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人思考】论 武

2021-03-10 09:36 作者:鸑鷟残飞坠  | 我要投稿


     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是一种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的技术,为什么这种单兵作战的技术会在武侠世界里被推崇到那么高的地位呢,很多高手为了抢一本武功秘籍、一把宝剑打的头破血流,有时候目的仅仅是为了“武功天下第一”。(例如射雕中的《九阴真经》,笑傲中的《辟邪剑谱》,倚天中的倚天剑和屠龙刀)

   这样的目的听起来并没有征服天下当皇帝高大上,如果要当皇帝就应该学习权谋、用兵,学习屠龙之术,也许武功天下第一是为了个人的自由?

   然而抛开那些高武类型的作品,回到现实中,个人的格斗技巧就算再强,也挡不住一轮箭雨,一发子弹,在饥荒中还是会饿死,还是会中毒,会感染瘟疫,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

   那么武功被推上神坛,究竟是出于什么契机呢,或许要追溯到人类历史上最初出现【武】这个概念的时候。

   当我们的祖先南方古猿还没有进化成人类的时候,它们就在自然界和其他野兽搏斗,这种靠原始本能驱使的生死搏杀是不能称之为武的,后来人类逐渐演化出来,学会了用火、使用和制造工具,这时候人类开始利用自制的各种长矛弓箭飞石斧子来猎杀动物,这些猎杀技巧也不能称为【武】,而是【战】。

  【战】字的金文写法是【𡃣】,左边是一只兽(嘼),右边是一把戈,表示持戈之人和野兽打斗,这就是战斗。


   直到某一天,两个不同部落的猎人遭遇了,为了争夺地盘或是猎物、水源,他们暴发了冲突,人类之间的战争出现了,最初的时候,人们只是用武器盲目地互相攻击,用牙齿和手臂尽力伤害敌人,这样的舍命攻击自然只能收获两败俱伤的结果。

  最初的野蛮作战方式让人类意识到后果严重到无法承担,所以人类对战争开始产生了畏惧之心,但为了生存又不得不战,于是人类开始研究更有效的作战方式,怎样让自己更快地杀死对方,同时又不受对方的伤害,用矛的技巧中也增加了格挡。

   或许盾也是在这个时期被发明出来的,据说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盾牌,神话中刑天舞干戚,“干”就是盾本来的名字。

   为什么人类在猎杀野兽的时候没有发明出盾,是因为人类对野兽的作战几乎是只攻不守,防守不如逃来的有效,并且猎杀野兽可以挑选容易得手的目标。

   但人类间的战争往往是没有挑选对手的余地的,经常要面临实力相当甚至更强的对手,只攻不守往往就是白送,而逃跑又会把亲人、家园拱手奉送,失去了这些的原始人最后还是会死在荒野,因此攻守兼备的战斗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武】字最早记载于商代甲骨文,由表示武器的【戈】和表示脚趾的【止】构成,止意味着行军,此时的【武】和战争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和武侠世界中的“武功”的武仍然有一些差距。

  春秋时期,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读作jí,收敛、停止的意思)兵,故止戈为武。”大意是:楚庄王说:“打仗的目的不是耀武扬威,而是为了停止兵戈”。

  武字确实是由止和戈组成的,止本意是代表脚趾,也就是行军,在楚庄王看来,止是代表停止、制止,用武力的方式来平息战争,所以叫【止戈为武】,这时候的【武】,恰恰与武侠精神不谋而合。

  武功本为杀人之术,一切兵器都是为了杀人而发明的,在那个天下大乱,没有法度可言的时代,人类研究的武功就是在研究怎样更有效的杀人,这个时期武功还是一件低劣的技术,远不如权利、谋略来的有效,与其拼命锻炼自己的个人作战能力,还不如拥有一支军队和大量的金钱来得有效,个人的武功再高,也只不过是有权有势的人手底下的鹰犬。

  武功是什么时候变成《射雕英雄传》中的《九阴真经》、《笑傲江湖》中的《辟邪剑谱》那样拥有崇高地位的呢?为什么个人的战斗力能决定一个人在江湖上的地位,而不仅仅是拥有多少钱、多少势力,如果抛开武侠小说中虚构的那种“一人就能团灭一个门派”的夸张设定,回到现实中来,我想,那大概是“江湖道义”的功劳。

