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teelseries(赛睿)Aerox 3 Wireless 测试报告

2021-08-29 04:35 作者:EclipseEra  | 我要投稿

2021年8月29日13时补文:本来这一段是我不想加的,但有意思的是在我凌晨辛辛苦苦编辑完这篇文章后一觉醒来就发现我的这篇文章被一个叫“一点科技”平台的一个营销号 —— “小隐说科技”原封不动的全部转发且完全没有提是转载。本人对这种不要脸的行为表示极度愤怒,在此声明:本人只会个人的b站账号EclipseEra,数字尾巴账号Eclipse以及小黑盒账号Eclipse上发布我自己的文章和音视频作品,如有要发布到其它账户和平台本人会在公开场合发布通知。我自己的文章和音视频作品在和本人联系后欢迎转载和引用,但本人极力反感和抵制这种营销号的抄袭行为,以后的音视频及文章图片本人均会添加水印,望周知。

营销号照片1
营销号照片2



正文:

报告成文时间: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编辑时间:2298分钟(加摸鱼),鼠标型号:Steelseries(赛睿) Aerox 3 Wireless(无线版),颜色:Black(黑色),批次:2021-03,鼠标固件:1.8.1,Dongle(接收器)固件:1.2.17,Intel蓝牙驱动版本:22.70.2.1,Steelseries GG驱动版本:7.0.0,Windows 10版本:专业版,1909,18363.778

注:报告中的参数、使用体验,结果皆是按照以上信息中的出产批次,系统及版本固件号的产品测试得到的,如有差处,请以实际批次和系统固件为准。测试结果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建议按时效观看和参考。

Steelseries Aerox 3 Wireless


蛮简单的原因,国内全网目前还没有一篇算全面的赛睿Aerox 3 Wireless的报告,再者就是内容偏过时了一些。我从买了这款鼠标使用到现在也差不多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那就简单聊一下。


一、购买原因

同样也是蛮简单的原因。我因为一些自己的私事在一个月以前飞到了海南,随身带的是一只陪伴我一年有余一直做主力鼠的G304,在海南使用一周后一天晚上玩守望的时候出现了指天指地的现象,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始间歇性发作。按照经验判断大致认定为是传感器方面的问题(后来解决了才发现应该是透镜进灰了…),但手里当时既没有螺丝刀可以拆,也没有别的鼠标可以代替,于是便买了新鼠标。选Aerox 3 Wireless的原因首先是好久没用赛睿的产品了(上一次用赛睿应该都应该是霜冻之蓝了),其次是这款标去年年末国外上市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关注了,宣传片拍的蛮唬人的,也算是一直想买了吧。

已经被盘出“包浆”的G304


二、外观和配件

盒子整体包装是常规的天包盖设计,打开就能看见鼠标,顺带一提这次赛睿的防二手做的不是很好,包装的密封只有底部上下两个透明的胶带固定,如果手法好一点的完全可以用热吹风吹下来。

亮个相吧


包装内除了鼠标,说明书以外,有一个TypeC的接收器,一个两侧都为C口的延长器以及一根C转A的类伞绳线,如此一来也就清楚了这款鼠标是C口设计,同时鼠标端口没有做收口设计也意味着能兼容绝大部分C口的线材,比如手机数据线什么的,除了电脑以外手机和平板也能通用。包括后续新出的Prime系列我看消息也是同上的全C口设计,所以现在外设御三家应该只剩下罗技还没有普及C口了。

全体C口


鼠标整体是以Rival 3 Wireless的模具为蓝图,构造基本一致,官网参数为120.55mm x 57.91mm(前)/ 67.03mm(后) x 21.53mm(前)/ 37.98mm(后)(长x宽x高),和Rival 3 Wireless 相比各项参数都少了零点几mm,所以优点和缺点也都一股脑儿的继承了下来,对称设计但只有左侧裙有侧键。


