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盛衰宿命怪圈:国势6次盛衰,会有第7次吗?
俄罗斯是否能够复兴,这个问题从苏联解体之后就是全世界国际观察家瞩目和探讨的焦点。
讲真,一直以来,我看到的都是俄罗斯必将复兴,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1.地域广袤,幅员辽阔,矿产丰富

有广阔的领土1700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8,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世界上几乎所有矿产在俄罗斯都能找到。2011年估值达140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2.工业发达
其实这应该注明:军工业和重工业发达,尤其是军工。
3.人口众多,且素质较高
俄罗斯人口1.4亿,当然在中国人看来这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但在世界国家人口排名第7位。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极高,平均文化素质很高。
4.军事强大


凭借苏联留下的军事工业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庞大的军队,广阔的战略纵深,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唯一能与美国在军力上匹敌的国家。
基于以上几点,几乎所有的中国媒体都众口一词喋喋不休的讲着俄罗斯即将复兴的神话故事,听得我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直到有一天——
我记得相当清楚,那是2002年左右,我在学校图书馆看报纸,看的是《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评论,居然说俄罗斯未必可能复兴。
这篇评论的具体内容我现在下已经忘光了,只记得它的观点:俄罗斯未必会复兴!
可以想象,我当时的震惊程度如同雷劈一般,半晌没有回过神。在离开图书馆回去的路上,整个大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再后来,随着读书多,我对俄罗斯是否能够复兴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经常阅读关于俄罗斯书籍和新闻报道。
毕竟,俄罗斯是一个与中国恩怨交织的国家,也是近现代史上对中国伤害最大的两个国家之一。
在读了大量的俄罗斯方面的书尤其是历史书,会发现俄罗斯有个盛衰的怪圈,如下——
盛:
860年,瓦良格(维京)人南下,成为斯拉夫人的统治者,建立留里克王朝。后来又征服基辅。9世纪,第一个东斯拉夫人的国家──基辅罗斯在第聂伯河谷成立。
这是俄罗斯人第一次兴盛。
衰:
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进攻基辅罗斯,攻占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基辅。基辅罗斯灭亡,俄罗斯人成了蒙古金帐汗国的附庸达240年之久,史称“鞑靼(蒙古)枷锁”时期。
这是俄罗斯第一次衰落
盛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公主,自诩为“第三罗马”。
1480年,伊凡三世拒绝向金帐汗进贡至此莫斯科公国彻底摆脱蒙古人的统治。
1572年,莫斯科公国击败“奥斯曼土耳其之鞭”的克里米亚汗国对莫斯科的围攻,挫败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俄罗斯及东欧的企图。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正式自称为「沙皇」,国家也改俄罗斯沙皇国(Царство Русское/Tsarstvo Russkoye,沙俄),意味着沙俄自许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俄罗斯第二个盛世开始。

