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闲谈

2019-12-02 15:51 作者:南花木木菜  | 我要投稿

    二战算得上人类历史上最用趣的地方了,二战的起点由德国因为打输了一战,民众心中充满了愤恨,希望能一雪前耻,二战还没有开始前,主张能帮助德国人民雪耻的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德国总统兴登堡下台。由于一战后的部分国家仍保持着列强主义,而苏联为了退出一战爆发了十月革命,结束了沙皇俄国的统治,然而世界各国还在保持着坦克=步兵支援武器的时候,德国的古德里安将军提出了坦克是一种有效的交战武器,他们能和任何坦克交火。这就导致除德国以外的很多坦克装甲基本上低于20mm但是火力却很高。法国作为一战里研发出能360度旋转炮塔的FT-17坦克后一直吹嘘自己是世界上最强陆军。虽然坦克的平均装甲在40-60mm之间但是机动却十分的差劲,另外人员只有2-3名且只有指挥车装备电台其他的均要靠旗语交流。

    事件经过:

    二战从1934年左右到1945年日本投降差不多用了10多年的时间,相比于一战,二战的坦克除了自行火炮和坦克歼击车基本上都装备了可360旋转的炮塔,火力方面早期是多炮塔神教后来用数量超级多的单炮塔坦克取代了。一开始德军就开始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并且接管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军工制造业,之后闪击波兰,波兰虽然用的是英国的装备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只有一个坦克连队装备的维克斯六吨坦克并且取名为7TP,榴弹炮用的是25磅火炮,这种火炮最大的缺点是射程和溅射范围很低,好处是装填时间很短且在开火的时候有一个轮盘稳定火炮,这样大幅度的降低了火炮的偏差,但是除了英国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长程火炮用过这个装置。德军占领波兰后和苏联瓜分了波兰,德军占领了西波苏联占领了东波。而德国和苏联就这样一直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友好关系,直到德军的巴巴罗萨行动发起后,苏联才第一次认识德国的不友好。占领波兰后德国开始朝法国进攻,在那之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早就意识到这一点,而法国却以最强陆军的名号,拒绝了英国的支援,直到事情严重后,英国马上派了不少的部队支援法国,但是被德意联军击退,丘吉尔见情况不妙,立刻下令让所有的英国远征军马上撤退,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海岸上英国丢弃的装备有:司登马克冲锋枪、李恩菲尔德步枪,A9、10巡洋坦克。2磅AT火炮、25磅榴弹炮等但是这些士兵在后面的反攻德意志行动里起到了关键作用。占领法国后法国元老元帅贝当,接受希特勒给予的投降建议,部分法国市民为了糊口,选择在维希政府工作,这些部队穿法国的服装使用德国造MP38、40冲锋枪。在占领法国后的一段时间后德军开始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力图在最短的时间里占领苏联。但是苏联对于大口径火炮的热爱并不是吹牛的,在那之前苏联利用A-32坦克的升级制造出著名的T-34中型坦克,利用三辆多炮塔神教的比对出的KV-1坦克瞬间扭转了苏联当时的T-28 T-35钢铁青虫被德国的四号F2蹂躏的命运。作为欧洲最后一个能和德国进行抗争的国家,苏联凭着一己之力粉碎了德军的进攻,德国投降后,在反手三天粉碎了日军在中国东三省的据点。

   这些奇特的参战国和中立国:

    意大利:二战前期的时候意大利的情况算得上岌岌可危,随处可见的暴力,不久以暴力治国的墨索里尼上台,并且宣布加入二战,之后为了打击英国在北非的阵地,向德国求援德国接受了,并且给了一小部分部队。结果非但没打赢,还让德国第一次见到英国玛蒂尔达装甲的厚重。作为英国早期装甲最厚重的坦克玛蒂尔达,前装甲达到惊人的75mm可以免疫德军的大部分坦克炮,除了88高射炮和75mm长火炮,另外得到美国的一部分援助一些装备75mm火炮的格兰特坦克在北非战役里利用强劲的75火炮摧毁了不少的二、三、四号坦克。虽然意大利的结局是以墨索里尼和妻子被意大利游击队杀害于米兰广场。但是意大利的汽车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超低吨位载具这在后面的法拉利和兰博基尼是一个性质。另外意大利的武器装备并没有那么出名而已算得上半个冷门国了吧。

    美国: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后推出新政,解除了美国的经济萧条。美国本来是不用参加二战,自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就开始将自己的经济投入到二战里了。因为法律因素,美国的坦克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美国制造的坦克往往俯仰角很高车体也特别高,这就导致坦克对于山地战的时候十分强势,但是在城市战的时候就露出了短板,之后美国的坦克开始降低了车体增强了装甲以美国的M26潘兴为例此车为了对抗德国的虎豹而生,但是在对付虎王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强了。更何况德国还有装甲高达250的猎虎坦克歼击车。火炮方面美国有一门强势的155榴弹炮,这门火炮长度到以至于用好几对斯图贝克卡车支撑后来装在M3李和M4A3E8的地盘上构成了M12和M40/43自行榴弹炮,这也就验证了美国人的遇事不决就用远程火力轰炸。美国的自行火炮算得上二战里量产的自行火炮里最有名的,虽然比不上苏联的B-4型203mm榴弹炮但是算得上最“精准”的了。

