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输刻凤

2021-08-29 04:05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公输刻凤

  

(刘勰)

一说为北齐· 刘昼(514 ~565)《刘子·知人》

 

        

【原文】

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翠羽未树。


见其身者,谓之狵鸱;见其首者,名曰鴮鸅。


皆訾其丑而笑其拙。


及凤之成,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绮翮焱发,翽然一翥,翻翔云栋,三日而不集。


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



【今译】

公输(即公输班,又称鲁班,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


鲁班雕刻一只凤凰,当头上的凤冠、脚下的足距(距,爪,禽类附足骨,指鸟类脚跟后面,爪后上部突出的像脚趾的部分)还没有雕成,翠色的羽毛还没有镶嵌上,翠色的毛羽还没弄好时,人们看到它的身子,说这雕刻的是猫头鹰🦉;看到它的脑袋,说这雕刻的是鹈鹕鸟。


总之,人们无不嘲讽它,都诋毁它、讥笑它,说它很丑,而且嘲笑公输般技艺太拙劣、笨拙。


等到鲁班把凤凰雕成了,只见它那翠绿的凤冠像云朵一样高高耸立;那朱红的爪距红得发亮,像闪电一样闪闪发光;锦身霞散,那浑身上下锦绣般光泽的羽毛以及彩色的花纹象五彩缤纷的云霞,霞光散射,光芒四射;那鲜艳美丽的翅膀,灿烂夺目,像火花迸发一样光彩照人。


忽然“呼呼”一声响(翽,鸟起飞时翅膀发出声音),鼓翼奋飞,羽声翽翽。


只见那木雕的凤凰猛然飞起,高飞在刻绘有云彩的梁栋之间,飞举围绕着那耸入云天的大厦之上,回旋飞翔,一直在不栖止地翱翔,整整三天三夜,没有落下来。



到这时,人们才“啧啧”称奇,齐声赞叹凤凰雕刻的精美神奇,并且夸奖赞颂公输(鲁班)手艺的灵巧高超。




【赏析】

就那些评论公输般刻凤的人来说:

凤凰未成之时,那些评论公输般刻凤的人,无视彩凤尚属刍形,还在精心雕凿的过程中,便信口雌黄,就七嘴八舌地妄加非议,这些人只是在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从自己选择的某个角度来进行观察和判断的,他们只看到了雕刻的过程,没有看到结果,只看到了局部,没有看到全体,对凤凰的评论未免片面,产生了很大的片面性。这个典故告诫我们应该要全面地、客观地、发展地看待问题和判断事物,不能只看到某一过程、某一局部就指手画脚,轻易得出结论。



就“公输刻凤”本身来说:

公输在凤凰未刻成之前,面对别人的非议和冷嘲热讽,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他未被舆论所左右撂挑子不干,也没有与其唇枪舌剑为自己进行辩解,而是继续埋头坚持自己的工作,最终终于雕刻好一只振翼飞举、美妙绝伦的凤凰,迎来了赞叹和掌声。它启示我们,完美出于不完美,人们不应轻浮地嘲笑成长中的事物或人才。同时对于别人的嘲笑和不认同,要有任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虚怀若谷般的气度,更要学会坚持,只有坚持到成功,才能得到认可和赞同。


作品使用排比对偶句“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绮翮焱发,翽然一翥…”(意思是翠色的凤冠像云气上升似的耸起;朱红色的爪距,红光闪闪,像闪电般的摇曳;鲜艳华丽的身子像云霞那样散射光芒;美丽的翅膀像火光四射那般张开),把公输刻的凤写得活灵活现,散射光芒,光彩熠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刘子》为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所作,一说为北齐刘昼作。


《刘子》 又名《刘子新论》,北齐文学家刘昼作,是一部杂学著作。



刘昼 —— (公元514~565年),字孔昭,渤海阜城(今河北交河)人。


公输刻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