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破除信念迷思|人生每件事真的有代价吗?

2022-04-04 17:48 作者:LettieE17  | 我要投稿



刚才看到罗翔老师说,他觉得免费的是最贵的,这里的贵,意指“宝贵”。他的外公在去世时给家里的子孙留下了一封遗书,没有什么财产的分配,多数是一些人生经验的忠告,其中第一句是:“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这句话是在教孩子们谦虚。我的姥爷在我第一次出国留学前,也就是他去世的两三年前,给我写过一首诗,用红色的纸打印好送给我作为生日礼物,这首诗里也写了这么一句话,大意就是:你出国求学是为了实现梦想,切勿把心情和精力放进和同学攀比与较劲。这句话帮我避了多少坑哟。那两年留学的感受是,我在国外什么好像都见过了——浮躁的、物质的、算计的。从一开始我也很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炫耀美照,有时候去club,但总发现这样的日子第二天就会觉得昨天都是充斥着可以随时被撤销的无意义的相识。于是在后来发现身边混杂着乌烟瘴气的风气时,我便毅然决然决定一个人静静呆下来,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只关注自身学业和身体的调节。后来我真的做到了在人心很复杂的环境里一个人生活几个月,再也没有和原来的朋友一起玩、一起混、一起聚餐一次,也没有说过一次闲话。所以姥爷给我的那句话对我起了很大的帮助,它帮我锚定了目标。有的时候我会想起那句话,就知道我的主心骨在哪。


我同样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我们一起在很多个阶段上了同一所学校,直到读研,她也一样考到了英国来。可是后来我们俩没有玩下去。我内心知道,这是因为我当时没有办法接受她不断跟我说她要为了身边的人看得起她而去买包。虽然我不应该评判别人花钱的方式,可是她当时还没有挣钱的能力、也没有存钱的习惯,我便认为她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更把注意力内收在培养自己的理财习惯上,不要因为在乎别人怎么想她而置气买东西。我花了很多时间劝她,她每找我一次我劝她一次。可是每次都是徒劳无功,她当时还是不断把攀比和自我价值连到一起。我觉得太累了,甚至她几天几夜都缠着我地跟我聊这些,于是我就实在没方法忍下去了。纵使我们之前有很多彼此的恩情,但那一刻我好像也被耗碎了,那些过往变成了现在价值观和自我认知上的不平等。于是脾气一不好我就说:算了,请你以后不要跟我聊这些问题了。昨晚我还梦到她了,在梦里她还是我很好的朋友,醒来我想到发生过的现实,真是恍如隔世。