   英国:英国的陆战武器研发速度虽然比任何国家都要缓慢,但是也算是勉勉强强的了,毕竟这是个岛国了。岛国你造这么多坦克还不如多早点船只飞机实在的多。英国早期装备2磅40mm轻型AT火炮作为制式反坦克火炮,后期的6磅57炮和马克9型75mm火炮虽然口径足够但是火炮长度不够。后期的17磅火炮长度够了但是只能击穿虎豹但是无法击穿虎王的装甲。榴弹炮方面早期装备25磅榴弹炮后期装备4.5英寸145.8mm火炮这种火炮从一战的老式短管重型火炮改过来。坦克方面因为经济方面的不足很多坦克都是因选择了简陋,前期先装2磅炮后期再57、75炮的装实在装不下了就降低机动加强装甲,改为步兵坦克。英国的坦克很少有装备过17磅火炮的,除了将17磅炮加到瓦伦丁车体上并且发动机反装的射手坦克歼击车,还有依靠租借法案的一些M10狼獾在英国的手里换上17磅炮的阿基里斯坦克歼击车,还有因为租借法案改良的M4A2坦克换装17磅炮的萤火虫VC坦克。一开始英国装备17磅炮坦克底盘要么是勉勉强强装在自己造的车体上要么装在美国提供的车体上,后期英国通过修改克伦威尔的底盘并且换装全新的炮塔的彗星和二战还有一两天就要结束才造出来的百夫长MK1坦克都是成功装备17磅炮的表现,另外英国还有一项AT系列步兵突击炮计划,计划包括制造一种低级动高装甲的突击炮坦克,要求机动能和步兵的速度一致,装甲方面将最大装甲加强到203mm火炮方面选择英国量产的除了2磅火炮以外的所有火炮,这项计划从二战中期到冷战时期,之后到了装备了123mm火炮的217号试验车就结束了期间经历了瓦伦丁号AT到15号突击炮也从60mm到200mm以上,算得上英国对于重甲+小炮坦克的热情虽然机动不咋地,但是只要车组成员在随车抵达前线前喝上一口香甜的红茶且一滴不撒即可。英国二战包括二战后期的坦克,驾驶的平稳度真的比苏联的T-34中型坦克还要高。这里面不光光是低机动还有小轮跑得慢的地理,英国的坦克基本上每一个小轮就有一个减震弹簧,而英国坦克的负重轮绝对是比任何国家还要多。二战早期时一些曾经参与研发MK1坦克的研发人员制造了一种非常长的坦克,取名老帮派坦克1型,该坦克沿用了不少一战坦克的风俗包括非常长的车体和车体侧方火炮,但是因为不适合二战的环境而遭到终止。而后期的老帮派2坦克的炮塔装甲被加强到了110mm并且使用17磅火炮到后面火炮和炮塔被用在了挑战者巡洋坦克歼击车上,总的来说英国的陆军一直受本国的经济的限制一直没有太强势的东西,不过因为租借法案的影响,英国的装备数量从来就没有少过。

  波兰和法国:这两个算得上一个字,自大害死人,波兰虽然想过加强自己的军备,但是只装备了一个坦克连而且都是些维克斯六吨坦克和2磅火炮作为AT炮,法国自从一战后一直自吹为最强陆军,其装备的哈奇开斯坦克、索玛、B1一直是陆军的主要配备这些坦克的装甲很厚重火炮战斗力也十分充足。另外这里有个小插曲一战的时候法国曾经制造出几台多炮塔神教夏尔2C和FCMF1。夏尔2C装备一门37mm火炮和一挺自动火炮,而FCMF1坦克装备一门90mm火炮在主炮塔内,而一门47mm火炮装在前面的副炮塔里,之后这些坦克的样子影响了B1和ARL44的制造,而FCM公司为法国制造了一种倾斜装甲坦克取名FCM36冷战时期还造出了一辆五十吨坦克并且装备一门长90mm火炮并且取名FCM50T。

    德国:德国一开始不论是海陆空都不熟任何国家,到后面陆战开始慢慢的偏向于那些黑科技从虎式开始德国的坦克开始走向了不归路,56的超重吨位,杀伤力低下的88mmL56hp火炮只能和34-85潘兴对抗,垂直装甲使得在面对敌军炮火的时候必须摆角度后来苏联制定的新坦克制造标准表示吨位不能超过50吨就是借鉴了虎式的悲惨遭遇,在你还没有研发出更强劲的发动机之前盲目增加坦克吨位虽然能加强坦克的精度但是耗油量的上升和速度的降低是坦克的头号杀手,在虎式后面的德国动物园坦克基本上耗油量高的出奇、速度也是慢的要命。然而德国却毫不放弃继续研究这样的超级坦克。殊不知德国目前的资源已经所剩无几。

