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doxAAR#12】奥尔良公国成立法兰西王国
在本次战报中,我们将使用奥尔良开局,成立法兰西王国并达成如下目标:
控制法兰西、低地、不列颠群岛、瑞士、意大利及伊比利亚地区的所有省份。
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可以在无视侵略扩张影响的情况下夺取省份。

奥尔良(Orléans)坐落于卢瓦尔河畔,是法兰西境内一所历史极为悠久的城市,其在罗马皇帝奥勒良(Aurélian)的统治下于公元3世纪被建立。在中世纪前夕,奥尔良是法兰西三大富裕城市之一,并一度成为法兰西的首都。但在11世纪末,随着腓力二世对巴黎的建设,奥尔良的政治地位也每况愈下。
奥尔良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高光时刻当属百年战争末期。当时英军已经围困奥尔良,即将取得百年战争的胜利,法兰西危在旦夕。当此之时,年仅17岁的让那·达克(即圣女贞德)主动请缨,率领法军成功解除了奥尔良之围,并乘胜追击,接连夺回包括兰斯在内的法兰西北部大量失地。虽然她最终在贡比涅被俘,并被英军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火刑,但她领导的一系列战役已经扭转了战争形势,为法兰西取得百年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人们仍然珍重地把贞德的光辉形象和伟大业绩铭记在心,每年的5月8日,人们都要以隆重的方式纪念她。
而在Europa Universalis IV中,开发组成员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纪念了这位英雄人物:当省份奥尔良的拥有者与教宗国关系足够好(+100)时,其可向教宗申请重申贞德案为其沉冤昭雪。如果此时奥尔良公国仍然存在,则其甚至可以在专制主义时代到来后选择成为“圣贞德骑士团”姊妹会领导下的政权。
当然,除了圣女贞德,奥尔良还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人物,他们在其理念中有所体现:

可以看出奥尔良的理念比较偏重于内政方面,但所提供的加成无论是种类还是效果都比较一般;相比之下法兰西的理念则更偏重于军事方面,加成较为强力,对我们的游戏进程更有用一些,因此在成立法兰西之后我们将会换用法兰西理念来继续游戏:
那么我们开始游戏:
————奥尔良阶段————

奥尔良开局是法兰西的附庸,因此我们开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寻求他国的支持独立。一般来说法兰西的宿敌可能有英格兰、勃艮第、奥地利、卡斯蒂利亚及阿拉贡等。其中英格兰在游戏开局后不久便会撕毁《图尔条约》与法兰西爆发战争,所以我们需要着重改良后四个国家的关系以寻求到他们的支持独立。

其中勃艮第及奥地利开局后外交关系很快便会达到上限,我们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他们支持独立,这边我们可以通过开启阶层特权“虔诚的外交官”及轻蔑地侮辱法兰西以提升其对我们的关系进而加快这一进程。

本局游戏中英格兰选择遵守《图尔条约》,将省份曼恩割让给法兰西,那么我们趁二者停战,英格兰不会背刺法兰西的这段时间内直接以独立的借口向法兰西宣战。
本场战争我们人多势众,取得胜利不成问题。真正的问题点在于战利品的分配——在1.34版本之后,Ai的侵略性显著提升,即它们会渴求在行政容量允许的情况下征服更多的土地——虽然比起玩家来说Ai还是太过保守了。
这边奥地利由于和法兰西不接壤,因此其不渴望法兰西的任何省份;卡斯蒂利亚想要征服与其隔海相望的上、下普瓦图及圣通日三个省份;而勃艮第则将与其接壤的所有省份均视为重大利益相关。因此在此我们将圣通日分给卡斯蒂利亚,同时夺取下普瓦图、上普瓦图两个省份,阻止卡斯蒂利亚进一步在法兰西扩张;同时我们将兰斯及特鲁瓦两个与我们并不接壤的高发展度省份给予勃艮第,在尽可能地保证其信任度的同时防止其将我们的省份设为重大利益相关进而与我们断盟;而剩余的战争分数我们在保证不违背给予土地的承诺(单次战争造成超过10的信任度损失)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夺取包括拉马什在内的法兰西省份。

