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和冬不拉:音色与环境造成的时代错觉


「一器一会」也是一期一会
每一件乐器都带有其自身属性的声音
自带灵魂
也如同人永远也不可能再踏入同一条河流
时刻变幻,各具特色
讲者|林杰
自由音乐人兼制作人,擅长各类弹拨乐器,早年南下广州組建了自己的乐队并活跃于各种演出场所和音乐节,零五年开始学习录音制作并成立了广州品歌唱片公司,参与了国內外多位艺术家和团体的唱片录制工作。一三年移居大理创建了Khos Wy(毡房)音乐工作室,先后为众多音乐人及电影制作唱片与单曲,如歡慶、李帶菓、朱芳琼、野孩子、周云蓬、莫西子詩等。现Khos Wy(毡房)音乐工作室致力于民族音乐和现代艺术的融合与探索。

大家好,我是林杰,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乐器叫冬不拉。这是来自中亚的传统乐器。
说起中亚,人们不由得会想起广袤浩瀚的沙漠、热浪炙烫的戈壁...其实,那里也有壮丽的冰川、起伏的山脉、辽阔的牧场与诱人的瓜果。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东南与中国相邻,因此哈萨克的传统音乐和中国哈萨克族非常相似。


刚才我给大家弹的一段就是哈萨克族的传统名曲《燕子》,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哈萨克斯坦传入中国的。
哈萨克会弹冬不拉的人比比皆是,人们十分敬重那些技艺高超的冬不拉歌手,尊称他们为阿肯 (民间歌手) , 他们可以一边弹奏冬不拉一边放声歌唱,并能见景生情、随感而发, 即兴弹唱。因此,当地有句谚语:“阿肯是世界上的夜莺, 冬不拉手是人间的骏马。”




这里的冬不拉,就是作为哈萨克最流行的民间弹奏乐器,琴杆细长,一般为两弦,按四或五度定弦。其差异在于哈萨克西部地区使用梨形长颈冬不拉,有14~17个音品;东部地区使用铲形短颈冬不拉,仅有7~9个音品。演奏时用左手按弦,右手指弹弦,可奏出三、四、五、六和八度的和音。

冬不拉在哈萨克族还有这这么一个传说:
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与他一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为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次狩猎中失踪,可汗命令王宫里的奴仆必须在三天内找到他,谁带来不好的消息,谁将会受到嘴里灌满鼎沸铝水的惩罚。
一个年轻的骑手在一棵胡杉旁发现了可汗儿子的尸体。他找到了草原上最聪明的老牧人,请他帮忙出主意,老人苦思了好久,终于想出了办法:只要不用嘴说,就可以逃脱残酷的惩罚。只见他从房前的树上据下两块最好的薄木板,宰杀了自己的马,抽出马腿上两条长筋。
老人将薄板和长筋做成了一把神奇的乐器。带领寻找可汗儿子的仆役们纵马直奔王宫。来到王宫,可汗坐在他的宝座上,在宫殿的中央摆着一口装满鼎沸铝水的锅。“你给我带来了王子的消息吗?”可汗冲着老人凶残狂吼。老人拿出昨夜赶制的乐器对着可汗弹起来。


凄美的乐声如实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可汗听完暴跳如雷,要处罚老牧人,老牧人神情镇定的告诉可汗,发出声音的是我手里的冬不拉,如果要处罚就处罚它。
失去理智的可汗,命令武士处罚老牧人,老牧人拿起冬不拉唱起了心底埋藏已久的积愤。
老人的歌使仆役们个个抬起了头,宫廷武士挺直了胸膛,跟随着老人一起高唱。歌声像火山爆发,可汗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他被愤怒的歌声吓得瘫痪了,从高高的王位上摔下来,摔进那鼎沸的铝锅里。这就是冬不拉的第一支歌。

从此以后,草原上便流行开了哈萨克人民心灵的伙伴——冬不拉。人们喜爱用它来弹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冬不拉轻便,易于携带,适合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
2008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回新疆去给冬不拉大师都曼·黑加提录制一张唱片,去之前我只是知道冬不拉这个乐器,从来没有听到过。之后在听完都曼·黑加提演奏之后,就把我震撼住了。


当时我觉得,哇,就是一个这么两根弦、这么简单的乐器,竟然能演奏到这种高度。顿时觉得吉他这算什么,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迷上了冬不拉。
于是,从08年一直到14年,我有五六年的时间就在练习这个乐器,它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还可演奏泛音、滑音等等,如果你听见有一群马在草原上奔腾的状态,这就是由两根弦的冬不拉发声而来。
当时我跟着都曼·黑加提的爸爸学习了一段时间,至少会20首他们的传统曲目,但是自觉弹得不好,没有办法去做到他们的状态,弹不好的原因是因为缺乏童子功。因为我到最后发现身边很多很厉害的音乐家,都是从5-6岁开始练起,他们血液里面就有这个东西,才可以把冬不拉驾驭到那个高度。

黑扎提·赛依提汗
当然,我身边也有几个汉族人能把这个冬不拉弹得很好,但这属于另外一种好,不是那个传统的意义上的东西。
另一个方面,也跟生活环境有关,乐器是跟生活场景是应合的,如果坐在草原上,你去这么拨一下,那种立马就是草原的画面、或者是山脉、羊群的感觉就出来了,如果你在高楼大厦里,拿着这个,音色其实是跟环境完全没有关系的,因此,演奏的时候会产生一种不同时代的链接感,一种时空错觉的张力。

也可能是驾驭不了的缘故吧,在演奏方式上,我便更喜欢轻轻拨奏、温柔地去对待它。最后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去玩冬不拉,就是把它做成一个情感表达的方式。
近几年我都没有去练它了,很可惜,曾经是非常热爱的乐器,但是也许我跟它没有缘分。
参考资料
[1]https://elvisablimit.jozan.net/string-kazakh-dombra/
[2]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6029776/
[3]莱再提·克里木别克.新疆哈萨克族“唱给母亲的歌”的传承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28(02):40-43.
[4]http://blog.udn.com/SCFtw2/29734232
[5]https://www.gushiciku.cn/dc_tw/201163930
[6]https://weproject.media/en/articles/detail/famous-kazakh-composers-and-their-works/
[7]https://e-history.kz/en/news/show/8339/
[8]https://shahnameh.netlify.app/dombra.htm
[9]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54767226&ver=3850&signature=PwwRqfWfeXfjHEYgNtj-NdpDGI3Ye5BiklIQfJOP0RcTRWMM0N7997ZnLK5EBVt7jOhBfJDThnUHHbqP6gmeuaRMLcVt0wQa*9hsLHQdPwkpTm*QXia4KXa*ApppCB75&new=1
[10]https://en.dimashnews.com/the-honored-artist-from-altai-dedicated-a-kyu-to-dimash/
[11]本文资料图片来自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