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概论》9.4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3)

2022-10-20 08:4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有价证券所以是虚拟资本,是因为有价证券本身没有价值,它也不是价值符号,并且不能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发挥资本的职能。以股票为例来说,当人们用货币购买了股票以后,真正的资本就转移到公司方面去了,而此时留在股票持有者手里的股票,不过是一种资本所有权的证书或者资本的“纸制的复本”,人们凭借它可以从公司领取一定的收入。但也正因为持有股票便能占有一部分剩余价值,因此,对它的所有者来说它似乎就是资本,虽然从实质上说它并不是资本。

  虚拟资本不仅在质上不同于实际资本,而且在量上也不同于实际资本。虚拟资本的数量等于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总额。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取决于各种有价证券的发行数量和它们的价格水平。

  在有的情况下,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实际资本数量的变化。例如,当由于发行新的股票和债券而引起实际资本增加时,或者当由于企业停业或倒闭而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以至废弃时,就是这样。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并不反映实际资本数量的变化。仍以股票为例来说,假设商品价值不变,那么,不管在昨天和今天之间股票行市怎样暴涨或暴跌,即不管虚拟资本的数量如何变动,在资本主义工商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仍然是一样多。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虚拟资本的增长速度有日益快于实际资本增长速度的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有:(1)平均利息率有下降的趋势;(2)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3)国家债务的增长。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各种有价证券的买卖,都是通过证券交易所和银行来进行的。证券交易所是专门买卖有价证券的市场,在这里随时公布各种有价证券的行市。有价证券的买卖双方都聚集在这里议价、成交和结算。正常的有价证券交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起着自发地分配货币资本的作用,它把食利阶层所掌握的货币资本,通过购买有价证券分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以作为长期投资。

  但是,由于有价证券的行市,随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变动,而经常暴涨或暴跌,这就为进行有价证券和投机提供了条件。这样,证券交易所也就成了投机家进行证券投机的中心。证券投机的特征是,购买有价证券不是为了长期投资,而是为了经过一个短时期再转卖出去,以便获得行市差额[1]形式的利润。交易所的证券投机主要是通过定期交易来进行的。这种交易的特点是:有价证券的买卖双方要在成交后的一定时期进行交割和结算,而结算要按照成交时的证券行市来进行。由于证券行市在成交时和交割时的不一致,就会使买者赚钱[2],或者使卖者赚钱[3]。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交易中,买者通常并不是真的要买有价证券,而卖者也不一定要真的握有有价证券;双方都是在赌证券行市的涨落,结算时也只是其中某一方向另一方支付行市涨落的差额。

  显然,在证券投机中,能够占上风的自然是那些控制着经济命脉、资力雄厚和熟悉各种内幕的少数大资本家,他们甚至可以依靠手中掌握的大量证券和货币资本,兴风作浪,故意制造空气,人为造成证券行市的暴涨或暴跌,以便从中牟利。而参与这种冒险勾当的中小资本家,则往往会在一转瞬间弄得倾家荡产。正如马克思所形象地描述的那样:“在这种赌博上,小鱼为大鱼所吞,羊为证券交易所的豺狼所杀。”[4]交易所的投机活动加速了资本集中,加速了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剥夺。

  股份公司的发展和虚拟资本的增长,表明资本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的加强。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全被委托给高薪雇佣的经理人员,资本的所有者完全同资本的职能相分离,变成了十足的寄生虫。同时,投机冒险,诈取诳骗,也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马克思指出,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它再生产出了一种新的金融贵族,在发起人、创业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的形式上,再生产出了一种新的寄生虫,并由公司的创立、股票的发行和股票的买卖,引出了一整个体系的欺骗和诈欺。”[5]如同历史上临近灭亡的奴隶主、封建主一样,在股份公司大量发展的条件下,资产阶级已经完全变成了寄生阶级,他们的存在除了对自己以外,已经失掉了任何意义,并且再也找不到为自己的存在而进行辩护的“理由”了。


注:

[1] 即证券买价和卖价之间的差额。

[2] 行市上涨时。

[3] 行市下跌时。

[4]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06页。

[5]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04页。

《政治经济学概论》9.4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