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搜神小记(一)

2023-03-19 20:45 作者:似马猴  | 我要投稿

时间:2023年3月5日

地点: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胪雷镇

巡游路线从福州南站附近的陈氏祠堂开始,首先到旁边的阳光天地商场,经各个站点,最后绕回陈氏祠堂。我们就住在阳光天地的住宅区,感谢L君的英明订单,这个地理位置赢得了很多主动。

很后悔没跟去看“闾山大法院”,那会是什么样啊

当天早上八点就有吹打声了。14楼的窗口两边,我俩高卧,神在通勤。高阶神坐轿,神将们大都步行。楼下广场,孩子老人淡定地游戏健身,鲜少围观。秉持跟随当地人吃和看的原则,我们继续瘫倒,等待诸神就位。瘫着但其实补不了觉,神偶从各处请来,仪仗陆续经过,鸣锣开道,携音响的声浪,很喧闹,但是种个别而孤清的喧闹。

其实如果是家里过年或者周围有喜事,我会很暴躁。旅游可能就是去别的地方找点相似的罪受吧(不是)。李安.jpg 

又吃了两顿吃不太惯的早餐外卖,跳转不同社交媒体寻找确切时间,当外面的动静由点成线,11点多,我们终于挣扎出门了。之前,阳光天地广场宣传,队伍会过去和商户互动,于是直奔楼下,寻常的上午的商场,空旷无人。试探性转向祠堂(其实纯属常识,但我俩不着调到一块去了),总算从沿途的炮仗皮彩带屑感受到曙光,一拐角,马路旁是稍呈合抱形的影壁,充当与街道的空间界划,影壁后,祠堂门口支起充气拱门,迎接张真君。

我们其实就住在图中的小高层..离谱..

高铁沿途也看到很多形制相似的建筑。一簇新式的住宅楼或者独栋中间,忽然躺倒一座传统民居建筑。可能就是宗祠类的场所吧。


措辞很有趣。加上“文化”二字,像给整个活动打上了括号,像对外部的视线说,你可以看成民俗活动啊文化现象什么的。至于此门之内大家怎么想怎么信,你就管不着了。不过这也只是望文生义。旅程很赶,没有和陌生人交流,不清楚大家切身的态度。不过诸多细节确实都有类似感觉,两头适应。

从侧门进去,堂前的人还不多,左右支着干栏式的二楼平台,左右两块平台,又各自通向三楼长廊,很像剧院的样式,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方便大家观礼。

堂上,神偶基本就位,文绣辉煌,头冠与神轿装饰彩灯。身边即世界地看,年轻人可能不太适应这样高饱和的颜色和以象形为事的图案了。但是,不再执着于占有鲜明的颜色、图案、光线等等视觉元素及所耗之具,大概是很晚近的事情。颜色关乎情绪上的感染力。如果可以认为,无印风指向一种低耗能的状态,那神偶身上的确凝结着饱满的情绪。

也就让人犹豫,究竟能不能拍,怎么拍;当地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有多严肃。

好在这时再次感受到南方同志们散淡自适的气质。登堂,正中立极,“敬神如神在”(所以从“祭神如神在”到“敬神如神在”之间发生了啥呢,莫非过去的乡贤有意识地规避了“祭”字带来的诸多限定),现场仍是热闹多,规矩少(叠甲:相较于我觉得规矩大的地带而言;不论大还是小都是特色,不含臧否;主打的就是一个尊重,打在公屏上,后同)。气氛蛮轻松,会务人员忙他们的,(极个别)祈祷的叔叔阿姨拜他们的,我们游民逛荡我们的。要不要用镜头直视神面,会不会显得将其对象化,触犯别人的某种感情,这个疑问我其实现在也没能解决。不过一些直接上镜头怼(神)脸拍的同志解救了我,提供了法不责众的借口,拍了一些片段辅助记忆。

(座机拍摄,文盲运镜,记录一些信息点...后同。)

查了查神的谱系,按灯笼字样,“闾山大法院”,是道教闾山派这一支。这次巡行的法主张圣君号慈观,宋人,出身基层,获得法力后为民做主,明正德间敕封神号。

负屏南面的就是主角张真君
貌似是黄元帅
查资料,这三尊好像是黑虎神将、严世子、关公
根据伞盖,这尊是龙王大太子

不过……

什么情况,真假大太子...

还是说大太子既有工位又有轿辇...可是也没见其他神的座位空着诶...存疑。

嗯...now who is the drinker of banjitino...
嗯...妈祖不愧是海神,也喝进口的(小声说这里实际坐着的是邹大娘哈哈哈哈)

神们怎么都喜欢百威旗下的...百威打钱!!什么都不赞助只会害了你(不是

大佬喝完一扎景田决定抽根烟歇会儿...
钟馗和宠物抽同款雪茄...“你甚至不愿叫我一声godfather”(不是

神爱世人……更爱抽烟……

在场的神包罗万象,时代跨度也很有意思。

保长,清人模样

很好奇,这里的保长是历史上某位保长升格为神,还是保长这么一个负责基层群众性自治的“角色”。

闾山大法院前驾警政厅(厅长?)

这个叫法,解放前的气息扑面而来哈哈。听到有人说这就是附近有故居的民国海军部长陈绍宽,待核实。加入当地望族所出的名人,好像也合理。

又特地逛了逛陈氏祠堂。对于堂上匾额“陈氏定理”,一度困惑了,不同时代的“定理”取哪一义呢,属一家一姓的“定理”是指啥呢,数学吗(开玩笑

结果并不是开玩笑。

堂与室之间有帐缦进行区隔,要经两边回廊入室。


由堂入室,发现,“定理”的意思就是我脑子瓦特了:

其实和视频中闪过的“海军部长”一样,都是关于有成就的家族成员。

陈宝琛,这就是溥仪回忆里那个陈宝琛啊...那个说“有王虽小元子哉”的陈宝琛啊...

说起陈宝琛,想起了他的同僚郑孝胥,在三坊七巷看到指示牌罗列历史名人,只好写“书法名家郑孝胥”……

……嗯,理解……

然后就是马路对面有故居的海军将领陈绍宽啦。

由于是别人的祠堂,匾额和告示文字外的内容不便拍照,所以只凭印象描述一下感受较深的两点。一是似乎充当了族内的公共活动室,有乒乓球台、茶桌、本族历史名人介绍等设施,我原以为的那种肃穆与排斥性大概是很外行的想象。二是祔于祖先之后的一房间小石碑。案上神主按昭穆排列,木制,尊者雕刻兽首,前有供奉;后面小房间光线昏暗,半开门扇,石牌规格基本齐等,大概三指宽一轧高,格局像剧院座位,高下成行,前后错半个身位避免遮挡,密度如蜂巢,视线横向迁移就像没有移,因为入眼的效果高度一致,只有中间个别金光灿烂的巨型牌位充当参照物。像细密的多排牙镶了几个金牙。

人们生命的标记。现场看有很强烈的压迫感。

从回廊出来,墙上告示,和牌匾古今交辉,电子化收族……(叠甲:没有将别人的生活奇观化的意思;纯记录好玩的地方无价值倾向;如果码没打干净请提醒我;如果会打扰到别人立删)

再出来,前庭,阿姨已经开始表演节目了。这时我犯了第一个致命的错误。如果每个人的命运都有一句判词,我的应该就是,吃啥都赶不上热乎的。


搜神小记(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