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UCL MLA】Island of Longing | Needle项目分享

2021-12-29 22:49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Island of Longing

项目背景
这个项目是我在Studio7 第一学年的主题:The Great Escape (Landscapes of Longing)下完成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居民表现出对高强度城市生活的厌恶和对自然荒野和乡村田园的向往。我的家乡在有着独特热带气候地理环境的海南,面对这个议题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风景才是人们向往的“海南的荒野自然景观”?直到我关注到海南的填海造陆情况,其中人工岛项目都是以高级的会议酒店和整齐的房地产项目吸引游客,虽然有着现代化的美丽但是却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场地分析
因为资金不足和生态影响等原因,不少人工岛目前处于废弃状态,本项目的基地——海口的葫芦岛就是废弃时间最长的人工岛,废弃的填海场地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提出焕然一新的、截然不同的未来方案,让人工岛成为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园区,成为摆脱大众旅游模式的自然荒野探险基地。葫芦岛的建设主要依靠吹沙填岛技术,填岛完成后在岛屿的南北两岸建设了两种不同的护岸,这会成为后续设计的重要基础。

填岛技术下的形成过程


葫芦岛南北两种人工护岸

调查葫芦岛的现有动植物情况时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葫芦岛受到管制,不能直接去现场调研,只能通过卫星图、政府资料等辅助手段从侧面了解,最后我选择了葫芦岛对岸的一小块自然荒地,在上面获取了不少野生动植物的信息,这些动植物种群就是在与葫芦岛类似的气候地理环境下自发形成的自然种群,代表真正的“荒野自然”。

葫芦岛现有的动植物种群分布情况

设计解析
在完成对岛屿本身的调研之后,我对葫芦岛周边的情况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考虑到海口有多个白鹭栖息湿地及红树林基地等因素,葫芦岛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以鹭鸟、红树林、科教、野营探险、小众旅游等为关键词。我还考虑了具体的建设过程,以减少施工时间、改造费用,强调生态保护、观景效果为前提,以此完成岸线处理木麻黄移植、铺装建设、红树林种植、长期的维护管理等等。最后形成以红树林生态保护区为基础,包括探险露营区、野花草地乐园等多个园区的新葫芦岛。

改造后葫芦岛的详细技术平面

在完成对岛屿的整体定位后,我重点针对的是岛屿西南部红树林区进行了细节设计。首先,整个葫芦岛将引进多种海南本土的热带树种,根据观赏、隔离、互动、生态等具体要求进行选植,尤其红树林区将形成以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伴生植物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成为其他浮游生物、贝类、甲壳类、鱼类及以白鹭为主的鸟类的栖息地树种的生长年限和生活习性来决定树苗大小和种植环境,初期种植完成后葫芦岛将自发生长,尤其是红树林将会经历长达50年的形成过程,沙滩、树木及其他红树林生态种群将会一起生长。

红树林区50年生长情况(平面)


红树林区10-50年生长情况(剖面)

另外,我选取了红树林栈道上的两个小节点展开细节设计。其中亲海区提供了可与水生生物亲密互动的平台,人们能够下到接近海水的地方,在不同的高度和空间仔细地观察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的繁殖与活动。筑巢区为鹭鸟提供鸟巢架,鹭鸟在上面筑巢,鸟巢可以更加稳固,不易受到伤害,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观察鹭鸟繁殖活动的机会。

亲海区人群活动与植物种群


筑巢区平面设计与结构关系

我在建设木栈道的材料上也经过了精心挑选,以供应链短、造价低为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海上栈道的防腐耐用要求,并在施工上选择了传统安全的木栈桥建设方式,接触海面的地方使用了极耐腐蚀的海工混凝土和当地可以生产的椰子木。

红树林区木栈桥施工过程

葫芦岛的全新设计可以为改造废弃人工填岛提供参考,为儿童提供探索野生海南的机会,为游客提供另一种探险度假的可能,满足他们对海南荒野的想象和期待,为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海鸟提供栖息的家园,成为真正的“梦想逃离地”和“渴望之岛”。

改造后的葫芦岛(鹭鸟视角)

项目完整图纸



【UCL MLA】Island of Longing | Needle项目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