  江湖道义是什么东西,说白了就是社会的规则,某种程度上它受国家法律约束,但某些方面又高于国家法律,根植在人心中,是一个文明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很多人觉得武侠受墨家影响最大,兼爱非攻是侠之道,然而侠始终是少数派,这个江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大染缸,也有人觉得道家对武侠的影响最大,因为江湖中人向往逍遥快活的自由,飘然物外的出尘气质,再加上武当派、全真教在武侠小说中的活跃,然而在大多数武侠小说中,佛、道两家的高人都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态度,始终是这纷乱世界的旁观者,真正对江湖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家的那一套。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在江湖道义中无处不在,得饶人处且饶人,别人认输了就不能下杀手,这是仁的一种体现;为了兄弟两肋插刀,这是义;遇到比自己年长的江湖中人,要尊称一声前辈,这是礼;要明辨是非,不能错杀好人,这是智,做了不智之事势必沦为笑柄(然而江湖中人一个比一个蠢,自以为智);一诺千金,是为信;不能当汉奸,通敌卖国者是为江湖败类,武林公敌,这是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对弟子有生杀大权,称为“清理门户”,这是孝。

  这些江湖道义游离于法律之外,却根植于江湖中人心中,虽然99.999%的江湖中人做不到这些,但是对于嘲笑谩骂那些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他们从来重拳出击,可见他们虽然律己一般,律人却很上心,就这方面来说所有江湖中人都是江湖道义的拥护者,江湖道义约束着每一个人,如果你不想身败名裂 ,沦为江湖败类,还是要在公开场合遵守江湖道义,哪怕是装装样子。

  有了江湖道义的支撑,武功这种单兵作战的技巧开始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江湖中人本身就崇拜强者,畏惧强者,当规则被制定,武功就不再是简单暴力的杀人术,开始多出了各种各样的技击技巧,用来拆解别人的千奇百怪的招式,别人为了反破解你的拆解,又去设计千奇百怪的招式,就这样,武功从一力降十会的简单锻炼,变成了百花缭乱的技巧,各种致人死地的阴招险招被禁用,插眼、踢裆、点死穴,暗器、用毒、咬人、吐口水、揪耳朵这些野蛮的招式都成了人们唾弃的行为。

  综上所述,武功是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共同发展,逐渐失去了它本来暴力的一面,而变成了一种追求目标的手段,或许是为了名利权情,所谓的“天下第一”只不过是一个名声,有的人追求的就是这个名望,有的人想靠武功来谋利,有的人是为了谋权,比如笑傲江湖的左冷禅、岳不群,就是想靠辟邪剑法来巩固自己五岳盟主的地位、或是夺取五岳盟主之位,也有人为了感情,更高的武功可以打败情敌。

  到目前为止,说的都是武侠世界中世俗的那一面,武也有它脱俗的意义,这就是【止戈为武】,联系到金庸的武侠思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是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在道义仍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双方代表的决斗分出胜负,从而避免大规模的大战,比如《机动战士高达G》中,各国用单人高达来进行决斗,取代了千军万马的大战,避免了大范围的伤亡,然而现实中,道义总是缺席,战争不可避免,靠武功来维护和平,终究只是男人的浪漫幻想罢了。

  其实,像《笑傲江湖》这样的武侠小说,大肆渲染武功的重要性,并不是在鼓吹单兵作战能力、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从另一种角度去诠释人类之间的斗争,拿战争来说,那些江湖门派都是一个国家,每个武林高手都是一支军队,《辟邪剑谱》就相当于核武器的设计图,辟邪剑法就是核武器,最先掌握核弹的国家就能取得胜利。
 
  最初写这篇文章,是在构思一个“现实世界硬核武侠”的世界观构成,把武功秘籍捧上天这种行为,在现实世界里如果发生,有什么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如此执着于个人的武力值,而不是研究权谋计策,笔者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除了用武功来作秀,博取知名度,从而赚取利益,就想不到其他的了。

  看来,武功这种东西,一旦回到现实中,就会化神奇为腐朽,其功能和价值被金钱和权利、智谋、现代科技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只能当做一个浪漫的幻想了。



【个人思考】论 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