衰
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一世去世,留里克王朝绝嗣,统治俄罗斯700多年的留里克王朝从此覆灭。
1604年, 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的支持一个自称是季米特里的人即沙皇之位,史称“伪沙皇季米特里”或“伪季米特里”。
俄罗斯贵族联合起来,将伪季米特里杀死,引发波兰立陶宛联邦入侵的波兰-莫斯科战争(1605年–1618年),俄国受到重创。
1610年,波兰军队攻占莫斯科,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意想自己兼任俄罗斯沙皇。但是在1612年被俄罗斯贵族们的军队驱逐。
这是俄罗斯第二个衰
盛
1613年,全俄罗斯缙绅会议(zemsky sobor)宣布立17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罗曼诺夫王朝开始。罗曼诺夫王朝成立后,将波兰人全部驱逐出境。
1697年,沙皇彼得一世在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大帝改革。俄罗斯国力飙升,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全面提高。
1721年,战胜瑞典后,彼得一世正式称皇帝,并宣布成立俄罗斯帝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时期,俄罗斯四处扩张,领土暴增,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
经过俄土战争,1774年,俄国取得黑海的出海口, 1783年吞并克里米亚。1792年俄国势力伸入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帝国已经完全被俄国压制。
在东欧,俄国与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
衰
拿破仑帝国成立后,为争夺欧洲霸权,拿破仑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但俄国拒绝参加大陆封锁,俄法矛盾日益尖锐。
1812年6月,50万法军在拿破仑率领下入侵俄国,俄军不敌,被迫采取战略性撤退转移。
入侵俄罗斯的法军到处抢劫,肆意破坏城市和农村,将其夷为废墟,侵占俄罗斯大片的领土。9月14日, 法军占领莫斯科,当晚放火烧城。
盛
181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孙子、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进入巴黎,跨国凯旋门,并被推举为欧洲神圣同盟的盟主。从此,俄罗斯开始成为欧洲事务的仲裁者,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
1848年欧洲革命,俄罗斯军队帮助欧洲各国王室疯狂屠杀革命者,成为欧洲王室的保护人。
衰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法、土和撒丁王国赶赴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作战。结果俄罗斯惨败,俄军损失52.2万余人,沙皇尼古拉一世羞愤自杀,俄罗斯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其后虽然俄罗斯废除了农奴制,开始改革,但依然在与西欧各国国力相差极大,国力继续探底,同时开始转向比它落后的东方进行扩张。
1904年,在日俄战争中再次失败,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割让半个库页岛。
1914年8月,俄国参加一战,结果被德国打的惨败,引发了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布雷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苏维埃俄国在承诺向德国交出1,20万平方公里和赔偿60亿马克后,退出一战。
(1918年11月13日,在德国签订投降协定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布雷斯特和约》)。
盛
1918年7月19日苏维埃俄国在全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此后,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制定了五年计划。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衰
二战时,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开始了卫国战争。人口1.6亿的苏联伤亡的军民高达2700万。欧洲部分地区被沦为战场,苏联,经济、工业、财产的损失极为惨重。苏联大约有1700座城镇和城市被毁灭,仅仅在乌克兰,就有714座城镇和城市被毁灭;多达7万个村庄和3.2万间工厂被摧毁。
二战后,西方甚至断言:苏联已经在世界强国名单上被抹去。
盛
二战后,苏联势力侵入东欧,建立华约和经互会,卫星国十数个之多,对这些国家进行疯狂的资源掠夺。同时通过计划经济迅速恢复了国力,甚至比二战前更胜一筹,达到历史上的极盛,成为能与美国争霸全球的超级大国。
衰
自从勋章帝勃列日涅夫时期开始,苏联的经济体制就出现了问题,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乏力,不得不依靠拼命出口石油来维持。80年代,苏联甚至不能给苏联人民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日用品……
苏联被西方讽刺为“火箭上的上沃尔特(Upper Volta with rockets)。”
这种说法来自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私下对苏联的一个评语:“手拿原子弹的上沃尔特”。
上沃尔特1984年改名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意为“正直人居住的土地”),位于非洲西部。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施密特的言下之意是指苏联军事强大,但是经济落后,民生困难。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衰到极点,直到今日……
盛??
普京:给我二十年……??




*
*
看了俄罗斯1200年的历史盛衰怪圈,我们不仅感慨,下一个俄罗斯的盛世还要多久,或者说,还会不会来呢?
从俄罗斯历史来看,俄罗斯经历了多次的盛衰轮回,具有极强的韧性:受创时,蜷缩回去,舔舐伤口,养精蓄锐卧薪尝胆;一旦外界发生大规模变动,便趁势出击,四处扩张,夺取利益。
这个民族相当可怕。
国际政治学大师汉斯·摩根索曾指出,即使俄发生彻底的变革,也不能影响俄民族性格中的“基本力量和坚韧性”。
那么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俄罗斯是否还会再次复兴呢?
诚然,俄罗斯又盛衰轮回规律,但这次俄罗斯衰落是否会沉沦到底呢?
普京曾说过:我国有沦落为二三流国家的危险。
纵观历史,并非所有的大国强国在灭亡后都会复国复兴。
例子很多。
奥斯曼帝国之后的土耳其。这个二哈一个跪舔欧盟,申请了几十年,一次次的被打脸,仍然乐此不疲。不过最近大苏丹大神棍埃尔多安好像开始反思这个政策,开始转向中东,终于长了心眼了。


