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艺术研究院MA电影学硕2022考研笔试真题独家解析

2022-02-07 18:00 作者:陈秋实_壹秋ART  | 我要投稿

关注公众号:壹秋ART

获取更多影视类考研资讯

611 艺术概论

难度评定:四颗星

难度解析:中国艺术研究院MA电影学硕今年的考题,笔者觉得611是整体偏难的,但是系统学过我们课程的同学,笔者认为难度可以降级一星。不论是“境界说”亦或者是“美感与快感”或者“谈谈艺术是否会终结 为什么”,都是我们上课谈到的重点问题。下面进行解析。

一、名词解释

1、美育 2、移情 3、李泽厚 4、拉奥孔 5、达芬奇 6、由技入道 7、模仿说 8、艺术典型

解析:这几道名词解释还是颇为简单,除了“由技入道”大家可能没有见过,但是理解起来也不难,技通俗解释,大家可以理解为“形式,技巧”,道大家可以理解为“内蕴”,这样理解起来,大家是否有话可说,后期我们会请学长学姐给大家开设王树旦和张玉花版《艺术概论》重点梳理,大家如果看了这本书,应该可以发现,所有的名词解释都是这本书里面的。但是没有复习到也没有关系哦,我们会教大家很多技巧,怎么将不太熟悉的知识点,和自己学所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最终做到言之有物。

二、简答题

1、分析道德与艺术的关系

2、简述境界说

3、美感与快感

解析:“道德与艺术的关系”真的非常容易,我们不仅仅只训练过这道题哦。按照我们平常训练的方法,首先定位,然后思考答题思路,这道题大部分同学都非常熟悉,写这道题时应该几乎都是本能反应?


紧接着说第二道题,这道题在美学板块有进行过汇总,同时哲学板块也进行过大量知识点的补充,所以大家在复习备考时候,以艺术概论知识点为基础,以我们美学哲学板块内容为升华,这道题答题思路非常多样,但是大家要注意,一定要解释境界说是什么?代表人物以及影响,体现等,这些不是死记硬背的写出来,而是融入到你的答题点当中去,我们简单看看在美学板块学习到的境界知识点。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历史上有众多学者进行定义过。作为王国维“境界”说所标举的“境界”有其特殊的含义,有三层意思:第一,“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第二,情景须真。第三、“真景物、真感情”得以鲜明真切地表达。其实也可以跟我们艺术概论知识点联系起来。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上课讲过,王国维/宗白华/李泽厚/朱光潜/叶朗这几位学者非常重要,并且可能会考虑到他们的一些观点,今年我们会以专题形式讲解这几位学者。

第三题:美感与快感大家可以套用我们上课讲到的艺术和游戏之间的区别(易中天先生在《破门而入》中详细谈到过美感与快感这个点,我们上课给大家做了额外的知识点补充,并且要求大家必须记下来。大家按照我们上课所教给大家的学习间相互贯通的思路,一定可以答出来。

我们简单借用这道题给大家回顾一下正确的学习方法

1/框架图不是知识点,大段文字的照搬,而是要融入自己的思考

2/答题思路不是堆砌知识点,而是有自己的选择

3/补充自己积累的例子(先考虑质量,然后再考虑数量)

4/知识点不要孤立的学习,要有坐标轴的思想,学会定位+对比学习。

三、论述题

1、谈谈艺术是否会终结 为什么

2、对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解

3、谈谈创造性转换 创新性发展

第一题,谈谈艺术是否会终结,这道题非常自由开放,需要大家了解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区别,以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注意等背景,以及我们学习的艺术娱乐化等知识,这道题颇有难度,但是非常自由开放,我们今年会顺着这个话题给大家补充一些论文,大家切记不要背模版,只能借鉴人家优秀的思路。

论述题第二题非常简单,训练过也模考过,非常非常容易,属于送分题。借用一下给北师大同学的一段话,在今年的研究院同学在,艺术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和去年一样,对大家有着超高的要求,不仅仅给大家补充较多有难度的知识点,扩充大家的答题思路,希望大家用到平常考试的题目当中去,作为自己答题思路的储备。同时,也会给大家补充非常多高级的例子,提升大家的文采水平。简单题目,大家可以侧重在写作文采和思路上下功夫。

第三题也是一道送分题,大家是不是可以联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作答?还有中国文化走出去?再谈谈创造性转换 创新性发展?非常容易的题目。

808电影专业史论

难度评定:四颗星

难度解析:整体而言808电影专业史论在名解和论述题部分都是较为基础的题目,简答题中“白话现代主义”这一题比较偏,剩下两题考查同学们的“同义替换”能力。也就是同一知识点有另外的说法和专业术语,就考查大家平时有没有积累到。

