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坦克也有家电下乡,以旧换新!


在一战的索姆河战役中首次登场以后,坦克就成为陆地战争的主战兵器,在二战中体现的特别明显。那么到今天,全球哪一种坦克的产量最大呢?这既不是苏联的T72,更不是美国的M1系列,而是苏联在二战期间突击生产的T34坦克。早期生产的T34坦克性能并不出众,而到后来换装85毫米口径长炮管的T34-85坦克,才是苏德战场上的反法西斯绝对主力。这种坦克火力强大,机动性强,防护也不错,最关键的是他的数量惊人,属于打群架喧哗一等!到二战结束时,居然生产了整整5.8万辆,是后来任何一种其他坦克都不能比的。二战后期,数量惊人的T34-85坦克从苏联在西伯利亚的新建工厂源源不断的下线,再像洪水一样涌向西线,德国人的坦克再精良,也架不住苏军的数量优势。
T34坦克之所以能够放开了制造,瀚海狼山认为,第一在于苏联国土广大,遥远的西伯利亚新工厂完全不受战争的干扰,战争后期可以开足马力生产。
不像德国的坦克工厂,在战争后期被盟军屡次千机大轰炸,产能大受打击。第二个原因,就在于美国对战争中的苏联放开供应造坦克需要的装甲钢,否则苏联也没有那么多的合格钢材生产如此多的坦克。二战结束后,苏联对外援助了大量的T34坦克,从东亚到东南亚,一直到西亚和北非,几乎无处不在。这些坦克成为受援国家多年的陆战主力。

二战结束后,苏联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堪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军事大国,军事工业发展迅速,坦克部队也更新很快,到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淘汰了绝大多数T34坦克,而换装更先进的型号。数量惊人的T34坦克除了个别参战的“英雄车”,其余大部分已经回炉炼钢。但是在苏联之外的国家,却没有那么多批次的新坦克可以更换,很多国家的T34用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末期;更有一些国家,到今天还有T34坦克在服役中!
而从苏联时代一直到今天的俄罗斯,大概是世界上阅兵传统最强的一个国家,每年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都会阅兵。逢大的整数纪念日阅兵规模更大。而其中表现二战期间装备和军人面貌的传统武器的分列式则必不可少,这其中T34坦克方队就更有标志性意义。
但是随着历史的脚步,当今即使在俄罗斯国内,还能开动的、状态良好的T34坦克也越来越少,大多数已经成为不能再动的活雕塑和纪念物。不过俄罗斯人发现,有一个东南亚国家的军队,居然还有一大批保养良好、原汁原味的T34坦克,这也算是罕见的批量活文物了。

去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访问老挝,双方达成了将这批T34“返销”俄罗斯的协议,。30辆T34坦克将经过海运抵达远东的海参崴,之后将再通过铁路运往莫斯科地区。俄罗斯计划将这些坦克用于胜利日阅兵、补充博物馆展品、拍摄关于卫国战争的历史电影。这些T34坦克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保养状况良好,一直到最近还服役于老挝军队。
结合最近曝光的,有一批特殊的超级简化版T90坦克,被发现运抵越南的港口,后来被证实是俄罗斯出口给老挝陆军的一批坦克。才知道原来坦克也有家电下乡式的以旧换新业务。不过有人说这个题目不够响亮。那么换一个说法:老挝一次性出口30辆主战坦克,打开俄罗斯军贸市场!这个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