鼠标外壳为上盖打洞,按键和底部部分打洞,左右侧裙不打洞的ABS磨砂塑料,摩擦力蛮大的,说实话无论是看起来还是刚上手都有一种3d打印的感觉。从打孔的位置侧看厚度还是偏薄的,2mm左右,稳定性尚可,只有我上下大力挤压鼠标中部的时候会触发dpi切换键,但平时应该不会有这种摧残鼠标的行为出现。


既然都是洞洞鼠标了,那重量也肯定是向着轻量化来的。Aerox 3有线版官方重量是57g,我这款无线款的重量是66g,在现阶段的无线竞技型游戏鼠标中也是有竞争力的存在,整体鼠标重心是否偏移也得益于很轻说实话我并不太能做评价。加入了IP54级的防水防尘,内部主要元器件都有保护措施并且采用了TTC的防尘金微动都是为了提高鼠标的耐用性。只不过别的鼠标厂都已经开始内部减重了,还是希望赛睿还是跟紧时代的步伐。


有一定的防水防尘能力,图片来源:赛睿官网


鼠标的底部有一个三挡开关,中间档位是关闭,切换到左侧是蓝牙5.0查找设备时闪蓝光,右侧是2.4G无线查找设备时闪白光,配对完成后均会切换到正常的灯光效果。灯光效果默认的是一开始不动它的时候会一直亮,30秒后如果没有碰它的话灯光效果会暗一半,5分钟后如果没有碰它的话就会关闭全部灯效。在这里我需要更正一个目前全网没有人提的点就是这款鼠标的唤醒,大多数测试说的都是鼠标在休眠后需要按一下按键等一下才可以唤醒鼠标。但在我实际使用中却和其他厂商的鼠标一样只需晃动鼠标等待一下即可唤醒。在使用的这段时间中我更新了一次驱动但在更新前鼠标的唤醒方式也是晃动唤醒,可能是在大家喷过之后赛睿改了吧……灯效方面还有一个设计就是默认在移动鼠标的过程中会关闭全部灯效,但在不移动鼠标的时候按任意按键又会触发瞬时白色灯效。虽然省电是好事儿,但又想省电又想要炫搞得我是没太明白赛睿在设计的时候谁才是优先级,更何况它其实也没怎么省电,后面会再讲续航这个问题。


自带的类伞绳编织线的软硬程度个人而言算是可以使用的程度,毕竟在雷蛇毒蝰,finalmouse那种线材用过后再上手Aerox 3的线材第一个感觉就是没有那么的软。虽然都为织布包裹线材但前两者的包裹程度较为松垮,如果用一个字来描述的话织布应该是“套”在线材上的,中间会有很大程度的空腔。而Aerox 3的线材相较于前两者会显得更为紧实,中间空腔的程度较小,当然不是说不好,而是相较于对手而言没有那么优秀就是了。拉扯程度尚可,有线使用的时候没有线材拽着鼠标跑的感觉。


鼠标底部是四个独立的黑色圆形PTFE小脚贴,虽然很顺滑但是很薄,用贴地飞机来形容丝毫不过分。再加上本身底部打了孔,如果在使用鼠标的时候手掌的力道大了一点的话摩擦鼠标垫造成的感觉会很直接的传递到手掌上,有时间看看有没有卖覆盖脚贴的吧,垫高了就能解决了。

底部切换开关以及PTFE脚贴


三、静态测试

鼠标自测前后背长14cm上下,左右背长12cm上下;本人手上下长21cm,左右长12cm且一般握鼠方式多为抓握和指握,由于鼠标尾部并没有做大幅度的翘臀设计所以是一款低背鼠标。抓握时鼠标背部最高处贴着的位置是我掌心和中指交际处的那块皮肤,手心开始下半部处于轻微的悬空状态,正常使用没有影响,毕竟在左右移动鼠标的时候还是会触碰到我手的大小鱼际,也算是有一个三角支撑。而指握的时候大拇指和小拇指也都可以很自然的放在鼠标具有指示性的左右侧裙尾部的凹槽里,再加上鼠标左右键上也有一定的指向性引导槽,抓在手里也算安稳。鼠标四周有一圈倒角过度处理,左右对称且从左右侧裙尾部指示性凹槽开始倒角的过度开始逐渐变大,两边倒角到尾部中心点倒角达到最大值,做了一定的防夹肉处理,尾部防夹肉最大高度为1cm左右且倒角角度约为45°。


