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日本海军大型战舰介绍-伊势级

2020-06-27 23:29 作者:黑狐12138  | 我要投稿

    伊势级战列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超无畏级战列舰,该级舰是扶桑级的改进型,共建造两艘:伊势、日向

伊势级战列舰伊势号

两艘伊势级战列舰原本应该作为扶桑级的3、4号舰在一战爆发前开工,但由于建造预算问题开工时间被大幅推迟,造舰本部趁这段时间修改了部分设计以改进之前造舰大跃进在扶桑号上产生的大量BUG。最终,伊势号于1915年5月10日在川崎重工神户造船所开工,1916年11月12日下水,1917年12月1日完工;日向号于1915年5月6日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开工,1918年4月30日完工。

海试中的日向号战列舰

同大多数旧日本海军的大战舰一样,伊势级在服役期间同样进行了多次改造,因此舰艇数据变化较大。

服役初期

舰员:1360人

标准排水量:29980t

满载排水量:32062t

舰艇尺寸:208.18m×28.65m×8.74m

装甲防护:主装甲带装甲厚度305mm;甲板装甲厚度55mm+30mm;主炮塔正面装甲厚度305mm

动力:24座煤油混烧锅炉,2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45000马力;四轴

续航力:9680海里/14节

航速:23节

武备:

6座双联装四一式356mm/45倍径舰炮

20座单管三年式140mm/50倍径副炮

4门单装76mm高射炮

6具533mm鱼雷发射管

1937年大改后

舰员:1385人

标准排水量:36000t

满载排水量:40169t

舰艇尺寸:215.8m×33.83m×9.21m

装甲防护:在原有基础上水平装甲增加135mm

动力:8座重油专烧锅炉,4座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80000马力;四轴

续航力:7870海里/16节

航速:24.5节

武备:

6座双联装356mm主炮

16座单装140mm副炮

4座双联装127mm高炮

10座三联装25mm机关炮

舰载机:3架水上飞机,弹射器x1

1943年航空改造后

舰员:1643人

标准排水量:35350t

满载排水量:38662t

舰艇尺寸:219.62m×33.83m×9.03m

动力系统:8座重油专烧锅炉,4座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80000马力;四轴

续航力:11000海里/16节

最大航速:25.3节

武备:

4座四一式双联装356mm/45倍径主炮

8座八九式双联装127mm/40倍径高炮

31座三联装+11座单管九六式25mm机关炮

6座28联装120mm对空喷进炮(对空火箭发射器)

1座二一号对空电探(对空搜索雷达)

2座二二号水面侦测电探(对海搜索雷达)

舰载机:22架彗星或瑞云,弹射器×3

注:因甲板长度问题伊势级上搭载的彗星在弹射起飞执行完任务后只能由其它全通甲板航母回收

D4Y1-D4Y3彗星式舰上爆击机(舰载俯冲轰炸机)最高速度:580公里/时;续航距离:2389公里;实用升限:10720米;空重/全重:2635千克/3835千克;武备:500千克炸弹1枚或250千克炸弹1枚(弹仓内),60千克或30千克炸弹2枚(机翼挂载),7.7毫米机枪3挺;乘员:2人
E16A瑞云式水上侦察机;最高速度:463公里/时;续航距离:2590公里;武器:250千克炸弹1枚,20毫米机炮2门,7.7毫米机枪1挺;乘员:2人

两艘伊势级服役后被编入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第一战队

伊势号(1927年状态)

其中,日向号发生过多起炮塔爆炸事故。1919年10月24日,竣工刚一年多的日向,3号炮塔就发生了爆炸;1924年9月23日,4号炮塔爆炸;1942年5月5日,在进行炮击训练期间,日向号的第五炮塔最右侧炮管发生爆炸,爆炸炸飞了5号炮塔的顶部,造成51人死亡,11人受伤。根据后续调查的结果,事故原因是在发射时操作失误导致弹头爆炸。(日向没有船比我更懂自爆

爆炸狂魔日向号(1928年状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两艘伊势级战列舰和两艘扶桑级战列舰一同被编入了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第二战队,在战争前期同扶桑级一样因航速无法跟上航母编队停留在了日本本土。

伊势号(1936年状态)

中途岛海战中,伊势号和日向号跟随大舰队一起打了波酱油,而此战之后由于IJN精锐航空战队损失惨重,为了快速补充损失的战力,除了大量新建云龙级正规航母外,IJN还改造了不少不怎么正规的航母,伊势级的两艘也在其中。

伊势号航空战舰
日向号航空战舰

虽然改造后的航空战舰看起来十分拉风,但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原定搭载的舰载机由于产能和飞行员训练问题迟迟不能上舰,两艘航战虽然保留了8门主炮不至于裸奔,航空化改造的意义却无法发挥,只能拿去当仓库和运输舰使用。

直到1944年5月,两艘伊势才被编入了小泽治三郎第三舰队第四航空战队。10月,莱特湾大海战,小泽的第三航空舰队担任诱饵吸引美军主力舰队北上,掩护以大和号为首的战列舰队歼灭美军在菲律宾分登陆部队。

莱特湾大海战的钱4个主要战场:1、锡布延海战;2、苏里高海战;3、恩加尼奥角海战;萨马岛海战

虽然小泽舰队成功完成诱敌任务将蛮牛哈尔西TF38特混舰队主力调离,但奈何栗田健男不给力,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仅仅取得了不成比例的少量战果。第三航空战队的6艘航母在此役之后,瑞鹤、瑞凤、千岁、千代田4舰沉没,仅余2艘伊势级半吊子航战。

伊势号(1944年状态)

其后伊势、日向两舰在东南亚海域各泊地之间东躲西藏,第四航空战队也被转至第二舰队麾下,在第二舰队的主力战舰大和、长门、金刚返回本土之后(金刚被中途被击沉于台湾海峡),两舰仍然滞留当地至1945年2月初。之后,军令部命令伊势、日向装载最后一批南洋战略物资(石油、橡胶、锡等)回国,即“北号作战”。自2月10日开始,满载物资的两舰利用恶劣天气躲避空中打击,在2月20日成功回到吴港。3月1日第四航空战队解散,两舰成为预备舰。随后两舰涂上迷彩、施加伪装,在吴港外充当防空炮台,伊势停泊在音户海岸,日向停泊在情岛湾。

7月24日,已多次轰炸吴港的美军舰载机群盯上了这两艘预备舰。日向号被命中炸弹10枚、近失弹无数,舰艏断裂坐沉;伊势号被命中5弹,舰体大破、舰艏下沉。

在港内遭到美军轰炸的日向号

7月28日美军舰载机再次发动针对吴港的大规模空袭,伊势又被命中11弹,终于右倾坐沉。

1945年11月20日伊势、日向两舰被除籍,1947年两舰残骸解体完毕,拆出的废钢铁被用于战后重建工作。

注:伊势级双炮塔航改和直通甲板航改想象


旧日本海军大型战舰介绍-伊势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