战后我们可以在拉马什放出附庸加斯科涅,其在法兰西境内有较多核心省份,未来我们可以以收复核心领土的宣战理由以较低的战争分数及侵略扩张影响夺取这些省份。

在1.30版本之后,当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去世之后,倘若其未留下一名强宣称成年男性继承人(由于“勃艮第继承危机”修正,其继承人的宣称会不断降低,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则勃艮第可以选择成为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或实力最强大的联姻国之一的被联统国的同时继承所有联统国或者保持独立。我们目前是勃艮第实力最强大的盟友,完全可以争取继承勃艮第的遗产。但当一个国家的君主去世后,其主动缔结的王室联姻也会中断,因此在此我们要主动和勃艮第缔结王室联姻以保证在“大胆查理”去世之后我们仍是其最强大的联姻国。

之后我们准备向普罗旺斯及布列塔尼扩张,这边普罗旺斯被英格兰保证独立,那么我们选择承诺给予土地(即洛林地区)的方式召唤勃艮第加入战争。
和英格兰和谈,索要一些战争赔款。

没有英格兰的干涉,吞并布列塔尼可谓易如反掌。

持续不断的扩张给周边国家造成了一定的侵略扩张影响,因此我们要经常改善与它们的关系避免其进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

再次向法兰西扩张。在和约中收回附庸加斯科涅的所有核心,同时夺取维瓦莱等省份以放出附庸图卢兹进而收回其核心省份,同时打开向热那亚贸易节点扩张的道路。
可以看出由于持续不断的改善关系, 纵使本轮扩张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侵略扩张影响,但除却法兰西、普罗旺斯及英格兰这些老朋友之外并没有几个国家会加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

由于失去了法兰西的保护,苏格兰被迫向英格兰割让了大片土地。为避免其被英格兰完全吞并(以阻止英格兰完成任务),同时为将来我们登上大不列颠岛进攻英格兰本土提供落脚点(宣战时驻扎在拥有军事通行权的盟友领土上的军队不会陷入流亡状态)。

为减小侵略扩张影响,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主要是以收回附庸核心领土甚至外交附庸的形式扩张。所以我们首发影响理念以降低吞并附庸的时间及外交点数花费。

不断进攻法兰西的盟友以刷新我们与它的停战协定:

同时继续向周围国家扩张,注意侵略扩张影响。可以看出夺取普罗旺斯之后,我们会收到较为严重的侵略扩张影响。此时我们需要积极同对我们的侵略扩张影响在-50上下的国家改善关系以缩小包围网的规模。

本场战争之后我们便成为了列强之一,可以使用“影响国家”及“承担国家债务”的方式进一步改善同周围国家的关系:

在勃艮第的查理去世之后,我们成功同勃艮第建立了联合统治。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除却法兰西岛、诺曼底及阿基坦之外法兰西地区的所有省份、整个比利时及大半个荷兰,其所能支持的军事实力能够支持我们击败周边的任意一个国家及其盟友,当然处理完全体包围网仍然比较乏力。

当然,我们现在也能够应对规模更大的包围网。这边可以夺取省份沙特尔以阻止英格兰向法兰西岛扩张,但在游戏过程中我错误的估计了包围网的攻击性(因为这是1.34版本的第一个存档),所以没有夺取这个省份,转而使用在对法兰西进行非联合作战(同时刷新停战期)时保持对其省份的占领的方式阻止英格兰夺取这些省份。

将来我们将会在英格兰、低地及北意大利等发展度奇高的省份扩张并置入直属州内,因此二发行政理念以降低核心化花费及扩大行政容量上限。

第一个时代能力选择“合法化扩张”以进一步降低侵略扩张影响。

1495年11月23日,我们夺取了法兰西仅剩的三个省份,现在我们推翻了巴黎伪朝的统治,只待造核结束,便可重建法兰西王国,开创法兰西历史的新纪元。

————法兰西阶段————
重建法兰西之后,我们便继承了之前法兰西王国的所有核心——包括属于英格兰的诺曼底、阿基坦地区及属于卡斯蒂利亚的圣通日。我们同英格兰交恶已久,而夺回诺曼底及阿基坦正是将其赶下欧洲大陆乃至反攻其本土的好机会;但卡斯蒂利亚目前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盟友,没有必要为一个省份断绝同它的盟约,因此我们选择花费30人情要求其归还这一核心省份。
英格兰的省份主要位于多佛尔海峡对岸的不列颠群岛,想要取得对其作战的胜利,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将军队投送至此。英格兰海军素来以强大闻名,而我们海军草创,实力孱弱,并没有在战争中跨海投送军队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事先将军队布局好。
虽然宣战时不位于我们自己及盟友省份的军队会进入流亡状态,但前文中的“盟友”并不需要加入这一场战争。因此我们只需要在大不列颠岛及爱尔兰岛各获取一个盟友并提前将军队运送至他们的领土就好。这边苏格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似乎也是唯一的选择)——在我们实力有所增长之后,我们可以将其外交附庸进而以收回附庸核心领土的方式获取整个苏格兰地区。
准备妥当之后,我们向英格兰宣战。
在陆战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英格兰可能会利用海军抢滩登陆,那么我们直接在他行程过半时向登陆地派遣军队,守株待兔歼灭敌军。

