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NUS学景观MLA | Needle就读体验vol.1

NUS就读体验

为什么选择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MLA的课程主任曾说过,“除了非洲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地区的增长速度比亚洲快。在这里,新的景观不断被创造,而旧的景观也在被破坏,这很矛盾。在这样动态的挑战中,我们相信,我们的毕业生将可以很好地塑造景观,为人类和自然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新加坡拥有多元化的文化和世界性的视野,建筑环境的绿化和生态是其城市发展方式的基石,这也为培养景观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作为在亚洲的城市和景观研究发展上较为先进的国家,对于全亚洲国家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说明在这里所学习到的案例以及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之后解决国内城市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景观建筑学(MLA)是亚洲首要的设计和建筑环境学院,并且毕业生有资格通过新加坡景观设计师协会的景观设计师认证计划,成为新加坡的执业景观设计师,这样的优厚条件也很吸引我。
除此之外,MLA核心重点是让学生深刻理解设计作为一个过程和一种产品的双重性质。作为一个过程,需要优先考虑景观设计的创造性,但是要建立在社会文化敏感性、生态知识、以及对传统和新兴技术和工艺的掌握之上的,并且需要得益于多个学科之间的协同知识交流。作为一种产品,景观设计通过各种视觉和数字媒体来表达,必须是有所依据的,打动人心的,最重要的是,景观设计所带来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有切实的意义和影响。
NUS MLA课程设置
NUS MLA的课程时长为两年(Master Preparatory Year and Master Final Year),包含15个课程模块,利用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综合可持续设计等其他设计学科的紧密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工作室、跨学科选修课和由世界一流的学术和实践团队指导进行。


NUS MLA授课老师
NUS的授课老师有欧美教育背景的,也有亚洲高校背景的,还有在NParks外聘教授或者AECOM等设计公司担任知名设计师或规划师,所以课程内容以及知识汲取是多样性的,我们既可以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也能接触到实地的设计处理,与此同时我们还能体验到不同的文化风貌以及融合。

SEMESTER 1就读体验
第一学期有四门课程,分别是Studio:Quarter, Planting Design, Digital landscape, Geo Design。
对于景观设计课程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每学期的Studio,NUS今年的设计题目是针对HDB(组屋)的社区改造,主题是:From livable to loveable。中期以前是小组合作的模式,老师会提供几个研究方向(基础设施,水文气候地质,生物多样性,历史文化,经济)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组队,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场地调研,每周成果汇报。大家在完成了初步的研究探索后,提出个人想要进一步研究的主题,老师会将有关联的主题再次进行分组,例如当时我对于水网和绿地系统网络连接感兴趣,就重新分到了BLUE&GREEN组。这次分组之后就会zoom in到小组研究的场地范围,为中期汇报做准备。


中期之后基本就是个人设计部分,会进一步zoom in到个人场地,尺度没有严格的限制,主题也可以进一步的修改和细化,我个人确定的主题是研究不同绿色设施的高度,根据绿色维度上的变化改善社区的微气候和微循环。Final review还需要将小组的进一步整合,最终也要进行汇报。


并且在整个学期,每隔一周老师会推荐3-4本的书目,并在studio课上进行seminar,大家要提前在miro上写下观后感,并且对同组同学的观后感进行评价,seminar时候还会有主持人组织大家进行交流。

总体来说,studio的课程大纲安排是丰富并且紧凑的,几乎每周都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NUS MLA重视学生的逻辑以及研究,会通过数据和各种资料证明来进行设计规划,图面艺术的要求会有一些弱化,大量的相关文献阅读也帮助我们进一步反思并增长专业知识。
Planting Design是由NParks外聘的Tan Yit Chuan教授授课,和本科的植物学相似,讲座结合实地调研,偏向对于热带植物的研究。讲座与植物,水系,土壤,光照等生态环境因素相关,实地调研会去植物园和一些指定的公园,自然保护区。作业也会逐步加深,由植物品种生境的认知,到植物与景观小品的测绘,再到植景设计的改善。


在学习Planting design中,我不仅加深了对于植物的认识,还会一步步深入到植物与场地景观的结合,并最终学会利用植物改善微气候和微环境。
Digital Landscape是由Ervine Lin授课,教学内容会有Rhino,Grasshopper,3D扫描、BIM等,同也会组成小组进行不同主题的设计,我们小组的主题是Cycling Park,课程会有三次设计,第一次是传统的手绘与PS的结合,不能运用建模和分析工具,第二次是利用Rhino和GH进行设计的改善,第三次是利用GH进行各种场地的可视化分析,判断设计是否达到目的。



总之,Digital design通过传统设计与数字设计的对比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性的设计会更加有依据,软件不是操控我们设计的对象,而是帮助我们设计更加可靠的工具,可视化的分析不是用来炫技的,而是真正将景观的作用展示给大家,告诉世人不是空穴来风。
第一次听说这个课的名字Geo design的时候,我还单纯的认为这是一门学习软件Arc GIS的课程,但是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才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门可以学习到软件的课程,更多的是引导我们思考并逐步形成自己设计以及研究的逻辑系统和工作流,与此同时,是教会我们如何进行自主的学习以及研究方法的课程。在自己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后,如何进行自主的再学习以及形成属于自己的逻辑链,并逐步将他们结合在一起,最终产出自己想要的成果,我想,这也是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
总体来说所学习到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逻辑,工作流,ArcGIS Pro的使用方法以及Geo design和MLA STUDIO设计的结合。



总结
在NUS MLA第一个学期,总体来说还是很愉快的,认识了新的朋友、老师,以及收获了很多新的知识。但与此同时我也面临很多的挑战,比如语言环境的转换,授课方式的转变,飞快的作业节奏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之后,我希望自己能把之前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更灵活的运用,并且更加专注于对于自己研究方法的探究,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进行反思,让自己成为自己研究学习道路上的主导者,善于寻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及时加以改正,从而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