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吞天食地的大胃王:我饿起来连自己都吃

坐怀不乱柳下惠,闭门不纳鲁男子。大家好,我是鲁书书。有句话叫,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看过《灵魂摆渡》的朋友一定记得一个人的名字,五公子,也就是龙的第五个儿子,饕餮。但饕餮真的就是龙的儿子吗?这一篇,就来说说《山海经》中的饕餮。

饕餮在山海经中的名字叫做狍鸮,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饕餮的长相很混乱,这也符合了《山海经》一贯的风格。

饕餮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特别贪吃,贪吃到什么程度呢?直接将自己的身体吃掉,只剩下一个脑袋。也正是这个传说,所以在商周的青铜鼎上,都刻有它狰狞的头部,最初这样的用意是为了让人们引以为戒,后来这个图案由于凝重、神秘、恐怖的气氛,有种驱邪避祸的功能,令不少人成为了它的拥趸。渐渐地,饕餮的形象便成了祭祀驱邪的神物。

有人对饕餮的来源做过研究,在《吕氏春秋》、《左传》等书中记载,饕餮是缙云氏之子,并非是“龙的儿子”,但缙云氏这个名号有点意思,《集解》中第一种说法是,缙云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第二种说法则是缙云氏是黄帝时期的一种官名叫缙云,这名官员就叫缙云氏。《史记》中说,缙云氏是黄帝曾用的号。

古人对于饕餮的形容多为贬义,不过著名诗人余光中用一句“饕餮地图”赋予了不同的情感。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想往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好了,本期就说这里,欢迎留言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