只要成功登岛,对英格兰的战争就如砍瓜切菜一般,很快我们取得了整场战争的胜利。
在和平条约中夺回位于法兰西地区的所有领土,同时夺取省份坎布里亚作为下次登陆战及附庸苏格兰的跳板,同时减少英格兰所掌控的要塞数目,使下次战争更为简单。

此时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城市、接纳文艺复兴及掌控贸易中心三个时代目标,是时候开启黄金时代了。

在坎布里亚放出附庸诺森伯兰,在下次战争中将其与苏格兰的核心省份一并夺回。

发展度突破1000后,我们选择升级为帝国等级以获得更高的行政容量上限。

这边萨伏伊已经被周围国家所瓜分,我们可以释放其为附庸以较低的侵略扩张影响夺取皮埃蒙特地区。但萨伏伊的主流文化是皮埃蒙特,在我们所掌控的欧西坦(法兰西)文化组省份中无法释放。因此我们选择将我们所拥有的萨伏伊核心省份归还给它再将其外交附庸。

三发外交关系以加快侵略扩张影响消退的速度及改善关系效率,同时降低省份战争分数花费以让我们在将来无视包围网时可以一次性兼并更为广阔的土地。

二战大不列颠,收回苏格兰及诺森伯兰的全部核心省份。

在夺取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后,我们可以完成任务获得-20%侵略扩张影响的强力修正,时限为20年。在此我们先不完成这个任务,待将来我们向英格兰东南部、伦巴第、低地、瑞士等侵略扩张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扩张及强行建立与那不勒斯及西班牙的联合统治时再让其发挥作用。

征服热那亚以提高我们在热那亚这一终端贸易节点的贸易竞争力。可以看出由于我们持续改善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和约签订后除去几个老朋友之外并没有任何国家会加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

对于北意大利这片发展度奇高的土地,强行兼并极有可能与神罗包围网进行一场无意义的恶战。但这里小国核心众多,若外交关系足够,合约释放外交附庸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扩张方式。

第五项政府改革选择“王室行政”以提高君主行政能力,获得更多行政点数。

三战大不列颠,夺取整个北海贸易节点,同时尽可能多地夺取英吉利海峡贸易节点的河口及贸易中心以在干扰大不列颠贸易的同时避免其将贸易节点迁出导致我们的贸易收入降低。

处理完大不列颠之后,我们将目光转向意大利,目前我们已经吞并了热那亚,距离获取那不勒斯及西班牙两国的王位宣称还需要吞并米兰,此时米兰的“金色安布罗斯共和国”灾难早已结束,我们只能获取伦巴第地区的永久宣称,也就是强行征服该地区(肉眼可见的高侵略扩张影响)。所以我们选择完成任务“吞并阿尔萨斯”以获得-20%侵略扩张影响修正。
这个修正只有20年,而在1.33版本之后重建联合统治的侵略扩张影响亦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在这20年的时间内一口气建立对那不勒斯及西班牙两国的联合统治,时间较为紧迫。因此我们不能等待所有国家的侵略扩张影响消散了,只能先行保证大国不加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至于小国——我们在与那不勒斯及西班牙建立联合统治之后,还能害怕他们不成?

联统那不勒斯之后,我们有幸被选为了教廷监护,这又进一步降低其它国家对我们的侵略扩张影响。

正当此时,特利腾大公会议召开。为加快侵略扩张影响的消散速度(与改善关系效率成正比),我们在会议中选择怀柔立场。

红框中框选的是强硬或怀柔立场带给国家的主要增益。可以看出相对于怀柔立场来说,强硬立场给予国家更高的传教强度,比较适合主要向异教徒扩张,维稳需求较高且维稳能力较差的国家;而怀柔立场则相对于强硬立场在改善关系方面优势更大,适合于异端容忍度较高或主要向同宗(天主教)国家扩张且受包围网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选择。
作为教廷监护,我们可以自主选择议程,议程共有四项,每项议程中只能选择一种怀柔或强硬中的一项。而激活每项议程都需要从教廷金库中支取以1000为基准,根据支持该议程的国家总共控制的枢机主教的数量而浮动的杜卡特金币数量。不过游戏进行到这一阶段,教廷金库往往已经集中了数以万计的杜卡特,我们大可不必与之计较。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这四项议程:

