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式女团的答案,在《风》中飘扬

2019-06-29 17:46 作者:邹小樱  | 我要投稿

距离那个夹杂了汗水与泪水的夏天,已过去了整整一年。

顶着各种质疑,诸如“中国没有女团的土壤”、“能走红的都是男偶像”等等,火箭少女101轻离地球表面,把杂音抛诸身后。在过去的三百六十五天里,她们稳步地发表了一首接一首的单曲,登上一个又一个的舞台。在成团一周年时,“火少”第二张专辑《立风》宣告其大势回归,并以专辑主打之大团歌《风》和我们正面相迎。

在此之前,大家对于火箭少女的印象,或是掀起全民狂欢的“燃烧我的卡路里”,或是以表演舞台炫目著称的《生而为赢》、《月亮警察》等。在火箭少女101成立之初,我们所提出的“如何定义中国式女团”的问题,似乎迄今隐隐约约地仍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不是“日式”或者“韩式”的女团;她们不是“接触系/握手系”的女团,她们也并非是走“讨好男性”之“杀必死”女团;这是团员们有各自闪耀的性格,但却是又能紧紧地聚在一起的女团。可似乎并没有一个能够供抄写复制的答案,用确凿无误的口气告诉你:火箭少女101就是一个“怎么怎么样”的女团。

 于是有了这首《风》。

1962年6月的一天,鲍勃·迪伦录制了他最脍炙人口的歌曲《Blowin' in the Wind》,“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扬”成为了对世间万物最精巧的诘问。而在火箭少女101的《风》里,前奏袭来,先是卷了一阵由弦乐引领的声浪,伴随着星火般忽隐忽现的电子乐光亮,如夏日里的萤火虫。接下来,女生们挨个出场:孟美岐的内柔外刚,吴宣仪的温柔轻抚,杨超越的直白朴素,段奥娟的大巧若工,Yamy的孩子气,赖美云的甜得像蜜糖,紫宁的目光如炬,Sunnee的醇厚踏实,李紫婷的坚定步伐,傅菁的迷人气息,徐梦洁简单透明,11位女生的声音彼此缠绕着,直入晴空。

《风》不是一首《卡路里》式的“神曲”,也不是自带炫酷舞美灯光出场的“炸曲”,它就是一首简单的歌,用钢琴和弦乐编制、再辅以电子乐点缀的、有着浓厚的“毕业季”情结的歌曲。抛开当下正巧是校园里的毕业季,对于火箭少女101这样一个“限定团”来说,《风》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点:往前的一年,是火箭少女从无到有、从起点到绽放的一年;往后的一年,则是女生们继续燃烧青春、发出最夺目光彩,然后各自通往成为更美好未来的一年。你看,歌曲MV里,她们身着统一的白色,眺望着远方,像不像是学年毕业的班级合照呢?

我在《风》里听到的,当然有那些坚强的、任由雨打风吹去的“风系大女主”形象,专辑名《立风》组成一起便是“英姿飒爽”之“飒”字;可除此之外,我能听到的还有这一路迎风飞行的疼痛,除了雨水,还有偶尔夹带的砂石,“混合着呼啸着吹向我”。在《风》这首歌里,我能看到火箭少女们被晒干的泪痕。

和火箭少女101此前同样属于励志歌曲的《Light》相比,在《风》当中,她们的声音有一种自然流露的状态。通常我们在录音棚里会要求歌手的声音要有紧张感,要足够兴奋,这样才能引起听众耳朵的注意;可在《风》里,女生们像是倦鸟归林,此倦非倦怠,而是一种全力奔跑、不吝啬身体最后一丝力量的临界点,已经来不及休息了,马上又要出发,目光已经牢牢地锁定了下一个目的地。

就是这般,初听《风》时,我们感觉到了一丝不合时宜的伤感,尤其是在成团一周年这个大喜日子里;等到风停雨住,人声退场,歌曲回到钢琴和电子乐的奏鸣里,我们才想起来,这样的故事才是真实而有温度的,它不是递给你的一碗速溶鸡汤,而是来自于每一段青春都必将经历的旅程。

我想,在我这儿,对火箭少女已有答案:她们是一个讲述成长的女团。当她们要回顾这一年里的发生的事儿的时候,她们放下了舞蹈、电音舞曲、还有各种俏皮,来为我们讲述繁芜却又坚信通往美好的花路。在大多数的励志故事里,告诉我们的是爱拼才会赢,告诉我们要怒放的生命,可火箭少女在《风》里告诉你的是“等它吹灭了我的年少,突然就成熟了”,它包容了你在成长里受过的伤,撞过的南墙,摔破的膝盖,它化作一阵微风,吹散了这一切,最后在你的耳边低声耳语:“一起迎着风,一起飞行,好吗?”

以《风》启程,稍后,《立风》整张专辑都将正式和大家见面,另一首团歌以及成员们各自的solo单曲也将陆续解锁,这不仅是一张属于火箭少女101的唱片,也是寄托着彼此青春的纪念册,一起写下有关成长的回忆,有关未来的篇章。

中国式女团的答案,在《风》中飘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