一、名词解释

1、戏曲片 2、《神女》 3、孤岛电影 4、第五代导演 5、英国纪录电影运动 6、杂耍蒙太奇 7、昆仑影业公司 8、奥伯豪森宣言

解析:

整体而言名词解释没有什么太偏太难的知识点,除了戏曲片同学们在平时复习时可能没有着重复习外,其他的名词解释全部都是中外电影史里重点讲解的内容。名词解释总共40分的分值应该以拿下90%的分值来要求自己。

二、简答题

1、西方现代电影的基本艺术特征

解析:

西方现代电影实质指的就是“法国新浪潮”开启后的现代派影片,如“法国新浪潮”“左岸派”“新德国电影”乃至“新好莱坞”以及意大利现代电影等。这一类影片的典型特征即为:反传统,再细致一些便是从“新浪潮”后兴起“意识流”与“生活流”影片。同学们抓住这以重点,同时加以影片和导演的例子论证,这道题是较为简单的。下面是我们讲义中关于现代电影的内容。


2、解释“白话现代主义”

解析:

这道题可能稍微偏了一点,是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内容。

白话现代主义(vernacular modernism)这个概念,来源于美国学者米莲姆·布拉图·汉森(Miriam Bratu Hansen)的两篇论文。第一篇是《大批量生产的感觉: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经典电影》(The Mass Production of the Senses:Classical Cinema as Vernacular Modernism),原载Modernism/Modernity (April 1999);第二篇是《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Fallen Women,Rising Stars,New Horizons:Shanghai Silent Film as Vernacular Modernism),原载 Film Quarterly (Fall 2000)。

白话现代主义是内涵更广的现代主义,但其美学是日常生活的、通俗的美学。其核心特征是感官体验,更为强调大众化、日常化和消费性。在和传统现代主义相比较的层面上,可把白话现代主义看作大众现代主义(popular modernism)。但“大众”一词暗含了“精英”对立面之意,“白话”则取消了这种区别。“白话”一词包含平庸、日常使用的意义,具有流通性、混杂性和转述性,而且兼具谈论、习语和方言的意涵。

在此基础上,汉森以“白话现代主义”来分析早期中国电影,提出:1920~1930年代的上海电影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白话现代主义,它生发于与美国及其他外来模式的复杂交汇,同时又汲取并改变了中国戏剧、文学、绘画、印刷品文化诸方面通俗和现代主义的传统。

早期上海电影的白话现代主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布景华丽,在视觉上体现出现代性,并与现实黯淡空间并置;

(2)揭示现代性的种种冲突,尤其是城市/乡村的对立;

(3)现代性的复杂矛盾通过女性形象得到具体演绎。

3、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时期电影的特点

解析:

看到题目首先要定位“20世纪80年代”与“中国新时期电影”,然后回想大家在学习中国电影史时,与新时期和“80年代”相关的知识点,就是讲义中再探索时期中的部分。好好回忆框架图中的内容,那么便可以回答这道题。

三、论述题

由于论述题为三选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题目来选择回答。

1、试述主旋律电影的传播特点和策略。

解析:

这道题没有让大家写主旋律电影本身的特点,而是从传播路径入手,那么同学们在回答题目的时候切不可直接默写上课时讲的主旋律电影本身的特点,而是要从上课讲到的“策划”元素上入手,分析主旋律电影的传播路径,即:宣传内容定位、观众定位、线上线下宣发策略等。

2、苏联电影对十七年电影的影响。

解析:

苏联电影章节最重要的一个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便是中国电影长久以来受到苏联电影的影响。同学们在回答这道题的时候,回想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现实主义”特性,再结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及苏联新浪潮时期的电影特点,那么便可以写出这道题的论点以及相关论据了。

3、谈谈中国电影史料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硕备考建议:

1.基础一定要打好,中外电影史,中外电影理论,影视专题是一定要在打基础的时间段掌握的,要不然无法应对专业二的题目。

2.多补充“同意”知识点,即有多个称呼的同一指示单,如“中国80年代新时期电影”、“西方现代电影”等,同时在基础打牢后,多读相关论文,积累偏难怪的知识点,同时熟悉当代电影研究学者的一些观点,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自如地采纳优秀论文中的观点与例证答题。

3.保持节奏,跟上壹秋ART大部队的复习进度,不拖沓,及时完成相关练习,便能够轻松在考场上写作高分论述与创作。

4.在练习题目和模考期间,除了本校本专业的题目外,多积累其他学校的相关题目,笔者会整理出相似度很高的其他学校题目上课评讲和让大家练习,特别是在模考期间,一定要看出给其他高校的题目,都思考并阅读了试题解析的同学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中国艺术研究院MA电影学硕2022考研笔试真题独家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