第四项议程,毫无疑问“-10%与其他宗教的战争分数花费”相比于“-10%教廷影响力花费”对我们的帮助更大,因此我们选择“天主教神秘主义。
第三项议程:“+10%正统信仰省份人力修正”相比于“+5%国家人力修正”来说作用更明显,但作用范围较小,在此我们需要根据主要人力省份信仰宗教的情况来判断。但在单机环境下,我们拥有非常多的省份用以提供人力,并不需要拘泥于几个省的人力产出,因此我们选择“基督精兵”。
第二项议程:“+30%正统信仰省份思潮传播”与“+10%思潮传播”对我们用途都不算太大。(接纳思潮的重点在于让国内发展都较高的省份而非较多的省份接纳思潮)因此我们选择“非拉丁语圣经”以提高异端国家对我们的关系,延缓其加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
第一项议程:通过法兰西独有的《南特诏书》及第七发理念“自由、平等、博爱”,我们很轻易就能将异端容忍叠满。因此“+2异端容忍”对我们的用途不大,而我们也没有太强的对异端省份传教的必要。因此我们选择“秘密告解”以提高异端国家对我们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除去第四项议程之外,其他议程所提供的修正效果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所以我们不能一成不变的选择议程,而是应该以自身需要而选择。如在完成成就“波罗的海十字军战士”时,由于我们需要将整个俄罗斯地区的省份都转化为天主教,那么第一项议程强硬态度所提供的“+2%对异端传教强度”就显得尤为有用。
趁我们还是教廷监护,抓紧时间同西班牙建立联合统治。卡斯蒂利亚/西班牙任务给予其对葡萄牙重建联合统治的宣战理由。在1.33版本之后[来源请求],Ai总是会在军事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对拥有王位宣称的国家发动联统战争,因此我们可以在其已经对葡萄牙建立联合统治之后再向其发动联统战争。

至此,法兰西、伊比利亚及几乎整个低地及意大利地区的省份均被我们所控制,我们是时候将扩张目标转向整个欧陆最让人头疼的地区——神圣罗马帝国。此处小国众多,我们几乎向谁扩张都会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及其他为数众多的盟友的阻挠;且新割占的土地往往又会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索要非法领土。归还就是白打;不归还就会对给予该省份一个严重的负面修正且会让全部神罗邦国收到-25的关系减成,非常惹人烦。为避免这些破事,我们最好在解散神圣罗马帝国之后再向其扩张。

解散神圣罗马帝国之后我们同大不列颠的停战协定结束。那么我们再一次向其扩张,尽可能地夺取其省份。同时留给原神圣罗马帝国邦国一段时间让他们互相吞并,减少包围网成员数量。

在我们南征北战的时间段内,弗里斯兰已经统一了低地地区的剩余省份,且其对我们的侵略扩张影响过于严重,难以挽回,那么我们直接将其拆成数个对我们较为友善的小国(毕竟是我们和约释放了它们)再将它们外交附庸。

第六项政府改革选择“皇家敕令”以提高专制度上限进而提高由专制度带来的行政效率,虽然本局游戏我们是用不到了。

最后一次向大不列颠扩张,夺取其在不列颠群岛上的所有省份以完全控制英吉利海峡贸易区。剩余的战争分数我们可以用于割让其在新大陆殖民地的省份给我们被联统国的殖民地以提高其应对美洲土著打击的能力。

随着实力的增长及原神圣罗马帝国邦国的互相兼并,我们面对包围网的压力越来越小。在之后的游戏中,省份战争分数花费、核心化花费及行政效率三个指标将会逐渐取代侵略扩张影响及改善关系成为影响我们扩张速度的主要指标。

作为天主教国家,占领罗马会对外交声誉及教廷影响力有所减成,这会减缓我们吞并附庸的速度。因此我们在游戏的最后再夺取罗马。

现在我们已经控制了不列颠群岛、低地、法兰西、伊比利亚及意大利地区的所有土地,换言之已经控制了几乎整个西欧;同时世界上仅有的三个终端贸易节点——英吉利海峡、热那亚及威尼斯都已经被我们所控制。凭借丰富的贸易收入及充足的人力,我们已经确立的在欧陆乃至整个世界的无敌地位,相信对于我们来讲,征服全球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Q.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