不过也是因为这个模具个人就不太建议像我这样的中大手用户趴握了,毕竟刚说完这款鼠标算低背鼠标,要真想趴握的话稳定性可能会差点毕竟不会贴着掌心。

同模具Rival 3Wireless的赛睿官方图片,推荐的握姿同样是抓握和指握,图片来源:赛睿官网


这里讲一下我对这款鼠标不满意的第一个点,侧键的位置太过于细长靠前特别是侧前键,按照上方官方建议握姿图也能看出两种握姿都不能很好的触碰到侧前键。两颗侧键还做了楞突处理导致按键的反馈感更差。在我实际游戏过程中不得已把常用的近战键由侧前键改为侧后键以保证准确使用。


滚轮编码器滚动感觉较为清晰,为空心塑料滚轮外套一圈薄橡胶的设计,橡胶上有花纹辅助增加摩擦力。按下去的力道和鼠标按键的微动差不多。


鼠标的微动这次使用的是TTC的防尘金微动,按照赛睿和TTC官方的说法,这颗微动的操作力是45~75gf.,预行程是0.3±0.2mm。8000w次的使用寿命,个人使用感觉对比我以前使用的G304而言是有点硬,对比GPW是略微有点硬,反馈感清晰但需要稍稍用力。可能我是被罗技的按键预压技术惯坏的原因,在一开始上手的时候经常出现用力过小导致按不上按键的情况,不过适应一段时间后这种情况也就少了很多,可能是我已经适应“大力金刚指”了吧。

图片来源:TTC官网


四、动态测试

蓝牙状态下只有125hz的回报率可以用,配对的体验不算特别好。在我自用的笔记本(ROG GM501GS初代冰刃新锐)上之间连接性并不是特别的契合,也经常发生那种已经配对后使用的时候电脑蓝牙显示未连接,把鼠标打开发现连不上一直在那里闪的情况。且有时高速移动有时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跳帧情况,在重新关闭打开后又会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出现情况极少但还是有的。但在连接正常的时候其实还是可以信任的,有一次我甚至打完一把守望天梯后才发现我自己用的是蓝牙模式,虽然那把命中率确实很差就是了……


顺带话茬聊聊传感器和2.4G的情况,鼠标使用的是赛睿自家的TureMove Air传感器,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是由PAW3335调教而来,然后自认为可能是超了点频,把本来的最大16000dpi涨到了18000dpi,400的ips和40g的最大加速度和原参数没有差别,还有人说这玩意儿是降频版的3390。我现阶段环境有限没有机械手臂就不放mousetester的图了那就直接看看画图情况吧。

轨迹测试轨迹测试


以我个人使用1600dpi、1000hz为测试对象,结果还算说得过去,虽然不能算最顶尖的传感器,但也是主流梯队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没有什么致命的错误,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身传感器的位置是略微偏后的,在做扇面移动的时候移动半径是小于我以前的G304(G304的传感器位置基本是完全居中的)的,所以我一开始在守望里大浮动拉枪的时候会有一点手部相同位移但屏幕实际显示位移相较于屏幕正常显示位移略少的情况,但这也算是细抠了,实际上手的时候其实没有我说的这么夸张。LOD方面为自适应调节,日常使用在1mm左右。


