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
1.书院官学化
2.中世纪大学
3.师生关系
4.有意义学习
5.道德两难法
二、填空题
1.(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提出的起源理论,标志着教育起源说由神话传说走向科学化。
2.学习评价根据作用和时间,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还有终结性评价。
3.(批判教育学)关注自然背后社会的利益,启发人们的意识。
4.《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中国步入(教育强国)行列。
5.产婆术:讥讽、助产、(归纳)、定义。
6.(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7.桑代克学习三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8.朱子读书法(虚心涵泳)。
三、辨析题
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2.公学是英国的一种贵族学校。
3.隐性课程也具有德育功能。
4.核心课程是最重要的课程。
5.孔子编订了《诗》《书》《易》《礼》《乐》《春秋》,这就是“六艺”教育。
四、简答题
1.京师同文馆的办学特点。
2.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3.榜样法的定义及实施要求。
4.布鲁姆的情感领域的目标体系。
5.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五、论述题
1.材料一:《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出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1)"摇号入学"可能解决了哪些问题?
(2)"摇号入学”可能带来哪些新问题?
(3)针对这些新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提出你的解决思路。
2.材料二:
教学方法 学生知识留存度
听说 10%
阅读 20%
讨论 25%
被动学习 演示 30%
主动学习 实践 50%
探究 70%
讲授给他人 90%
(数据可能不准确,主要是想说明被动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到的内容留存度少,主动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到的内容留存度高)
(1)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存在哪些问题?
(2)以一节中小学课堂为例,提出你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六、综合分析题
材料一:杜威关于学校和社会关系的一句话,生活教育理论把它“翻了半个跟斗”
材料二:杜威过度强调儿童直接经验,布鲁纳说这样过度的话“好事就成了坏事”
(1)①材料一体现了杜威的什么教育理论?
②生活教育理论把它“翻了半个跟斗“的原因。
③谈一下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学校与社会关系的观点。
(2)①材料二中”好事变成坏事“指的是什么?
②布鲁纳提出的结构主义理论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③杜威和布鲁纳的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何启示,请说明理由。
解析:
陕师大333的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解读一下今年的真题。
名词解释有5个,分别是书院官学化、中世纪大学、师生关系、有意义学习和道德两难法。这里面最难的题应该就是书院官学化,但大家不是没有见过,我们一般在学习书院发展特点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个特点叫做官学化,书院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按照国家的要求以及科举制的指挥棒进行办学。书院官学化最早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苗头,到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导致书院也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我们还可以谈一点,如果书院官学化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那就是书院的独立精神无法保证。我们从书院官学化的定义、发展过程、后果三个角度去答就会很完美了。
填空题有8个。我们把答案都给大家填上了,都挺简单的,所以也就不再说了。
辨析题有5个。第一题,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就应该带着教育人的任务,即带着德育的任务,这就是赫尔巴特所讲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的描述是说,任何教育都要通过教学进行,这道题反过来了,说的是教学带着教育性的任务,于是这句话就是对的了。第二题,公学是英国的一种贵族学校。它确实是贵族学校,谈公学的含义就行,这是对的。第三题,隐性课程也具有德育功能。隐性课程往往对学生的德育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一定带着德育功能,这句话是正确的。第四题,核心课程是最主要的课程。曾经我们在311真题上看过一道题说“核心课程就是主要课程”,这道题是那道题的变式,主要课程就是指最重要的课程,一般指语文、数学、英语。核心课程是综合课程中综合程度最高的一种。所以核心课程并不是指最重要的课程。第五题,孔子编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就是六艺教育。孔子编订的叫六经,不叫六艺,这个题干的描述错误了。我觉得这几个题不难,只要你能辨析出正确还是错误,希望大家把分拿到。
简答题有5个,分别是京师同文馆的办学特点,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榜样法的定义及实施要求,布鲁姆的情感领域的目标体系以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每一个都是我们强调的重点题。下面来说布鲁姆,我们要求按照新修版学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且把每一个领域的各个层次都要记下来,每一个层次都要会举例。布鲁姆的情感领域的目标体系这道题考的更加细致,不要求全面回答,只要求你回答情感领域。你必须回答层次,并举例说明。这个题是一个细节题,就看同学们有没有记到细节之处,这是一个难一点的题。
