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哪家强之—斯巴鲁篇

经过1/4个世纪的发展,斯巴鲁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将早前已宣布要全面进入中国市场。EyeSight系统的核心是位于前挡风玻璃的双眼式立体摄像头。

跟多数基于雷达(或激光雷达)+摄像头的主动安全系统不同,斯巴鲁EyeSight通过立体摄像头获得的图像,以三维方式对障碍物进行判断,实现主动减速和主动刹车,来避免碰撞事故,同时系统能实现车道保持、前车跟随、起步油门误操作预防等功能,斯巴鲁EyeSight也是全球首个实用化的此类系统。
斯巴鲁EyeSight主动安全系统的前身是名为ADA系统。早在1992年,ADA的早期试作版本就搭载在初代力狮旅行版车型上。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图像识别系统相当巨大,几乎把载物空间相当宽裕的旅行版车型塞满。而在当年,这个试作车型已经能实现检测到障碍物时自动实施紧急制动、较准确的测距和车距保持和识别道路上的白线实现车道保持等功能。但当时这套系统庞大的体积和极其昂贵的造价,使它完全没有产品化的价值。

在随后的岁月,斯巴鲁主动安全技术经历了毫米波或红外线/激光雷达+双眼式立体摄像头的系统到单独
集成了图像处理系统的双眼式立体摄像头的EyeSight系统的演变,并实现了整体化和小型化。2008年,EyeSight 1.0版本发布,2.0版本于2012年发布,而最亲折的3.0版本于2014年发布。EyeSight Ver.3相较前代产品更小型化,摄像头由单色CCD变更为彩色CMOS,提高了视认性能,并加入了识别前车制动灯的能力;视野角、视程相较之过去提高40%;CPU性能大幅提升,对车辆控制更精细;而EyeSight对木质+金属物体的识别能力比红外线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强不少,因为它“看得见”。
另外EyeSight系统还包括起步油门误操作预防功能。系统在检测到前方障碍物距离过近时,如果驾驶者依旧踩下油门,EyeSight则会果断的限制动力输出。

斯巴鲁称:红外线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对于木质+金属层的障碍物识别能力较差,甚至部分车型无法识别而撞上障碍物,而Eyesight则根本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Eyesight“看得见”;斯巴鲁EyeSight包括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工作车速范围是0-180km/h;经过多次试验,同一测试时速下的车辆刹停时与障碍物的距离几乎相等,稳定性非常高。

而配备了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的斯巴鲁车辆,于NASVA(自动车事故対策机构,J-NCAP等车辆安全性测试由其进行)的预防安全性能评价中,全部参评车种全部取得满分或者几乎满分的成绩,相比其他曾参与这一评定的日本或者欧洲汽车制造商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全系标配行人保护安全气囊和车内七个安全气囊,包括两个正前方气囊、一个驾驶员膝部保护气囊、两佧侧气囊和两个侧气帘。


而美国IIHS的成绩能让更多人信服,跟沃尔沃XC90同样,森林人获得了TOP SAFETY PICK+(顶级安全车+)评定,在有关碰撞避让和碰撞缓解的主动安全方面也获得了Superior(优秀)的评定。

(图片来自IIHS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