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能逃过腱鞘炎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

2022-12-02 16:00 作者:Vista看天下  | 我要投稿


图片
患上腱鞘炎后贴满膏药的手be like ↑↑↑

倘若要在当代年轻人的常见慢性病当中挑选一位“刺客”,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投腱鞘炎一票。
在真正患上腱鞘炎之前,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大概率是这样的:
长着一副人畜无害、小病不碍事的模样。
“听说白领用多了鼠标、才会得腱鞘炎,是写字楼办公党的职业病,和我没啥关系。”
“就算发作起来能有多痛呢?估计和跑完八百米后,第二天回力、肌肉酸痛差不多吧?”

图片


以上这些美好、虚妄的幻想,往往会在腱鞘炎像一位心狠手辣的刺客突然找上门来的那一天,彻底破碎。
因为它根本不是什么小打小闹,发作起来能让人疼得翻江倒海、龇牙咧嘴。
许多人此刻才会后悔万分地质问苍天:
“之前没听说过腱鞘炎这么疼啊?”
“原来不敲键盘,也会腱鞘炎啊?”



01

腱鞘炎的普遍程度,超乎你想象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腱鞘炎,你会轻易发现这个常见病早就不是什么刻板印象中的白领专属。
外卖员容易得腱鞘炎,网友@跑外卖的欣姐发布过自己确诊腱鞘炎的视频,她的手腕上长了一个会痛的大疙瘩。
评论区许多外卖员感同身受,猜测这可能是因为自己长期骑电动车、手握着握把造成的。
发作起来,一拧握把手就痛到哆嗦,根本没法正常骑车。

图片

教师这一职业也是腱鞘炎常客,上课时要捏着粉笔不断板书,每写一个字,手指都要经由粉笔感受一次敲打黑板的冲击。
下课后还有写不完的教案、改不完的卷子。
目前还没得腱鞘炎,可能不是因为你幸运、而是因为时候未到。

图片

新手妈妈又或是家庭主妇们,更是要与腱鞘炎打上无数次交道。
拖地洗碗拎重物、洗衣做饭抱孩子,整个家的运转都压在一双手上,肌腱总有一天不堪重负,许多人直接称呼它为“妈妈手”
一发作起来,拇指或手腕总是僵直巨痛,手机都握不住。

图片


时兴的电竞行业里,打游戏打出腱鞘炎已经快成为每个职业选手的必经之路。
英雄联盟知名选手UZI,在S6赛季因腱鞘炎饱受手伤的痛苦,最后不得不接受激光治疗。
医生诊断说他的手像是4、50岁中年人的手。
有的电竞俱乐部,甚至会直接找医院、运动康复机构做赞助商,进行合作。

图片


基本上你能想象到的,一切依赖于手部反复劳作的职业都有着患上腱鞘炎的风险。
画师、乐手、厨师、电竞选手、流水线工人、图书搬运工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甚至连盘串,都可能导致腱鞘炎。

图片

大部分人的腱鞘炎都源于频繁用手,有时也存在例外,譬如孕期腱鞘炎。
孕妇有可能因为体内激素水平与平常不同,腱鞘容易发生水肿、增厚而产生腱鞘炎。
难受的是,普通人还能通过休息、吃药、贴膏药来暂且对抗疼痛。
孕妇们能采取的应对方式更少,有时只能靠热敷来缓解。

图片


过去人们倾向于认为,腱鞘炎是一种不断累积、到中老年才多发的劳累病。
譬如@新京报采访一位干了二十年的搓澡阿姨时就发现,她因为常年工作患上了腱鞘炎。
左手拇指根部长出了明显突起。

图片
via @新京报

但随着如今大家伙手机不离手,腱鞘炎也逐渐出现了年轻化的风险。
之前有新闻报道,一位河南小伙每天刷上几百遍“羊了个羊”结果患上了腱鞘炎。
都玩成这样了,游戏还是没通关。

图片

不少人发现,或许是因为自己拿手机时经常用小拇指托着,小拇指的关节处出现了一些变形。

医生为此提醒,在长期重复劳累使用的情况下,手指会更容易患上腱鞘炎等疾病。

图片

还有网友吐槽,亲人因为厨师的工作患上了腱鞘炎,发作后决定休息一个月、让手得到喘息。

但“休息”期间却一直在用手机打游戏,也不知道这样能不能好。

图片

让初次患病的年轻人震惊的,最开始或许是:“我这工作也能得腱鞘炎?”
随着病程的进展,这份震惊不久就会进入下一阶段:
“怎么会这么疼?”
“没有得过腱鞘炎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02

虽然是小病,但也太难熬了

对人均慢性病缠身的年轻人来说,腱鞘炎原本不足为道。
和甲状腺结节、脂肪肝、高血压什么的比起来,腱鞘炎引发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可能性更低。
但只有体验过一次才知道,腱鞘炎完全符合那骇人的六个字——“疼起来真要命。”

图片

常见的腱鞘炎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手腕疼,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表现为手腕部缓慢性疼痛,可以放射至手、肘、肩部,手腕附近,还能摸到突起的结节。

图片


活动时症状加剧,就像有人在你的手腕处点了炸药,冲击波让整条胳膊都慢慢地开始又疼又麻。
此时别说正常工作了,严重时连上厕所提裤子都有些困难。

图片

另一种是手指疼,一般是指屈肌腱鞘炎,天天敲键盘的我就不幸得了它。
最开始你只会在一觉睡醒后,觉得自己的某根手指有些僵硬,活动活动后就恢复原样。
此时你大概率只会怀疑自己昨晚的睡姿太差,把手压麻了。