关于电量续航算是我最想吐槽的点了,鼠标没有拆所以电池容量多大我是不清楚,官网上宣传的是在2.4G无线下80小时,蓝牙状态下200小时。在使用这段时间后我严重认为这个结果是在这鼠标内5个灯珠全关状态下的续航时间,因为我自己在灯效全开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么长的续航,严格意义上说续航时间只有宣传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可能是我每天使用时间相较于他人更长的原因,我在打游戏的时候用2.4g其余时间用蓝牙,一天的使用时间大致在12小时左右,从满电到0最多使用3天也就是36小时。我早期甚至以为是鼠标质量的问题,但当我换了一回货之后我打消了这个顾虑因为还是这样。所以强烈建议如果有电量强迫症请关闭所有灯珠使用可能才会有官方宣传的续航时间。但相对的鼠标充电时间是蛮快的,在没电的时候充5分钟电应急可以使用3个小时左右,完全充满的话时间也大概不超过40分钟,有点oppo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味儿了。


五、总结和后谈

测试到这儿基本结束了,盖棺定论一下,这是一款现阶段三大鼠标厂里唯一一款外部打洞的鼠标,它有着主流级别的引擎,主流的竞技类鼠标重量,主流的C口和线材,一个还算有设计的模具,以及一个可能不怎么样的续航。


但我不会说它是一款主流的鼠标,原因很简单也是我放到这里,放到最后说的:价格和做工。


京东没有优惠的时候价格是729,作为它的竞品,罗技GPW的价格是699,雷蛇毒蝰终极无底座是689。这个价格实属劝退,更何况另外两款标在现阶段的赞誉声是Aerox 3不可比拟的。而更遗憾的即使是在“双十一”,“618”这样的打折季,赛睿的力度也明显不及两家。老实说要不是G304坏的那天晚上,我翻了翻京东“88”活动价629元貌似是它的历史史低那它很大概率还会一直在我的购物车中,而不是交付在我的手上。


而做工又是我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本人算是一个罗技忠实用户,同时也是国内雷蛇灵刃群的群管理兼义务技术顾问,虽然是个“n姓家奴”但也算是一个老玩家了,各家的产品也算是用的很多了。赛睿按键晃动的老毛病也见怪不怪了(我手里的右按键盖晃动严重),本来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了,但看到无线接收器和延长器上所有的Type C口都有一点轻微的歪斜时我还是有点震惊,自我安慰没事有些台式机主板电容电感还能焊歪呢。但当我更加仔细检查看到鼠标本身的C口也有点歪的时候我还有点破防了,考虑到二手东我决定给赛睿一个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我选择了换货。换货很顺利,也是从武汉调的货,我在换货前给原鼠标和包装的序列号都拍了照,通过简单比对估计换回来的是新鼠标。


最后结果也十分完美的给了我一个相同的答案,除了鼠标本身的C口这回是正的以外,其余的毛病依旧存在,同样晃动的按键以及同样歪的接收器C口。


主观来说我很喜欢这款鼠标,66g的重量对于我现在手里的G304还是家里的GPW来说都是用完就回不去的体验,虽然相对而言表现良好但我不会推荐这款标给别人用,就和我自己用的一直是Sony手机但我从来不建议别人买Sony手机一样。(有机会我可能会另起一篇文章聊聊我自用的Sony Xperia们)在现阶段的产品中同价位比它强的竞品太多了,更不用说另外两家鼠皇双十一的好价,而和它相同规格的鼠标还都会比它便宜很多。在这次测试后我也许明白了为什么赛睿现阶段的购买人群大部分是粉丝的原因,不知道赛睿以后会做何改变。在截稿之前看到新的旗舰鼠Prime国内上架了,无线版传感器搭载的依旧是这款TureMove Air,虽然模具外网和国内赞许声还是有蛮多的,但现阶段高达1099的售价,和罗技GPXS正面硬碰硬真的明智么?

赛睿新鼠皇Prime Wireless


我不反驳赛睿在业内的地位,毕竟御三家不是白叫的,在CS里的统治地位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但时过境迁,在另外两家都在陆陆续续为大家拿出自己这几年最好的技术和产品的时候,赛睿却交给了我们一份可能看上去逊色很多的答卷。



Steelseries(赛睿)Aerox 3 Wireless 测试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