战场》:混乱时代里的命运,不抗争则不知定数

文章首发自:今日头条[电影新纪元]
没有救世英雄,只有乱世沉浮。——《绣春刀:修罗战场》

就故事层面而言,《修罗战场》彻底抛弃了传统武侠电影的思路,"江湖恩仇"成为了过去式,"朝堂政争"才是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并且相较于系列第一部,该片在朝堂政治层面的刻画更为深彻、尤其阴暗。
主要人物做事的动机从来都谈不上"为国为民",甚至于想要"惩恶扬善"的时候,也得考虑清楚能否承担产生的一切后果。不论是体制内的公务人员,或是与体制若即若离的民间义士,对他们而言江湖规矩已经边缘化,朝堂潜规则才是无法捅破的桎梏。这般环境下,人世就如同修罗炼狱,每个人都有想要挣脱的诉求。
阉党弄权的混乱时代,人人自危
沈炼说:"生在这世道,当真没得选。可若是,活着只为了活着,这样的活法我绝不能忍受!"
这是糜烂的世道,没得选的世道,阉党弄权的世道!
仅将目光放在魏忠贤及其跟随处事的场面,也就是个"宦官当政、忠臣难谏"的局面,表面上看起来大明朝堂波澜不惊,可重点却在体制内的底层人员身上。凡锦衣卫,必携一本"无常簿",不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人物,只要有人言行显露(对朝政、领导)不满,则可记入此簿,而那人则性命休矣。

殷澄编排皇帝,属实有不尊之嫌。可同僚之中,竟真有这么一个告发者,能够指着殷澄和他身边的同属,阴冷斥语:"你笑了,你笑了,你也笑了。"要将他投入诏狱。逼得殷澄抗捕、逃命,最终自裁谢罪,期间他还一直强调:"我不去诏狱,不去诏狱!"
殷澄有罪不假,可这样的罪就能让他抗捕、逃命甚至自裁吗?不至于,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世道太可怕了。他怕的不是诏狱这两个字,而是诏狱背后的人以及他们的酷刑。因言获罪,如此世道,难道不恐怖吗?
"活死人"沈炼的命数
历经军人、锦衣卫生涯,沈炼活命之道
过去,沈炼是战场里的马前卒,面对尸山血海;后来,他成为官场间的暴力机器,直面尔虞我诈。经历一场又一场血雨腥风的斗争,无力抗衡大势的沈炼竟奇迹般地活得飘逸洒脱,因为他清楚自己棋子的身份,也努力做棋子该做的事。
北斋不够清楚,她只以为信王会杀郭真,不杀自己;
裴纶也不够清楚,他只以为陆文昭会杀沈炼,没理由杀自己;
陆文昭仍不够清楚,他只以为信王会杀郭真、北斋,不杀自己。

处在"天下"这个棋盘之内,他们虽不至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执棋之人,但至少,也会认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只是,同为棋子,无非颜色之异,又能有什么分别呢?沈炼看得透彻,任凭世事轮转,他的心里永远只装着自己,装着活命。
沈炼与北斋的感情,最复杂的心理动机
沈炼的人生观无疑偏于消极,可心里没有热血,也不会走上悲怆的道路,至多就是浑浑噩噩的姿态。促成这一点的,或许是尸横遍野的萨尔浒之战,亦或是他本性使然。正是因为这份缺少温度的内心,对爱情、对命运,他都不确信自己能够把握得住。
北斋无疑有着同时代女性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她嫉恶如仇,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作画抨击阉党弄权。那么沈炼真就对阉党当政没有义愤吗?从实际行动的角度来说,他的确没有。然而像他这样历经无数血雨腥风斗争的武夫,却有一番文艺青年风范、懂得收藏北斋先生夹带私货(暗讽时政)的画作,不由让人怀疑其间是否藏着什么秘密。