图片


过不了几天,那根手指就会越来越痛,直到无法再正常弯曲。
像是有一百位容嬷嬷同时扎针,又像是被上了夹手棍,仿佛获得了紫薇格格的限时刑法体验卡。

图片

正常情况下,人的手指手腕是能正常活动弯曲的,就像下图中演示的手指弯曲。
肌腱可以随着手指的移动,而平稳地滑动。

图片

但倘若肌腱发炎肿胀,肌腱肿起来的部位就无法再顺畅滑动。
就像是窄巷里开进了一辆大卡车,前进非常困难,车身与巷子的墙面摩擦着,好不容易才能挤出去。
腱鞘炎的疼痛正是来源于此,每一次活动手指或手腕,都在重复大卡车进巷子。
而体会到它的疼痛后,腱鞘炎带来的“折磨”才刚刚开始。

去医院看腱鞘炎,如果情况常规,病人们大概率会得到一条“少用手”的医嘱,再开点消炎止痛用的药物。
可实际应用后才明白,“少用手”这条医嘱做起来到底有多难。
像对于患上“妈妈手”的新手妈妈来说,家里要是没人帮忙做家务、带孩子,自己的手根本空闲不下来。
只能忍着痛进行,依赖着药物短暂的止痛效果继续生活。
而在职场中,腱鞘炎则是一项很难成为长期请假理由的疾病。
幸运的话,你或许能请假两三天乃至一周来休息,但这点时间对于常年累月积累出的腱鞘炎而言,并不足以恢复完全。

图片


不幸运的话,你可能无法请假,只能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买来护具固定手腕,又或是尽量不使用伤病的手指。
但这点小心翼翼,很容易被无意间的习惯打败。

我的朋友小拇指腱鞘炎后,虽然脑子里想着千万不要碰到伤处,但还是在买早点时彻底破防。
老板递来装着包子的塑料袋,她当时一手端着豆浆,一手拿着手机打算付款,于是下意识地用小拇指挂住袋子。
结果两个包子的重量,就足以让她的小拇指瞬间剧痛,整个人痛到一颤、哀嚎出声,包子应声落地。

整个早点摊的人瞬间都看着她,以为她是为包子掉地上而难过、眉头紧皱。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是因为腱鞘炎真的很痛。



03

别指望痊愈多指望预防


通常情况下,腱鞘炎可以通过热敷理疗来缓解一二,也能通过医生开具的药物来止痛。
治疗流程视个人情况长短不一,可能要遭受半个月乃至多个月的罪。
如果疼痛情况非常严重,有的医生会建议通过局部注射药物,俗称的“打封闭”来缓解炎症,但并非长久之策。

图片

且问题是,以上方案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腱鞘炎的“本”,在于重复性高、劳累的用手习惯。习惯不改,哪怕这一次实现了消炎止痛,之后依旧可能会反复发作。
腱鞘炎磨人的症结也正在于此,对于白领、电竞选手、画师、作家、医生、厨师等等人群来说:
那不只是一种用手习惯,而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与事业。
想改变,也没有机会去改变。

图片

很多人甚至已经久病成医,清楚地了解那些用过的药膏、消炎药会在使用后多久正式起效。

趁着药物起效手不痛,多工作一会。
要是发作得不厉害、痛感不极端,甚至能够主动地麻痹自己、忽略手上的不适。
对该用什么药,什么姿势最不容易伤及痛处早已心知肚明。

图片

危险的是,腱鞘炎的症状可能会随着一次次的复发而加重,最后到了需要手术的境地。
好消息是,一般来说,治疗腱鞘炎的手术只是小手术。
常见的手术方案,是用刀对发炎的腱鞘进行分离,把狭窄、束缚住肌腱的地方割开。
相当于扩宽小巷,让大卡车得以通过。

而坏消息是,手术可能无法一蹴而就,且恢复时相当痛苦。
有网友在做了一次微创手术后,手依旧疼痛难以忍受,医生判断可能是因为切割程度不够。
小巷子拓宽了一点,但仍是无法满足大卡车的通过条件,他只能选择第二次手术。
在手术恢复期间,他觉得自己就像武侠小说中挑断了手筋的人。
手部力量微弱、无法灵活使用,刷手机成为了妄想,穿衣吃饭做的勉强,上厕所时把卫生纸扯断的过程,手都会颤颤巍巍。
度过了恢复期后,尽管手不疼了,手部力量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之后的日子里,还是需要继续注意用手。

图片

不管看到这的你是否已经被腱鞘炎找上门,都需要警惕的是:
别指望能完全治愈腱鞘炎,我们只能指望提前预防它。
注意间隔消息,工作个半小时、一小时后就停下,抖抖手腕放松。
工作结束后多做做给手部放松、按摩的动作,很多医院的官方账号都发布过对应教程,大家可以搜来跟着做。
也需要改变生活中不当的用手习惯,比如年轻妈妈抱孩子时,可以多左右换手。
大家伙刷手机时,注意别再让小拇指独自承担重压。

图片

但愿你我都能保护好自己的双手。
四五十年后,希望在老年骨科门诊见不到在座各位。



能逃过腱鞘炎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