论述第一题是材料题,材料是19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也应该统一招生,和公办学校共同招生,而且采取电脑随机录取。”什么叫做摇号入学?在此之前,民办学校是自己招生,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就导致现在的民办学校比重点城市的公立学校办的还要好。这样一来很多人就花高价去上民办学校,而不上公立学校。当优秀生源被民办学校掐尖之后,公立学校就没有优秀生源了,就会衰落。如果公立学校衰落了,对这个国家最大的坏处就是教育不公平,老百姓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并不是人人可以花高价来上民办学校。于是让公立学校保持兴盛,让每一个学校都能有优秀生源,这样就会使各个学校的发展大体均衡。如果我们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学校门庭冷落,一部分学校门庭若市,就会导致老百姓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威胁教育公平。摇号入学能解决的就是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问题。摇号可能会带来什么新问题呢?比如你特别想让孩子去家附近很好的民办学校入学,但是国家说不可以,要电脑随机分配,这很有可能把你的孩子分配到你认为教学质量不太好的学校。可这是国家为了让所有的学生大致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学校,使每个学校都有发展的可能,不至于从生源上落后。但是这就制约了民众的选择性和自由。民众对于孩子去哪个学校上学是有自己的选择权和自由的。这么一来我们在自由度上就没有做好。针对这些新问题能不能提出你的一些解决思路呢?除了摇号,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这样问题。很显然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公立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单纯讲解公立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很困难。我们就提出一个新的方案,叫做学校办学集团化。如果现在有一个公立学校,我们叫做MM中学,它是一个重点中学,发展的模式、质量都很好,但是周围有一些家长们不愿意去的薄弱学校。如果现在我们把公立MM学校变成集团化运营,MM学校的整个教学模式、管理方式复制到其他分校,各个分校都可以挂牌子叫做MM中学附属学校或者分校,那么民众对这些学校就有了信心。凡是这种学校集团化运营,过程中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会想着怎样把优秀的学生集中到总部进行学习,一旦这个学生考上,他就属于分校的成绩,可以给分校很好的成绩单,让分校能发展起来,让这种办好学校的方法得到传播和复制。从这种角度上讲,当更多学校变成了MM学校分校的时候,民众对他是有信心的,民众愿意把孩子送进来,因为这样就会有优秀的老师被派到分校进行教学,这样一来也就可以逐渐解决所谓的入学不均等的问题。我在上课的时候专门讲过电脑随机分配入学的事情,这就是摇号入学的事情。我觉得材料的好处就是与热点相联系,考查大家有没有关注生活,可见这个点没有白给大家讲。材料二是我曾经在集训营里面给同学们讲学习方法的时候展示的一个知识点。哈佛大学有一项研究,我们以听说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知识吸收度仅有10%。如果是阅读、讨论、演讲,吸收度就会越来越好。如果转化成实践、探究和讲授给他人吸收度更高,其中讲授给他人是最高的。在考研过程当中我经常给大家说一定要自己给自己讲,就是因为我看了研究成果。我上课也偶尔提到这样一些小故事,能够丰富教学,丰富你们的知识视野。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主动学习的知识留存量将要更大。第一题,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存在哪些问题?我国存在的问题就是以听说训练为主,其他的被动学习方式很少,主动学习就更少了。所以学生的知识留存度较少一些。我们的方法侧重教师权威,没有体现学生主动性,而且在我们教学过程当中没有体现学习方法灵活多样的选择和应用,学习方式较为单一,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留存知识。第二题,以一节中小学课堂为例提出你的教学方法选择和使用策略。我们选择哪些教学方法需要依据学生、老师的特点、教学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还可以依据社会要求。我们只有依据这些,选择的方法才能灵活适应学生的需要。我们在使用策略的时候,尽可能按照知识类型和性质的不同,带学生进入到主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脑进行学习,这样一来才会更好。所以除了听说训练,我们还应当走向阅读、讨论和演讲,更应当有一定的课程和课时比例带大家走向实践探究和讲授。
综合分析题有两个材料,材料一是关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那就是学校即社会。材料二是杜威过度强调了儿童的直接经验,布鲁纳说好事就变成了坏事。材料一体现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再来看生活教育理论,这个材料可能不完整,一般来说是陶行知对杜威翻了跟斗,翻了跟斗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跟美国的国情是不同的。中国强调的是社会教育和普及教育,美国强调的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所以这里面要看有没有陶行知,我读的是有陶行知,陶行知才叫生活教育理论,把杜威的思想翻了个个儿。接下来谈一谈在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学校和社会关系的观点。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叫做社会即学校。它有两个含义,社会具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具有社会的意味,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谈就行。材料二说好事变成坏事指是什么呢?它指的是杜威重视直接经验是一件好事,但过度重视直接经验导致学生忽视教育者、间接经验就变成了坏事。第二问,布鲁纳提出的结构主义理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布鲁纳在结构主义理论上,一是强调直接经验;二是强调间接经验的知识结构的总结;三是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以此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三问,杜威和布鲁纳的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什么启示?第一,注重直接经验;第二,注重学校跟社会的联系,教育跟生活的联系;第三,探究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思维以及创造性。第四,任何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最终都要进行知识体系的汇总,既发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还有一个反面启示,就是杜威和布鲁纳还是没有真正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是教育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
卷子齐全了很多,我给大家也就专门讲了一下。这个卷子的难度评级怎么样呢?以1—10的递增表示卷子的难度的话,我们以10作为最难,卷子难度在9,跟北师大的难度是一致的。希望大家不要轻视哪个学校,能好好学习,更祝愿21年的学生考出好成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