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英雄主题 | 高中语文作文范文及素材

2022-11-23 12:36 作者:高中语文-凝语素笺  | 我要投稿

【作文标题】以身许国岂邀名,英雄本色照星空

(引用诗句,表明观点。)

        【开头】铿锵kēng qiāng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从林俊德追寻至老一代“两弹一星”元勋们,从王进喜拉近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群英,他们的人生是一首建功国家大业的英雄交响曲,也是一部以身许国的精神教科书。这些英模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格,彰显的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也展示着共产党人许党报国、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列举英模事迹,高度评价英模们一身许国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格。)补充:林俊德 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科学家。林俊德1960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入伍52年,他扎根戈壁大漠,参加了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任务,奉献出毕生精力,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12年5月,林俊德罹lí患癌症后,坦然面对生死,放弃手术化疗,坚守岗位,从矢志求学、报国从军到隐姓埋名、为国铸盾林俊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忘我精神,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和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典范。2013年2月,林俊德当选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这样写道:“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2014年7月,英雄达成所愿,化身为戈壁滩上一朵永不凋谢的“马兰花”,守护着那片他挚爱一生的事业和土地。林俊德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铁人精神是对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

        以身许国是一种献身民族的舍我大义。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作中这样感慨:我们的祖先,他们用血肉之躯“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因为这种“不屈辱”的许国精神,在民族危难时,自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舍生取义者;在民族受凌时,自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凛lǐn然者;在实现民族理想时,自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革命者。回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征程,28年的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无数英烈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烈彪炳bǐng史册。仅贺龙元帅的宗亲中,就有2050人为革命英勇献身。爱国以鲜血书写、报国用生命相许,何等的壮怀激烈。(举例论证,增强说服力。论述以身许国是一种献身民族的舍我大义。)白马篇【作者】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赴戍shù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作者】林则徐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诗作《自题小像》中最后一句,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我要用我的血来表达对中华民族的深爱,是鲁迅先生的名言。

       以身许国是一种燃烧生命的忘我奋斗。有哲人说,许国是生命的燃烧、报国是事业的奋斗。唯有燃烧,方能让人生出彩;唯有奋斗,才可为国家建功。“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从“导弹之父”钱学森,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两弹一星”功勋,到“感动中国人物”,一个个英模以忘我诠释许国、用奋斗践行报国,生命在许国报国的伟业中熊熊燃烧。邓稼先领军的团队,用一代人的拼搏,完成了一些强国需五代科学家接力攻关的核武研制工程;黄大年回归报国,仅用5年时间,就研发出西方国家需20年才能做成的地球深部探测装备。这种忘我报国,何其可歌可泣。(举例论证。论述以身许国是一种燃烧生命的忘我奋斗。)

       以身许国是一种奉献无悔的大我情怀。锦绣河山,需要无数儿女无怨无悔地守以坚韧、付以辛劳、献以智慧。舍小我、谋大我者必以天下为己任,忧患着大我的忧患、快乐着大我的快乐、憧憬着大我的憧憬、幸福着大我的幸福。王继才在孤岛中坚守30余年,用自己的坚韧和奉献,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钟扬在青藏高原跋涉16个春秋,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留下创造美好未来的4000万颗种子;李保国在太行山扶贫35个年头,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识,造就千百群众的福祉……正是这样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许国者,撑起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脊梁。(举例论证。论述以身许国是一种奉献无悔的大我情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多少英雄儿女为国家的富强而埋名献身。当今时代,奋斗是最生动的许国,奉献是最可贵的报国。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赤子,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书写俯仰无愧的报国华章。(文末点题,呼吁勉励。)还陕述怀【作者】李世民 【朝代】唐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这一切都是为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啊。清代林则徐《家书·给妻郑夫人书》:“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与民除害。 ”“以身许国”后来发展成为成语。指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国家,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纵有万难降,挥剑斩万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身肝胆终献国 雄才大略颂古今》

