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太平欢乐,婴童嬉戏
关注我们,有趣的灵魂等你
婴戏图以孩童玩耍为主题,重在表现其天真烂漫,是古代风俗画的重要内容。画作多传达出轻松、喜庆的气息,画面生动,形态有趣,并可结合生肖图、吉祥器物等形象,寓意多子多福,子嗣绵延,给人以美好的期望。
今天我们选择“众生百态 故宫博物院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中围绕“婴戏”主题的人物风俗画作品,以展示古代婴孩嬉戏的生活场景与盎然童趣。


小庭戏婴图页

此选自《宋元明画册》,绘竹篱庭院中,小儿嬉戏打闹之景,远处湖石透漏,庭中玩具散落。儿童神情逼真,衣纹以彩线重复勾勒,表现出布料的重叠透明之感。笔致细腻,设色雅丽,具有南宋“院体”绘画风格。


婴戏图轴

图绘老梅下两小儿燃放爆竹之景。设色明丽,线条均匀有力,小儿衣饰华贵,脸部额头、下颌、双颊等处施以白粉点染,具有明代宫廷绘画特征。


柳荫戏蟾图页

此图旧题“宋苏汉臣儿童戏蟾图”,图绘孩童嬉戏于柳荫下,其中一人倒提三足蟾,山色空濛,柳树扶疏,溪水潺潺,野兰吐芬,一派闲适意趣。孩童开脸颇显老成,这是南宋以来画家忽视儿童特殊形象所致。


桐屋闹学图轴

图绘村童打闹场景,塾师伏案小憩,屋前桐叶繁茂,用墨淋漓,设色简淡。此为婴戏的变体,重在表现孩童顽皮的天性,亦有赞颂老师之意。


金廷标儿童斗草图轴

清金廷标绘。此图表现的是端午节儿童们斗草的游戏。有的以比赛采得的花草作对,这是文斗;有的把叶柄相勾拉拽,也称“拔根儿”,就是武斗。


《百子嬉春图》页

此图选自《四朝选藻•亨册》第四开,旧题“苏汉臣百子嬉春”,实为宋人冒名苏汉臣而作。图绘众多幼童嬉戏场景,有模仿成人鉴古、手谈、礼佛活动,亦有攀条、放风筝、傀儡戏等娱乐活动,画面生动,细节丰富,设色艳丽,孩童比例协调,气氛祥和。

对幅清高宗乾隆皇帝御题:“春苑风和霭戏场,狰狞头角总圭璋。问他粉本从何得,应在《鲁论》第五章”。钤“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等印。此图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展品视频片段集锦

我们将展品视频片段进行整理集中,以期感受中国古代人物风俗画的细节艺术魅力。视频见B站@松兰书社 置顶视频。
备注:本文展品介绍文字参考故宫博物院官网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联系【松兰书社】小学士说明,万分感谢。转载文章需经【松兰书社】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