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S278舰名碎碎念

2021-05-11 01:16 作者:five再利用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的美国潜艇的舰名,全都是来源于水生动物........才怪呢,这个规律就不是英文系国家总结出来的,一般出自日本文章与中国文章。事实上本期的主角SS278 Scorpion,美国资料都是将其名源描述为蛛形纲arachnid的蝎目 Scorpiones。而日本与中国资料中,一般秉持上述规则将其翻译为蝎子鱼(对应鲉亚目 Scorpaenoidei)。故事本应就此结束,但是二战之后的一些生物学研究,却提供了一个似乎能将二者合二为一的思路。

        中生代至今,所有蝎目物种都是陆生的。但古生代蝎目物种的生活环境(即蝎目的起源环境),科学界却至今没有定论,纯陆生起源,纯海生起源,半水生起源各执一词。1972年科学家描述了一种志留纪的蝎目物种:雷蝎 BrontoScorpio anglicus。

雷蝎 BrontoScorpio anglicus

1990年的文章则是认为雷蝎是最早的由水生转变成陆生的蝎目物种,这篇文章的观点认为,雷蝎巨大的体型使得体重太大,成为了完全陆生的障碍,故其至少也是半水生,脱壳应当在水中完成(2005年著名纪录片《与巨兽同行》便是使用此论点)。但是由于雷蝎只有一个化石样本,且化石完整度非常低(目前只发现了一块长度约10cm的触肢可动指化石),虽然按比例还原长度可达1m,但是这一数据可靠性不佳。目前对雷蝎的主要生存环境判断为陆地的论据,是因为本化石于陆地沉积物中发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节肢动物的尸体通常在死亡后容易迁移,而栉器(化学感觉器官)、口囊(进食结构)、毛孔(机械感觉器官)、呼吸结构(即书肺,如果真的有水生蝎则为书鳃)这些能够确定生活环境的部位又很难形成化石,所以并不能就肯定雷蝎的生活环境。

        距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古老的蝎目物种是Dolichophonus loudonensis(看大佬译为罗顿长戮蝎,仅供参考),但其是纯陆生的。2020年,有一篇论文重新分析1985年发现的一些化石,并提出了论点:这些化石比罗顿长戮蝎还要早几百万年,他们将其命名为ParioScorpio venator(暂译猎人祖蝎)。

ParioScorpio venator

这些化石有两个基本完整的样本,就连部分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以及消化系统都被保留了下来(这部分有大量描述与分析,在此就不讨论了),化石来源于浅海的沉积物,但是由于与雷蝎同样的理由,并不能作为生活环境的证据。但在2021年,研究者们重新研究了这些化石,认为它们并非蝎目物种,而是属于分类学位置不确定一种节肢动物,因为其同时长有螯肢和下颚。

        在志留纪兴盛着这么一种生物:它们外骨骼发达,硬化程度很高;身体形似琵琶适合爬行;分为十三节,最后一节为尾刺;除了螯肢外头胸部有着五对附肢,有些还有着用于交配的抱握附肢;大多数品种都可以弯卷后腹并用尾节进行“扎”的动作,用以自卫或者捕猎,种种描述与蝎目生物高度吻合,以至于被起了一个“海蝎”的诨名——这就是板足鲎纲Eurypterida。

Eurypterus remipes 化石完整度极高

板足鲎是如此的像蝎子,以至于早期的分类学把他分进了——肢口纲Merostomata,没错就是那个现存物种只有四种鲎的纲。但2013年的研究认为板足鲎并不会通过脱皮来增加体节与附肢,故提拔成纲。肢口纲依靠书鳃进行气体交换,蝎目依靠书肺进行气体交换,而板足鲎通常是以书鳃交换,部分品种被发现除了有书鳃结构还有位于身体内部的一套气体交换系统,这表明其有可能能短期在陆地行动。虽然被称为海蝎,但其实大多数品种生活于淡水,其生存环境与现存的蛛形纲大不相同。

        如果将“二战时期的美国潜艇的舰名,全都是来源于水生动物”作为真理,那么sea Scorpions与Scorpionfish竞争力按理说应当不相上下,而板足鲎在美国知名度也不低,是很罕见的在二战前就被完善描述的古生物,将其作为舰名是完全可能的,也基本符合DANFS对舰名来源的描述“一种蛛形纲动物,身体细长,尾部狭长,尖端有毒刺”,所以在翻译舰名时,不应当简单忽视这一舰名选择,而蝎目本身是否在历史首存在水生种至今没有定论,事实上并不能简单就将其视作不可用。本舰舰名应分情况命名为:蝎号/蝎子鱼号/海蝎号/板足鲎号。


SS278舰名碎碎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