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概论》9.4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2)
股票持有者凭股票获得的收入,叫做股息。股息实质上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股东可以凭股票领取股息,但不能把股票退还给公司,抽回自己的投资。如果他想把资本收回,他只能按一定价格把股票转让给别人,这种价格叫做股票行市。
股票本身并没有价值,它所以能够出卖,只是因为凭股票能够领取一定的股息收入。所以,股票价格不外是资本化的收入。也就是说,股票的价格应该等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这笔资本存入银行所能得到的利息,恰恰和根据股票所能领取的股息相等。假定有一张票面额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够领取10元股息,即10%的股息,而当时的存款利息率只有5%,那么,这张股票就会按10元÷5%=200元的价格出卖,因为只有将这样多的资本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才能和股息相等。
在利息率不变时,股份公司的赢利越多,股息越高,股票行市也就越高。而在股息不变时,利息率越高,存款的收入越多,股票行市就越低。所以,股票行市是和股息成正比例,而和利息率成反比例的。在现代资本主义各国,每当国际局势紧张,军火工业的利润显露出上升的征兆时,军火工业的股票价格就马上上涨。垄断资本家、军火大王们所以热衷于制造国际紧张局势,道理就在这里。
既然股票只是取得收入的凭证,而股票的购买者又都是食利者,他们只是要求股息收入不低于存款利息,因此,股份公司能够发行多少股票,并不取决于它有多少实际资本,而是取决于它能提供多少股息,取决于当时利息率的高低。假定有一个资本家集团,投资100万元创建了一个股份企业,过了一年,这个企业能够提供10万元的利润,而当时利息率只有5%;这样,所发行的100万元的股票,就可以按照200万元的价格出卖,他们从中赚得100万元的创业利润。如果他们不把全部股票出卖,而只是出卖其中的一半,这样,他们仍然可以获得50万元的创业利润。所谓创业利润,就是创办股份企业所发行的股票的价格总额同实际投入这个企业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股份企业的创立者为了保持对股份企业的控制和经常获得利润,通常不是把股票全部卖出,而总是由自己保留一部分。
股份公司的创立者,除了通过出卖股票从中攫取巨额创业利润外,还采取其他办法来掠夺普通股东,而资本掺水就是这许多办法中的一例。所谓资本掺水就是指发行股票的金额超过了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的数量。为了隐瞒资本掺水,股份公司的创立者必须高估公司的财产。
股份公司除了发行股票之外,还发行另外一种有价证券 公司证券。公司债券和股票不同,它的持有者同股份公司之间只存在普通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债券持有者只能定期地从股份公司得到预先规定的利息,并且可以按期收回本金,但他们无权参加股东大会,也无权参与公司事务。公司债券也可以在市场上买卖,它的价格也同股票的价格一样,是资本化的收入,并且是由债券利息的多少和借贷利息率的高低来决定的。不过,由于公司债券的利息是固定的,因而债券行市的变动只能以借贷利息率这一因素的变动为转移。
股票、公司债券、国家公债和不动产抵押证券等所有这些有价证券,由于能够为其所有者定期地带来一定的收入,同时还能够被人们当作商品来买卖,并且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决定价格的方法,因此,很自然地便造成一种假象:好像它们本身就是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也正是把有价证券当作资本看待的。其实,一切有价证券都不是真正的资本,而是虚假的资本,是虚拟资本。