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元佳节听《大鱼》,看看古代人是怎么过元宵的?

2021-02-26 18:12 作者:二十四伎乐  | 我要投稿



24伎乐


The Twenty-Four Gigakus



古人的

上元佳节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习俗中,过了元宵节这个“过年”才算圆满结束。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此节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道教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这上元佳节的。



【上元节】2000多年前就有了,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灯光是相当稀罕的,在那时过元宵看花灯是令人及其震撼的,但时至今日,夜间的灯光工程也就没有那么震撼人心的。


《元宵行乐图》


     虽然时过境迁,现代人科技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人,但却在吃的精细程度上,却未必会比古人更讲究。


【吃元宵】


在《上元竹枝词》中讲到:“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并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由此可见,元宵对古人来说有多珍贵


现在过元宵节,吃碗汤圆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稀疏平常的事,但在古人看来却意义重大,在宋代,元宵被称为「浮圆子」或「乳糖元子」。




曾有传说:元宵之前叫作汤圆,到了汉武帝时期,宫中有个宫女名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除了汤圆以外呢,古人在元宵节这天还会吃「豆粥」和「油锤」还有「」。



【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耍龙灯】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舞狮子】


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除此之外,古代民间过元宵节,还有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祭门祭户、元宵夜妇女相约出游走百病祈健康、迎厕神紫姑、逐鼠等习俗。

上元佳节听《大鱼》,看看古代人是怎么过元宵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