阿拉伯帝国当年在中东如日中天,甚至在恒罗斯之战打败过唐朝。但如今呢,一盘散沙,几个强人如埃及的萨达特、穆巴拉克,叙利亚的阿萨德,伊拉克的萨达姆都曾为之努力,但在内外因素的困扰下付之流水……



很显然的例子就是: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1958年2月1日由埃及与叙利亚联合组成的泛阿拉伯国家。也门王国加入后改名阿拉伯合众国。1961年12月26日阿拉伯合众国也宣布解散。
时至今日,阿拉伯国家依然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亲美的反美的,什叶派逊尼派瓦哈比派,乱成一团。
西方就更多了,罗马帝国之后的意大利,除了意大利炮和奢侈品还凑合,其他无法和英法比。


最惨的恐怕就是蒙古帝国之后的外蒙古了。现在就靠卖矿产,但矿产的定价权貌似在华尔街。前几年矿产价格高,经济发展迅猛,这几年矿产价格暴跌,只能去放羊了……


但有个例外,就是欧盟。
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曾包括现在西欧大部分,后来解体后变成德意法三国。而如今欧盟建立,是不是法兰克王国借尸还魂呢?
可自从希腊危机之后,人们对欧盟和欧元区的看法逐渐悲观起来,认为欧盟和欧元区很可能会解体,最终会缩减到只剩下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三个北欧国家,其他欧盟成员国会纷纷“复国”。
所以说,这些历史上的强国也曾鼎盛一时,但最终尘埃落定,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国家。
俄罗斯会是例外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俄罗斯一次次的盛衰,都是建立在工业革命之前,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但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俄罗斯还能跟得上流儿吗?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出口产品中工业品还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到了普京时期,俄罗斯出口产品工业品比例大幅下降,绝大部分是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连普京都说我们并不讳言我们是原材料出口国。
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工业化衰退程度越来越严重。
俄罗斯拥有近3000项先进的工艺技术,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在机械和仪表制造、林业、电工和电子技术、信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非传统能源再利用、医疗设备、生态和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俄科学家预测,俄罗斯应在未来世界高科技产品市场上占有8%—12%的份额,即每年5000亿—6000亿美元。
然而,俄罗斯在上述领域的优势暂时还没有被发挥出来,其高科技产品只占国际贸易额的0.3%。
作为一个伪军迷,我对军事略知一点皮毛,局座拔一根腿毛都比我腰粗。但我装着胆子也要说说。
当今世界上能造出五代机的国家只有两个半:中美,半个是俄。说苏-57是五代机其实很勉强。
五代机,俄罗斯引以为傲军工都开始掉队了。
一个没有工业的国家,也不会有高科技产业,而俄罗斯工业在加速衰退,还能复兴吗?
答案不言而喻。
我们不能用以前的经验来对现在的情况生搬硬套,否则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那叫刻舟求剑。
苏联/俄罗斯连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都没赶上,更不用说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了。
而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尤其是现在这种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
*
中国网民调侃俄罗斯:“国运靠石油价格”。这其实调侃,苏联乃至现在俄罗斯的国运,很大程度上和石油价格挂钩……
十月革命之后,巴库地区石油产业曾经短暂受到破坏。但随着政局的稳定,苏俄政府很快重新恢复了石油产业,1922年苏联国家正式成立之后,石油产业更是苏联主要的利源,也是其重要的外交武器,用来控制东欧国家,换取其对苏联的效忠。