于是读到罗翔老师的外公给他的子孙留下的这句话,让我真的意外想起需要很感谢我姥爷用心给我留下那段话,这在我那个本可以选择轻狂的年纪,却为我指明了一条清明的路。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学才轻松地避坑,没有陷在物欲的横流里。我到现在也不太容易彻底陷进去物质的世界,而这样的经历这让我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我的回忆里多出来的一层、我现在才看得见的值得感恩的地方。今天白天我坐着的时候,感到身上有个隐隐作痛的地方。我冥想去看这里痛的是什么,原来这个地方插了一根小时候我喜欢在姥姥姥爷家玩的飞镖,像是一个记忆标记。我在冥想里把这根飞镖拿下来,放在手上,看着一点也不恼,反倒挺开心、挺欣喜的。因为看着冥想世界里的这一颗的小小飞镖,我就一下回到了小时候的场景里,仿佛整个人以第一视角置身在我的童年。我想起刚才听到罗翔老师在视频里感叹,他的外公留下来的这封家书是免费的,却也是他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我就想到我的小时候,所有我在我姥姥姥爷家享受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吧,那都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自由自在可以奔跑的院子、每次过年上桌前我作为最小的孩子可以先偷吃一块肉肉的默许,甚至包括,我姥爷有一次为我生过的一次气。我在大二的时候被一个男孩子缠上,莫名其妙就跟他谈了恋爱。当时什么也不懂,也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爱情,什么其他的衡量利弊的思维更没有,当然我也不了解这个男生,只是觉得和这个男生蛮聊得来,就谈了。然后我姥爷知道了这个男生的做派后非常生气。因为这个男生在谈恋爱的开始和过程中都说要结婚,却先来了我家玩,做了很多没有规矩的事。半年后,我姥爷知道了这个男生还没有带我去过他家看过,就先跑来我家,便勃然大怒。我当时才大三,知道姥爷在家发火也很不高兴,觉得姥爷管得太宽了(姥爷是在一整个家子里震怒了),发脾气搞得大家好没面子。姥爷生气的点在于这样见面的顺序不符合结婚的规矩,而我当时还不明白姥爷一片用心(因为我当时也还没有那么看重我自己,作为一个女孩子,也不知道自己作为女性的价值和值得受尊敬的部分)。所以我还觉得“我都还没想到结婚那么多呢,谁知道未来呀,姥爷你生什么气呀”。其实姥爷是怕我吃大亏。如果我都没有去过这个男生的家,就让这个男生先来我家了,那么1.假如这个男生未来家里根本就不同意娶我,他还能到我家来,那我算什么 2. 如果我没有去过这个男生家,就说明我都没有观察过他的父母,我都没有观察他家的模式,都没有确定他们家的人品,我就继续去跟他谈恋爱谈下去,对我来说是冒险、不明智的事情(当然以前可能会觉得在谈恋爱上想得这么严谨好像很不符合新时代,可是我个人的经历是我没想这么严谨的时候确实吃亏了、浪费了感情,起码很容易浪费大量本来可以好好做事的能量吧)。总之当时我觉得我姥爷很封建,大家都是年轻人、什么年代了想那么多干嘛。我当时还活在一个“有爱就行了”的恋爱脑模式下,这个男生人品不好,我都忍住了。我辨别出来他有的事做得不合情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和拒绝这些事,因为我以前没有什么自我价值感。所以今天再想起我姥爷曾因为我而在我们见面顺序上生气的这件事,我才明白他有多珍爱我。在姥爷心里我是真的很金贵的、是真的很值得的,所以他才会比我还关注我每一步受到的待遇、去看未来我可能受到的任何危险。就像我今天和我弟弟说,姐姐有时候真的感到很想要个拥抱,他说那就在你身上贴个牌子,写上“抱一下我可以到xxx(我弟名字)这里来领10美金。”我第一反应是,啊,那么多钱,和我拥抱值那么多钱吗?我弟立刻震怒说:“什么?!我都觉得给少了!”所以你们看,什么人才是真的爱你们的,什么样才是真的把你放心里的?他小恩小惠就能施舍与你的,他朝朝暮暮就能陪伴与你的,真的是证明了你在他心里是值得的吗?他爱自己吗?他能像他爱他自己一样爱你吗?还是他根本也不爱自己,只是在用你来满足他自己的欲望和诉求?就像我当年那个男朋友,他当时根本就不能离开我,去哪都要都要陪着我、和我在一起,看起来很温馨对吧?他曾经就连我回老家,他都要跟去。后来事实证明,他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因为他劈腿后跟另一个女孩子在一起,这个女孩还是我们的曾经的共同好友,他也要跟人家回老家。他就是这样的,他就是需要每天从早到晚监控和他在一起的女孩,否则他不得安心,个中心理缘由我就不分析了,大家都能想得出二三。所以呢~祝福大家,因为也许我们应该换种观念看人、看这个世界了!我知道大家很多人都已经被前两年那个emo的观点——“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洗好脑了。很多人都觉得“凡事都有代价”,尤其是读过那种配套这个观点的emo小文章的人们。现在我们可不可以重新认识一下?如果这一切不是真的,如果它们只是个有趣的观点?如果“凡事都有代价、过上好的生活一定是步步都需要代价的”这仅仅是个有趣的观点呢?因为你看我们小时候被家人爱、被长辈宠、被提供了房屋住宅,都是免费的,难道要有什么代价吗?难道你在婴儿的时期不是被好好宠着的吗,难道你是因为长得很可爱、今天表现得很让大人开心才会被宠爱、才会被喂饭吗?我们先撇开童年2-6岁成长过程中的事不说,我们就回想很多人在0-2岁的时候,都还是有被好好地无条件照顾的,对吧?只是我们后来可能买入了、或者被教育了“凡事都有代价”,所以我们才不敢放纵自己“享乐”。然而,“享乐”就是不好的吗?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观点。


