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光伏发电】浅谈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2022-06-12 15:23 作者:光伏学堂  | 我要投稿

谈到渔光互补,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随着光伏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光伏产业的的了解也在日益加深,在水库、小型湖泊等水域环境上建设光伏电站,我们就称之为水上光伏。光伏面板下方的水域可用于鱼类和虾类繁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良好的屏蔽效果,从而形成一种基于发电和养殖的新型发电模式。渔光互补是近年来光伏电站建设的一种流行形式,它在确保光伏发电的同时,实现了水耕农业的功能,为我国发展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老话说得好,人无完人渔光互补也一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讲一下关于渔光互补的优缺点。

(1)减少炎热季节的养殖事故,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迅速,鱼类容易患病。当热浪袭来,会给渔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9年7月26日,四川达川区罐子乡发扬养殖场,面积近10亩、设计水深1.6—1.7米。夏季来临,即使增加了四台供氧设备,鱼塘四周还是堆满了刚刚打捞起来的各种死鱼。鱼池的主人说,温度太高,水很热,人都不能在水中站立一个小时。这次的鱼死了三万多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斤7元来计算的话,损失高达20多万元。而渔光互补的太阳能面板具有给鱼塘遮阳、降低水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有效遮住阳光的强烈照射,鱼虾被水烫死的概率大大减少,有效的减少了高温给养殖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2)渔光互补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在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养殖鱼虾,形成了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模式,这种模式减少了对农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等土地资源的占用,有利于提高土地经济价值。


(3)渔民能依靠现有鱼塘资源,在鱼塘上方建设光伏电站,既可以获得养殖的收益,又可以获得光伏发电的收益,两全其美。

(4)光伏发电还可以供电给鱼塘的增氧机、水泵等设备,超出的电可以以脱硫电价卖给电网,一般在9-10年的时间就可以回本。

(5)电池板遮挡了一部分的阳光,减少了水面植物的光合作用,比如藻类,既抑制其生长繁殖,又提升了水质,给鱼类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由此看来,它能够轻松实现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完美理念,让不同层次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光伏发电就不必占用额外农业及工业用地。

再说到现如今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排放减少奋斗目标,目标提出要在2030年力争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争取实现碳中和。地球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若过度使用开采,浪费地球资源,终将在未来消耗殆尽。渔光互补使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跨界融合,生产光伏清洁能源,推动传统养殖模式向智能化、规模化、环保化转型,提高了养殖效率及水产品的质量,让土地出产率得到了提升,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

当然,任何事情需要多方位看待,据小编翻阅资料了解到,渔光互补电站也存在一定难点,由于潮湿、高温的环境容易产生水蒸气,如果水汽深入组件,那么封装材料(ENC)的导电率上升,相应组件的泄漏电流增大,会造成组件表面极化现象,即PID效应。因此组件在高湿或高温环境的光伏系统尤其是渔光互补光伏系统、沿海光伏系统、赤道附近的光伏系统,会因为PID效应导致功率损失比较厉害。

那什么是PID效应呢?PID效应(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又称电势诱导衰减,是电池组件的封装材料和其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材料,电池片与其接地金属边框之间的高电压作用下出现离子迁移,而造成组件性能衰减的现象。造成PID效应的原因主要是潮湿的环境,同时组件表面被导电性、酸性、碱性以及带有离子的物体的污染程度,也与PID现象的发生有关。到目前为止,形成机理还不是太明确,推测来自于钠钙玻璃的金属离子是形成上述具有PID效应的漏电流的主要载流介质。除此之外,逆变器接地方式和组件在阵列中的位置也可以造成PID现象的发生。

当然,小编关注的问题早已经有厉害的设计师们针对此做出了设计注意事项,能避免PID效应的发生。近年来我国也一直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的技术,无论从发电方式的更新,还是发电相关设备的新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越来越多的案例在向我们证明技术方面已经相对成熟。

【光伏发电】浅谈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