故而,后来他与北斋之间的感情,很难说只是男女之间那点儿爱情,这份感情更像是他试图维系自己与人世间联系的一根救命稻草,甚至夹杂着"换个活法"的意思。沈炼为何能够豁出性命来护北斋的周全,就算是他自己,或许都没弄清楚。毕竟,一个人在本性驱使下做的事情,即便不合理也是自然而为。
沈炼卷入时代洪流,既必然又偶然
纵使沈炼的自我认知再透彻,终归是在混乱时代的夹缝中讨个"活"字。天地若变,人如何能不被波及。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乍一看只觉消极,如若思忖终会发现这话绝非空穴来风。很多时候,即使个人再多努力也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代的洪流终将淹没一切与之相悖的声音。不论是黎民百姓还是皇天贵胄,在时代洪流下的命运,必然会被裹挟着前行。随波逐流也好,奋力抗争也罢,能做的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
人究竟只是天地间一蜉蝣,或伏、或立、或乞、或争,终无法逃离命运的棋盘。
沈炼最初救下北斋性命,既含意外的属性,也有混乱时代里命运的必然性:

千户决定派凌云铠铲除北斋,沈炼好奇北斋先生是谁、意在一睹真容,完全不存救人之心;
见到北斋是那日在雨中为她撑伞的姑娘,心有不忿,心里挣扎之后决定不趟浑水;
凌云铠在杀人之前意图先"侮辱"北斋,沈炼心生不忍,仅想阻止凌云铠的兽行,不包括救命之意;
凌云铠于"无常簿"上记载此事,并有意诬陷沈炼是逆党,沈炼争夺无常簿并想要毁掉,但没想要杀害凌云铠;
凌云铠搬出靠山魏忠贤,沈炼失神被凌云铠挣脱,之后失手错杀凌云铠,误救北斋性命;
五层心理发展一气呵成,不但树立起了沈炼合理的人物形象,更解释了他这样与世无争、不求上进的小人物为何会卷入时代洪流。沈炼一直信奉随俗浮沉就是活命之道,直至这一天,他透觉苟全性命于乱世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幡然醒悟唯有果敢抗争,才是掌控自己命运的不二选择。
活在混乱时代,每个人都命运无常
生在糜烂的世道,陆文昭一副小人姿态、机关算尽的模样,暗地里却是扶持信王、力斗阉党的重要力量,他也在抗争世道不义、命运不公,却死在了沈炼的面前。难道是上天不够眷顾他吗?不是。

陆文昭与沈炼最大的区别就是,沈炼的自我定位清晰准确,而陆文昭太自信,一直以为他和信王一样——都是执棋人。可他究竟只是小人物,纵有英雄气概、枭雄雄心,他也只是天下棋盘中的一颗棋子罢了。信王用得着他的时候,他们可以一起指点江山、谋划战略;一旦他的存在威胁到信王,他,便只是弃子。
混乱时代里活命的沈炼,找对了活法
作为锦衣卫百户,沈炼之所以能在混乱时代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并不完全是靠他的精明强干,更重要的是,他足够清楚自己不过是"天下"这个棋盘中的一枚棋子而已。故,从自我定位这一点来看,沈炼的确要比别人高明一分。毕竟,连"九千岁"魏忠贤都只是大明江山的一枚弃子,更何况他一个小小的锦衣卫。
仅限于此,仍不能解释沈炼为什么能活到最后。
作为小人物,沈炼无权无势无所依附,却被这混乱时代找上了麻烦。半推半就之间他恍然醒悟,要活命,过去的浑浑噩噩必须抛弃。他变得无所顾忌,直至迸发势不可挡的力量。正是"向死而生",沈炼才活到了最后。
马基雅弗利说:没有准备向命运抗争,命运便会显示其威力。

时代洪流尚未波及到自身时,随波浮沉倒也无可非议。可一旦面临生死抉择,若还不奋起抗争,就是默认了悲剧、放弃了生的机会(即便这种机会很渺茫),混乱时代里的命运,不抗争则不知定数;唯有抗争到底,才能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