1975年,苏联石油产量超过美国。重新成为世界头号产油国,为苏联赚取大量外汇。苏联对此食髓知味,为其覆灭埋下了祸根。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
坐拥欧洲最肥沃黑土地乌克兰的沙俄,主要向欧洲出口商品是粮食。到了苏联时期,反倒成了粮食进口国,真是莫大的讽刺。
1985年8月,美国总统里根为了对沙特施加外交压力,迫使沙特石油增产,打压油价,抑制西方的通货膨胀,使热钱回流美国股市,同时也重创苏联的石油收入,敲响了苏联灭亡的丧钟。
1985年11月,国际石油价格从30美元/桶一路下跌到12美元/桶。每桶石油价格下跌1美元,苏联每年的收入就要减少5-10亿美元。天然气的价格形成与石油价格挂钩,因此苏联出口天然气的收入也减少了数十亿美元。
除了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资源,苏联对外出口的军火大受影响。
苏联军火出口大户是中东国家。由于油价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46%,地主家也没余粮了,连带苏联军火销售量减少了20%,经济损失大约20亿美元。
油价暴跌引发了苏联最重要的吃饭问题。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主要进口商品是粮食和食品。1990年这两种物资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50%,主要是从欧美进口。苏联向欧美出口石油收入的大部分实际上都用于购买谷物和食品上。
苏联经济陷入一种怪圈中,一方面要去拼命开采石油,用以赚取外汇,购买粮食;另一方面,在油价下跌,只能拼命增产,赚取更多地为外汇,赚取吃饭的钱来购买足够的粮食。
如果不是依靠出口石油,粮食问题很可能在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苏联的灾难性问题。“如果没有西伯利亚的石油,苏联很可能会提前20年塌陷”。
苏联从1975年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进口开始逐年激增。1970年净出口350万吨,1974年粮食进出口持平,1975年进口上千万吨。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达2680万吨。1986-1988年,食品短缺约为210亿卢布(在食品生产总额为1360亿卢布的情况下)。
除大量进口粮食外,1989年进口肉类60万吨,奶油24万吨,植物油120万吨,砂糖550万吨,柑橘50万吨。
如此超级大国,饥饿的超级大国,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
1991年底苏联解体,迄今为止已经快三十年了,俄罗斯国势每况愈下。
(不过好歹粮食够吃了还能出口。2016年俄罗斯粮食产量超过1.17亿吨,出口量将达3500万吨。创汇200多亿美元!2017年俄大丰收,粮食产量达1.3亿吨。成为主要的粮食出口国。
俄罗斯的粮食出口的强势崛起,并与传统粮食出口国家和地区(欧盟、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激烈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今年国际粮价的悲催表现。俄罗斯的“搅局”让号称拥有国际粮价定价功能的美国期货市场出现了“失灵”)。
2000后,因为石油价格高企,所以俄罗斯出口石油大赚了一笔。2008年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受挫。后来接连不断的对外侵略扩张,比如攻打格鲁吉亚,兼并南奥塞梯,侵占塞瓦斯托波尔,结果被西方制裁,石油价格又暴跌,经济发展停滞……
现在俄罗斯的周边形势对它极为不利。
西边:北约和欧盟已经政治军事经济已经联成一体,对俄罗斯步步紧逼,让俄罗斯无懈可击,束手无策,只能被动防御;
南边: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虽然是一盘散沙,但很有钱,又抱着美国大腿,一个车臣就够俄罗斯喝一壶的,俄罗斯也不敢对其轻易攻打。
东边:中日韩再也不是19世纪20世纪的孱弱状态,都是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大国,俄罗斯也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日韩还是美国的盟国,毛子更是投鼠忌器。
也就是说,俄罗斯向对外侵略扩张掠夺他国来实现复兴是不可能了,而内部有复兴乏力。
所以,对于俄罗斯复兴,我持否定的态度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