任何东西都是中性的,问题出在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不相信这里有问题,那么也许根本就没有问题。你会感到很轻松的,轻松是你人生的一种真相。相信“凡事都有代价”这个信念观点能让我们一辈子都在自己的人生里都过得一帆风顺吗?这个时候,如果你不相信,你可能又会说:“人生怎么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呢?”我们好像经常被教育——“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是起起伏伏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想一想,你第一次不相信人生可以顺利、可以闪耀、可以光芒万丈、可以做自己是什么时候?应该大部分人这样的信念诞生都是跟有人和自己讲了什么的经历有关吧。就像我小时候,我曾经就是很自信,觉得大家都喜欢我,结果我朋友说你不要自恋了,我就不敢相信了,这就是选择和买入了别人的观点,没有相信自己的典型过程。我日后也为这个买了很多单,但这个也是我显化的、我选择的人生场景(所以这里没有怪那个朋友的意思,最多是我自己以前选择了不相信自己这一点是我要吸取的lesson)。所以,我们要相信世间万物都有代价吗?我们被好好地养大了,这件事,如果在这件事上我们需要有代价,那么代价会是我们以后想起小时候被无条件地照顾就会觉得这反而是一份自己配不上的童年的温暖吗?我想大概率不会、也不是吧。


良心是我们的守护神,这世界上有些事情确实可以不用做,因为那对你没好处。比如说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制的事情,一些让你被蒙蔽双眼的事情,这些确实可以不用做,因为,这个背后有交换逻辑。你只要有这个交换逻辑,那么做了坏事,肯定就是要承担的,大部分人是逃脱不了自己的良心的。我有一次做了一个个案,然后那个个案的过往里曾经有一个疗愈师不断地从自己的客户身上吸取能量,吸取了几十年,所以这个疗愈师最后被反噬了,因为她的良心过不去。当然这些都是我无意识地从个案的潜意识里读出来的,大家稍有研究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人潜意识95%都是连通的,所以我们能接到别人的潜意识信息很正常。当然,这一段是一个make a clarity——a statement that I am not encourgaing you to disobey your conscience. But, 在过得好这件事上,没有那么多的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你值得,以及你可以拥有,还有你不需要过得特别苦逼兮兮、好像才值得配上和过上什么好的生活。


你努力可以,但是不需要把自己搞得好悲戚,不然你用去焦虑你的悲戚的能量都比你一天放在做正事上的时间多。你不觉得这样有点拖长了你本来成功的时间周期和可能性吗?我现在做事喜欢寻求最优解——也就是最简单的那个,对我来说,最优解从形式上曾经最聪明的、看起来最专业和漂亮的,变成了最化繁为简的。我搞那么复杂干嘛,我搞那么复杂是不是耽误我做正事?而事实上真正和受到市场检验的质量有关的,只有我需要专注好的那个部分,不是吗?所以呢,我也希望大家可以有这种观点,就是鱼与熊掌都可兼得,我们来这个世间不是受苦的、更不是很多事情必须逆来顺受的,你只需要做出一个选择,选择你现在还要不要在过去压抑你的那个观点下生活——一次次选择、一次次紧随其后地行动,你就是在创造自己独特的人生、改变所谓命运的程序。

我想说,我过去经常看到很多人会写:创造你想要的人生,活在你想要的人生里,这就和我他妈的大学时期用来pua自己的那句:我要变得很特别、很优秀一样,是一个一定程度上的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你如果觉得你必须要很努力、经历一段时间,才能过上你理想的人生,那么你势必认为,你现在过得不是你理想的人生,你肯定不在那个理想的state of being(存在状态)里。那你会跟你的理想生活有一些心态上必然的隔阂和差距。好多时候人就这么骗自己的:“我需要几年来完成这个梦想”,而不是“我已经可以以这种新身份活在我现在的状态里”。伪命名程度堪比“我有钱了以后就去做什么什么”。我之前经常批评我妈,我妈曾经对我的思想很不敢相信,因为她说:“我不明白,你相信自己富有就真的可以变成有钱人吗?”我说:你都不敢相信自己是有钱人,你怎么用有钱人的思维和头脑做决定?你天天喊口号,我以后会变有钱、我会努力变有钱,那你不还是实际上在用一个穷人的头脑在做决策吗?就像有的人说我把欠款还完了我就怎样怎样、那你还不是在用一个欠债人的心态和身份生活吗?你真的以为你必须要度过一段物理时间才能达到那个理想世界吗?我这里不是教你投机取巧哦、不是教你发大梦哦(意思是我没说你不行动就可以跳到下一个世界)。我的意思是,如果你都不愿意活成一个没有欠债的人的生命状态,你去哪搞出想要还钱的动机阿?就很有可能你每天都在纠结,你到底要不要还钱、但实际上你不想还。一个不生活在欠债状态里的人,如果现在有债了,ta会怎样?ta会赶紧想着法子把这个钱还掉,而不是几年、十几年都允许自己活在这个生活状态里,因为ta活在欠债的生活状态里ta会不舒服、会不习惯。那有多少人,其实欠着债、不想还,或者还了又欠了,是在从债务状态里找到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状态呢?因为活在债务下可能就有一种舒适感,因为1. 玩这个游戏玩久了习惯了、不欠点钱就不习惯了 2. 自己欠着钱就不用对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进行完完全全地负责了,因为有一个东西叫“债务”,你把它看得比你大、把它看得压着你。


