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发力集中的核心是收小臂?

2022-06-09 19:47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上图中的沃克创造了114公斤的严格臂弯举记录,这个是没有借力的那种,也就是身体不能乱晃,纯靠手臂力量。这个114公斤是双手的记录,除以2等于57公斤,单手可以产生57公斤的向心拉力。然后,侧平举貌似找不到世界记录,但我这里找了一个职业健美运动员来做对比,他一般单手侧平举20公斤作为训练的常用重量,估计他单手可以做极限30公斤的侧平举。

       从以上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往上的发力,大小臂的收缩极限是57公斤,而抬大臂的侧平举极限是30公斤左右,那么很明显的,大小臂的夹臂收缩力量明显比抬大臂的力量会更强。虽然实际的挥拍并不是这么单纯的用力,但足以说明一个问题,有些业余的以为大动作抬大臂会更有力,实际上大小臂的夹臂收缩力量才是更加强力的。

       我们再来看泰森的出拳动作,很明显的可以发现,职业拳击手的出拳,都是略曲臂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挥拳同样不是说甩开大臂去抡。马龙的正手框架,泰森的拳击动作,明显都是有曲臂,然后发力的时候会有大小臂的向心用力。而业余的乒乓球爱好者,和业余的街头格斗,基本上都是偏向于甩大臂,或者说抡大臂的。很明显的,在发力的原理上面,乒乓球和拳击是有一些类似的东西,而业余的乒乓球爱好者和街斗也都有类似的毛病。也许人的本能是觉得抡开大臂是更有劲,更有攻击性;但实际上,无论是乒乓球还是拳击的发力框架,抡大臂都是错误的。

       关于抡大臂,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精确性。抡大臂,明显是反专业性的一个发力方式,效率非常低,出球质量和出拳质量都没有保证。同时,抡大臂也会导致精确性降低。直接的影响就是,乒乓球抡大臂的,要么打不到球,要么把球打飞;拳击里面是一样,看起来虎虎生威的抡拳头,实际上因为抡大臂摆速慢,多半是打不到人,白费劲。

        无论是马龙的正手挥拍,还是泰森的正手出拳,明显他们的大臂和小臂之间都是很紧凑的;马龙在出拍的时候大臂是没有抡开乱甩的,泰森在出拳的时候大小臂的夹角依然是收敛的。大臂一旦打开,你整个的劲就是散开的,而只有大小臂夹住了,这才能蓄力,同时这也才能有后续的科学发力。而且就算抡大臂能发出一定的力量,精准性也是没法保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抡大臂的只能和水平低一些的对抗,你遇到高手,抡大臂发力的只能一通瞎抡,根本就没法形成对抗。而且抡大臂的,肯定是没有弧圈球功底的,都是偏快攻打法的,出球只能有速度,但没旋转。你的弧圈球要有真正的旋转,那就必须大小臂形成合力,不能抡大臂,就像马龙和许昕一样,要像他们一样去发力,才能拉出漂亮的弧圈球。

        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说法,胳膊拧不过大腿。实际上,在乒乓球界,抡大臂永远不如收小臂。当然了,在拳击界也是如此,如果你碰到收小臂的街斗选手,你得赶紧跑,因为这种是懂拳击的。而街斗当中那种抡开大臂甩出来的王八拳,你不要怕,这种肯定没学过的。


为什么发力集中的核心是收小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