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应用文写作19 简报
第三章 事务公文写作
第五节 简报
一、简报的概述
(一)简报的概念。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自编的内部刊物,是反映工作情况,交流信息的小报。常见的“工作动态”、“情况反映”、“简讯”、“内部参考”、“快报”等,都属简报。简报的作用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交流信息、沟通情况。
(二)文种的特点
1、简明扼要。简明的意思就是内容集中,篇幅短小,文字简要。内容集中,是指每份简报的内容要做一事一报,不要在一份简报中写许多项内容。篇幅短小是指一份简报最好不超过一千字。有些综合性的简报,内容较多,但字数也应控制在两千字之内为宜。文字简要。是指写作简报时,文字要精炼,利索、无假、大、空话。
2、反映迅速。这是对简报时间上的要求。简报的时限性很强,它必须及时地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典型、新动向,报告给有关上级机关和业务部门。如果简报编写不迅速及时,作用就会大大缩小。
3、真实性。简报的内容必须绝对真实。简报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领导机关反映情况,而领导机关有时可能根据简报所反映的情况做出决策。正是基于这个特点,决定了简报所写的事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或单位)、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引用的数据、人物语言等,都必须准确无误。
4、新鲜性。在内容上,简报要有新意,要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能给人以启发、借鉴。一般来说,领导机关、领导同志最希望看到社会上的新动态,即新事物的苗头、刚出现的错误倾向,带有普遍意义的新鲜经验,给人以启示的新的见解。
(三)类型:从内容和作用上划分,简报大体上有三类
1、会议简报。会议简报主要用于报道会议情况和主要精神,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建议。会议简报一般用于较大型会议。内容简单的会议就不需要简报。
2、专题性简报。专题性简报是就人们关心的、重要的某一议题专门出一期简报。专题性简报的内容集中、单一,一般是写一个问题或一件事。语言简洁,篇幅短小,时效性很强。
3、综合性简报。综合性简报是指在内容方面对某些情况或问题作全面的、综合性的反映。这种简报的主要特点是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材料丰富,带有综合性,能给人以全面的、概括性的认识。
4、动态简报。为有关领导和部门提供制方针、政策的依据和参考。有思想动态简报和业务动态简报。
二、简报的写作
(一)基本结构:简报的结构由报头、报核、报尾三个部分组成。
1、报头部分
(1)简报名称。常见的名称有“简报”、“工作简报”、“工作动态”、“内部参考”等。为了醒目,简报名称字体应大些。字可用印刷体,也可用书写体。名称一般套红,也可不套红。名称的位置应固定在第一页上方正中。
(2)期数。简报期数一般放在简报名称下方,横隔线之上。
(3)编发单位。一般在名称下面的左侧。
(4)印发日期。标在名称下面的右侧。
(5)密级密级程度一般标在报头的左上角。根据简报内容所涉及机密的程度,可注明“绝密”、“机密”、“秘密”或“内部参考”等字样。如果有传阅范围限制,可以在密级程度下面注上“供××级以上领导参阅”等字样。
(6)编号。根据印发份数依次编号,每份一号,以便登记、保存和查核利用。编号一般放在报头的右上角,与密级形成对称。
(7)横隔线。在报头的下方,也就是在第一页上方1/3处用一条醒目横线将报头与报文隔开。
2、报核部分:报核包括按语、标题、正文、供稿单位三个部分构成,如有按语,先写按语,然后再写标题。
(1)标题。简报的标题和新闻的标题相似,有单行标题、双行标题、多行标题。简报无论采用哪种标题形式,都应该尽可能地概括出正文的主旨,让人见题知意。
A、单行标题。用一句话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如:《局领导集体参加“直通车”接访活动》。
B、双行标题。正标题揭示正文的内容或意义,副标题起补充说明作用,强化正标题的含义。《让文化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威同志做客<民心桥>》.
(2)按语。对于内容重要的简报,有时要在正文之前加写一段文字,以表示发文单位的意见,这段文字就是简报的按语。按语常常是根据领导的意见起草,对简报的内容加以提示、说明和评注,用以表明简报编者的意向,转达有关领导的看法和意图,以引起读者注意。
(3)供稿单位。简报一般不具名,必要时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供稿”。
3、报尾:报核结束后,用一横线隔开,下面注明发送范围,在右端注明本共印分数。
(二)正文
1、基本写法:写简报,要认真地研究本单位、本系统在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令、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开展各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抓住这些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有利于我们做好工作。正文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部分。一般用简洁、明确的一段话(有的仅一句话),总括全文的主要事实,先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接着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简报的开头类似新闻开头中导语的写法。
(2)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简报的主要部分,是对开头部分概括内容的进一步具体化。这部分要选择富有说服力的典型材料,加以合理地安排,中心内容要突出、具体,条理要清楚,语言要简洁。
(3)结尾部分。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或指明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发出号召,或提出今后的打算。事情单一,篇幅短小的,可不写结尾部分。
2、体例
(1)报道式,跟消息相似。全文有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要素构成。
(2)分析式。通过对材料分析进行归纳,综合比较,找出事物的矛盾和问题的症结,而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
(3)总结式。与一般总结结构一样。
(4)汇编式。先有一个总的说明或介绍,再按一定的逻辑,将要反映的问题分为几个方面,逐层展开。
(5)转摘式。即直接引用有关材料。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部分。
三、写作要点
(一)材料要真实,有新意。
材料的真实是简报写作的“生命”。简报是向领导和有关部门传递信息、报告情况的,上级部门将依据这些信息、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因此,材料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领导的决策。
简报不但要注意材料的真实,还要注意所用的材料一定要有新意。简报所反映的问题、经验、观点、信息具有新意,才能给人以启发、借鉴。
(二)简报写作以叙述为主,议论为辅。
简报有观点、倾向,但不象总结和调查报告那样由作者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事实的叙述显示出来。因此,简报在表达方法上应以叙述为主,为读者提供反映客观情况的真实材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不过多议论,读者自会对事实、情况加以理解分析,作出判断。
四、文种辨析,简报与会议纪要的区别:
(一)权威性不同。简报只是报告和交流情况,供上下左右参考,对阅读对象没有硬性要求,一般也没有什么约束力。会议纪要则有一定的权威性。它的结论可以指导有关方面统一认识,它列入的议定事项,要求有关方面共同遵守执行,它对特定的阅读对象有一定的指导和制约作用。
(二)简报的编写者在简报中可以对他所写的事件发议论,谈看法,既可肯定,也可否定;会议纪要则必须忠实于会议情况,客观地扼要地叙述会议的内容,不允许编写者在纪要中对其内容进行评论。
(三)简报要求文字简短,一般在千字左右,最好不超过两千字;会议纪要则不受文字长短的限制,该短则短,该长则长。有些内容丰富、问题重大的座谈会纪要,洋洋万言也是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