《行动,勇者最美的行囊》

《拥恢弘之气度,成千古之美名》

《其人虽已殁mò,千载有余情》

《千古奇业竟未成,功过是非与谁论》

《立鲲鹏之志,成经纬之才》

《侠肝义胆,义薄云天》

《汝心灼zhuó灼护国安》

《英雄气概吞山河,男儿本色照星空》


《熠yì熠青春逢盛世,奋斗拼搏正当时》

《壮举震千古,芳名留万世》

《担国士重任,显忠肝义胆》

《英雄侠义,所向披靡》

《晚星终破晓,正义始在前》

《以昭zhāo昭爱国志,圆赫赫中国梦》

《舍生忘死为尊诺,位卑未敢忘忧国》

《奇功虽不成,英明留千古》  

《以国为重,舍生取义》  

《心怀天下,义薄云天》    

《易水诀别壮士去,留名青史不复还》  

《心怀侠肝义胆,心系国家危难》

《跨险滩过易水,与君辞终不顾》

谋广善辩献己身 ,胸怀大义系苍生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liàng qiàng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打开课本,细读文章,我欣赏他那临危受命、深入敌营的奉献精神;合上课本,我赞美他那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高尚品质。

       不计前嫌,无所畏惧,孤身入敌营,他是我心中永远敬佩的勇士。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挺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勇敢和忠诚高声喝彩!

       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力劝秦伯退兵,他是我心中永远赞美的谋士。

       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这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他依然傲然屹yì立在历史长河中。

      以国为重,胸怀大义,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他是我心中永远歌颂的爱国仁士。 

      在关乎选择、担当和道义的历史时刻,不少闪光的个人和群体,宛若星辰一般散射着光辉,而烛之武就是其中闪亮的一颗。头顶大义、肩扛民族、手托国家,他那永恒的担当精神,让我想到了当下中国的脊梁。如钟南山,曾号召“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院士,今年以84岁高龄再次挂帅出征;如陈薇,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女院士,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冲锋向前。

       一勇一谋尽显仁臣本色,一仁一义流传千古美名。就让年轻的我们,接过前人的精神火炬,找准当下的精神坐标,挺身而出,以奋斗为长缨,与国同行,做初生之阳,散焯chāo焯之光!

壮哉,荆轲

       唱一曲别离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搵wèn一把英雄泪,“事所以不成者,欲以生劫以报太子也”。你作别了白衣冠的太子丹,踏上了无归期的秦国路,丢开生死,守住承诺,壮哉,荆轲!

       你是一名剑客。

       剑道曾经是你毕生的追求,游侠天下曾经是你唯一的夙愿。一袭青衫,三尺长剑,涉过了吴越的水,翻过了齐鲁的山。烈烈长风,你倚剑而行;皑皑白雪,你把酒而歌。剑客的生活是简单的,而剑客的性格是率直的。于是有了“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臣以左手执其袖,右手揕zhèn其胸,将军岂有意乎”,干脆不委婉;于是有了“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坦荡不留痕。然而,你凭着一名剑客一往无前的气势,挟一把匕首闯入秦宫,只为守住那份承诺。

       你也是一位忠臣。

       虽然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远大理想,却有着“生死何须顾,情义一肩挑”的强大信念。秦军破赵,兵至燕国边境,你知道,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为燕人的你,没有退却,更没有逃避,绝世的剑法敌得过千千万万如狼似虎的秦军吗?怎样以己之力保全燕国呢?多少次夜不成眠,多少次食不知味,你原来豁达的心变得沉重起来了。太子丹的嘱托,樊於期的信任,燕地百姓的希望,使你守住一份承诺:刺杀嬴政,别无选择。

       你更是一位智者。

       你的智,不是晏婴巧答楚王的善辩之智;不是邹忌讽劝齐王的善谏之智;也不是孙膑减灶败魏的将兵之智。你的智,是“身处江湖,心系天下”的大智。太子问策时,你提出以樊将军之首献秦王,足见你的深谋远虑;进入强秦,又以千金资物厚遗宠臣蒙嘉,足见你的计划周详;秦宫进见,舞阳色变振恐而你笑着道歉,足见你的应变机敏。而真正凸现你的大智莫过于挥匕的一瞬间,仅仅一案之隔,武功超卓的你难道这么轻易让嬴政逃脱?淬毒的匕首竟会划不破嬴政的肌肤?这是你早有计划还是临时决定?一切不得而知。但我从中看到了你睿智的目光投在了全天下的百姓身上:刺秦失败,燕国必亡,天下统一,百姓就不再遭受战乱之苦。以己之身换来天下苍生的福泽,荆轲幸甚!于是匕首掷中铜柱的一刹chà那,便如耀眼的恒星照亮了战国的天空。

       谨守你的承诺,以生命的代价报答了太子的厚待;献出你的生命,为天下的黎民百姓结束了一个漫长的战争噩梦。勇者无惧,忠者无畏,智者无己。壮哉,荆轲!


英雄主题 | 高中语文作文范文及素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