有些欠债的人会习惯性地和债务共处,直到ta选择说我不要欠债,我往前走一步,那就出来了。还款成功的方式太多了,如果老天就是给你一笔钱呢?那前提只需要你选择,我不要再过欠债的人生了,我想要一个没有债务的人生,那我以这种心理状态活着,我也许很快就搞到一笔大钱,你怎么知道老天怎么发钱以及为什么发钱,你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解禁你所能地行动去还钱。我不是说每一个决心要还钱的人,一定会有一笔意外之财来到你的生命里,但是你要是不决心,很可能你是没有这样的机会踏入一个没有债务的世界里的。同样,如果一个人下定决心,就是彻底厌烦了有债务的人生,那ta开始用行动计算自己要还的钱数,然后开始赚钱还,说不定很快一笔大财就来了,正好把债务补上了,很有可能的。我们生活中的奇迹还少吗?而且ta已经用认真还债的行动宣布ta不要过有债务的人生了。


如果说,你不想要有债务的人生,但是人家跟你说,那你算一下你有哪些钱要还,怎么还,你却开始找借口——哎呀,这个不好算、我现在钱还没完全批下来,我不知道我会贷到多少钱。你很可能潜意识根本不想出来,你可能就是潜意识选择了要用债务支持人生进程的道路。我没有批评说这样是对和错,也有很多人这样赚钱赚成功的,对吧。我只是想提醒,如果你真的想出来,你就不要骗自己,你要看清自己的行为、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的行为背后有以“想要被认同和被喜欢、想要控制、想要确保安全和生存安全”的欲望源泉,请用圣多纳释放法,你会轻松很多。参考原文:在公众号的同一期的上一篇。


我们说回开头,罗翔老师的外公说:“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这句话是在说谦虚。你看,我让你去看你可以多无敌、多绚烂,但任何事情都有过犹不及的地方。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心特别高,看其他什么都不顺眼,其实ta也学不到什么,因为ta的心不允许ta觉得身边有东西比自己厉害、比自己高强,那ta怎么会从身边学呢?同样这样的人,怎么会愿意体谅身边的人呢?所以呢,这个算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走向自信里可能遇到的关卡和误区,我们只需要正视它即可。怎么说,如果说我以前在走向正念的途中,我经常性避免我探讨和想到任何负面词汇,那就是矫枉过正,因为我没有勇气面对那些负面词汇,我觉得它们还是比我大、可以影响我的人生,不然我为啥要避着它们呢?当我现在能接受负面词汇、负面能量、负面的我的存在,我反而不太会专门花力气去避开这些东西,其实以前我要花力气避开这些负面词汇它是需要我消耗我的精力的,还附赠上恐惧,因为我很害怕我说了什么不好的话呀,会不会带来什么。其实没有这回事哈。当你把自己看得比“问题”大,那它就算有任何“负面”的又能拿你怎样?反正你心念一转,它就正啦。