   苏联:苏联从一开始就对火炮有无限的追求,从AT火炮方面就看的一清二楚,苏联的火炮总是能赶在其他的国家前面,当其他国家有50炮的时候苏联已经开始制造76炮了当其他国家开始制造105火炮的时候苏联早就开始用122炮了。另外苏联人还特别喜欢自行火炮在二战时期制造了不少的火炮其中大部分是小车架巨炮并且做到不浪费每一个过时的坦克底盘,二战时期】苏联的T-26、28、35坦克底盘均被改造成了自行火炮,甚至将KV的车体加长并且反装的自行火炮第212号工程,就连只造了五台的IS-7坦克被加装了180mm海军火炮。可见苏联对于大口径的热爱,然而这种情况用一个问题会导致火炮配件磨损的很快另外强劲的后坐力是其次,载弹量低下就不得不依靠弹药车,苏联人虽然喜欢大口径但是从来就不逾矩,德国的古斯塔夫列车炮算得上二战里最大的远程火力但是因为工艺繁琐,装填时间长达半个小时。但是一发就能将列宁格勒夷为平地。但是这种火炮几乎没有任何自我防卫能力,只能靠友军坦克防御。而且是列车炮。只能这辈子靠铁路但是德国也有利用四辆坦克的底盘搭载列车炮的想法,但是被证明这是不可能的猜测。

   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虽然和德意一起参加了二战但是表现并不是很突出,几乎被人遗忘,捷克斯洛伐克作为欧洲最靠谱的几个军工业国家,生产的35LT和38LT算得上二战早期里最强的战车之一了,但是并没有挡住德国的闪电战。

   日本:和英国一样属于一个岛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整体水平有了一点起步,但是有了点战斗力就打算开始开疆扩土,首先日本就想到的是中国的满蒙和东三省,打算利用这些为起点征服东亚,只不过日本的军事实力在刀弓盔甲的时代的确很强但是在如今的枪炮时代日本的战斗力根本谈不上强力,和英国一样日本的海军和空军一直很强,陆战方面日本的坦克到二战结束一直停留在早期阶段,没有装甲机动凑合火炮也凑合。二战结束后日本最强的坦克属于四、五式中战这些车,皮薄馅大,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只不过体积庞大。武器方面用一门75mm长杆火炮作为主武器三挺日本在法国人手里买并且改造的霍奇基斯机枪,两挺在炮塔两侧,一个装在车体前部。这种机枪用一个长方形弹夹横着装在装弹口,火力很差,另外用一门47mm火炮装在前部作为副炮。因为用的都是97式的零件,发动机用的是海军发动机。另外该坦克被改装成坦克歼击车,装备一门100mm海军火炮为主炮正常交战距离上可以击穿200mm的装甲,该坦克被戏称为东洋巨象。并且有中置和后置两种战斗室的配置。不得不说日本的陆战大部分还是依靠英法的装备和本国造的海军零件。但是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大杀器,O-HO型重型坦克装甲达到200mm采用双海军发动机,并且用建筑用钢作为坦克的装甲,后来因为一些情况坦克并没有量产。

  中立国:

  瑞典、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瑞典作为并没有参加二战的国家,算得上唯一一个,和元首做了这么久的朋友,一战时期英国的惠比特犬坦克引起了瑞典的兴趣,但是英国不卖给瑞典,于是瑞典要求德国从英国购进几台惠比特犬坦克,并且改造成有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并且取名为LK-1、2型之后又凭着自己的实力造出了SM-42坦克之后根据世界的格局改良了SM-42坦克的战斗力更名为Strv74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车伴随着瑞典到冷战,Strv103坦克歼击车的出现和现代坦克的入伍瑞典人总算是淘汰了他们,芬兰作为北欧列国和瑞典一样虽然并没有加入二战,但是在二战早期的苏联人的入侵的时候,瑞典人才开始有了点反击的意识,瑞典的雪地很多,因此以希摩海赫的雪地游击手,另外在此期间芬兰人发现苏联的电台只要接收到一个特定的频率的音乐就会爆炸而这就是少战里芬兰琴魔的飙车神曲Säkkijärven的由来另外芬兰喜欢飙车,并且苏联的BT-7坦克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BT-7的底盘后加上自制的炮塔和英国的25磅火炮,BT-42就出来了。另外KV-13也是芬兰人最喜欢的东西,KV-13算是苏联制造的所有KV里最小的了,因为小,有很多人以为他是中型坦克,事实上他是重型坦克。加拿大作为二战时期盟军的一份子虽然贡献不大但是也参与了对M3李的改造就是将M3李改成单炮坦克武器方面装备一门40炮取名公羊1型而装备57炮的取名公羊2型。澳大利亚,也是参与了对于谢尔曼的改造,改造项目有将负重轮改成法制哈奇开斯,并且使用一门新型偏平炮塔,武器方面使用一门2磅炮和两门25磅炮和一挺17磅炮这些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哨兵。西班牙在早期的时候经历了内战,而苏德将自己的军备给予了内战双方,德国的一号和二号装甲比较突出,30mm只不过20机关炮战斗力不高,苏联的T-26坦克装备一门20k型45mm火炮,能在正常交货距离击穿德军的任何一辆坦克,时候德军的50mm长炮总算是超越了苏联的45炮但是苏联已经开始用57炮和76炮了。

二战闲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