所以说,凡自降为卑者,必升为高。因为这样的人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卑微了,ta就可以和高位共存了。没有抵触了,就势必融合了。在这里,我们本身怕的是什么呢,是怕一个人如果自尊心本来很高,ta没有办法接受自己身边的人比自己好,ta可能会有什么行为?1.恶劣点的,ta毁了人家;2. ta毁了这段关系。所以你还是要看清自己的每个言行是出于什么?我以前蛮喜欢毁关系的。有的关系是因为我觉得对方配不上跟我玩了,但也有的关系是出于我不想看到或承认有可能别人比我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不多加观察和觉察自己的心念起因,我很可能给对方冠个帽子,我就把ta扔了就行了。但是,如果我通过一些觉察,甚至可以发现我人际关系里的一些规律,那我就可以通过调整我的想法和信念来改变这些规律,这就是改命的过程。当你自己不再介意了,比如我甚至曾经和我的朋友坦白过,我说:我自己最近比较容易跟你起冲突,可能是因为我害怕你超越我。这话一说完,啥事都没了,全部化解了。当然,其实我这个朋友曾经有时候也会表现出自尊心很高的样子,好像很受不了我们之间观点的冲突,但其实这一切很可能是ta作为我人生的出演者而演给我看的,演给我看我的内心有什么信念。所以当我承认后,ta可以理解了,我也不再显化这样的剧情。我俩就和平了,而且我越谦逊、ta也变得特别谦逊。这个就是互相的一种演化。所以我们都在一起慢慢变好,也有能力一起慢慢变好。只要我们不急于定义和评判对方。当我想要评判ta是什么样的人时,我警醒到自己的觉察,“啊我要评判ta了”或者“啊,我在评判ta”,然后我可以改。我干过两个方法:1. 我以前觉得我一个朋友有点忘恩负义,但我分不清这是不是我的错觉,于是我把ta的微信名改成了“知恩图报的xx” 2. 我一旦觉得什么事情不对劲,我就反向说正面肯定语,比如上一个例子里,我就会说:我非常感谢xxx非常地知恩图报。Done,结束了,没多久你根本就不会有些烦恼了。


所以提升觉察真的很好用哦,还能怎样更好呢?


这几年大家经常都说:“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我们要觉察我们的这些口头禅,还有社会带给我们的流行语。比如在这句话里,是不是我们好多人都把这个“贵”理解错了,理解成代价、理解成利益置换了?比如质疑“他一开始免费地帮助我们,肯定是为了日后从我们这抠得些什么”,或者“这个店家这样做公益,肯定是为了收买人心、后面赚我们的钱。”坚持这样的观点和底层逻辑是没有办法让我们接收到更好的东西、或者更多的爱的。而我前面展示了这么多童年的回忆,就是为了告诉你们——你看,小时候我们免费接收了那么多的物质条件(家里房屋、家里的每一顿饭)、爱(长辈、陌生人对我们的关爱和喜欢),这些都是免费的啊,没有代价啊。所以这个“凡事都有代价“和“免费的才是最贵(指后续有利益交换的贵)的“是不完全成立的。那你为什么拿这个当你的人生宗旨,它会帮你挡掉多少你本来可以坦然接收的好事?虽然我们要识人再去交往,可是有很多好人,他们就是会免费、发自内心地给出帮助啊。


你要相信,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美好,你敢于相信这个世界很美好本来就是个了不起的品质哦。选择你相信的,千万别被环境改变了。你永远有机会、有选择,这是我们最幸福的一点之一了,不是吗?还能怎样更好呢?


Step out of your mind! 自己做选择!选择➕行动!还能怎样更好呢?


In the end, 

寄予姥爷:

“让我为你画一幅画 ,用我全部生命做沙。

倾注所有情绪也罢 ,画出属于我们的家。”

谢谢我的姥爷,启发我写出这篇文章。谢谢你,一直用你的家学影响我至今。

“当你握住我的手

我拥有一整个宇宙

而你是星光照亮我

我要张开我怀抱 

变成你城堡”

谢谢我的宝贝姥爷,虽然我现在已经习惯很理性了,想到你有时候还是会成小哭猫。你真正成就了我。感谢你带我练毛笔字,教我做人,最重要的是,把这种纯正的家风传递给我,就像你一年前去世的时候,还把家乡的路灯和路边的栏杆修好了,这些让我想起来觉得有些恍如隔世。但我总觉得我可以从你这里继承些什么,去年真的不好过(Pod and Poc),有的时候,尤其是去殡仪馆送你的路上,不好过(Pod and Poc),可是现在好像翻篇了。我真的很爱你,你甚至用生命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死、看待生命。现在我对生死一点恐惧和期待都没有。如果这是我们灵魂上签订的协定,说好了用你的离去教会我成长,那么谢谢你,你真的做到了。我爱你。


2022是完美的。

2021是完美的。

2020是完美的。

2019是完美的。

2018年是完美的。


我可以逆转我的人生。

你们也可以。

只要相信。

相信你自己。


怎样还能更好呢?


- 无限光集,今天也非常爱你。                 💐

破除信念迷思|人生每件事真的有代价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